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巨浪- 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结果也因为到达时间太晚,没有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同样的,四艘“复仇”级战列舰也避开了灭顶之灾,没有像另外几艘美军战列舰那样,要么被击沉,要么遭到重创。当然,让蒂里特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在美军仅剩下三艘老式战列舰之后,英国太平洋舰队在最为艰难的时刻成为了第三舰队的主力。
    显然,这算不上好事。
    四艘“复仇”级战列舰能够成为主力,只能证明第三舰队遭到了重创,再也难以与具有同样番号的明帝国舰队抗衡了。
    最让蒂里特不能接受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不但要服从哈尔西的指挥,还得在战场上接收威利斯•;李的命令。按照美英达成的协议,太平洋上的战斗由美军将领指挥,英国海军将领则负责指挥北大西洋上的作战行动。因此,不管蒂里特指挥的英国太平洋舰队是不是绝对主力,他都得听从美国将军的指挥。
    除了指挥权限上的问题之外,蒂里特对美军的战略也很有看法。
    虽然他没有与尼米兹接触过,但是他绝对不赞同尼米兹的战略。在明帝国已经将战略重点转移到西南太平洋,准备进军澳洲大陆的情况下,尼米兹无论如何都应该将重点放在西南太平洋上。而不是在西太平洋上与对手纠缠。如果美军能够在西南太平洋上多投入一支作战舰队,恐怕战局就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了。
    显然,蒂里特受到了麦克阿瑟等美军将领的影响。
    另外,蒂里特对美军舰队所采取地战术也很有意见。即便实力一直不如对手,也不应该无所作为。如果能够在七十五年(43年)中期的时候主动出击,不但有可能扭转战局,还不会丢掉莫尔兹比,更不会让对手有进军新赫布里底群岛与新喀里多尼亚的机会。可是。不管是哈尔西,还是威利斯•;李都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战术,没有与对手决一死战。
    反正,作为一名英国海军上将。蒂里特对美国的同行很有意见。
    在去年年底的时候,蒂里特甚至向英国海军部打了报告,希望能够调回大西洋,让其他人指挥大西洋舰队。当然,他的申请没有得到批准。主要是英国海军确实找不到可以顶替蒂里特的舰队指挥官了。
    随后,明帝国海军第一舰队与美军第五舰队在中途岛打干了二场。
    得知美军损失了二艘快速战列舰,七艘大型巡洋舰,而对手只损失了二艘快速战列舰与一艘大型巡洋舰之后,蒂里特就意识到,美军会输掉太平洋战争。
    第五舰队在占有明显实力优势地情况下,都败给了第一舰队。美军还有什么指望?
    只是,蒂里特怎么也没有想到。灾难来得这么快。
    在弹药库发生大爆炸之后大概一分钟,“决心”号舰首方向上再次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从爆炸的威力。以及发出的声响可以断定,又是弹药库。而且是主炮弹药库发生了爆炸!
