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头娘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梳头娘子-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张成年人的脸……
    阿愁从水缸上面收回手,回头看了一眼四周,便扣着那水缸的边沿,踮着脚尖探头往水面上看去。
    水面上倒影着的,确实是一张孩子的脸。那细瘦的肩头上,撑着一个大大的脑袋,看着颇有些像她刚才在拔着的那些大头萝卜。除此之外,阿愁发现她还有着一个如寿星佬一般微微前突的大脑门,以及一个瘦得可怜的尖下巴。偏偏她的发量还多,于两耳上方盘着两个大大的发鬏。这些加在一起,使得她看起来更有一种头重脚轻之感了。
    倒影里的那个孩子,便是算不上长相丑陋,也肯定归不到漂亮那一列去。单眼皮,细眯眼,鼻头虽翘,可鼻梁却是塌的。这张脸上最有特色的地方,该算是她的眉了。那眉色整个都是淡淡的,只于眉头处忽然浓了那么一抹。猛一看去,就像是她正因着什么事情在蹙着眉尖发愁一般——顿时,阿愁知道她这名字是怎么来的了。
    她不想自己看起来是这么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便对着水面提起唇角笑了笑。
    而,这一笑,却是叫阿愁一阵惊奇。水面上倒映着的那个有些愁眉苦脸的孩子,竟于忽然间就变成了一个笑脸娃娃……
    水面上的人影,笑眯眯地翘着唇角,唇间露着一点稚嫩的细米白牙。原本就不大的细眯眼,此刻更是笑成了两道细弯起的缝,以至于都看不到那两点漆黑的眼珠了。就好像她笑得十分开怀,才笑得连眼睛都找不着了一般。
    这笑容,竟有一种出人意料地感染力,以至于原本只是在假笑着的阿愁,都忍不住被自己的这张笑脸给引得真心微笑了起来。
    果然她笑起来的时候要比板着脸的时候好看许多——她忽然想起那个净明曾说过的话。
    就在她对着水面上的自己傻笑时,老尼姑拿着一块胰子从屋里出来了。
    阿愁扭过头去,脸上依旧带着那灿烂的笑容。这明晃晃的笑,照得那老尼姑不自觉地竟也跟着她微笑了起来。老尼姑愣了愣,叹着气冲自己摇了摇头,可看向阿愁的眸光里,到底不自觉地柔和了许多。
    老尼姑拉过阿愁的手,亲自给她洗了手,然后便拉着她往庵里走去。
    阿愁有心想要问一问她们这是要去哪儿,可因那老尼姑自始至终都没有开过口,且这会儿她又板起了脸,叫阿愁心里有点胆怯,于是她只好闭了嘴,乖乖跟着那老尼姑回到圣莲庵里。
    此时太阳已经升过了院墙,圣莲庵里除了一片木鱼声,便再听不到其他声音了。老尼姑带着阿愁穿过一条长廊,又过了一个佛堂,正要进方丈室时,她们被几个带刀的侍卫给拦了下来。
    那净明小师傅和几个差不多年纪的小尼姑正在院外踮着脚往院子里张望着,见她们被拦了下来,净明忙跑了过来,叫着那老尼姑道:“圆慧师叔。”又问道,“师叔可是要找师傅?这会儿王妃在呢,只怕师叔要等一会儿了。”
    圆慧看着净明打了个手势,然后拽过阿愁的手,将她的手掌翻开给净明看。
    净明看了,顿时倒抽了一口气,脱口说道:“这是挨打了?!”她抬头看向阿愁,眼眸中一片同情,然后扭头对圆慧道:“师叔是想要领些药吧?圆一师叔那里应该有的。”又拉着阿愁的手腕道:“我带她过去吧。”
    圆慧点点头,松开阿愁的手,又出人意料地伸手摸了摸她的头,这才蹒跚着回她的菜园子去了。
    净明则留恋地看了一眼被侍卫把守着的院门,回头冲着一个小尼姑招呼了一声,便带着阿愁绕过那院落,往后面的禅院过去了。
    进了禅院的门,阿愁发现,这里竟是比前面还要安静。虽院里来来往往有着不少尼姑,可大家都一致保持着沉默,似乎是除了净明和住持等少数几个尼姑外,圣莲庵的多数僧众都是修着闭口禅的。
