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陈美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良陈美锦-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顾锦朝看他高大却儒雅的背影,低头看书的专注,心里却如暖风吹过。

    满心的柔和。(未完待续)

    ps:我被自己的男主萌到了,不行了,我成逗比了。。。

    感谢jojo亲的和氏璧,不嫌弃俺懒啊!还愿意给逗比巨大的打赏~

    推荐个朋友的文文:

    《医食无忧》:变身泼辣小厨娘,自带食谱系统——骚年,稀饭打折中,不来一碗么?

正文 第三百四十一章:安排

    隔日陈三爷就去找了陈二爷。

    陈二爷刚从秦氏那里吃了早膳出来,到了宁辉堂后小厮捧了碗热茶上来。

    他尝了一口,就缓缓地皱眉:“老三,你这儿也不备些好茶!”

    陈三爷笑了笑:“菊花泡茶清火明目,你多喝些为好。”

    陈二爷觉得自己三弟意有所指,不自在地咳嗽了两声:“……算了,不说这个。你真要让赵怀调入中军都督府。现在中军都督府都督可是张居廉的人,要想调回来不容易。我也得和赵怀商量一下。”

    “他在陕西领兵多年,资历是肯定够的。何况他也早就想回来了。”陈三爷叹了一声,“他们这样的武将现在本就地位不高,兵权又被兵部制衡。要想晋升还要有靠山……不然凭他的战功,中军都督府的都督位置早就不在话下了。”

    陈二爷点点头,若有所思了一会儿。

    “老三,我这就要调任湖广了,就是想帮你也帮不了。你自己要谨慎些……我手底下的人全留给你使唤,明日就让纪元到你那里去。你要是需要我的人脉,让纪元写信给我。”

    他和陈三爷的利益关系倒是一体的,没有陈三爷在内阁,他在外的仕途也不会这么顺利。陈家本来就是靠他们两人支撑着,这个时候他自然要用尽全力帮陈三爷。

    虽然知道此法凶险,但逼到不得不反抗的时候,也只有孤注一掷了。

    纪元是陈二爷最器重的幕僚,这些年也帮了陈二爷不少。

    陈三爷点头道:“这个时候你一定要谨慎,千万别被人抓着把柄。一旦我明面上和张居廉不和了。你做过什么就会被揪着不放,没什么错也要给你逼出来。”

    “我知道,你放心吧!”陈二爷只是说。

    他为官多年,知道这是相当敏感的时候,他不能给老三添堵。老三现在就是走在悬崖边上,谨慎得很,随时都怕掉下去。毕竟现在朝堂上,能只手遮天的是张居廉。

    等陈二爷离开后,陈三爷站在书房里想了很久。

    他安排了这么久,现在也应该是要开始的时候了。

    要说有什么担心的。还是这一大家子人。母亲、锦朝、长锁,还有锦朝肚子里尚未谋面的孩子。

    真要是失败了,他连这孩子的面都见不着。

    那就是人家所说的遗腹子了。

    他闭了闭眼睛,喊了江严进来,准备安排后面的事。

    如果他真的有意外。一定要给锦朝他们留下退路,他说过要护着她的。

    夫为天,他得给锦朝撑着一片天,不然她以后该怎么办。

    这些锦朝却不知道,给孩子的鞋袜做好了,又开始做肚兜儿。

    宋妈妈看她的肚儿圆圆,说这胎肯定是个女孩。锦朝准备了件黄色绣红莲的肚兜,红色绣合欢花的肚兜。都是潞绸的料子。她也希望肚子里的是个女孩,给长锁添个妹妹。

    有人来看锦朝,就笑着指着锦朝的肚子对长锁说。里头有个妹妹。

    长锁好奇地睁大眼睛,信以为真,晚上要睡的时候就趴在母亲身上找妹妹。

    顾锦朝把他抱到一边去,他就把自己翻过来,手脚张开跟自己玩。一会儿可能又把妹妹给忘了,笑嘻嘻地又要锦朝抱他。

    顾锦朝瞧着陈三爷还没有回来。让小厨房先端了薏仁猪蹄汤来喂长锁喝。

    过了年没多久就开春了,天气渐渐暖起来了。

    还是下了最后一场小雪。皇城夹道两边的柳树枝桠上堆着毛茸茸的雪,给初升的太阳一照。不出一刻钟就化了。

    陈三爷打开车帘看了看,外头阳光正好,枝桠上发了新芽。

    驾车的胡荣笑着说:“三爷,您看今年这春来得多早,恐怕没几日就要减衣裳了。”