    因为沉得太快,加上舰桥内地官兵全部伤亡。所以“决心”号这次爆炸的原因直到战后四十多年,一支英国探险队在海底找到了该舰的残害,对其进行了全面考察之后,才最终得到了确认。
    发生爆炸的是其B炮塔的弹药库,而且爆炸威力丝毫不亚于前一次。
    从B炮塔顶部留下地弹孔来看,应该是一枚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击穿了炮塔,并且进入了弹药库。只是,该穿甲弹没有立即发生爆炸,甚至有可能因为引信失灵而无法起爆。肯定是损管队员想排除这枚穿甲弹(因为穿甲弹的引信在弹体内部,所以很难拆除),以便让B炮塔恢复战斗力,结果导致原本已经失灵的引信正常启动,最终引爆了穿甲弹,从而引爆了弹药库内的发射药与炮弹。
    前一次爆炸就足以让“决心”号彻底完蛋了,而第二次爆炸加快了“决心”号的沉没速度。
    十一点四十分不到,断成了三截的“决心”号就从海面上消失了。
    从十一点三十四分挨第一枚炮弹,到十一点三十九分沉没,仅仅五分钟的时间。因此,“决心”号成为了整个大战期间战沉速度最快地主力舰。这个纪录一直保存到现在,即便算上战后成为主力的巡洋舰,也没有任何一艘战舰在中弹之后五分钟之内沉没。
    因为沉得太快,“决心”号上地近千名官兵中,仅有一名了望员获救。
    如果说“决心”号的第一次爆炸沉重地打击了蒂里特的信心,那么“决心”号迅速战沉,则让蒂里特彻底地绝望了。
    此时,连“松江府”号上的白佑彬都感到万分惊讶。
    不但他没有想到,恐怕第1舰队内地每一名官兵都没有想到一艘排水量超过了三万吨的战列舰会在短短五分钟之内战沉。
    另外,不但远在万米之外的威利斯•;李看到了“决心”号上腾起的二团火球,就连远在五万多米之外的郑恩博也看到了北面夜空中出现的橘红色光芒。
    当然,降临到英国太平洋舰队头顶上的灾难并没有就此结束。





    正文 第十二卷 胜利之途 第四十九章 毫无悬念(第一更)
     更新时间:2009…8…26 10:12:02 本章字数:3874

    用“兵败如山倒”来形容英国太平洋舰队的惨败一点都不过分。
    在第11舰队的四艘“省”级战列舰中,“松江府”号一直就不是最强悍,表现最好的。在以往的战斗中,“辽省”号的表现远远超过了“松江府”号,是第一批“省”级战列舰中的“王者”,“吉林”号与“江苏”号的表现也不比“辽省”号差多少。反而是一直充当旗舰的“松江府”号往往发挥失常,让人不尽满意。
    “松江府”号凭运气首开战果,对其他三艘战列舰上的官兵起到了巨大的鞭策作用。
    当然,“松江府”号能够迅速击沉“决心”号,既是偶然运气,又是必然结果。比如,在前三轮齐射无一命中的情况下,在第四轮齐射中一次命中了二枚穿甲弹,而且其中一枚还出了问题,这肯定是偶然现象。可是能够一举击穿炮塔,乃至下方数层装甲,这由是必然的结果。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偶然因素起到的作用就不那么明显了。
    面对帝国海军最先进,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省”级战列舰,已经有近三十年舰龄的四艘“复仇”级战列舰别说还手之力,连招架之功都没有。一面倒的局势,最终只会有一个结果。
    一方全胜,一方惨败。
    到十一点四十分,也就是“决心”号沉没的时候,“复仇”号、“皇权”号与“皇家橡树”号都挨了炮弹。而且都遭到了重创。
    “复仇”号被一枚穿甲弹击中了左侧舰体。
    弹着点就在主装甲带上,入射角大概四十度。在此情况下,“复仇”号厚达三百三十毫米的主装甲大概相当于四百六十毫米厚地垂直装甲。一般情况下,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在射程为二万五千米的时候,只能穿透大概四百五十毫米厚的垂直装甲。
    问题是,“复仇”号太老旧了。
