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将手中茶杯一放,回头狠狠的瞪了一眼张飞:“三弟,休得胡言!”
张飞还想继续说,一旁站立如木桩一般的关羽拉了拉他的衣角:“三弟,莫要焦躁。”
“哼,两位哥哥脾气好,要是我老张带了长矛,定然要把他韩府给拆了。”
张飞冷哼一声,不在说话。
这时,恰好秀儿赶到了。她放在只听见这三人在争论着什么,却不曾听清楚具体的。想了想毕竟来者是客,如此晾着确实不是待客之道。
秀儿迈进大厅,手上端了些自己与阿母亲手做的糕点。将托盘至于刘备身前的桌上,略带歉意的看着三人。
秀儿欠了欠身:“三位英雄,夫君今日实在公务缠身,一时也没得空闲。这里是秀儿与阿母亲手做的糕点,三位英雄再吃些糕点吧。”
刘备见秀儿如此,连忙起身:“诶,韩夫人不必如此。备本就不请自来,多有打扰。今日既然韩别驾忙,那备明日再来也行。”
刘备说完,挥手示意两位结义兄弟一起离开。
冲秀儿告别,三人离去。秀儿端着糕点,执意要让刘备带一些。刘备推脱不过,只好接过。
刚出韩府大门,张飞就破口说道:“好个鸟人,有朝一日我张飞定要让他吃些苦头,竟敢如此冷落大哥。什么忙,就是摆谱。”
“方才就说你不要胡言,怎么还说这些话。”
刘备心里虽然也有不爽,但是仍是训斥张飞不该。
一直未发表意见的关羽此刻总算是开口了:“大哥,三弟虽然急躁,但是所说不无道理。他韩明再忙,怎的就抽不出一点空子来与我兄弟三人照个面?”
关羽速来话少,但是每每开口,都颇得刘备认可,此番开口,也让刘备愣了愣。
难道他韩明真的不待见我刘备?
细细一想,刘备觉得昨日本来已经忽悠了刘琦与自己叔侄之辈相称。而等韩明到了之后,似乎刘琦对自己就开始有些冷淡了。
这么一想,刘备觉得关羽所说有理。
三人一边走着,迎面蒯良走了过来。刘备见状,连忙招呼两位兄弟一同上前打招呼。亲近不了韩明,与蒯良熟络熟络也是不错的。
至蒯良身前,刘备行礼说道:“刘备见过蒯大人。”
蒯良一怔,随即回道:“哦?原来是皇叔,良见过刘皇叔。”
刘备见蒯良去的方向是韩府,问道:“蒯大人这是去韩府么?”
蒯良点点头:“是的,先生奉命要为荆州做战船。前些日子去了趟江陵的造船厂学习,今日让人来告知良。想来战船的图纸是出来了,如此大事,耽误不得。”
见蒯良的话语之中表达了事情的紧急,刘备也就不耽误,忙于蒯良告别。
蒯良别过刘备,匆匆离去。
等蒯良走后,刘备方才从韩府出来后的那种不悦却是消失了。对身后两位兄弟笑道:“我就说韩别驾是过于繁忙,你二人还不信。你看蒯良如此着急,自然是真的忙。”
刘备的心情好多了,此番通过蒯良的话他理解自己不是遭韩明不待见,而是人家事出有因。
关羽张飞二人一番分析,也觉得刘备说的有理,此刻倒是为方才言语之中对韩明的‘诋毁’感到有些愧疚。若不是两人一人脸是红的,一人的脸太黑,怕是此刻已经被自己羞愧的脸红无比了。
既然不是韩明不待见他们兄弟三人,他们也就不必不开心了。
刘备笑了笑:“回府,找时间再去拜访韩明。”
………………………………
112。马匹生意
很快,蒯良就到了韩明的书房之内。
见蒯良,韩明招呼他坐下。随后将那张已经完成的战船图纸递到蒯良的手上:“子柔,这艘战船可载三千人。另外在甲板处设有一百处劲弩,其他讲解,图纸上也都有,我就不多说了。”
蒯良点点头,将那张战船图纸细细端详。看了许久之后,蒯良的脸色也从最初的惊讶,变成了苍白。
虽然对于战船这一块蒯良懂的不多,但是对于什么都有些涉猎的他,依然明白韩明所设计的这艘战船的可怕之处。
从战船最基本的龙骨,到船身的四周都在他所见过的那些战船有所改进。这样一艘战船,可谓是一个朝前近百年的设计。蒯良推测,这艘战船上所载的哪怕是不熟悉水性之人,也是不会出现晕船的情况。
这一点是韩明考虑过后选择的,他在选择这张图纸的时候,想过了三国史上的一次大战――赤壁之战。
那一场战斗,本来是曹操单方面碾压孙刘两家,关乎天下的一场大战。原本毫无悬念,但是因为曹操的部下多为北方人。他们不熟悉水性,战船处于长江之上时,摇晃程度要远远高过于一般的的大河湖泊。
北方人多不熟悉水性,以至于曹操的把十万大军多出现了晕船的状况。晕的晕,吐的吐。
正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后来孙刘两家一系列的计策才得逞。什么连环计,苦肉计,借东风。
