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废后前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废后前传-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直有传言今上欲改立汉王为太子,皆因多数文臣反对,太子本身并无过失,太子妃贤德、太孙聪慧才得以保全太子之位。你入宫后要听太子妃的话,我当年曾几次见过她,应该不是难相处的人。我听黄琰之意,如今万岁愈发暴躁易怒、独断专行,此时入宫实在不是好时机,你务必要慎之又慎。”
  胡善祥经过一个下午的沉淀,已经坦然了些,慢慢道:“我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不得不走这条路,我会尽全力去走好的。”
  大姐欣慰道:“大姐知道你可以做到的。这一路上有一个人你要注意,武城县的吴喜妹是工部尚书吴中的族亲,据黄琰说秀女中应该只有你二人知道此次上京是为了应选太孙妃。”
  “我知道了,我想先回去休息一会儿。”
  张氏这些年虽然不太管教她,但是对她的关爱丝毫没有减少。
  夜里母女两说些小话。虽然是已成定局,张氏还是有些不甘心。
  张氏暗恨:“我们防备了这么多年,还是要按胡善围的安排走。”
  “娘,我如果真的入宫,往后要再见怕是艰难。往后二哥和妹妹还是要靠大姐照看的,你平日可不能把情绪带出来。”胡善祥轻声劝道。
  “……娘知道,反正我也没什么办法,早就认命了。要不是有你和瑄哥,这个家哪里还有我的位置。”
  胡善祥轻笑:“娘,您放心,以后我给您撑腰,大嫂再嚣张也不敢对你不尊敬,大姐也会看着她的。”
  胡家要靠她发家,自然不敢也不会亏待张氏和胡瑄。再说除了这一桩非要把她送入宫的坚持,其他的时候,胡家众人也没什么太大的坏心。
  那些小小的自私不过是人之常情,她也会为自己打算。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五章 被上架的鸭子

  从济宁出发的这一天,风和日丽,胡善祥看着云淡风轻的天空希望能看到大雁飞过,可这时节大雁都不知到哪里过冬去了。
  十六年的时光就这样留在了身后的济宁城里,最后了看一眼济宁渐渐模糊的城墙,感叹一句这一生最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也像天边的云一样越发的远去了。
  胡善祥像豁出去了一样,信心大增,强烈要求她爹和大哥一同上京,如果真的当选,照本朝惯例宫里会给胡家赐下宅子,在举行大婚前还会给她爹和大哥赐予一定官职,这些都算是皇家的聘礼,比黄金都实在。
  山东共选取五十八名少女,家底好一点的自备马车,再带上随身伺候的丫鬟和少许的行礼,家底差一些的也有布政使司提供的马车相送。
  前头由一个穿麒麟服,佩绣春刀的锦衣卫千户骑马领头,后跟十二名校卫,均头戴顶饰红缨小旗头盔,身穿对襟罩甲,内穿肩臂有甲片的窄袖服,佩戴宝剑,威风凛凛的一路向前了去了。
  内官的十几辆马车紧跟其后,接下来就是各家的马车了,后边还跟得有一队约二十人锦衣卫军士,在济宁城外的官道上排出了长长的队伍。
  一千二百多里的路只有三天的时间,虽然考虑到花骨朵似的佳丽们稍微放慢了速度,但据她爹估计每天至少要赶五、六个时辰的路。
  走的虽是官道,但古代的路还不如后世的二级乡村公路平坦,马车的防震效果也实在是不怎么样,胡善围早早的给她布置了舒适的马车,所以其实到最后胡善祥也不能对她大姐生出一点怨怼来。
  马车的咕噜声听久了还有点催眠效果,青柳看胡善祥昏昏欲睡的样子,连忙把大迎枕放到她的背后,小声的问:“小姐,要不您睡一会儿?”
