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可以更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可以更强-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李世民依然是意气风发。但也明显的开始变老了,或许是操心的国事太多,又或者是后宫的美女太多,就不得而知了。

    李世民看着李中华,又何尝不是感觉到,他的变化很大,以前的稚嫩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成熟和稳重。

    “这些年,你在康定经营的非常不错,扶持苏毗国,取代了吐蕃的做法,如今看来也是对的。”李世民对李中华肯定的说道。

    “陛下能够理解臣,臣便心满意足了,臣也要感谢陛下,给了臣这个磨炼自已的机会。”李中华连忙谦虚的说道。

    “朕虽然给了你机会,但如果你没有这个本事的话,也是没有用,归根结底,还是你的能力出众。

    文成公主一切都还好吧?晋阳公主今年就十五岁了,她的身体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吧?”

    “文成公主一切都还好,只是又怀上孩子了,晋阳公主的身体,已经恢复得很好了,只是她喜欢上了康定的生活,舍不得回长安,臣有劝她回长安,陪伴陛下,奈何晋阳公主不肯听臣的劝,臣也奈何不得她。”

    李中华也知道,晋阳公主己经长大了,必须回到长安去,数次劝说下,晋阳公主确是从来都是不愿意听他的劝,就是不肯回到长安去,大有赖在康定城不想走了的意思。

    “这丫头是玩疯了吧!等征辽结束了之后,朕再下一道圣旨,派人把她带回宫里就是了,等到征辽结束以后,朕打算派你来经略辽东,你意下如何?可有信心把辽东,经略的比康定更好?”李世民又突然问道。

    “只要陛下肯给臣这个机会,臣一定不负陛下和朝廷的期望,把辽东经营好。”

    辽东的发展前景,显然要比自己呆在康定,更加的广阔无边了。

    向北是百济和新罗,这两个国家都不是什么好邻居,不过李中华就希望他们不老实,老实了还要担心,找不到什么好借口,对他们下手。

    新罗过去隔海相望的地方,就是倭国,李中华觉得,就算是自己主动的去欺负他,也完全不会有什么心理障碍。

    辽东靠海,只要有船,哪里都可以去,发展经济贸易,可就更加的容易了。

    李世民赞许的点了点头,对于李中华发展经济的手段,他还是很放心的。

    各路人马正忙着打造攻城的器械,为马上就要进行的攻城,做着战前的准备。

    辽东城内的高句丽守将,名叫崔至忠,此刻正在城上巡视,看着城外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唐军,正在忙碍着的样子,心里也是非常的紧张,他也在命人准备守城的器械,做着守城的准备工作。

    唐军做好了攻城准备之后,李世民派了鄂国公尉迟敬德,上前向人辽东城城主崔至忠进行挑战。

    崔至忠倒也是条汉子,虽然明知敌强我弱,但仍然摆开了阵势迎战,不战而退,显然不是他的作风。

    尉迟敬德敬他是条汉子,一般守将面对这种局面,必不肯出城迎战,而崔至忠明知不是对手,但仍然肯出城接受挑战,光是这份气魄,就很让人敬佩。

    “崔将军,你不是本将的对手,还是尽早的投降吧!”两人互通了名号之后,尉迟敬德劝说道。

    “尉迟将军,本将早已听说过你的名号,也深知道你的厉害,但本将乃是高句丽的守将,辽东城的城主,高句丽是我的国家,所以本将宁可战死在这里,也绝对不会像你们大唐投降。”

    言尽于此,再劝下去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双方各自派人上前挑战了。

    崔至忠见唐将历害,战死了几员武将后,便鸣金收兵了,赶紧退回城中,紧闭城门。

    尉迟敬德到也没有乘胜追击,崔至忠早就防备着,追上去也起不到什么作用,除了吃一嘴的灰之外,还得碰鼻子回来。

    既然对方不愿意投降,那就只有强攻了,李勣命人用投石车,撞车猛攻了几个昼夜,却并没有多大的效果。

    李中华还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投石车,还有古代这种恢宏的攻城战的场面,声势十分的惊人。

    但对城中造成的破坏力,却是十分的有限,对方只要闭城不出,几乎拿对方毫无办法。

    抛石车需要很多的人一起用力,所抛出去的石头,太大了抛不了多远,太小了又没有什么杀伤力?

    而且距离又要保证,守城的敌人,没有办法用箭射杀操作抛石车的士兵,所以虽然场面惊人,声势浩大,但效果真的不敢恭维。

    李中华让神器营的人,也去学习怎么操作抛石车,之后让他们计算好时间,将炸弹点燃了引线后,用抛石车抛进城中。

    炸弹的重量,要比石头轻得多了,所以可以抛出去很远。

    高句丽的士兵那里知道炸弹的历害,因为操作上的不熟练,炸弹被抛石车送进城中后,落在地上还没有爆炸,有个守城兵看到炸弹在冒着烟,竟然把它拿在手里,仔细的打量着这种奇怪的东西,结果一声嘭的响,被炸的粉身碎骨。

