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捷报张老爷张讳溥高中崇祯四年会试第一百四十七名贡士。。。”

    郑勋睿和杨廷枢终于看到了张溥的身影。

    张溥慢慢朝着榜棚走去,一路上还在对着闪开的人抱拳行礼,表示感谢。

    张溥没有什么变化,依据是那个模样,郑勋睿特别注意了,张溥的气质沉稳了很多,看上去特别的成熟,好像做什么事情都是胸有成竹。

    郑勋睿暗暗眯着眼睛,不管什么人,身居高位之后,气质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也是因为环境造就的,上位者需要不一般的气质。

    张溥创建了复社,而且复社的影响越来越大,也终于直接影响到了张溥本人,让他的气质发生了一些改变,这样的改变对张溥本人是很好的,但对于郑勋睿不是什么好事情。

    从张溥走动的地方看去,郑勋睿发现了杨彝、吴伟业、吴昌时和陈子龙等人,因为相互之间的距离相距甚远,也就是郑勋睿和杨廷枢发现了他们。

    “清扬,他们几个最终还是在一起,对了,你上次问到的懋中,也和他们在一起啊。”

    “没什么,他们相互之间熟悉,会试之前一同出发,前往京城也不算什么奇怪的事情,你我只是与张溥、杨彝两人割袍断义,并未招惹其他人,也就不用担心了,我觉得我们和张溥、杨彝俩个是对头,但不一定和他们身边所有人都是对头。”

    “意思我知道,不过关系的亲疏,肯定还是有影响的。”

    郑勋睿点点头,没有说话,杨廷枢说的肯定是正确的,关系的亲疏影响是很大的,也许不久的将来,吴伟业等人也成为了他们的对手。

    榜单已经出来三十张,接下来宣布的都是进入到前一百名的贡士了,这些人有很大的可能就是殿试一甲和二甲的进士了。

    杨廷枢的脸色已经不是那么自然了,张溥是南直隶乡试第六名的亚元,看样子会试发挥不是很好,名列第一百四十七名,可不管如何都是高中了,这是值得庆贺的,张溥能够发挥失常,那其他人也有可能,没有谁敢拍着胸脯说话。

    郑勋睿看了看杨廷枢,叹了一口气,这个时候安慰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心情都可以理解,也不需要多说了。

    “捷报吴老爷吴讳伟业高中崇祯四年会试第二十七名贡士。。。”

    唱榜人话语刚落,郑勋睿的身体微微颤抖了,现实再一次证明,历史真的发生改变了。

    这让他的信心大增,不出意外的话,吴伟业以这个名次,很难成为殿试榜眼了,至于说殿试状元陈于泰,因为和周延儒之间是姻亲的关系,才得以成为状元的。

    “捷报陈老爷陈讳于泰高中崇祯四年会试第二十三名贡士。。。”

    “捷报杨老爷杨讳廷枢高中崇祯四年会试第十七名贡士。。。”

    杨廷枢尽量平静的朝着榜棚走去,不过微微颤抖的身体,说明了他是异常激动的,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很是正常。

    “淮斗兄,恭喜你了。”

    “谢谢,谢谢。。。”

    杨廷枢脸上带着惬意的笑容,能够成为第十七名的贡士,这是很不简单的,当然杨廷枢也知道,他和郑勋睿一路上的交谈,对于此次的会试也是很有作用的。

    杨廷枢站在郑勋睿的身边,没有离开,他还要看看,郑勋睿究竟是什么名次,南直隶乡试解元是不大可能落榜的。

    张溥和杨彝等人,也发现了郑勋睿和杨廷枢两人,他们的眼神很是复杂,割袍断义的那一幕,他们是不会忘记的,更加令人难以想象的是,郑勋睿居然要迎娶苏州颇有名气的文曼珊,这样的婚事为郑勋睿再次增加了名气,拒说他们从中也做出了一些努力,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杨彝、吴昌时和陈子龙等人,知道他们没有希望了,但也没有离开,如今他们最为关心的,就是此次会试的会元了。

第九十八章 会试会元() 
第四十张榜单出来了,这是第二名到第十名的贡士,这些人当然也会引发众人的关注,毕竟殿试的状元、榜样和探花,很大可能从中产生的,不过这张榜单上面,还是没有郑勋睿的名字。

    杨廷枢的脸色再次变化了,剩下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会试会元了,要知道郑勋睿是应天府的小三元,南直隶乡试的解元,若是会试成为会元,那就意味着拿到了五个第一,这是很多年都没有出现过的情况了,更何况郑勋睿只有十七岁的年纪,放眼大明历史,尚未如此年轻就成为会试会元的考生。

    郑勋睿脸色如常,没有多大的变化,可是内心是纠结的,他没想过成为会试的会元,毕竟这样的冒险性太大了,会试能够中榜就不错了,可是已经出来的三百九十九个名单里面,没有他的名字,目前仅仅剩下一个名字了。