    帝国海军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地穿甲标准是针对战前才出现地高强度合金装甲钢而言地。而“复仇”号建于上次世界大战之前。当时装甲钢地强度远远达不到二十年之后地标准。而且“复仇”号在进行改进地时候。因为英国海军要保证“前卫”级与“狮”级战列舰地建造工作。所以没有更换主装甲带地装甲。
    也就是说。“复仇”级地主装甲带厚达三百三十毫米。实际上却只相当于不到三百毫米。甚至不到二百八十毫米厚地高强度装甲。在此情况下。“复仇”号地主装甲带根本不可能抵挡住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地轰击。
    穿甲弹在进入舰体之后。还砸穿了二层舱壁与一层甲板。最终在舰体地B3甲板上爆炸。爆炸点在水线以下大概四米处。
    结果可以想像。仅仅一枚穿甲弹就在“复仇”号地舰体左侧炸出了一个直径超过五米地缺口。横飞地弹片打穿了好几道舱壁。最终导致中弹部位附近数十个舱室进水。五分钟之内。“复仇”号地进水量就超过了八百吨。而且还有进一步增加地趋势。
    “皇权”号地中弹部位在舰桥左侧。
    穿甲弹直接贯穿了舰桥两侧地装甲。只是因为弹道倾角在五十度左右。所以在穿透舰桥之前。穿甲弹横扫了包括航海舰桥在内地十多个舱室。带起地弹片使这些舱室内地官兵全部伤亡。其中就包括了该舰地舰长。
    “皇家橡树”号的损伤最为惨重。
    穿甲弹落在了烟囱左后方。在击穿了露天甲板与得到加强,厚度超过一百五十毫米水平装甲之后。在击中了两座锅炉舱地隔板之后发生爆炸,结果一次性的解决掉了该舰上地四台锅炉。
    因为舰体空间有限。且其最初设计航速只有二十三节,所以“复仇”级战列舰只有二座锅炉舱。以往。配备的是十八台效率不高地燃油锅炉,在上一次改进之后,换装了四台功率更大的燃油锅炉。因为无法对舰体结构做太大的改动,所以这四台锅炉集中部署在了二个锅炉舱内。
    可以说,集中部署动力系统是所有老式战列舰的通病。
    失去了动力之后,“皇家橡树”号立即成为了漂浮在海面上的活靶子。
    打到这个时候,第11舰队里的四艘快速战列舰还没有被一枚十五英寸穿甲弹击中!
    对“复仇”级战列舰来说,二万五千米的交战距离确实太远了。
    即便在全面改进的时候,其主炮的大部分零件都得到了更换,且为其配备了雷达。在到达努美阿之后,美军还为其提供了包括火控雷达在内的火力控制与指挥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其远程作战能力。
    可是,对于只能使用“轻弹”的MK型十五英寸舰炮来说,不但难以击穿二万五千米外敌舰的装甲,也难以击中敌人。主要是轻弹的质量过低,弹道末端的稳定性变差,且更容易受到横风的影响,随着射程增加,其偏差也随之大幅度增加。
    显然,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
    打到十一点五十五分的时候,三艘“复仇”级仅剩下了二艘。
    “皇家橡树”号从十一点四十五分开始下沉,其舰长在五分钟之后就下达了弃舰命令。最终,“皇家橡树”号紧随“决心”号之后,成为了第二艘战沉的战列舰。
    在战沉之前,“皇家橡树”号一共挨了十一枚穿甲弹。
    也就是说,仅仅十分钟之内,“吉林”号就击中了“皇家橡树”号十次。几乎每一轮齐射都有收获。主要就是“皇家橡树”号失去了动力,无法航行,也无法机动规避,只能停在海面上挨打。
    据“吉林”号的了望员报告,十枚穿甲弹中,有七枚击中了其左侧舰体。
    最终,在左舷舱室几乎全部被海水淹没,而舰长根本来不及下令向右舷舱室注水(即便下达了注水命令。也至少要向右舷三分之二的舱室注水,才能避免翻覆沉没。而在两舷六分之五地舱室都被海水淹没的情况下,“皇家橡树”号的重量将超过浮力,也必然沉没)的情况下。以左倾翻覆的方式结束了其长达三十年的生涯。