  她匆匆忙忙从杭州赶回来,就又要坐上马车随胡善祥进京了。
  胡善祥能带走的最大财产就是身边的这两个丫鬟,说是丫鬟,可彼此相处了十来年,早已是家人般的熟习,未来能放心依靠的说不定也是彼此。
  “你们可不能哭啊,据说在路上哭不吉利呢。如果选不上肯定还可以回来的,如果选上了家人也会接着上京的,以后还有见面的机会的。”胡善祥轻声说。
  青梅一听,更是难受,说:“小姐,奴婢舍不得院子里的杏子树,那还是小时候我们一起栽的呢。”
  胡善祥终于体会了一把炯炯有神的的感觉,好笑地说:“那我可没办法把树挖起来也带走,你们小姐我可没有那么嚣张的本事,要不以后我们在新的院子里也栽一棵?”
  青梅含泪点点头,一脸欣慰的看着她,胡善祥心想安抚这跟在身边十来年的小姐妹都这么费劲,以后面对宫里的各种妖精可如何是好,也许只能不断提高自己?
  青柳在旁边整理路上打发时间的书籍,眼中也透出快活来。
  善祥往枕头上一靠,吩咐青柳:“把《内训》给我再看一下吧,得考前押押题啊。”
  实现在这样与进京赶考又有何区别?士子们考的是四书五经,抒发的是家国天下、宏图伟业,佳丽们考的却是三从四德,表达的是相夫教子、尊规守矩。
  忽然记起前世每逢大考,总会上一辆人较少的公交车,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把考前重点拿出来背诵,效率比在教室和宿舍看书往往要高出许多。
  现在这样也算重温旧时时光了,想着心里都一片温暖,那些为学业努力的日子其实是少数回忆起来就会笑出来的经历。
  本朝皇家选媳妇的标准简单粗暴,一看家世,先帝吸取历朝后宫乱政的教训,立下祖训,凡天子及亲王后妃宮嫔,必慎选良家女子而聘之。
  这一举措除了扼制世家大族对皇族的影响力,还催生了一批起于微末的外戚,特别是那些乍然富贵的清贫之家,家族子弟为祸地方的并不少见。
  二看仪态,包括长相身姿,为了龙子龙孙们优良基因的传承也不可能让长相不过关的女子扰乱皇家血脉,当然还包括礼仪教养,这就是个看脸的世界,当然还是个装腔作势的世界。
  三看文化素养,这个考核较为简短而又是难度最大的环节,往往是在最后由皇后或贵妃主持的殿选时,从《女训》、《女孝经》、《女戒》、《内训》、《诗经》、《论语》等典籍中随意抽取一两个问题加以询问,这不仅考核临场应变能力,还考核学识积累。
  先孝仁皇后薨逝不到十年,且今上至此未立后,集她一生智慧和功德的《内训》二十篇、《女孝经》等书中内容估计会是此次考核的重点。
  四看心性,这个操作起来有些复杂,诸如选定之后不会立即成婚,尚宫局、尚仪局会派出不同级别的女官,教导宫廷礼仪的同时一个更大的目的就是观察这些女子日常的言行举止;只有通过这些必要的筛选,才有资格踏入宫门。
  一行人在第三天的下午进入南京,傍晚时分,五十八名待选佳丽连同各自的丫鬟被安排进长安街后面的一处院子里,暂时安顿下来,随行的家人则被安排到了另外的地方。
  胡善祥在房里刚吃完晚饭,准备起来消消食,却迎来了一位暂时不好评价的客人。
  吴喜妹虽只有十四五岁,但长得娇媚天成,眼角微翘目色微澜,稍予时日怕是会更加光彩夺目,妆扮也走华丽风,大红的斗篷衬得面容更加娇艳,头上的红宝石簪子也能闪瞎狗眼,胡善祥心头一跳,暗叹这长相完全是走宠妃路线的利器啊。
  对方开口便说:“妹妹早想来与胡姐姐说说话,无奈一路上着急赶路没有机会,早听姐姐贤惠多才,还望姐姐教我。”
  妈蛋的,这绕口的一段话到底是表达几个意思,是来打探敌情的,还是来挖苦讽刺的?简直不能愉快的交谈了。
  胡善祥只得把对方引到小火盆边上坐下来,这冷死人的天气光看美女可不能暖和起来。