    他就穿了件薄棉衣,还热得出了汗。

    陈三爷望着晴天眯了眯眼睛,今年的春天确实来得很早。

    进了皇极门之后他下了马车,外面虽然有太阳,风还是又干又冷的。胡荣拿了斗篷来给他披上。等到了内阁后等了片刻,张居廉才带着随从来了,众人齐齐站起来称了首辅。

    众阁老分了位置坐下,张居廉旁边的随侍先端了一叠奏折上来。

    先说的是春耕的事,再就是雪灾,然后说到官员罢黜。

    “……福建沿海风患甚重,漳州府沿海围垦春耕无力,今年恐怕是艰难。”张居廉说,“诸位先议,看能不能派几个懂水利对的官员去看看。”

    “漳州府原是陈大人提议兴起的,说是其地势好。当初沿海围垦的时候,还从户部拨了不少银子下去……现在有风患,陈大人已经多想办法。陈大人总比咱们熟悉漳州府。”姚平笑着说道。

    陈彦允抬头淡淡地看了他一眼。

    漳州府是他提议助修的,这几年漳州府的粮食产量多了不少。前几年论功的时候他没有承下来,心想自己不过是大略提了个意思,具体做法还是漳州知府和他手下的户部郎中在办,便也没有应下来。

    现在出事要算到他头上来了。

    “漳州府那地确实是风患频发。”他收回目光,轻声说,“我当时看过漳州府的县志,却也不是没有治理的办法。要是及早解决了,也不会耽误春耕。”

    张居廉看向陈彦允:“你做这事确实有些大意了,当时没考虑到漳州府风患频发?”

    陈彦允只是道:“当时并不觉得严重。”

    “你这些年确实干了不少事,说起来还是年轻不够稳重的缘故。”张居廉说,“漳州府要是春耕无成,你也要担责任的。下次做事情要多思量。至于这治理风患的事,还是交给工部来做吧。”

    说着喝了口茶。让侍读拿了下一本奏折上来。

    众人的目光落在陈彦允身上,什么猜测和意味都在里头。

    陈彦允却面色不改:“是,学生知道了。”

    内阁议事这样的场合,张居廉怎么也要给陈彦允几分薄面才是。

    现在他的这番不留情面,不过是想明里暗里打压他罢了。张居廉想让他听话。想掌控他,自然不能给他太大的面子。

    漳州府风患损失算在陈彦允头上,补救的却是别人,他这几年在漳州府上的功绩倒什么都不算了。梁临看他的目光难免就有些动容。等议事完了之后,梁临过来找他说话:“首辅原是最信任你的,想来是上次刘新云的事让他真的恼了你。不过你是首辅一手提拔上来的。他也最多是气恼你……”

    差点都要他的命了,还只是气恼吗?

    陈彦允从内阁里出来,就不由得想笑。

    内侍过来说,皇上请他过去。

    陈彦允不再想这件事了,跟着内侍朝乾清宫去。朱骏安正在乾清宫后面的荷池边钓鱼。周围宫人簇拥着。他显得很不高兴,脸色一直紧绷绷的。看到陈彦允过来才放松了些,招手让他过去:“陈大人过来这里坐!”

    他又对周围的宫人说:“你们都退下吧,朕要和陈大人说话。”

    他身边站着司礼监秉笔太监冯程山,闻言就看了陈彦允一眼。然后笑了笑:“皇上,您在这池子边没有人服侍怎么行。不然让别人退下,老奴就在旁边看着您如何?”