若是在单艘的战船设计上,就能避免这个问题,那么无疑是对水军的实力增强了不止一个境界。韩明所设计的这艘战船,很好的将风于水浪的阻力缓解,达到了船身在江面之上稳定的效果。
蒯良张着嘴,半天难以合拢。实在是太过于震撼了,他完全不敢相信,这是他的老师只用了数天时间熟悉造船之术后所做。
可是韩明的桌上,摆放着数张图纸,蒯良有意无意的瞟了几眼,那些都是废稿。
“先生,这战船若出,今后荆州水军必定无敌于天下。”蒯良很肯定自己的判断,他明白战船对于水军的重要性。
韩明淡然一笑,说道:“子柔,你先将这图纸送往船匠制作,往后我还可能还会作出些小型战船的图纸,用于小规模的水军突进,偷袭之用。”
大战船需要,小战船也是不可缺少的,这是韩明的想法。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蒯良继续把这张战船的图纸当作宝贝一般的捧在手心,想了想又问道:“先生,良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韩明微微一笑:“你我师徒二人,有什么不能讲的,但说无妨。”
见先生点头,蒯良也不再扭捏。“先生,如今天下大势明朗。荆州固然多才,但是若是一味的等着名士来投,怕是对于荆州的发展很不利。如今天下,怕是短时间都将是这种纷争状态,需从长远角度考虑。”
嗯,韩明点了点头,这说的很在理。又一摆手,韩明示意蒯良继续说下去。
蒯良接口说道:“记得先生尚在南村之时,只数日就教会小儿《论语》、《左转》等,当下荆州,若是开设一个如此的学堂,对于荆州培养人才,岂不是有莫大好处。”
“子柔所说有理,现在形势,短时间是难以完成复兴大汉的宏图。培养人才,是个好想法。”韩明很赞同蒯良的意见,但是说完这一句,突然明白过来蒯良的意思。
韩明看着蒯良,问道:“方才我还没反应过来,子柔这是说在荆州开设学堂,而为师继续任教?”
面对如今已经位处别驾,但实权其实已经与荆州之主无异的韩明,蒯良知道自己这个提议确实有些不妥了。那是让先生掉了身份,堂堂别驾去做个教书匠,岂不是浪费才华。
蒯良面色有些难堪,只好继续说道:“这并不是良之意,实乃是州牧大人想出来的。”
是刘琦想出来的,这个小子如今都考虑到这么远了么?韩明没有说出自己的疑问,对于这个提议,他并不反感。继续教书的话,那叫什么,如何去教,收弟子又有什么条件,他都得考虑清楚。
沉寂了片刻,韩明心里打定主意。水镜先生那般贤才之人,不也是大半生都在把自己的学问传授给徐庶诸葛等人了么?自己就做个水镜第二又如何?
不对,应该说他水镜是我韩明第二才是。毕竟这个时候,水镜的那几个出名的弟子怕还是个娃。娃。而水镜本人,也不知道在哪呢,哪里能和此刻风光无限的他韩明相比。
摇着羽扇,韩明点头:“好,就依州牧之意。不过这收徒之事,我有条件,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入得了门。”
见韩明痛快答应,蒯良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虽然韩明说收徒弟要有条件,他也有此想法。若是说先生如今身份还什么弟子都收的话,那不是自损身份。
最主要的,现在的先生不比当初南村之时。自己好歹是荆南望族子弟,而且于弟。弟蒯越是蒯家最为突出的弟子,这样的条件,都是先生的弟子。
那若是往后先生什么人都收,那也是掉了自己的身份。
“一切随先生安排。”蒯良笑着,抱抱拳。
撇开这个话题,收弟子的条件他还没有想好。当务之急他是打算把荆州商业之事弄好,想起此事,韩明问道:“子柔,前番你制定的重商计划,为师也替你改进过了。如今是可以实行的时候了。”
蒯良连忙点头,哪怕先生不说此事,他也是想提的。要想让荆州强大,光是兵马强壮是不行的,还必须让整个荆州的百姓都富起来。
粮食多的话,是可以兑换些钱财。但是多到一定程度,就是自然而然的跌价了。虽然目前看来,十年之内都不会出现这个状况,毕竟如今天下打乱,哪哪都在打仗,都需要粮。
但是既然说了从长远计划考虑,就得重商。
商人身份低,那就给他抬起来。
“既如此,那明日良就去开始着手这一步。”蒯良想起明日也没大事,最近有了陈群孔融二人在,荆州的政事他虽然还是占了大头,但是轻松了不少。
韩明连忙摆手:“不急,为商者地位极低。提高商人身份最为主要,只有如此才能让整个荆州的百姓开始将商道重视起来。”
蒯良忙问:“如何提高?”