  脸上挂着笑道:“似妹妹这般花容月貌,姐姐才要羡慕呢,还有妹妹的天真活泼也是姐姐万万赶不上的。”青梅适时送上热茶,转身去收拾随身的行礼。
  吴喜妹看对方清秀端庄的容貌上挂着浅浅的笑,一身素色的简单袄裙,头上只有一枚小小的白玉簪子,确实毫无出彩之处,看来先前是自己多虑了。
  自从叔祖的书信到了家里,吴喜妹就知道她绝不会像姐姐们那样埋没在偏僻小城里郁郁不得志,以她的才情样貌当然可以与世间至尊的男子相配,谁也别想阻碍她踏上这条青云之路。
  微微放下心来,脸上的笑意也更加肆意,放下茶杯矜持道:“姐姐房里可真暖和,我与徐妹妹住的房间虽比姐姐这间大一些,可炭就没有姐姐的好,多烧一会儿屋里都烟雾缭绕的,姐姐可得容我在你这儿多呆一会儿。”
  胡善祥心想原来还没进宫,就有人看菜下碟了,也不知哪位太监这么缺德,也不怕把这些桥娇百媚的少女给熏出个好歹来。
  嘴上淡淡的说:“妹妹喜欢就多呆一会儿,然后回去好好的睡一觉,明日复选就开始了呢。”这些姐姐妹妹的对话实在让人牙疼,胡善祥这辈子最不缺的就是姐妹。
  第二天寅时刚过,天都还没大亮,就有人敲开各位佳丽的房门,通知大家梳妆打扮、迎接接下来的挑选。各位佳丽风姿卓绝的在院子里享受寒风,很是有一种悲催的喜感。
  吴喜妹过来笑盈盈的打招呼,态度轻慢的介绍身边一位可爱的少女,她同屋的徐忘忧。
  看着一团孩子气,估计也就十三岁出头,衣着简单,最贵的不过是头上的一枚鎏金簪子。
  她怯怯的跟在吴喜妹身边,努力挤出一抹微笑,顿时让胡善祥有一种自己是个逼良为娼的老鸨的错觉,不忍心让这个小女孩更加紧张,只得冷淡的点头然后走到旁边去站好,再说这也不是说话的地,没见那些小内官正虎视眈眈的盯着大家嘛。
  当大家恨不得与这院中景色融为一体的时候,黄琰和几位女官走了进来,一水的灵动少女。
  在栽满杏树的院子里,姿态优美,青涩的脸上都挂着得体的微笑,就像早春含苞待放的杏花,真真是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无端的让人心情好了起来,无怪大家都喜欢美女啊。
  这次因是专门为太孙选妃,与历来的选妃程序稍有不同,对身形体态、声音容貌、步姿风韵的考察在山东时已经完成,今天主要是由女官检查闺秀们的“内在美”,这实在是最让人崩溃的一个环节,佳丽们依次单独进入院子正北的三间屋子,每间由三位女官负责,胡善祥是最开始的三个人之一。
  有些无语的进了屋子,房门立马被人从外边关上,要不是心里一再提醒自己淡定些,胡善祥恨不得夺门而出。
  她看着三位女官,实在不知该说点什么好,还在组织语言的时候,当头的女官向她行了个礼,和颜悦色道:“见过胡三小姐,我是尚宫局尚宫陈二妹、这两位是尚服局尚服黄惟德和尚功局司彩王英。”
  另外两位女官也向她行礼问好,这一来一去紧张感也消失得差不多了,终于可以轻松的微笑道:“要辛苦陈尚宫、黄尚服和王司彩了。”
  陈尚宫温和的表情和仪态与胡善围如出一辙,这不得不让人感慨宫廷教育是如此的成功,能把性格迥异的人训练得如此相像,也因这相像胡善祥完全放松下来,等候指示。
  陈尚宫见她轻松的表情,心理点了点头,笑意越发的明显,恭敬的道:“还请三小姐宽衣,然后由我与黄尚服服侍三小姐。”
  胡善祥心想这语气、这内容要是一位男子对我说我是不介意把他毁尸灭迹的,还服侍呢。
  万幸的是这三位只围着她看了一圈,并没有像传说中的被她们的手各种碰触,难道黄琰给走了个后门?果然还是有人关照日子好过一点。三位女官相互对视,然后互相点头,也没有多余的话,穿好衣服就让她回房去休息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有位小伙伴收藏我了,开心。要是能给个评论就更好了,我一个人战战兢兢的都不知道自己写的到底怎么,期待着啊。