    净明领着阿愁来到一个颇为僻静的禅院前,隔着那禅院的花墙,阿愁一眼就看到,之前在方丈室里见到过的那个白净老尼姑,正盘腿坐在木廊上,面前的小案几上放着本经书。
    净明领着阿愁进了禅院,那圆一依旧在自顾自地默念着经文。直到一段经文结束,她拿起一只小槌敲了一下案几上挂着的一面石罄,这才合上经书,抬头看向她和净明。
    净明上前向着圆一行了一礼,说明了来意。圆一点了点头,示意她俩上来。于是净明便拉着阿愁于廊下脱了鞋,二人上了那木廊。圆一又示意净明去禅室里拿药膏,她则抬起头,以和那在方丈室里一模一样的沉静眼神,默默凝视着阿愁。
    再次被圆一师太以那种沉静的眼神凝视着,阿愁忽然有种微微的不安。她小心地动了动脚趾,一边偷偷按住裙摆,藏住脚上那破了好几个洞的袜子。
    似看出了她的不安一般,圆一收回视线,伸手将身旁的一个蒲团向她推了过去。
    阿愁看着那蒲团眨了一下眼,这才犹豫着在那蒲团上面跪坐下来,却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样。
    圆一看了,便冲她和蔼一笑,伸手拿过案上的一支笔,又抽出一张裁成长条状的纸,在纸上写了几个字,然后以一副理所当然的姿态,将那纸条推到阿愁的面前——似乎认定了阿愁天生就该是识字的一般。
    阿愁探头往那纸条上看去,只见那纸条上写着一句话:我心安处既故乡。
    阿愁不禁疑惑地又眨了一下眼,抬头看向圆一。
    此时圆一又再次以那种认真的神情在凝视着她了,似想要从她的脸上看出什么端倪一般。见阿愁始终是这么一副懵懂的模样,圆一想了想,拿起桌上的纸条对折起来,然后递到阿愁的手中,示意她将纸条收好。
    阿愁满脸疑惑地接过那纸条收好,却是实在不明白这老尼姑的举动是个什么意思。
    这时,净明从禅室里出来了。她的手上拿着一个药箱。
    圆一回手接了那药箱,从里面翻出一瓶药膏来。
    净明见了,便上前一步道:“师叔,我来吧。”
    圆一摇了摇头,伸手拉过阿愁的手,亲自给她的掌心里抹着药。
    净明在一旁见了,不禁好奇地盯着阿愁看了又看。
    抹完了药,圆一师太从那药箱里翻出一卷麻布,仔细地将阿愁的手掌裹好,然后看着她比划了一个“三”的手势。
    净明便替她解释道:“我师叔的意思是说,要你连着抹三天也就好了。”说完,她询问地看向圆一。
    圆一冲着她微一颔首,认可了她的解释。然后她从手腕上卸下一串佛珠,却是就势套上了阿愁的手腕。
    不仅阿愁,连净明都惊讶地叫了一声:“圆一师叔?”
    圆一却微笑着冲她二人挥了挥手。
    净明只得收了好奇心,带着阿愁从院里退了出去。
    出了那禅院的小门,净明仍兀自疑惑地歪着头。半晌,她忽然扭头问着阿愁道:“你可愿意出家?”
    “啊?”阿愁一阵惊讶。正这时,她的肚子忽然发出一阵咕噜噜的响声,惊得她一眨眼,净明则也是看着她一阵眨眼。
    顿了顿,她才带着一脸同情对阿愁道:“你这是犯了什么错?竟又是挨打又是挨饿的。”又皱眉道:“不过,便是你犯了错,他们也不该这么对你。你才多大一点年纪。瞧瞧这张小脸,瘦得都快没形了,难怪总也看不到你笑呢。”
    她伸手摸了摸阿愁的脸,道:“要不,你来我们庵里出家吧。便是出家人清苦了些,总也不至于无缘无故地挨饿挨打。何况我看圆一师叔对你挺特别的,你若能拜在她的门下,也是你的福缘了。要知道,今儿王妃送了一个人过来,亲口点了要拜在我们圆一师叔门下,我师叔都没点头呢。换作是你,不定她就肯点头了。”
    虽然那圆一尼姑看起来有点古怪,可因她看着她的眼神里有种别样的温柔,阿愁不禁替她担心起来,问着净明道:“圆一师傅这般拒绝王妃,不要紧吗?”
