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帝王将相如何威势赫赫,文成武德,都无法令乞丐在世间消失,从古至今,历朝历代,何时不是如此?
场中对战的形势证明白胜的判断,马志敏绿竹杖幻出的绿影虽然看似纤细柔弱,其实却占据了七成的攻势,而王进镔铁棍舞出的乌云看似凶猛,其实倒有大半的招式是在防守。
耳中只听乒乒乓乓响声不断,眼中看到的是棍杖的交击绵密不休,两人棍来杖往斗了将近百招,乌云中的绿影就逐渐茂盛起来。
突然之间,只听噹的一声大响,乌云骤然消散,却是王进手中的镔铁棍被打狗棒法的劈字诀从中截断,变成了左长右短两根短棍。
众人齐声惊呼之中,王进遇险不乱,迅即舞出一大一小左右两道乌光,竟然使出了双截棍的打法。
白胜认为这打法叫做双截棍,但是台下那老者却颔首赞许道:“这太祖盘龙棍法原有双短棍的套路,原称大盘龙棍和小盘龙棍。当初太祖率军征战时身先士卒,长棍专用来扫击敌军马脚,短棍则用于击杀堕马的敌人,擅破甲兵,且能与持有硬兵器的敌人相抗衡。”
白胜不禁有些惭愧,双短棍和双截棍毕竟不同,双截棍是用铁环链接而成的两截短棍,而王进这一套棍法却是左右完全分开的两根棍子,其中区别不可谓不大。
王进这一变数为他扳回了一定的先机,中原群豪一度认为他有望获胜,但是随着战局的发展,人们的心气儿终究还是凉了下去,不论是双截棍也好,双短棍也罢,终究奈何不得精奥无双的打狗棒法。
又打了五十多招之后,马志敏终于占据了绝对先手,蓦然一声暴喝,使出了打狗棒法的终极杀招,天下无狗。
第611章 “白钦”登场
王进一看见马志敏使出的这记大招,就知道自己败局已定。虽然他叫不出“天下无狗”的招式名称,但是他知道这是一招无法破解的终极杀招。
因为他几天前刚刚看见并亲身感受了白胜使出的这一招,并且败在了这招之下。
马志敏使出的天下无狗当然不如白胜那般挟有天地之威,但即便如此,也不是他王进能够破解的。
毫无悬念地,王进身中数棍,踉跄倒退到台边,而后再也拿桩不住,跌落台下,身负重伤,被西军的士兵抬往怡春园救治。
被人抬着走在路上,昏迷之前的王进最后的心情很是复杂,既有醒悟也有困惑。
醒悟的是,怪不得白胜也会使这种棒法,看来这打狗棒法已经不再是丐帮的镇帮绝技了,因为它已经在西夏普及了。
困惑的是,白胜到底是站在哪边的立场上?
根据白胜也会使这打狗棒法来判断,他在西夏的地位绝对不低,不然不可能获得这门奇功,但既然他在西夏的地位很高,就说明他跟西夏权贵的关系非常近,那么他说的要灭亡西夏的豪言壮语会是真的么?该不会是骗我的吧?
否则他为何迟迟不肯反水站在大宋的一方参与比武,反而顶着一个白钦的名字位列西夏的出战名单?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延州城可就危险了,与自己商量的“关门打狗”之计就变成了“引狼入室”!