这一点,韩明早已想好了对策:“我们为官者,带头经商,如此百姓有了我们打头,就不会再有轻商之人了。”
为官的打头,蒯良想了想,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他一时半会想不到,他们这些当官的,该做什么生意。但是想到先生既然提出来了,那必然是有了打算。
蒯良将目光投向韩明,等着韩明继续说下去。
韩明笑了笑:“如今荆州,战船要开始制造,那么水军就有了保证。荆州地广人多,粮食又足,步兵也就有了保证。那么接下来,你说荆州之兵,还有什么要增强之处?”
蒯良刚刚听到此话,还没反应过来,先生不是说让当官的先开始经商么,那么为何突然说到了荆州兵马的事情。不过蒯良的智商可是一等一的,只有片刻的疑惑,便全明白了。
“先生是说,做马匹生意?”
与聪明人说话,就是这么的省心。省的韩明去解释,自然是一件开心事。
韩明笑道:“正是,荆州不产马,导致骑兵一直不强。整个荆州,也只有一万余精骑兵,其余的马匹皆是老弱不堪。董贼之所以强,便是强在其西凉铁骑如今天下无敌。”
做马匹生意,固然是好。
蒯良想了想,如今马匹盛产之地。除了西凉那一块,就是北边冀州,青州,或者说更远的幽州了。那么要为荆州弄来好马,必然是要与这几方交易的,只不过荆州拿什么去与人家交换呢?
粮食?蒯良想了,这个不能,荆州粮食虽然多。但是不能太早暴露给太多诸侯知道,孙坚知道,他并不会去说。那孙坚存了心思在里面,把荆州当作了自己的粮仓,岂会轻易让人与自己分享。
等百姓们传出去,那就是很长久的事情了,毕竟如今兵荒马乱的,四处奔波的人相对较少。
“先生,我们拿什么去与人做交换?”蒯良终究是没有想到,只好去问。
………………………………
113。安排虚职
(今日头晕要好些,先补昨日一章。)
韩明知道接下来他要说的会让蒯良无比震惊,示意蒯良放松之后,韩明这才开口:“不论是西凉还是北地,都是产马的好地。但是这两处的好马,未必能与为师所曾见过的马种相比。”
虽然得到了先生的示意,但是真正听到这番话的时候,蒯良仍然是无比的惊讶。
一直都认为先生是见多识广,可是按照刚刚先生所说,那未必见识太过与广博了吧。西凉与北地是什么地方,那两个是天下最好的马种聚集地,而如今先生却说见过更好的马种。
蒯良不敢相信,但是内心又觉得可信。毕竟这个先生,一直一来都是那种做着各种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光去做还不止,先生可是每件事都做的很好。打破了人们一贯的人知,只道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既然先生提起马种,那蒯良也就明白了。西凉与北地都产好马,但是真正的好马种却很稀缺。若是先生将他所知道的好马种够得,然后将马种与这两处的马匹所有者交换成年马,是很容易办成的一件事情。
“先生,不知您所说马种所在何方,良即日命人去打探一番,那马种又如何得手。”拿马种去换马,到头来都是被同样一个因素困扰,拿什么去换。
韩明笑了笑,这些马种只有一百匹,是从系统那里抽奖得到的,只不过一直没有兑换而已。不过既然提起了这茬,韩明早已想好了应对之言。
“这马种所在之地,不在我大汉之地,怕是子柔未曾去过。此事就交给为师去办。”
蒯良闻言恍然大悟,怪不得说自己未曾听说过这天下还有比西凉与北地更好的产马地,原来不是大汉土地之内,那就不是自己见识浅薄的原因了。
只是不在大汉土地之内,先生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这一点,蒯良也没有太过于去纠结。并不是先生年轻,就代表着他没有什么游历的经验。反观先生在处理如此多重大事件之上,都是那么的沉稳,就知先生是个老成之人。
蒯良笑笑:“如此,那马种之事就交给先生了。等马种入荆州,良便亲自去做一做这贩马商。”
韩明看着蒯良,他没有想到蒯良不仅仅是朝前的提出了提高商人地位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这个概念,而且在本质里,蒯良已经做到了把商人的身份当作平常人去看,并不是最底层。
不得不说,韩明对于蒯良这一点有着出自与内心的佩服。“子柔高义,为师不及。”
蒯良笑了笑,打趣道:“诶,先生这是笑话我了。”
此事商量完,二人闲聊了一阵。见天色不早,蒯良便要告辞。这边蒯良前脚才迈出韩府大门,那边韩明的声音就响起。
“子柔,稍等!”
蒯良愣了愣,站在原地,回首望去,先生已经追了上来。当下毕恭毕敬的再行一礼,问道:“先生,还有何事要吩咐?”
韩明问道:“子柔,州牧大人让你给刘备安排官职之事,可曾有合适职位?”
蒯良疑惑的看了眼韩明,他明白先生是不会真心想要给刘备安排职位的。但是既然现在先生这么说,那就说明先生自然是有了什么打算。
转念想起方才来的路上遇到了刘备兄弟三人,而且在自己未与三人碰面那时,那三兄弟貌似心情都不怎么样。显然是在先生这里吃瘪了。
这才来了几日,就打算来打先生这张牌,蒯良算是看出来了刘备兄弟三人心里的野心。
也不需韩明再多说,蒯良挽起袖口双手合十躬身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