    被抛入城中的炸弹,接二连三的炸响,守城的高句丽将士们,死伤惨重。

    更主要的是,面对这种会爆炸的神器,很多高句丽的士兵,内心产生了很严重的恐惧感。

    炸弹的爆炸,往往会引起大火,此时又正好起了大风,火借风势,迅速的蔓延开来,一时间,爆炸声不断的响起,火势也越来越大,根本就控制不住。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38章 李世民的担忧

    这样惨烈的战争场面,除了李中华,在后世的影视剧中看到过,其余的人谁也没有见识过。

    崔至忠眼看着从空中不断落下来的神器,在地面上发出一声声的巨响,收割着无数人的生命。

    坚硬的地上留下了一个个巨大的弹坑,任你武功高强,只要被波及到,也是难逃一死的厄运。

    崔至忠心中的那点坚定,最终被彻底的瓦解了,他脱下自己身上的白色内衣,义无反顾的跑上了城头。

    “不要再打了,我们投降,我们投降了,求求你们不要再打了……。”

    城外指挥作战的辽东道行军总管李勣,看到了站在城头上,不断飞舞着白色衣服的崔至忠,急忙下令暂停攻打。

    没有等太长的时间,辽东城的大门便徐徐的打开了,一群被炸得灰头土脸的,高句丽守城官兵跑了出来,他们的手中都没有带兵器,跑到唐军面前,哗啦啦的跪了一地。

    “你们的城主崔将军呢?”没有看到崔至忠出城,李勣微微有些不悦的问道。

    “我们的城主大人,崔将军他己经挥剑自尽了。”一名高句丽的守城官兵说道。

    每一个尽忠为国的人,都是值得人尊重的,即便是自己的敌人,也是一样。

    李勣心里对于崔至忠的死,虽然感到有些惋惜,但也十分敬重他的这种行为。

    进了辽东城之后,饶是李勣,程咬金,李道宗等人,见惯了生死,在战场上杀过的敌人多如牛毛,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辈子到底有多少人死在他们的手上?

    可是见到辽东城内,靠近城墙的地方,到处都被炸得坑坑洼洼,很多守城的高句丽士兵,被炸的尸骨不全,残肢断臂,到处都是,随处都还可以看到,有神器爆炸的地方,还有火在烧的惨烈程度,脸上也不禁的有些变色。

    这神器如此的厉害,以后谁还敢和大唐为敌,众人的心里都有些复杂。既高兴又害怕。

    高兴的是,这么神秘的武器,是大唐所拥有的,而自己又是大唐的将领,应该不用担心,这样的神器会在自己的身边爆炸。

    担心的是,朝廷有如此厉害的武器,还需要他们这些武将们干什么?以后恐怕就没有什么建功立业的机会了。

    李世民见到城内的这副惨景,心里也是又惊喜,又害怕。

    幸好这种神秘的武器,是掌握在大唐的手中,要是掌握在高句丽这样的敌人手中,整个中原恐怕都会被高句丽所吞并。

    李世民往李中华那边看了过去,心情也变得有些复杂了起来。

    这种神器掌握在李中华的手中,李世民也不知道,对自己和大唐,到底是福还是祸?

    李中华有庞大的财力,又有如此厉害的神器,从他此次带来的五万兵马来看,显然他也是一个懂得练兵的人。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就拉起来一支,可以抵挡吐蕃二十万大军的队伍,最后更是扶持了一个,差不多就要亡国的苏毗国,反败为胜的击败了吐蕃,成功的将吐蕃吞并,让苏毗国复国了。

    而且,据说苏毗国的女王,和他的关系非常的密切,苏毗国女王所生的儿子,也就是现在的苏毗国太子,正是李中华的血脉。

    原本要下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文成公主,也被他从半路劫走,没有经过他的同意之下,就先斩后奏的弄大了文成公主的肚子。

    李世民现在既有些庆幸,又有些悔不该当初,让李中华离开长安,去做了松州节度使,弄到现在几乎已经脱离了他的掌控了。

    如果早知道他的手中,掌握了这种神秘的武器,李世民是绝对不会让他离开长安的。

    现在就算是将他召回长安,也已经为时已晚了,他的翅膀已经长出来了,强行的束缚住他,反倒是会容易弄巧成拙。

    让李世民感到欣慰的是,李中华和太子李恪的关系非常不错,两人可是共同经历过生死的交情。

    而且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李中华对于朝廷的旨意,也是贯彻得十分彻底。

    只是把他调离康定城,李世民也是费了一番苦心的,心里其实已经做好了,李中华可能不会亲自前来辽东的准备。

    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李世民可能就要考虑,怎么除掉李中华这个后患了,既便最后因此会弄的,爆发一场战争,也是在所不辞的。

    好在李中华并没有抗旨不来,并且一来之后就建立了奇功,这让李世民也感到有些放心了,李中华还是对自己,对朝廷挺忠心的,应该没有什么二心。

    李世民让大家安排人,清点双方的伤亡情况,以及高句丽投降的士兵人数,缴获的物资,辽东城的人口状况。

    结果此次攻占辽东城,共杀敌万余人,投降的士兵也有一万多,另外还有马匹二万余,铠甲五千,粮食五十万石,以及百姓近五万人。

    这个时代,人口便是最大的财富,所以,近五万的百姓,李世民都打算带回内地中原去。

    李中华心里可就不乐意了,按照李世民的意思,征辽结束之后,自己十有八九是要被发配到这里来的,若是把老百姓都带走了,那自己到这里来还玩个屁啊!

