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铮和代老将军被打出去了,当然不可能是真打,镇殿将军也不是傻子,怎能会不留情面地真打两位上柱国啊!
王铮气哼哼地刚走不远,一个太监就追了过来,皇上口谕:王铮君前失仪,和代老将军胡乱掐架,罚俸三月禁足二十天。
王铮嘴里嘟囔了句微臣接旨,然后哼了一声扭头就走。
一般情况下,即便是在御书房或者在太极殿打架斗殴,像王铮这种朝廷离不得的上柱国大将军,罚俸禁足也就是最大的惩罚了,别的很少有。武将就没有不打架的,王铮和代老将军再是上柱国大将军,那也是武将,也不能例外。
一点缺点也没有太完美的高级武将,离罢官去职回家被监视着养老也就不远了。
传旨太监哭笑不得,周围各个衙门里的官员书吏探头探脑地看着王铮,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满脸鲜血身穿紫袍的年轻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敢在皇上的御书房里和代老将军大打出手。
此时王铮的脸上,鲜血淋淋沥沥乱七八糟,他的鼻子出血了,现在还没止住。身后的朝服也被撕开了一大块,他一走动就在身后忽闪忽闪地扇风,露出里面的白色小衣。
代老将军也好不到哪去,他也是满脸鲜血,还被王铮蹬了一脚,瘸着腿一拐一拐地跟在王铮的后面不是太远。
皇上的御书房,郑成手里一边摆弄着王铮的望远镜,一边对陈斌陈柱国不满地哼哼道:“你拉架就拉架,却撕烂他的朝服作甚?看,还得再给他送去一套。”
“哼!那小子太狠了,一脚踹的我现今还上不来气,我撕烂他的朝服都是轻的,我都想揍得他爬都爬不起来。”
陈斌的父亲也是随着先皇开国的上柱国大将军,他从小还是皇上郑成的伴读,两人的关系也不一般,不是朝堂的正式场合,他说话也就随便了些。
“算了算了,房相,你来看看,这个望远镜能称得上军国利器吗?”郑成无奈地摆了摆手。
陈斌是他从小玩到大的伙伴,但陈斌的柱国将军勋衔,却是靠着他父亲的阴袭和熬资历熬出来的,在大梁将军府做个文职的武将还行,却实在不敢让他去边镇领兵。
不仅是陈斌自己,现今大郑的十八个柱国将军里,有一大半都是和陈斌的情况差不多,这也是柱国和上柱国青黄不接,他对王铮很无奈却实在离不开的原因之一。
也是因此,马闯虽只是小胜,他就连忙提拔他为上柱国,想让他制衡王铮,免得王铮一家独大,以后不好控制。
房相刚才被陈斌压倒在地,后来好不容易才喘匀了呼吸,也是被王铮和代虎的大打出手气得够呛。
这时听到皇上让他看望远镜,他先拿在手里端详了一番,撇了撇嘴,他很是看不起这个其貌不扬的破竹管。
军国利器?哼!老夫看都不用看,就这模样也不配是军国利器。
可是等他按照陈琦教的方法放在眼前一看,几乎和陈琦当初的情况一样,也被吓了一跳。
“真···真能看十多里远?”房相不信地问道。
“走,上高处去看。”郑成带着众文武,来到御书房旁边一座三层的木制小楼,推开窗户拿着望远镜调整远近距离。
“哈!利器,果是军国利器,城外的风雪庄如近在咫尺,陈尚书,此物是何人所造?” “是王大将军指点,洛阳镜坊所造。”陈琦躬身回答。
“洛阳镜坊?”郑成若有所思,洛阳公主郑妽,好像和他说过她开了一家制镜作坊的事儿,莫非这家洛阳镜坊,就是自己那个宝贝闺女开的?