  ☆、第十六章 点鸳鸯谱的那只手

  吃完早饭终于可以暂时放松下来好好的睡一觉了,这大半天的时间不睡觉也实在没什么事情可以做,出去串门子是个下下之选,外边院子里不但冷还人来人往的。
  一觉醒来都是下午四五点的样子了,青梅就像那找着组织的间谍一样,立马贼眉鼠眼的凑过来低声的向她汇报:
  “小姐,您不知道这轮挑选都完了,有的小姐出来就哭了,挺吓人的,据说落选的明天就要被送回家去了。”
  做这奇怪的表情,估计是怕她烦闷,专程来搞笑的了,胡善祥实在忍不住一把捂住她的脸,轻笑道:“你一天就打听了这点消息啊,还不把你这奇怪的样子赶紧收起来,进了宫你还这样估计要被女官们训斥的。”
  青梅立马端正表情,郁闷地说:“小姐,奴婢就是知道要进宫了,才赶紧趁现在多活动一下啊,以后哪有机会喔。”
  黄琰在回宫复命之前来见了她一次,主要提及明天的主考官王贵妃,自先皇后离世,王贵妃受命摄六宫事,位同副后。
  胡善祥像一只被赶着上架的鸭子,不但不能反抗,还要自己找个优美的姿势。
  胡善祥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醒来,这样的细雨绵柔天最好是在被窝里赖上一天。看书和做针线都是不错的选择,曾几何时,以往连缝扣子都不会的女屌丝,如今倒是有点大家闺秀的意思了,做出来的衣服穿出去也不至于丢人,偶尔突发奇想,发挥点想象力还能画出新奇的绣样来。
  正在床上胡思乱想时,青梅推开门进来,风夹杂着湿气猛地灌了进来。
  胡善祥伸出手摸摸脸,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赶紧坐起来,胡乱穿上衣服。
  接过青梅手里的掐丝珐琅团鹤纹手炉,顿时原地复活。
  青梅快速地帮她整理好衣服,又忙着梳头,也不知是怎么设计的屋子,连梳妆台都没有,只能坐到窗边的凳子上,望着窗外的院子发愁,就这阴雨延绵的天气,实在算不上好兆头。
  “小姐,一会儿青柳姐姐把早饭端来吃了,就该去送回乡的小姐们了。”青梅边梳头边说,“奴婢听说昨天一共有二十三名小姐落选,咱们济宁州的六位小姐就留下你和另一位王小姐了。”说完利落的给她簪上莲花金簪。
  胡善祥诧异地回过头望着青梅:“怎么济宁的闺秀淘汰如此之多?也不知他们挑选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青梅知她心意,答道:“黄公公身边的小路子说,这次还会从这一批小姐中为几名即将行冠礼的皇孙挑选淑女,如果某个待选的小姐选中太孙妃的机会大些,那她所在州的名额会相应减少,以免将来太孙妃和其他皇孙的淑女出自同一地。”
  这实在是始料不及的一件事情,之前从未有任何风声说要为其他皇孙挑选淑女。
  虽然增加了其他佳丽中选的机会,但到了京城之后大家都知道此行是来应选太孙妃的。
  太孙和皇孙一字之差,后院女人们的前途却截然不同,何况只是最低等的淑女。
  连得宠的丫鬟也不如,日后正妃进门还不知道有没有活的可能呢,实在是个高危职位啊。
  送走落选的佳人,剩下的人纷纷回房里吃午饭,接着要重新梳妆打扮准备进宫。
  胡善祥早就想好了今天的穿着,务必显得青春又不失稳重才好。
  挽一个随云髻,簪一枚金镶玉玲珑簪,再带一副金镶玉葫芦耳环。
  上穿四合如意云纻丝袄,搭配百褶如意月裙。考虑到外边地面湿漉漉的,选了一双小猫戏蝶软底绣鞋。
  进宫的马车队伍经长安右门,过外五龙桥至承天门,承天门是进皇城的第一道大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