    若是这个名字也不是他,那么回到江宁县去之后,他就只能够走另外的一条道路了,想着三年之后的会试再来考试,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也不可能等待那么长的时间了。

    张溥、吴伟业、杨彝、吴昌时和陈子龙等人,看向了这边,他们也在猜测,想着知道此次会试的会元究竟是谁。

    郑锦宏精力了好几次发榜的考验,已经变得老练很多了,看上去不是特别的着急。

    最后一张榜单,终于姗姗来迟。

    “捷报郑老爷郑讳勋睿高中崇祯四年会试第一名会元,恭喜郑老爷。。。”

    郑勋睿慢慢朝着榜棚走去的时候,四周瞬间安静下来,没有人想到,这一次会试的会元如此的年轻,看样子尚不到弱冠之年,很快有人低声议论,接着更大的议论声出现了,原来眼前的这位会元,是应天府小三元,南直隶乡试解元,若是殿试能够拿到状元,那就是**和小三元全部都拿到手了。

    郑勋睿仔细看了看,榜单上面的三个字没有错,的确是他的名字。

    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递给了唱榜人。

    唱榜人看着郑勋睿,也惊呆了,没有想到会元郎如此的年轻。

    跟在郑勋睿身边的郑锦宏、洪欣涛、洪欣贵和洪欣瑜等人,看样子比郑勋睿更加的高兴,他们脸上的笑容完全可以用舒心和预料之中来形容,至于说杨廷枢,脸上表露出来的震惊,一向都很有文采的他,不一定服气张溥等人,可面对郑勋睿,他是心服口服,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郑勋睿都是超过他的,而且人家比他的年纪还要小。

    詹事府。

    文震孟、文震亨和姚希孟坐在一起,他们同样在等候会试的发榜情况。

    文曼珊和郑勋睿之间的婚事,最终被戚氏拍板确定下来,这令姚希孟很是不爽,他对郑勋睿的印象不好,而且在这之前,他与张溥等人有过接触,也知道一些细节,拒不能够说完全是东林党人,但对于大本营在南直隶的东林书院,姚希孟是有着好感的,张溥创办的复社和应社,也是得到姚希孟赞誉的。

    应该说郑勋睿和文曼珊之间的婚事,基本确定下来了,变动几乎不可能出现。

    郑勋睿来到京城之后,分别给文震孟和文震亨写信了,文震亨很快回信,但文震孟却没有任何的表示,这让文震亨很是不高兴,可又不好说什么。

    从辰时到午时,不断有人传话,詹事府的官员,几乎都是学问很深的读书人,他们也是关心会试情况的。

    郑勋睿的名字一直都没有出现,当张溥高中第一百四十七名贡生士、吴伟业高中第二十七名贡士的消息传来,姚希孟终于开口说话了。

    “我当初的意思,就说张溥和吴伟业是不错的,如今看来还真的是不错啊。。。”

    文震亨冷冷的看了一眼姚希孟,他很清楚,这一次若不是嫂子戚氏出面,文府就真的出现**烦了,侄子文谦康已经是做好离家的准备,侄媳蒋氏也无法支撑,也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戚氏出面支持了文谦康。

    让文震亨痛心的是,文震孟的信函最终都没有寄出去,当戚氏的信函寄来之后,文震孟偷偷隐藏了消息,若不是文谦康给他写信了,还还被蒙在鼓里。

    文震孟的这种态度,肯定会影响到将来的婚事,毫无疑问也会直接得罪郑福贵和郑勋睿,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郑勋睿知道这里面的缘故,不可能对文震孟有什么好感。

    至于说姚希孟所看好的张溥和吴伟业,文震亨觉得也不错,可是从年龄上面来说,两人和文曼珊是不行的,一则是两人早

    就有了婚配,二则年龄悬殊太大,张溥和文曼珊悬殊十多岁,吴伟业和文曼珊也接近十岁的年龄差,这不合适,再说此次吴伟业来到京城参加会试,居然带着**的女子,这在京城之中成为了一大笑谈,就这样的人,姚希孟还觉得不错。

    “孟长说的吴伟业,学识不错,看样子必定能够金榜题名,只不过京城之中传闻,这个吴伟业到京城来赴考,身边居然有**女子,这也是一大笑谈了。”

    姚希孟的老脸有些红,他知道文震亨所指是什么,只不过文震亨说的事情实实在在,没有什么值得推脱的,吴伟业这方面的确不是很注意,虽说朝廷在这方面不是很在意,但个人的确需要注意一些。

    “我所说的是学问,这吴伟业能够在几千举人之中,高中第二十七名的贡士,学问很是不错了,至于说其他的方面,也没有必要去追究,所谓的才子佳人,有文采的人,总是和风花雪月有着一定联系的。”

