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样我们的谈判就功亏一篑了。”
    1月17日,苏静作为进城联络的工作人员,与邓宝珊等人开往北平城内,崔载之等人正在德胜门等待着他们。第三天,苏静与崔载之等人开始将在城外达成的协议具体化,先后形成了十八条协议。
    1月23日,傅作义同意了国共两军谈判形成的文字协议。并随后在中南海居仁堂召集华北“剿总”高级将领会议,当众宣读了十八条协议。
    会议上先是一阵沉默,继而有人放声大哭。傅作义一眼望去,正是第4兵团司令李文、第9兵团司令石觉和第16军军长袁朴。
    迫于多数人的压力,虽然这三人最后同意了十八条协议,但要求返回南京。傅作义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1月23日,北平和谈十八条协议的主要条文公布在各大报纸上,各界人士欢呼雀跃,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都终于免去了一场劫难!
   
第60节 北平翻开新篇章(3Z结束)第60节 北平


    北平人民欢庆和平解放的情景令苏静难以忘怀。正在他满怀激动地欣赏着北平和平景象的时候,忽然接到平津前线司令部的电报,要求他立即返回汇报情况。
    刚一到通县宋庄的前线司令部,罗荣桓便面带笑容地问道:“由邓宝珊交给傅作义的那封信,傅作义看了没有?”
    苏静答:“不清楚。”
    聂荣臻接着说:“你今天还要回去,问一问邓宝珊,若还未交给傅作义,你要催促他,务必在今明两天让傅作义看到那封信。”
    苏静茫然不解:既然那封信中的词句对傅作义有所刺激,为什么还要急着交给他呢?
    林彪一下子看出了他的心思,只问了一句话:“为什么傅作义让他的嫡系部队先开出城外?”
    苏静脑子迅疾地一转,领会到林彪的发问,他是担心傅作义过早地将嫡系部队开出城外,会影响傅作义对蒋系国民党军的控制力量,一旦中央军又倒了回去,北平则免不了经历一场战火。
    想到此,苏静马上返回北平城内,找到邓宝珊:“你进城的时候,带给傅作义将军那封信给了他没有?”
    邓宝珊怔了一下,困惑不答。
    苏静着急地说:“我们一起去看望傅将军,把那封信交给他。”
    邓宝珊见苏静如此急迫,知道定是上级的命令,再也不敢怠慢。可是事与愿违,他们和傅作义见面时还没来得及拿出那封信,恰有客人来访,二人只得匆匆告辞了。后来,邓宝珊把那封信交给了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而傅冬菊看过信后,也觉得问题严重,没敢把信交给傅作义。
    直到1949年2月1日,毛泽东授命《人民日报》发表了那封信的全文,傅作义才看到,不过见到后,傅作义果然异常激动,于2月3日给林彪、罗荣桓写信说:“两年半战乱战争的严重灾难,我愿担当错误责任,愿意接受任何惩处。”
    为了平息傅作义激愤情绪和解除其顾虑,林彪、聂荣臻、叶剑英共同邀请傅作义和邓宝珊于2月8日到北京饭店赴宴,并在宴前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
    林彪率先开口道:“北平和平解决,使文化古都未遭破坏,树立了和平方式的新榜样,傅先生对此是有贡献的。共产党对所有对革命事业有贡献的人,绝不亏待。共产党的理想是建立革命政府,发展生产,要完成革命事业,必须党内与党外共同合作才能办到。”
    傅作义听了,神情终于好转,诚恳地说:“过去我的内心矛盾很大。主观上有心替人民做事,客观上反而替有钱人做了保镖。参加国民党进行的内战是错误的。过去对共产党关于民主的主张缺乏了解,今后愿为人民服务,要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对部队改编和政权接收,解放军不要有顾虑,怎么办好就怎么办。”
    林彪听了,马上接道:“傅先生所说甚好。那封信,是合乎傅先生过去行为的事实,事后公布此信,乃是将傅先生过去的错误作一结论,以便根据北平和平解决,开始与傅先生进行新的合作,既不能因为傅先生过去之罪,抹煞今日之功,也不可因傅先生今日之功,而含糊过去之罪。傅先生的失败,并非个人才能问题,东北、华北解放军的胜利,也非个人才能问题。国民党违反人民利益,为人民所反对,必定失败。在任何战场,任何人指挥下,均无例外地要遭受失败,非仅华北一处如此。只有站在人民立场上才会胜利。”
    聂荣臻和叶剑英随后也对傅作义多方开导,讲了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一些政策,话谈开了,大家都面露喜悦。众人入席,高脚杯频频相撞,余音悦耳。
    此后,傅作义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但内心里还不是特别踏实。他急切地想见毛泽东一面。一天,他对周北峰说:“我打算亲自去石家庄拜见毛主席,你向叶剑英主任委员说一下,是否可以?”