“洛阳镜坊背后的主家就是洛阳公主。”陈琦适时地补充了一句。
“哦!哈哈!朕的闺女也会制造军国利器了,可喜可贺。传旨:今后凡洛阳镜坊所出之物,均按市价全部购买,令有司妥善分发,不得流入异族奸细之手。”
“诺。”平时都看不到影子的柴公公从角落里钻了出来,躬身接旨。
“陈尚书,此物速派快马送去陇西卫交与马督,令他妥善使用,再传捷报。”
“诺。”陈琦躬身接旨。
“房相,派员协助洛阳镜坊,要钱给钱要物给物,令大匠尽快多造此物分发各边镇主要将领。”
“诺。”
103章 争论
“陈尚书,松江卫的战事怎样了?”
“回皇上,蒙辽的南院大王萧达凛已经亲统十五万大军,数日前已经离开澶州南下,现今,估计已到了松州城外。”
“唉!哒突人被打残了,蒙辽和西夏兔死狐悲,联合起来骤然发难,松江卫和陇西卫的百姓,又没有好日子过了。”
“皇上,程霸程提督平时还好,战时恐难当大任。马提督虽也是位百战老将,可他的战法太过保守,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想要把西夏大军赶回怀庆,恐也不易。为今之计,不放他出去,恐怕是不行了?”房相捻着胡子沉思着说道。
“放他出去也不是不可,可咱们以后收到战报,连个商量的上柱国都没有了啊!再说,让他去哪里?是松江卫还是陇西卫?”
皇上郑成看了看博物架上三件金灿灿的金器,踌躇着说道。
他不是不想让王铮去灭了哒突,也不是不想让王铮去剿灭西夏和蒙辽。可王铮的本事太大,以后没法封赏他倒还是其次,他如果真能做到连灭数国,到那时就更无法制约他,普天下的军人将士都会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若登高一呼,必将会有数十万将士盲目影从。
到那时怎么办?难道只能杀了他?
“以老臣看,就让他去松江卫。蒙辽建国已久,最难对付。西夏王刚刚建国年轻气盛,虽好战敢战,却稍显经验不足。马提督估摸着暂时还能应付···”
“不,老臣对房相的话稍有异议,正所谓西夏建国不久,正是百废待兴,战争储备也必会不足,加之西夏王年轻气盛,则更好对付。应当让王大将军速去陇西卫剿灭西夏大军,然后再去松江卫对付蒙辽,此为上上之策也。”
“不可,陈尚书所言大谬,以臣看还是让他坐镇上京,统筹调度各卫镇的将领才为上策。”
“胡闹,松江卫和陇西卫的战事传到上京之时,早已过了数天,他调度指挥的军令再传回去又是数天,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哪能如此耽搁,以本王看,还是让他去松江卫最为合适。”
“不可,松江卫均是建城已久的古城名城,个个城高墙厚难以攻破,有程霸程提督在,必可保万无一失,还是让他去陇西卫为善。”
一霎时,为了陇西卫和松江卫的战事,众文武大臣又成了和两年前一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吵吵闹闹就像是个菜市场,几乎很难有统一的意见。这也是皇上不想让王铮离开上京的原因之一。
别说此时代老将军不在御书房,他就是现在也在场,也只不过是多了一个大嗓门吵闹而已,很难有一锤定音的完美举措。
“都别吵吵了。传旨:让代老将军和王将军速来御书房议事。”皇上一锤定音拿定了主意,要不然就会和以前一样,再吵闹三天也不会有统一的意见,就算有了统一的意见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于是乎,还没回到县伯府的王铮又被追了回来,他还穿着他的破朝服。没办法,现在的天儿还有点冷,脱了朝服只穿内衣他冷的受不了,反正他脸皮厚,也不怕笑话。当然,当着他的面也很少有人敢笑话他。
“什么松江卫陇西卫?我只去雁山卫,别的地儿都不去。陇西卫?哼哼!马闯现在也是上柱国,我去了是指挥他还是他指挥我?”