    “不要紧,”净明笑道,“王妃送人来,不过是要替王府里那个多灾多难的二十七郎君祈福还愿罢了,拜在谁的门下不是拜?如今由我师傅亲自给那孩子剃度了,王妃那里应该……”
    她忽地一收话尾,拉着阿愁避到一旁。
    阿愁先还不解,等她从净明身后好奇地探头看出去,这才发现,原来是那广陵王府的众人过来了。
    只片刻后,她和净明就被那些带刀侍卫给撵到了廊下。又过了一会儿,远远传来一阵说笑声。阿愁有心想从人缝里偷窥一眼那个王妃长什么模样,却因着她人小腿短,竟什么都没看得到。倒是有个小丫鬟在经过她和净明身边的时候,指着她对同伴笑道:“瞧那孩子,长得真丑。”
    许是因为这句话勾得净明对阿愁愈发的同情了,等王府众人散尽后,她弯下腰去,凑到阿愁面前小声笑道:“你饿了吧?我们悄悄的,去给你找些吃的。”
    

第九章·秋阳
    晚间,阿愁回到慈幼院,果儿发现阿愁的手腕上多了一串佛珠手串后,不禁一阵大惊小怪。
    她拿手指头顶着阿愁的额头道:“你这呆子,还不快把那玩意丢了!庵里的老尼姑给你这玩意,肯定是要化你跟她出家去的!若是别家庵堂倒还罢了,不过清苦一些,偏这圣莲庵是整个广陵城里规矩最严也最多的一家,除了几个迎客的尼姑和那个主持外,其他人都不许开口说话。人长着一张嘴,除了吃就是说的,叫人一辈子不说话,这不是叫人活受罪嘛!”
    胖丫正躲在被子里偷偷吃着阿愁从庵里带回来的馒头,听了这话,便探出头来笑道:“你当谁都跟你一样呢,整天跟只喜鹊似的聒噪个没完。阿愁原就话不多,”又扭头对阿愁道:“若真能天天吃个饱,便是出家做尼姑也没什么不好。”
    “你个没出息的!”果儿回手就隔着被子拍了她一记。
    正打闹间,门口挂着的灯笼忽然被人吹灭了。紧接着,老龅牙的身影映在门槛处,冲着黑暗的室内高声喝骂道:“都给我回床上挺尸去!谁再说话,明儿就禁了谁一天的吃食!”
    话音未落,她已经用力合上门,又“哗啦”一声锁了门。
    果儿回头冲着那锁了的门伸着舌头做了个鬼脸,又转过头来,压着声音对阿愁和胖丫道:“我可是说真的,你俩可不能真动了这个念头,一辈子不能吃肉呢。”
    一直躲在被子里默默啃着馒头的吉祥也小声道:“也不能嫁人。”
    “还不能生孩子!”果儿接着话道,“不许哭,不许笑,不许跟人说话,这不就跟死人一样了?那活着还有个什么趣味?倒不如直接死了算了。”
    见她说得好像明儿她们就要去出家了一般,阿愁赶紧打断她,悄声问着吉祥今儿他们跟着掌院去惠明寺讨赏的事。
    果然,果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引开了。
    吉祥叹着气道:“讨什么赏呀,我们差点没讨了一顿打。”
    却原来,掌院一早带着他们去了惠明寺后才知道,那王府里只过来了一个大总管和一个小郎君,王妃不知何故竟耽误了。掌院原想直接求见那个郎君讨点恩赏的,可因惠明寺的老和尚看不惯她苛扣孤儿的行径,便说那是王府里未成年的小郎君,不好贸然打扰,硬是没许掌院进门。叫掌院更为气恼的是,他们前脚才刚回到慈幼院,后脚就有消息说王妃到了。掌院原想带着他们杀个回马枪过去的,不想王府的侍卫们竟把惠明寺的门给封了。失了算计的掌院那怒气无处发泄,便险些儿找着理由把吉祥他们打上一顿。
    阿愁忍不住嘀咕了一声:“原来王妃出了圣莲庵后,还去了惠明寺……”
    “什么?!”耳尖的果儿听了,立时翻身往吉祥的身上一压,于黑暗中凑到阿愁的面前,连珠炮般地问道:“你是说,王妃去了圣莲庵?!就是说,你看到王妃了?还有那府里的小郎君小娘子们,你也瞧见了?他们都长什么样儿?穿着什么衣裳,戴的什么首饰?”