    2月11日,陶铸、周北峰一道来到西郊傅作义住处,陶铸高兴地告诉他,毛泽东主席要接见他和邓宝珊将军。周北峰说,叶剑英主任通知,傅、邓二位可于明日与“上海民众和平代表团”章士钊等几位老先生一道乘飞机赴石家庄。
    22日,傅作义、邓宝珊等飞抵石家庄。当晚,毛泽东、周恩来亲自来到了招待所。
    傅作义一见到毛泽东,迅速走上前去,立正敬礼。毛泽东马上满面春风地握住了傅作义的手。傅作义激动地说:“我有罪!”毛泽东和蔼地一笑:“你做了一件大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
    众人落座后,毛泽东风趣地对傅作义说:“过去我们在战场见面,清清楚楚。今天,我们是姑舅亲戚,难舍难分喽。蒋介石一辈子耍滑头,最后还是你把他甩掉了。”
    “我们俘虏你的那些人,”毛泽东谈起对待傅作义的政策时说,“我们都给你放回去。你可以接见他们。我们准备把他们都送到绥远去。”
    “送去绥远?”傅作义一下子还不明白毛泽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略有惊异地说,“给我,我怎么处理呢?还要送到绥远去?为什么?”
    毛主席笑了起来:“国民党不是一贯宣传共产党杀人放火,共产共妻吗?他们到了绥远,可以现身说法,共产党对他们一不掏腰包,二不侮辱其人格,他们可以帮助在绥远的人学习学习,提高认识。这些人以后我们还要用哩!”
    “至于绥远,我们不着急。”毛泽东说,“有北平的和平解放,绥远问题就好解决了。可以先放一下,等待他们的起义。”
    毛泽东的平易近人、谈笑风生给傅作义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西柏坡返回后,多天的郁闷和疑虑顿时烟消云散,卸下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傅作义精神焕发,心情舒畅。
    此时,北平已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人民解放军一面加快改编傅作义旧部,一面换防维持着新北平的治安。到1月31日,北平城内的最后一批国民党军开出城外,标志着平津战役的胜利结束。
    随着北平的和平解放,绥远也很快回归到了人民的手中。
    1949年1月22日,华北“剿总”绥远指挥所主任董其武飞赴北平会见傅作义,二人进行了一次长谈,傅作义劝导董其武:现在的形势是任何力量也扭转不了的,我们要跟上历史的潮流,走人民的道路。
    董其武听后不住地点头。后经多次谈判,董其武于当年9月19日率绥远省军政人员共6万余人正式起义,绥远和平解放,华北全区也随之全部成为解放区。
    为了欢庆平津战役取得的伟大胜利,平津前线司令部决定在2月3日举行一次庄严盛大的北平入城式。
    消息在参加入城式部队中传开后,指战员们高兴得不得了,人人欢欣鼓舞,个个精神振奋,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地进北平。于是,武器、车辆擦了一遍又一遍,一支支钢枪锃锃闪亮,一辆辆汽车整装待发,军容整了一次又一次,一个个战士英姿勃勃,军马梳理了一遍又一遍,一匹匹战马威武雄壮。
    2月3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入城式正式开始了。北平全市人民倾城出动,万人空巷,欢呼声响彻云霄。上午10时,四颗信号弹升空而起。四辆载有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画像的大彩车和一辆指挥车为前导,在雄壮的军乐声中由永定门入城。紧接着是机械化部队、炮兵部队、坦克装甲部队和步兵部队。威武雄壮的入城大军经正阳门大街、东交民巷、崇文门大街、东四牌楼、西长安大街、和平门、骡马市大街,由广安门出城。
    在前门箭楼上,平津前线司令部和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以及参加平津战役的各兵团领导人检阅入城部队,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等人频频向各部队招手致意。
    当入城部队经过各个街道时,汽车的轰鸣声,坦克的履带声,战士的脚步声,同北平市民的热烈欢呼声、歌声、掌声、锣鼓声交织在一起,震天动地。
    入城的解放军从上午10时到下午16时,整整行进了6个小时。北平各界人民顶着朔风,冒着严寒,兴奋欢呼,忘记了寒冷,忘记了疲劳。
    古都人民浸沉在前所未有的欢乐之中。
    40多天后,即1949年3月21日,为了便于展开下一步工作,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告别了西柏坡,浩浩荡荡地迁往了北平西郊的香山。
    北平的三月,虽然还有凉意,但万物开始复苏,大地出现了生机,人们正沐浴着初春的气息。这天,毛泽东兴致勃勃地踏上了前往北平的大道,“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呀。”他高兴地说。
    走在身边的周恩来也风趣地应道:“我们都应当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充满信心地接着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