王铮捏着鼻子瞪了一眼代老将军说道,他的鼻子出血,现在还有些疼。代虎住在长安街,已经回家换好了衣服,不像他,住在出城十里的风雪庄。
“王将军,那你就去松江卫吧!程提督是柱国,你去了···”房相只说了一半就被王铮打断了。
“松江卫不需要我去,那里没大事儿。我只能去雁山卫。”
“怎么会不需要呢?蒙辽的南院大王萧达凛,可是位纵横沙场数十年的大元帅,普通人绝不是他的对手,这次还是有备而来,程提督别说是和他野战对阵了,就算是只坚守城池都难守得住。”
看来陈琦对程霸很不放心。
“那就让别的上柱国去,反正我不去。”王铮瞥了一眼代老将军说道。
“我去就我去,哼哼!你以为老夫不敢?哼哼?老夫今生怕过谁来?萧达凛,老夫只闻其名,还没和他交过手,老夫就去松江卫会会他。”
“王将军,你不可意气用事,稍有不慎,可是关系到我大郑的数万将士和千万百姓的性命啊!”皇上郑成说话了,他觉得王铮非要去雁山卫必有隐情,可他还猜不透王铮的打算。
“皇上,微臣不敢意气用事,更不会致我大郑将士和万千百姓的性命于不顾。皇上你看···”
王铮来到地图前,指着哒突境内点了几点说道。
“皇上,微臣去年曾说在这里,还有这里建几座兵城,用以占地、养马、驻兵。进,可迅速直扑哒突的老巢库伦,灭了哒突三族。以后从信州庸州林州往北直到瀚海,均是我大郑的国土。···”
“如果真做到了我说的这些,左边,可以防备西夏,右可以监视蒙辽,更能租隔断西夏和蒙辽的联系,让他们难以合兵一处。可到现在那几个城也没有开始建。现在,西有西夏,东有蒙辽,中间还有哒突的大军游弋。”
“我若去了陇西卫正在和西夏王死战,三两日间哒突的大军即能增援,我去松江卫也是一样。所以,臣觉得,我若不打便罢!若打必先灭了哒突,让西夏和蒙辽无法互动无法联系只能各自为战。然后派将士西去威胁夏宫,西夏王若退兵便罢,他若不退兵,我和陇西卫前后互动左右夹击,西夏必会大败。”
“可是,王将军,那几个城池始终没有建成,你若此时去进攻哒突,需要多久?陇西卫和松江卫怎么办?”
皇上担心地问道。
“嘿嘿!皇上,臣这几个月,可不是真被你当猪白养着,微臣也已经偷偷地为我大郑做了很多事。”
“你这是什么话?”皇上大袖一挥生气地说道。
“胡闹。”房相撅着胡子瞪着王铮。
“竖子,真不可理喻。”代老将军吹胡子瞪眼睛。
王铮对代老将军和房相翻了个白眼。
“皇上别生气,以臣看,陇西卫无妨,西夏王初登大位,他有雄心壮志是不假,但他也知他战场的经验太少,加之西夏国库的储备也不足,他虚张声势带大军兵临岱州城下,只是为了练兵而已,根本就没下决心想要攻陷我大郑的城池。当然,如果马提督不堪一击,他顺势拿下岱州也是很有可能的。只要马提督能率军死守几座坚城重镇,西夏王达到练兵的目的,必会退兵罢战。”
“再说松江卫,不是代老将军打算去镇守了吗?有代老将军在,萧达凛又算什么?也无需忧虑。臣要战,必战哒突,给我三个月,臣把哒突全境交与皇上,从此世上就没了哒突三族。怎样?”