他意识到了危险,却已经来不及告知种师道了,他带着惶急与愤怒昏了过去。
马志敏战胜了王进,在稀稀落落的喝彩声中走回了南看台,这稀稀落落的彩声当然是西夏一方发出的,大宋群豪当然不会为西夏人喝彩。
而即便是南看台上,喝彩的人也不是太多,因为在这个看台上的某些人看来,战胜王进实在算不得什么惊人的功绩,战胜卢俊义还差不多。
身为领导,李若兰当然不会挫伤手下的积极性,她抛给了马志敏一个赞赏的眼神,令马志敏浑身一酥,顿时唤醒了骨子里传承的他老爹全冠清的食色基因。
正想问问姨娘准备给出怎样的奖励时,却见李若兰已经转向了蒙面的白钦,说道:“第二阵由你出场,这是你戴罪立功的时刻,争取生擒种师道,把他带回南看台。”
与种师道一样,李若兰当然也不会把宋夏两国的战争胜负寄托在一场比武之中,之前命松巴发出箭书提出比武只是缓兵之计,让她可以腾出手来奔袭京兆府、潼关和函谷关,在获得大军粮草的同时打通灭宋之路。
而今天她自觉已经万事俱备,在展开最后决战之前,却依然坚持要来这么一场比武,除了要在大宋群豪和将士的面前打败卢俊义,摧垮宋人的斗志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擒种师道。
论说起来,打击挫折大宋军民的斗志,卢俊义是最好的人选,没有之一。与一度在兴庆府兴风作浪的白胜相比,卢俊义的名气大的实在太多了。
要让宋国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即便是单论武功,西夏也是远远超出的,从而证明大夏国是一个最强大的国家,党项族是最优秀的种族,而且这个国家和民族还有一个最为耀眼的统治者——李若兰!
在精神上征服敌人,这是千秋万世统一中国的基础,所以这场比武很有必要进行下去,然而就是如此重要的目的,也比不上第二个目的更为要紧,第二个目的就是生擒种师道。
种师道是延州军民的主心骨,只要拿下种师道,延州城的抵抗力量就会变成一盘散沙,这道理任谁都懂,只是能不能办得到的问题。
只有拿下种师道,攻克延州城的战役就会变得事半功倍,不然即便是能够攻克延州城,己方将士也会死伤惨重,纵使获得了这场宋夏战争的胜利,也无法带着一支打残了的队伍扩大战果。
所以说,只有拿下种师道,才会真正实现她宏伟理想的第一步,才谈得上将来征服宋国的臣民,否则即便是在精神上战胜了敌国武林,也将变得毫无意义。
你西夏有高手又如何?不还是你过你的,我活我的?又有什么干系?
而拿下延州城之后,她才有了稳固的基石,退,可以通过白钦控制的横山回归兴庆府,进,可以长驱直入,东出函谷关直捣汴京城!
所以说,比起其它场次来,“白钦”的这场比武尤为关键。当然,若是“白钦”败给了种师道,那么只要种师道按照约定的三对五打法继续守擂,她依然可以派出孙安去把种师道擒下来,只不过那样就显得很没面子了,西夏怎么可以输?一场都不可以!
因此她着重叮嘱“白钦”,而白胜则是欣然点头,领命上台,他也是要生擒种师道的。
白胜为何要生擒种师道?因为这几天混进延州城内的“敌人”绝非只有西夏一方的步跋子,他留在横山的手下和精锐特种兵也都混了进来。
一旦城内形成巷战,他可不想自己的精锐被种师道当成“狗”来打,在他的计划里,他的精锐是坐收渔利的渔翁!
谁说只有李若兰才渴望攻占延州城?他白胜更需要得到这样一个重要的枢纽和关塞,今后沟通联络西夏和晋陕两地,保持进退有据的有利局面,全靠延环二州这两个关键节点呢!
他是既不想让延州落入李若兰的手里,也不想留给种师道继续掌控,延州是我白胜的!
李若兰做着一统中国的美梦,白胜又何尝不是把西夏全境都视作了自己的领土?西夏的所有城池都是他委派萧凤冒充李若兰拿下来的,就算暂时没有登基称帝的想法,可是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城池岂能拱手送给旁人?
他手按腰间的冷月宝刀刀柄,缓步登上了演武台,第二阵,“白钦”对种师道。
“白钦是谁?”
“好像是魔教方腊的弟子啊,他怎么也投靠西夏了?难道说西夏和魔教联手了?”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早年魔教一向在天山附近活动频繁,说不定与西夏早有勾结呢。”
“原来是这样,这倒是我孤陋寡闻了。”
“我早就说嘛,这个白钦跟梁红玉待在一起,绝不可能是一个不懂武功的弱手,你等着看吧,他既然被排在第二阵出场,武功说不定比那个丐帮帮主马志敏还要高一些。”
“嗯,很有这个可能,种老相公这场仗不好打啊!”