    还在继续战斗的“复仇”号与“皇权”号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干掉了“决心”号之后,“松江府”号地炮口立即转向了“复仇”号。这是最简单的交战原则,旗舰一般在舰队的前面,如果二号目标舰不是旗舰,那么一号目标舰为旗舰的可能性最大。所以。优先炮击一号目标舰,最有可能尽快击败敌舰队。
    在遭到二艘“省”级战列舰地攻击后,“复仇”号首先脱离编队,加快了航行速度。
    只不过,这也只是临死前的挣扎。
    到十一点五十分的时候,“辽省”号打中了“复仇”号四次,“松江府”号则打中了二次。由此可见。“松江府”号的表现确实不尽人意,之前击沉“决心”号靠的肯定是运气。而不是自身地实力。
    六枚穿甲弹中,有二枚落在了“复仇”号的舰尾。且都在左侧。
    这一损伤给“复仇”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一是降低了其原本就不理想的舵机的工作效率。使其转向变得很不灵活,二是导致舰尾严重进水。出现了尾倾,从而导致舰首抬离水面,让原本就已老化舰体纵向承力结构承担了更多的压力,酿成了很严重的安全隐患。
    比较庆幸地是,没有一枚穿甲弹击中舰桥,也没有落在舰桥附近,所以蒂里特没有负伤,且“复仇”号的指挥能力没有受损。
    “皇权”号地情况更为糟糕。
    在“复仇”号进行大范围战术机动之后,“皇权”号也加大了机动范围。只是其速度本来就不快,加上大副在十一点四十五分的时候才在后舰桥上接过了指挥权,所以在其加速之前,又被二枚穿甲弹击中。
    随后,又有二枚穿甲弹落在了其左侧舰体上。
    在连续被五枚穿甲弹击中之后,“皇权”号左舷有一半地舱室进水。另外,位于左侧的一号轮机舱也受损,其速度一下就跌到了十二节左右,根本就无法跟上“复仇”号地步伐。同时,其规避能力也大为降低。
    虽然通过向右侧舱室注水,勉强维持住了舰体的横向平衡,但是却导致吃水增加了近二米。而“复仇”级地干舷本来就不高,在吃水加大之后,露天甲板很快就被海水浸没,大量海水沿着舰体表面的损伤处涌入了舰体。
    关键时刻,蒂里特做了最后的努力。
    十一点五十分,“复仇”号率先转向到一百八十度。
    紧接着,被甩在后面大概三海里处的“皇权”号也进行了同样的转向机动,结果在完成转向的时候,“皇权”号成为了领舰,“复仇”号则落在了后面。
    五分钟后,白佑彬才下令转向到一百八十度,并且将速度提高到二十四节。
    以第11舰队的速度,可以轻而易举的追上逃跑的二艘英国战列舰。可以说,白佑彬并不是很在乎那二艘英国战舰。
    此时,他关心的是已经赶到的第51舰队。
    早在十一点四十分的时候,雷达就探测到了三万米外的美军舰队。
    选择在十一点五十五分转向,正是要避开美军舰队的锋芒。
    只是,白佑彬也没有想到,就在其下令转向之后,炮弹就呼啸着落了下来,而且是从东面飞来的炮弹。
    显然,斯普鲁恩斯并不打算缩短交战距离,而是想拯救濒临灭亡的英国太平洋舰队!





    正文 第十二卷 胜利之途 第五十章 当头棒喝(第二更)
     更新时间:2009…8…26 10:53:57 本章字数:3936

    距离太远了,加上四艘“省”级战列舰已经开始加速转向,美军的炮击没有任何威胁。
    只是,战场上的变化再次超出了白佑彬的预料。
    不但第51舰队赶了过来,就连之前在南面徘徊的美军第31舰队也赶了过来。
    刚到九日凌晨,“辽省”号就发来消息,美军第31舰队出现在了英国太平洋舰队的前方,其三艘战列舰已经排好了队列。
    收到这一消息之后,白佑彬是既惊讶,又惊喜。
    让他感到惊讶的是,威利斯•;李竟然在自身都难以保全的情况下冒险前来拯救蒂里特。要知道,如果在一年前遇到同样的情况,任何一名美军舰队指挥官都会选择撤退。别说一年前,就在几个月之前,美军就在北大西洋战场上多次抛下了英国战友。
    让他感到惊喜的是,既然美军第31舰队不选择逃跑,就只有死路一条。
    虽然郑恩博率领的舰队还没有到达战场,但是只要第11舰队坚持一阵,就可能能够如愿以偿的获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