    张居廉吩咐过冯程山,不要朱骏安单独和大臣们说话。

    朱骏安原本都会应下来。这次却沉了脸:“朕的话你不听么?那朕就告诉母后去,要母后来说!”

    听着话的语气,还是个小孩呢。

    冯程山有些挂不住脸:“这……要是太后怪罪。恐怕老奴更是不好说啊!”

    朱骏安哼了声:“你要守着那便守着吧。陈大人,你跟朕到书房去说话。”他起身拉了陈彦允,又回头说了句,“都不准跟上来。”

    等走过了回廊,朱骏安回头一看没有人跟上来,才停了下来。

    “陈大人。这样如何?”

    小皇帝虽然做事不周全,但毕竟是因为他还年幼的缘故。

    陈彦允微笑着称赞他:“皇上做的不错。”

    朱骏安松了口气。清秀的脸上却露出几分苦涩:“朕也就能做些这种事了。上次看到刘大人那么受辱,朕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后宫里庄嫔封了淑妃后。便连敬妃都不放在眼里……朕看她着实不喜欢!陈大人,上次您说让朕容忍,这可要到什么时候?”

    他略一停顿,就柔声说:“皇上贵为天子,不想忍那就不忍了。”

    朱骏安眼睛一亮:“陈大人的意思是……”

    “可以开始了。”他说,“您身边的内侍江夏是臣的人,臣和你说太多话别人会起疑。以后臣要您做什么,就由江夏转达给您。金吾卫您不能信任,锦衣卫倒还可以一用。您下次召锦衣卫指挥使的时候,就按照江夏所说的话吩咐他。”

    这代锦衣卫指挥使是先皇亲自提拔的,对皇家忠心耿耿。只是皇帝年幼,尚不能驱使罢了。

    锦衣卫虽然凶名在外,但用得好就是一把利器。

    朱骏安点点头,脸上又是忐忑又是激动。陈彦允却看到冯程山从回廊上过来,转移话题说起来钓鱼的事。朱骏安疑惑了一下,立刻反应过来,笑着应了两句,把冯程山应付过去了。(想知道《良陈美锦》更多精彩动态吗?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选择添加朋友中添加公众号,搜索“wang”,关注公众号,再也不会错过每次更新!)(未完待续)

    ps:今天会补双更的,我立刻去写!争取给大家弄上来。对鸟,本月的最后两天啦,这也许是良陈最后一个月争粉红榜了,大家要是有闲余的票票就投张吧,感谢感谢~~

正文 第三百四十二章:害她

    宋妈妈正指挥着丫头把屋子里的幔帐换了,换成了幅天青色斜织福纹,看上去就清爽了许多。顾锦朝看了看,又让把高几上的文竹换成了刚开的四季海棠。

    乳娘在给长锁穿衣,小袄子套在他身上,长锁乖乖让乳娘抓他的小手穿袖子。

    陈玄越过来看他了。

    他高兴地要往陈玄越那儿爬过去,笑嘻嘻地喊着:“九哥、九哥。”

    陈玄越把他抱在怀里,笑着说:“长锁,你吃过早膳了吗?”

    长锁没有听懂。顾锦朝就说:“他吃了两个糖包子。”

    长锁拍着手说:“包子!包子!”

    陈玄越抱着长锁玩了会儿,顾锦朝才用热水绞帕子抹了手过来坐下。

    “……等你再吃几副药,你这药就可以停下来了。可惜还是耽搁了你……”顾锦朝有点遗憾。

    陈玄越十岁才真的开始进学,他天资出众,又能过目不忘。教导得好,中个进士肯定是没问题的。

    陈四爷被软禁后,顾锦朝就在考虑陈玄越的事,让罗永平从江南给他请了个神医过来,医治他的‘痴呆之症’。阖府都知道九少爷渐渐恢复清明了。

    陈玄越却不在意地笑笑,抬头道:“婶娘,这世上的路有得是。陈家是书香传世,所以子孙都做文官。但我志不在此,我也不想谋划十多年。要是运气好还好说,就能像三叔,而立之年进入内阁。运气不好的那些翰林,熬了一辈子都只是小官。况且我也不愿意学八股……”

