《大军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军师-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把头一偏,韩明看了眼刘备:“这位是刘皇叔吧?韩明这里见过刘皇叔。”

    皇叔?刘备眉头一皱,这韩明称自己为皇叔,可要不得。他可是没有见过天子,更别说被天子称为皇叔了。不过转念一想,若论辈分,自己确实是如今天子的叔叔了。

    这韩明是在为自己抬高身价,难道是对自己也有所敬佩,看来这荆州好搞定了。

    刘备心里如此,嘴上却说:“韩别驾言重了,备虽为汉室后裔,但却担不起皇叔这个称号。”

    这一句皇叔,倒是韩明刻意说出来的。如今的大堂之内几人,两人是他的弟子,另外三人是刘备一方的生死兄弟,韩明不怕自己的话会为自己带来什么麻烦。

    称一声皇叔,是为了给刘备一种亲近他的感觉。这样一来,一会自己就容易‘亲近’这三人,那就更好的可以监督刘备,防备他对荆州有异心。
………………………………

108。给个官当

    韩明对刘备,倒不是完全没有好感的。只是那些微弱的好感,韩明更欣赏曹操那种‘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大丈夫气概。男人,就要坦坦荡荡,一是一二是二的。

    直来直去才是真爷们,虽然韩明自认为自己很多方面做不到如此,但是不妨碍他欣赏那种爷们性格的英雄。

    刘琦对韩明的性格算是有些了解了,今日韩明对刘备的态度可是让他觉得奇怪,将这些心思藏在心里。见韩明对刘备似乎有着别样的感觉,忙说道:“都进堂内,站在此处作何。”

    “叔叔请,先生请。”

    三人迈入大堂,蒯良也对身边二位笑道:“两位英雄也请。”

    关羽眯着丹凤眼点点头,拉扯着张飞一同入内。二人跟在蒯良的身后,张飞在关羽身边嘀咕道:“二哥,我看这韩别驾不错,识英雄重英雄。”

    张飞从来不知道避讳,虽然是嘀咕,但是没有刻意压住自己的嗓门。这一句却是被几人听的真切,在他身边的二哥关羽,也是点了点头。

    刘备听到这一句,却是回头斥责了一句:“三弟,顾及身份,莫要多言。”

    刘备说完,看了眼韩明。他想看看韩明的表情,从而判断是否韩明所表现的那种热情是真是假。不过从韩明的脸上,他似乎看不出什么,心里就只当作韩明是真的对自己印象不错了。

    对于刘备这一声斥责,韩明心里明白,这可是他刘玄德惯用的拉拢人心的技巧。

    “刘皇叔,无妨无妨,看来皇叔的三弟也是直爽。明平生最爱这种英雄。”韩明打着圆场,对于身后那二位他可是很钦佩的,至少比他对刘备的感觉要好许多。

    所以这句话说的倒是真心,再加上他刻意的掩饰,刘备想要从他的表情之中看出什么,可是万万没有可能。

    三人坐定之后,刘琦率先开口:“先生,叔叔昨日方到襄阳,今日与琦也聊了许久。对于这天下,叔叔可是心急如火。”

    韩明听的认真,暗自佩服刘备洗脑的功底。这才接见不久,就能让刘琦一口一个叔叔的去叫,不得不说刘备的口才与表演能力是天下最佳。

    既然说到这里,韩明也接口问道:“不知刘皇叔从何而来,今后又打算往何处而去。”

    这一句话本身很平常,在场众人,真正能懂其中深意的只有蒯良与刘备了。

    刘备身子坐定,原本颇足的气势瞬间散去了许多。叹了口气道:“哎,我大汉数百年基业,自宦官乱政,黄巾之乱起又有如今董贼挟天子迁都长安。如今大汉,危在旦夕。备不才,然身为汉室之后,当殚精竭虑以图报效大汉。可如今乱世,久久没有施展拳脚之地,空有一身抱负也徒劳无功。”