台下群豪看着上台的白胜纷纷议论,不无忧虑。
第612章 刀对刀
种师道的武功有多高?没人知道。
他是一城之主官,一军之将帅,谁会跟他动手过招?
但是可以想见的是,作为一军将帅的将官,只要是会武的,手底下必然有着不俗的武功,比如童贯。
只不过种师道肯定不如童贯那么赫赫有名,有知道种师道所在门派的,只知道他师承洛阳的武林世家金刀王家,其它则不得而知。
在人们忧虑的议论声中,种师道步履沉重地登上了演武台,站到了白胜的对面,看着白胜蒙着面巾的脸部久久不语。
他不说话,白胜就也不说话,两人就这么隔着一道面巾对视着,台下众人都是不明所以,于是场中的气氛却益发紧张压抑起来。
经过了王进和马志敏的一场对战,日头已经悄然移近了中天,大地被毒辣辣的太阳烘烤着,人们却感觉不到气温的升高,只觉得身后冷飕飕的,也不知道这冷意是来自于种师道还是蒙面的白钦,又或许是同时来自于两人的气场。
终于,种师道开口了:“你妹妹梁红玉为何不来?难道是没脸见人了?”
白胜冷然回道:“比武就是比武,与我妹妹有什么关系?”
种师道心里想的是,王进这次从函谷关返回后曾向他汇报,说逃跑的梁红玉两人与他交手两次,每次都是落败而逃,最终被仙人吕洞宾拦下,以致于无法缉拿归案。
于是在种师道的心里就形成了一个印象,梁红玉兄妹联手都打不过王进。当然,现在西夏一方已经报出了梁红玉的这个哥哥名叫白钦。
他有些想不通的是西夏为何让这个白钦第二个出场。
按道理,第一个出场的马志敏应该是西夏五人之中最弱的一个,第二个出场的应该比马志敏更强才对,但是事实证明了马志敏高于王进,而这个第二个出场的白钦却是不如王进的,这就有违常理了。
难道说西夏一方安排马志敏首战只是为了先声夺人?然后再派出庸手来过渡?除此之外似乎别无解释。
但既然这个白钦打不过王进,他就应该打不过自己。别人不知道,他种师道总是知道的,在他府邸的演武场中,他曾经与王进切磋过几次,每次两人都是不相上下。
其中或许有王进故意相让的成分,但两人的功力悉敌是无法作伪的,内力这东西无法作假,有多大内力能达到什么样的威力,这些都是明眼人一看即知的。
他倒是没有因此而轻敌,他只是奇怪,西夏人为何要送大宋一方赢这一场。
所以他才会询问梁红玉的下落,想从对方口中套出当初王进与他们之间交手的实情,但是他的算盘落空了,对方根本不理他这个话题。
“那就动手吧。”种师道有些恼羞成怒,缓缓从腰间刀鞘里抽出来一柄金光闪闪的单刀。
以他的身份和地位,被一个年轻人如此无视实在有些无法接受,哪怕这年轻人是敌人、是对手,但是对手也不该如此倨傲无礼不是?