    阿愁摇头笑道:“我哪能见得到。有带刀的侍卫把守着呢,闲人都不许靠近的。”
    胖丫也翻身过来,趴在果儿的肩上道:“那广陵王跟当今圣上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都是龙子龙种,想来那府里的小郎君小娘子们,身上应该都带着一股仙气儿的。”
    “得了吧,”果儿把她从肩上推开,笑道:“便是龙子龙种又如何?那府里不是一样出傻子?那个二十七郎,听说就是个傻子。”
    “不是这样的,”吉祥道:“今儿惠明寺里进香的那个,就是那个二十七郎君呢。虽然我们没瞧见,不过听说是好好的一个人。”
    她们四人正说得热闹,也就忘了抑着声音。便只听对面铺位上,丽娘接着吉祥的话道:“是呢,听说那个二十七郎不过是自小体弱多病,并不是外头传的那样。今儿王府在惠明寺做法事,原是因着他去年病得只剩下一口气,差点就没了,后来因在佛前许了愿,如今才终于大好了。这是特意来还愿的。”
    阿秀道:“我听说,那府里舍了一个小厮给那个二十七郎君做替身出家呢。只是再没想到,庵里竟还又舍了个小尼姑。听说一个和尚得三百贯钱,一个尼姑更得五百贯呢。这两个加起来,得是多大的一笔钱呀!想来那个二十七郎君在王府里面一定很得宠。”
    “什么什么?”果儿好奇道:“难道出家还要钱?”
    丽娘笑道:“你不知道?咱大唐历来信佛,朝廷对出家人各种礼遇。那些出家人连见了皇帝都可以不用磕头的。而且出家人四大皆空,也不好叫他们担了什么劳役赋税。可朝廷又怕有人因着这个缘故逃役逃税,所以才定了这么一条规矩,凡是要出家的,都得先交上一笔钱。”
    有人道:“那可是王府,送个把人出家,应该不会收王府的钱吧?”
    又有个孩子道:“这点钱,对王府来说应该只是些小钱。我听说,光这一次法事,王府给惠明寺添的香油钱,就足足有三千贯呢!可见那个二十七郎君果然是个受宠的。”
    阿秀道:“可我怎么听说,那个王妃是没有孩子的呢?那府里的小郎君小娘子们都是庶出……”
    “便是庶出又如何?”丽娘截着她的话道:“总是皇家血脉,尊贵着呢……”
    那边众人议论着王府的各种秘闻时,这边胖丫则在打趣着果儿,“这下你该放心了,便是我和阿愁想出家,也没钱去买那个度牒。”
    黑暗的寝室里,响着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躺在冰冷的被衾间,阿愁莫名觉得眼前这一幕很有些眼熟,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缘由。
    因她睡在终日不见阳光的墙角里,那墙上被褥间满是一股难闻的霉味儿,熏得阿愁不自觉地将那串手串凑到鼻尖前。
    手串上散发着一股似有若无的檀香味。这香味虽淡,却能驱散了那些叫阿愁感觉不适的气味,也出人意料地令她那颗始终莫名不安着的心竟沉静下来,甚至连耳畔众人那嗡嗡的议论声,都渐渐地变得模糊而遥远起来……
    朦胧中,似有个人在她耳畔轻唤着她的名字:
    “秋阳,阳阳,起来了……”
    ……
    “起来!”
    随着一声暴喝,那门板被人“咣啷”一声踹开,一个声音粗鲁地喝骂道:“起来!都给我起了!一群懒猪!还要老娘侍候你们起床怎的?!”
    阿愁一惊,蓦地从床铺上弹起来,抱着被衾一阵茫然四顾。
    门外,一只灯笼的光线一闪而过。片刻后,隔壁寝室的门上传来同样的踹门声,以及同样粗鲁的谩骂声。
    阿愁眨了眨眼,一只手捂住激跳着的胸口,另一只手则掩上眼。
    她这里的动静,立时便叫睡在她身旁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