    刘备说话极为巧妙,避过了韩明的问题。他不想说自己从哪里来,那样会显示出自己对前面主子的不忠,又不想说自己打算去往哪里,因为他心底是打算赖在荆州不走的。

    甚至,他想过,如果有名正言顺又不会遭人诟病的时机,他可是会毫不犹豫的就把荆州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此,xiong中霸业可成。

    这刘备不好对付,说话的技巧可以算得上是三国人才中名列前茅的。韩明本想用话套出刘备些东西,顺便打消刘备留下来的心思,但是却被他巧妙的化解了。

    妙,当真是妙。

    可是你刘备说话在有技巧,心里再有计谋,这荆州只要我韩明在一日,就绝不会轮到你作主!

    韩明对刘备的能耐很认可,但他对自己更有信心。别人不知道刘备,他还能不清楚。三国之中陶恭祖三让徐州,这刘备都谦让。难道其心里就没有对徐州的觊觎么?韩明不信。

    若是没有,为何最后徐州还是落到了他的手里。

    难不成真的是因为陶谦死时跟刘备说的那番话,徐州没有他刘备,就一定会落到曹操,袁术等人的手中?

    非也。

    想想白帝城托孤之事,当是诸葛亮面对的蜀国诺大基业,面对刘备托孤之前那些话。说什么阿斗若是不堪大任,让诸葛亮就自立为主。诸葛亮没有,尽心竭力鞠躬尽瘁的辅佐那个扶不起的阿斗,独自撑起蜀国一片天。

    那个时候面对陶谦临终的遗言,他刘备就不能这么做么?如果刘备有帮助徐州脱离群雄虎口的能力,他为何不能辅佐陶谦之子陶应管理徐州,而是‘勉为其难’的作了徐州之主。

    这说明,刘备从一开始就是抱着那徐州的想法去的。

    而今日,说他刘备来荆州不是打着荆州的主意,韩明是一万个不相信。既然刘备隐藏自己意图,回避话题,那就更说明了他心里其实虚得很。

    韩明也不去逼问,只笑道:“皇叔高见,如今大汉根基动摇。韩明身在荆州为官,就当尽心竭力为荆州百姓造福。况且我主刘荆州有心匡扶汉室,若皇叔心存与汉室,当一同助我主得成所愿。”

    既然刘备是赶不走,那韩明就干脆提议他留下来。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韩明绝不会允许他闹出什么事来。而且现在刘琦年轻,身体很好,他刘备没机会找到那个合适的理由上位。

    更不用说,韩明给刘琦扣上了有心匡扶汉室的帽子。这就是刘备一直打着的口号,如此一来,刘备若要强行对荆州有作为,那就不是刘备了。

    刘备很是认真的看了眼韩明,随后将目光转向刘琦,双手抱拳说道:“备不才,但若是说要匡扶汉室,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死而后已?好,总有机会让你为汉室死而后已的。韩明也顺势将目光看向刘琦,没人知道他心里在想着什么。

    刘备的声音很真切,刘琦听的也心动,但是想到先生似乎不是很喜欢这个刘备,心里也有了念头。当下对刘备说道:“既然叔叔有此心意,琦当不负众望。我荆州有如此之多贤才,荆州指日可待。”

    刘琦刻意的说了荆州有如此之多的贤才这句话,是说给留给三人听的。他在猜测韩明是不是担心刘备对荆州有企图,虽然他看不出来,但也是要试试。

    若真的被自己猜对了,那这句话就算是提醒刘备不要有异心,荆州人才众多,谁都会盯着你的。若是猜错了,那这句话刘备就只会听到表面的意思。说出来,就等于是给他们三人为汉室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的机会。

    如此双全的一句话,刘琦虽然是考虑了许久才想到的,但是却总算是做的很好了。

    这时一直在旁边的张飞方才虽然被刘备训斥了,现在总算是憋不住了,忙问道:“刘荆州,既然我哥哥要帮你一起匡扶汉室,你总得给我哥哥一个官当不是?”