“金刀!”台下众人骚动起来,即便是西军的将士也都是第一次看见种相公抽出腰间的单刀,原来这单刀竟然是黄金所铸。
黄金的硬度不足,远不如钢铁,用黄金做的兵器只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沉重无比。
白胜当然懂得这个道理,他也在凝注种师道手中的这柄金刀,他发现这柄金刀的刀柄和刀背都是黄金所铸,但刀刃部位却不是黄金,不知是什么材质,但总该是钢铁一系。心说这就对了,若是刀刃也用黄金做成,那只需打过一次就卷刃了。
想到此处,他也缓缓抽出了腰间的冷月宝刀,在正午阳光的映射下,冷月宝刀散发出一泓炫目的光华,刺得台下众人闭上了眼睛。
“嘶”无数人同时倒吸一口冷气,这白钦的刀很不一般啊。论及兵器,场中十人里面倒有九人是行家,这些人生平在江湖武林里打滚,武功可以不高,但是鉴赏能力都不差。
那个见闻广博的老者又说话了:“以刀对刀!这下有热闹看了,种相公的洛阳金刀刀法最是刚猛雄浑,只不知这白钦的刀法是什么路子。”
洛阳金刀王家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末唐初,时有枭雄王世充在洛阳自立为帝,国号郑。王世充武功高强,尤其是他的侄子王仁则,力敌少林寺七名高僧不露败象,足以跻身于当时的绝顶高手之列。
如今的金刀王家正是王世充的后代,将王世充的武功一脉传承下来,素以金刀刀法驰名江湖。
金刀刀法原本分为四路,计有泼风刀、斩云刀、奔雷刀、闪电刀四种刀法,只因洛阳王家一向崇尚内力挂帅、追求力量型的打法,所以闪电刀法久已失传,就只剩下前三路刀法存于世间。
在这三路刀法之中,最配种师道金刀的是奔雷刀,此刻他施展的就是奔雷刀。
眼见“白钦”那一泓刀光震惊全场,老种怎肯任由敌人的气焰无限嚣张?当即大喝了一声,直若半空中打了个霹雳,“看刀!”
演武台上顿时别一团金色的光芒,这光芒不只压过了那柄冷月宝刀的光华,甚至将阳光都遮蔽了下去。
同时,在这暴涨的金光之中,又隐隐有雷声滚滚,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雷声乃是从刀风中发出,都惊奇地仰头看天,却见天空中万里无云,不禁啧啧称怪。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种相公使的这是奔雷刀,刀势之中自带风雷之声咦?这白钦的刀法好怪!”那个渊博老者刚刚科普了一半,却被白胜的刀法所惊奇。
白胜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已经在还招了,而且采用的是对攻的策略,所使刀法自然也只能在白钦会使的刀法里选用,他不知道白钦从前学过什么刀法,但是白钦已经练成了白家快刀,并且用这一路爷爷传下来的刀法欺负过方金芝和萧凤,这件事他是知道的。
就用白家快刀来对付种师道好了,此时的白胜已经不太在意使用什么刀法,以他凭借万象神功所感悟出来的武学原理,这世间并没有哪种刀法是万能的,只要用的好,用的恰到好处,就是最好的刀法。
就拿庖丁解牛刀法为例来说,只要能够游刃有余地解牛,什么样的刀法不能融入进去?
只要能够掌握“牛”的筋骨关节和韧带结构,用白家快刀照样可以解牛,甚至什么刀法都不用也能解牛,不然世上的牛肉是怎么来的?难道说没有庖丁世人就不吃牛肉了?
第613章 切金断玉
白家快刀是白玉堂的刀法,为这个时代里的人们所不识,所以那个博闻的老者才会惊咦出声。
白家快刀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快。
但凡快速的招法都无法携带强大的威压,因为它没有蓄势积力的时间,因此冷月宝刀也不会发出任何剑炁刀芒一类的炫目效果。
所以场面上看起来似乎种师道占据了绝对的上风,满台上都是金芒在翻涌,而白胜就像是金芒里的一条游鱼,一条逆水而上的游鱼,顶着金芒前冲,手中的单刀却快得令人目不暇给。
这情景看在人们的眼里,绝大多数人们的感觉是他根本就没有出刀,就只顶着金刀的刀芒往前冲来着,这是什么打法?伸头也是一刀,所头也是一刀,所以才送上去挨砍么?
“詹老爷子,看出来这白钦的刀法是什么路数来没有?”台下有人询问那位业界资深老者。
老者不无遗憾地摇了摇头,道:“惭愧之至,老夫真的没看懂这白钦的打法,他也不曾出刀,就只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