    他一向都有自己的想法。前世就走了军功这条路。

    后来的确是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都督兼甘肃总兵。

    顾锦朝笑了笑:“那我就懒得管你了。你要是想学那些簪缨之家,在沙场建功立业也好。”

    陈玄越把满床乱爬的长锁抱到自己怀里,想了想说:“我倒还真有这个打算……”

    一会儿针线房的婆子过来了。

    陈玄越正是长个头的时候,他又长得快。即便前世过得苦,他的个子都不输于几个兄弟。现在更隐约有要超过的势头。给他做的直裰、袍子。半年就不能穿了。

    陈玄越站起来让婆子给他量尺寸,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婶娘何必麻烦。我这衣服还穿得!”

    “袖子都短了一截了,你也不怕别人笑你。”顾锦朝摇摇头,“你手臂抬高点,不然量得不准。”

    陈玄越看着她,欲言又止。最后别过脸低声说了句什么。

    顾锦朝问他:“你嘀咕说什么呢?”

    陈玄越却笑了笑不说话。

    俞晚雪过来请安,带了些给孩子做的小衣物。

    “以后我去肃宁了,肯定赶不上母亲肚子里的孩子出生,这个月就做了些衣裳。孩子出生的时候正好能穿……”她让丫头把包裹打开给锦朝看。

    锦朝接下了看了看,针脚都做得十分好。

    陈玄青跟在俞晚雪身后进来。给她请了安。

    顾锦朝问他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陈玄青道:“应该就是近几天的事,我到时候再来给您辞别。”

    顾锦朝点点头:“你早点走也好,毕竟是一方父母官,管一方黎明百姓的。”他本来就不应该回来的。像二房的陈玄风,就是三年才回来一次。

    陈玄青抬头看了看她。她梳了堕马髻,但是发髻松松的,插了只羊脂玉镂雕的簪子,越发显得气质温婉。明艳的五官都柔和了不少。袖口露出一截雪白的手腕,却戴了手指宽的金镯子。

    为什么总是搭得不好看呢……应该戴翠玉的,或者是碧玺石的才好。

    他暗暗地叹气。越发觉得她在某些方面还真是不太擅长。

    送顾锦朝那枚紫玉原石,他一眼就看中了,却花了三个月的俸禄。后来他有段时间生活都拮据了。

    但顾锦朝应该不会做成首饰戴出来的,这不像她的个性。

    ……明明不应该买的,还是想送给她。心想她就是不戴也没有关系,不过是块玉石而已。但等到她真的不屑一顾了。他却又觉得钝痛起来。一种心意不被重视的感觉。

    长锁玩累了就要母亲抱他,顾锦朝抱了他起来。伸手一摸他的背,发现有点出汗了。又把他的小袄子解开。拿了熟水来喂他喝。

    陈玄青站起来告别,顾锦朝点头应了,两人一前一后地出了木樨堂。

    陈玄越也要离开了,“……先生还吩咐了要练十篇字,我明天再来看您吧!”

    都不能顾锦朝说话他就离开了,远远看都陈玄青走在俞晚雪身后。

    他走得很慢,到了一株刚长处嫩叶的榆树边停下来。

    “九弟跟着我干什么。”他淡淡地问。

    好歹是陈三爷的儿子,不会太笨。

    陈玄越跟上去,笑着说:“就是想问问七哥,你这次去任上不会再回来了吧?”

    陈玄青看着这个隔房的弟弟。

    他教过陈玄越两个月,当时觉得九弟虽然愚笨,却也是心思恪纯。听说顾锦朝找了人来给他医治痴傻之症,几副药下去还真的见好了,不过陈玄越好后,他却没有和这个弟弟说过什么话。

    陈玄越今年也要十二岁了,不见痴傻之态后他自然有种相当贵气的感觉。

    五官隽秀,在他面前站定,正看着他微笑。

    不过说的话实在是算不上友好。

    陈玄青也笑:“九弟究竟想说什么?”

    “七哥心里也明白得很吧。”陈玄越仍然是笑,“别人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