“这样啊!”皇上捋着胡子沉思。
他不得不服,王铮的确是个鬼才,他这一番话说的头头是道,假如去年就听他的,现在已经没了哒突三族,哪还怕西夏和蒙辽通过哒突的境内联手啊?可是现在说啥也晚了。
皇上还觉得,王铮说他早已为大郑偷偷做了不少事,可刚才他却没说都是些什么事?估计是怕消息泄露影响他的行动。
但郑成相信,王铮既然说他已经做了不少事,就必定真的安排的差不多了,现在,只需放他出去灭哒突三族即可。
“房相你看?”皇上拿不定主意,他不怕放王铮出去,他相信王铮没有异心,但他怕王铮不在上京的话,松江卫和陇西卫如果战事吃紧,上京城里连个拿主意的都没有,更没有能顶替马闯和程霸的,有能力的大将军力挽狂澜了。
“皇上,也只有这样了,你看···”房相站起身走到地图前。
“皇上请看,假如陇西卫和松江卫都能顶住压力,不求他们大破敌军,只要能保住城池不失。王将军在草原上,向东可击蒙辽的西都白城,围魏救赵,可解松江卫之危。向西可抵酒泉,兵锋直逼瓜洲,西夏王必会分兵去救,那么陇西卫的压力也可大减,不失为一招妙棋。”
“然也,王将军去雁山卫即可灭哒突三族,又可左右横击西夏和蒙辽,代老将军不可去松江卫,还是在上京为善,这样可保万无一失。”陈琦也是事后诸葛亮。
“皇上放心,代老将军即便是去松江卫也无妨,本王虽无破敌灭国的能力,但在上京也可为皇上参谋一二。”郑王爷也慷慨道。
“还有微臣,微臣领兵拒敌虽说不太在行,但运筹帷幄却也不在话下,以后但凡松江卫和陇西卫的战事,微臣责不容辞。”陈柱国最善纸上谈兵,嘴皮子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主动提出要在上京做皇上的参谋,让皇上放心让王铮前去雁山卫。
“那···好吧!王铮听旨。”
皇上也是没办法了,假如他今天不放王铮出去,那么陇西卫和松江卫被打成什么样子谁都不敢说。
据说西夏王少年英武雄才大略,颇有些能力,他带十万大军对阵老迈的马闯,把马闯揍得找不着北很有可能。
蒙辽的南院大王萧达凛是个百战沙场的老将,向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前些年父皇开国之初,曾想一鼓作气收复燕云十六州,就是因为年轻时的萧达凛就用兵如神,没少吃他的亏。假如不是蒙辽地处北方苦寒之地,国贫民穷难以支持常年的战争,恐怕蒙辽早就南下了。
如今,萧达凛老当益壮,竟然再次领兵犯境,看来,也是受了哒突人的刺激,程霸能是他的对手就奇怪了?
王铮正想上前接旨,就在此时,兵部右侍郎邢开手里挥舞着一份公文喜冲冲又跑了过来。
“皇上,大喜啊皇上,松江卫大捷。”
104章 再去雁山卫
“大喜?松江卫大捷?程霸也能打胜仗?”陈琦不信地嘟囔道。
“快给朕看。”皇上大喜,正犯愁程霸会扛不住萧达凛的猛攻,没想到他也打胜仗了。
“嘿嘿!管贤和申四估计是动手了,要不然不可能有大捷。”王铮嘀咕道。
果然,他皇上边看边读捷报后,不出王铮所料,就是管贤和申四的行动。
“···是日,蒙辽大军刚到松州,正在安营扎寨,松江中军司马管贤突然带中军甲旅乙旅从西边山坡后杀出,中军丙旅申四申司马从东边树林里杀出。两军还未及敌军大营,一阵铺天盖地的箭雨已经是倾泻而出,只把正在列阵的蒙辽大军,射的鬼哭狼吼混乱不堪,松江中军乘势掩杀,敌军大败,丢下三千多具尸体后退兵三十里,三日内没敢犯我松州一步。···”
“好,太好了,大捷···”陈琦抚掌击节赞叹。
“好个屁···”其他人正想随声附和陈琦,被王铮一句话就说愣了。
“这两个笨蛋,他们这叫打草惊蛇。萧达凛老奸巨猾,他不熟悉我的游击战,吃了这一次小亏后必然惊醒,下次再想让他吃大亏就难了。这两个笨蛋,他们走之前我是怎么告诉他们的?不能占小便宜,占小便宜必会吃大亏。萧达凛轻视我郑军只知固守不敢出兵,所以才敢放心大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