    “陛下!这辽东的人口,要是都送回内地中原去了,那这辽东岂不是都成了空城了,以后还怎么发展辽东了。”李中华对李世民说道。

    “这些都是高句丽人,把他们留在这里,我们一撒军,高句丽必定会再回来,岂不是便宜了他们。”李世民说道。

    “难道陛下打算打下了这些城池,又撤兵不要了,把他们又还给高句丽不成。”李中华感到很不理解的说道。

    “辽东乃是苦寒之地,没有彻底的灭亡高句丽之前,这些城池我们也是守不住的,虽然朕也想一次性的解决掉高句丽这个隐患,但恐怕会很难。

    所以每攻下一座高句丽的城池,所有收获的战利品,都要先运送回去再说,就算这一次没有办法彻底的消灭高句丽,也要沉重的打击他,让他伤筋动骨。”

    李世民看来是早就已经有了先见之明,完全没有抱着,一次性就消灭高句丽这个国家的打算,所以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能占一点便宜就占一点便宜。

    事实上,历史上唐灭高句丽,足足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此次征辽,将会止步于安市城。

    拒说安市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城墙也修建的十分的坚固,大唐围攻了四个月之久,仍然没有办法攻下安市城,最后因为天气转冷,这才不得不撤兵,令李世民引以为憾。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39章 激战安市城外

    高句丽修筑的山城,大都是依山而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攻下了辽东城后,留下了守城的人,便开始进军白岩城了。

    辽东失守的消息,早己经传到了白岩城,城主孙传音见唐军到了白岩城外,便知道白岩城要完蛋了。

    辽东城那么大,那么的坚固,,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尚且没有守住,自己这白岩城,比辽东城可是要差的远了,怎么可能守的住。

    看着白岩城城头上三三两两的士兵,个个面如土色,心有戚戚,李世民心下得知,白岩城的守城将士们,并没有多少坚守城池的决心,于是将一副唐军旗帜,送给白岩城城主孙代音,对他说道:“如果真要投降,就把它升在城楼之上。”

    孙传音可是己经听说了,辽东城是怎么被唐军攻下的,知道唐朝的军队,掌握了一种神秘的超级武器,死在什么武器之下的人,死的样子十分的惨烈。

    但是,孙传音也知道,就算自己有心要投降大唐,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就这么拱手将白岩城让给大唐。

    如果自己真的要这么做了的话,不要说会被人耻笑,就是自己也会看不起自己,自己手下的那些士兵,也会对自己这个城主,心怀不满。

    所以,孙传音心里明明知道守不住,但还是要积极的做出一副抵抗到底的样子。

    唐军开始攻城后,阿史那思摩带着突厥兵,冲锋在前面,孙传音命令弓箭手阻止唐军攻城。阿史那思摩不幸被弩箭射中,唐军随即鸣金收兵。

    唐太宗亲自上前看望,受了箭伤的阿史那思摩,并亲自为其吸吮伤口的血。将士闻之,没有不感动的。

    高句丽乌骨城派一万多军队支援白岩城。契苾何力率八百骑兵去攻击他们。契苾何力亲自杀入敌人的阵地,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之中,被刺中了腰部。薛万备率领另一支骑兵冲杀了进去,救出了契苾何力,契苾何力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布来,捆住伤口,继续作战。

    跟随他的骑兵奋力进攻,打败高句丽军,追杀数十里,斩首千馀级,因为日落天黑而停止。

    孙传音在大唐军队猛攻下,根本无心守城,特别是大唐的军队,动用了超级神秘武器之后,孙传音马上命人在城头上,升起了大唐的旗帜。

    就这样,李世民兵不血刃的拿下了白岩城。

    李世民对主动投降的白岩城城主孙传音,十分的优待,任命孙传音为白岩州的刺史,继续坐阵白岩城。

    唐军攻占了白岩城后,重新回到辽东城休整。李世民下旨,以白岩城改称岩州,以盖牟城改称盖州,以辽东城改称辽州。

    李世民率军从白岩城出发,向安市城挺进。抵达安市城北后,立即发兵攻城。

    次日,渊盖苏文派遣高句丽北部,绝奴部褥萨高延寿,和南部灌奴部褥萨高惠贞,统高句丽、靺鞨之众十五万,火速前去援救安市。

    此时的形势,对唐军其实是极为不利的。唐军为了保障后勤而人数过少的弊病,在此时暴露无遗。

    在进攻安市之前,唐军已经攻下了高句丽八座城池,这些城均需分兵防守,以防反复。

    而唐军的总兵力只有六万陆军四万水军,水陆军此时也未汇合,张亮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