    张飞直性子,根本不顾身份场合,他知道这是三人此行的目的,见刘备一直不说就急了,只好自己率先提出来。

    一旁的关羽,却是扯了扯张飞的衣角,示意张飞注意场合身份。

    谁知张飞却回了一句:“二哥你拉我做啥,不给大哥官当,怎么匡扶汉室。大哥满腔热血,如何挥洒。”

    张飞一番话出,关羽是哭笑不得。

    刘琦却是笑道:“叔叔这三弟可是真性情,直爽。”

    刘琦把刘备叫叔叔,却没有叫张飞三叔。对于身份的重视,还是在这时显露出来了。对刘备尊称,那是因为刘备确实实打实说出了自己身份的依据,而张飞不过是结义兄弟,如今又是白身,没那资格。

    说完这句,刘琦问蒯良道:“子柔,荆州政事多是你直接参与,你看看给叔叔个什么职位最为合适?”

    蒯良对于政治上的敏。感程度远远高于刘琦,连刘琦都能感觉到韩明的异样,他自然是也明白了。紧皱着眉头,苦苦思索良久之后说道:“前些日子荆州职位到多有空缺,只是自从孔融陈群二人来之后就填补上了空缺,如今一时之间良倒是想不起来了。”

    刘备并没有察觉到异样,只笑道:“无妨无妨,备可从底层做起,他日可看功绩再论功行赏。”
………………………………

109。打发刘备

    韩明忙插嘴说道:“诶,既贵为皇叔,从底层做起怎么使得。依韩明之见,还是如同子柔所言,先看看荆州还有什么较为合适的职位欠缺,让皇叔补上。”

    刘备闻言,还想插口说什么,可是一旁的荆州之主可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刘琦言道:“既然先生与子柔都有此意,那就如此吧。叔叔放心,子柔做事向来有分寸。想来肯定是能给叔叔在荆州找到一个合适的职位,如此也才能配得上叔叔的身份。”

    哎!刘琦的话都出来了,刘备也没有了继续去讨价还价的机会。心里默默的叹了一口气,虽然他感觉眼前这荆州三人都对自己很上心,可是他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现在在荆州连个底层的官职都没弄到,那无异于流民一般了。刘琦虽然说让蒯良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可是所谓的合适职位,到底怎么才算合适呢?

    把他的身份当作是皇亲国戚,那自己在荆州的职位就不是蒯良这种人能安排的了,最起码也要刘琦亲自任命。若是把自己只当一个穷困来投的莽夫,那说不定这个蒯良回去找个数年都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职位。

    可是刘备知道,人家能留下自己已经就很不错了,而且嘴上的承诺也很光鲜,总归是要比在公孙瓒那里当个无名小卒要强的多。

    刘备强压住自己内心的无奈,朗声道:“就依州牧所言,任凭安排,备当为荆州精心竭力。”

    “好,那我今日让人去给叔叔三人安排府邸,叔叔收拾收拾,从驿馆搬出来吧。”刘琦招了招手,找来了一名下人,轻声在那人耳边耳语了几句。

    这下人得了刘琦之令,走到刘备三人身前,躬身探手示意:“皇叔,二位英雄,小的为您三人带路。”

    刘备点点头,冲刘琦三人抱拳:“如此刘备就先行告辞了,只等州牧的消息。”

    关羽,张飞二人也跟着抱抱拳:“谢过刘荆州。”

    道完别,三人紧跟着那位下人离开大堂。

    大堂之内,走了这三位兄弟,便只剩下刘琦,韩明,蒯良三人了。

    蒯良站在大堂门前,脑袋探出去许多。昂着脑袋看了许久,回过头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朝着韩明与刘琦走去。“州牧,先生,刘备三兄弟走远了。”

    等蒯良说完这一句,韩明便舒了一口气。这刘备总算是暂时打发了,好在刘琦方才看出来了自己对刘备不欣赏的意思。而且蒯良也是高人,只几句话就配合起他与刘琦,算是把刘备应付的很好了。

    如此天衣无缝的配合,任他刘备再多长两个心眼,怕是也难以看的出来荆州并不欢迎他。

    刘琦率先回到方才与刘备对坐的地方,抽出一张座椅,拱手示意韩明先坐。如今堂内只有他们三人,不必顾及君臣身份。三人间便以师徒身份处,自然是刘琦要服侍韩明。

    韩明坐定,示意两位弟子也坐下。

    刘琦坐下之后,忙问道:“先生,方才琦观你对刘备三兄弟的感觉与往日对英雄的不一样,是不是先生对这三人有些了解?”

    韩明摇摇头,他对刘备没有了解。不过他这一摇头倒是让刘琦纳闷了,先生这摇头到底是说什么?是说他没有对刘备这三兄弟与对其他英雄不一样,还是对这三人没有了解。

    刘琦这种疑惑写在了脸上,可是韩明并不解释,他知道身边的蒯良会明白。

    果不其然,如韩明所料。蒯良只略作思索就笑道:“秉州牧,先生不是对刘备三兄弟有成见,而是单单对那刘备而已。”

    哦?听闻此言,刘琦豁然开朗。想了想先前的场景,韩明的表现,貌似确实没有对刘备的那两位兄弟有什么脸色或者异样。但是对刘备的那种异样,他和蒯良二人对先生也算很熟悉了,自然是能察觉的出来。

    来投的是三个人,而韩明既然只对其中一人有意见,那肯定是有什么理由的。

    韩明很满意,他从刘琦的表情之中不难推测,这位弟子在思考刘备与另外两人的不同,为何独独是他被自己排斥。

    不过韩明倒是不想为难刘琦,他对刘备的成见来自于整个三国的历史,如今历史乱了不说,还才刚刚起步,刘琦如何能想的出来自己为何不喜欢刘备。

    韩明突然将自己的态度放的很是严肃,问刘琦道:“琦,今日我问刘备从何而来,今后又打算往何处而去。他却避开话题,你可知为何?”

    刘琦闻言,眉头紧皱。“昨日刘备刚到襄阳,下人来通报,我并没有直接接见。而是让人去打听他的来历,等到方才才有了些眉目,这才接见他。他是从幽州而来,之前在公孙瓒手下好像是做了个不在编制内的官职。”

    不在编制之内的官职,那就难怪刘备会来襄阳了。刘琦所言,与韩明猜测的没有太大出入。不过,韩明猜测刘备的打算可不是仅仅如此。

    韩明夸了刘琦一句,又继续问道:“既在幽州为官,虽不在编制内。但若是经自身努力,定然是有鱼跃龙门之日。而今日子柔说没有想到合适的职位给他,他却说愿意从底层做起,岂不是自相矛盾。”

    啪。

    刘琦猛地惊起,方才他只觉得哪里不对劲,但是自己并没有完全反应出来。现在得了韩明一声讲解指点,他总算是全明白了。

    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些失态,刘琦将桌上被震动弄得偏离了原先位置的茶壶之类物归原处。看向韩明的眼神之中略带歉意,柔声说道:“刘备有异心!”

    “正是如此,刘备必有异心。”

    韩明很是肯定的回复,让他的两位弟子更是震惊。

    蒯良忙说道:“既然刘备为狼,安能留他?州牧可命人早日除此祸患,以免酿成祸灾。”

    不过刚说完这一句,蒯良立马又补充了一句:“不可不可,子柔糊涂了。若是无缘无故把刘备三人杀了,将来又有谁敢来投我荆州。糊涂了,糊涂了。”

    刘琦也是叹了口气:“哎,看来只有让人监视刘备,莫要让他钻了空子就好。”

    韩明对与二人的紧张,淡然一笑:“无妨,虽然他三人都有莫大能耐,但是只要无兵无权,怎么也泛不起大浪来。今后就把刘备留在荆州,但要给他希望,不能让他觉得待在荆州没有前途就走了。”

    二人点头,韩明的想法算是很好的了。在韩明自己看来,甚至都有些阴险。刘备毕竟是个在三国乱世之中白手起家成就帝业的人,若是轻易放走他,他日说不定就是荆州的劲敌。

    既然不能放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