    文震亨摇摇头,看了看大哥文震孟,所谓的爱屋及乌,姚希孟就是这样的人,凡是他能够看上的人,就算是做了一些不合适的事情,也会帮着说话,至于说看不惯的人,表现再好也是徒劳。当然文震亨也有些着急,毕竟郑勋睿是南直隶乡试的解元郎,若是在会试的时候落榜了,那传出去就真的有些不好听了。

    杨廷枢和陈于泰高中贡士的消息传来,三人简单说了一些话。

    他们都在等着郑勋睿的消息。

    不管怎么说,郑勋睿已经是文曼珊将来的相公,所以这一次的会试也是非常重要的,按照当初的约定,一旦郑勋睿金榜题名,那就是要回去筹办婚礼的,若是不能够高中,婚期就有可能推迟,甚至推迟到三年之后,下一次会试的时候。

    文震孟一直没有最后下定决心,就算是戚氏在信函之中直接指责了他,但他还是倾向于听从姚希孟的意见,毕竟在他的内心里面,最值得信任的就是姚希孟了。

    仅仅剩下会元尚未宣布的时候,姚希孟的脸上已经有了舒心的笑容,好像这个时候郑勋睿铁定是落榜了,这也不奇怪,大明历史上的会元,尚没有如此年轻的,大明最年轻的进士杨廷和,也是在十九岁的时候金榜题名,如今的郑勋睿,不过十七岁的年纪,难道能够超过杨廷和吗,应该说是没有多大可能性的,再说此次的考题,姚希孟也知道,对于那些年纪大一些的考生来说,是有着不小优势的。

    会元发榜的时间晚一些,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姚希孟再次开口了。

    “郑勋睿虽说是南直隶乡试解元郎,不过到底还是年轻了一些,会试的时候大意也是有可能的,当初我接触郑勋睿的时候,就感觉到次子傲气太大了一些。。。”

    文震亨有些听不下去了,通过文曼珊和郑勋睿之间的婚事,他对姚希孟的看法产生了很大的改变,要说以前他认为姚希孟还是有些学识的,在朝廷里面也有一定的影响,虽说比不上大哥文震孟的殿试状元,但敢于和阉党做斗争,这样的胆量就算是难得,可如今他隐隐感觉到了,姚希孟的认识过于的偏激,这样的性格,吃亏是迟早的事情。

    文震孟摸着胡须,依旧没有开口说话。

    外面突然传来了惊叹的声音。

    这预示着会试的会元名单出来了。

    几个官员进入到屋里,其中一个大声开口说话了。

    “奇迹啊,此次的会元异常的年轻,据说只有十七岁,县试、府试和院试,全部都是案首,乡试也是解元郎,此次会试又是会元,连中五元,若是殿试高中,那就是六元,了不起啊。。。”

    另外一个也跟着开口了。

    “南直隶的考生就是厉害,此次的会元郎是南直隶乡试的解元郑勋睿。。。”

    姚希孟的脸色已经变化了,他的话语说的早了一点点时间,若是刚才不开口说那些话,面子上还过得去。

    更加令他尴尬的是,因为他的反对,文震孟没有说到郑勋睿是自己孙女婿的事情,整个的詹事府都不知道,若是这个时候宣布,不知道詹事府其他的官员会怎么看。

    文震亨倒是没有讽刺姚希孟,而是面容严肃的对着文震孟开口了。

    “大哥,清扬已经是会试会元,看样子在殿试的时候,很有可能一鸣惊人,接下来的事情您自己看着办,明日我去看看清扬,表示祝贺。”

第九十九章 神秘来信() 
伙计拿着信函,恭恭敬敬的进入到房间的时候,郑勋睿还沉浸在喜悦之中。

    会试会元,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应该说到了这个时候,他的第一步扎扎实实迈出去了,接下来的很多事情,就可以一步步开始实施,家里的父母早就来信了,一切都好,杨贺也通过护卫之中识字的人,写来信函,说护院精神气非常足,每天都坚持训练,阿拉伯马已经训练成为合格的战马,言下之意,就是缺乏实战的演练了。

    殿试三月十五日在建极殿举行,到时候皇上要亲自参加,穿越四个年头的时间,终于要见到这位饱受争议的皇帝了。想想一个普通的世家子弟,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能够开始施展抱负,能够在京城之中见到皇上,这应该是不简单的事情了。

    酒楼的掌柜做梦都没有想到,会试会元居然住在酒楼里面,这等于是给酒楼树立了一个大大的金字招牌,从此之后,每年会试的时候,会有不少赶考的举人,专门来这里居住的,若是这位会元老爷能够在殿试高中状元,那么酒楼的名声就彻底出去了。所以说掌柜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马上做出决定,给会元老爷和贡士老爷免去所有的费用,而且接下来一直到殿试的时候,分文不取,每日里还要好生招待,等到殿试结束之后,找到两位老爷讨下墨宝,那就是酒楼彻底翻身的日子了。

    酒楼的掌柜和伙计,见到了郑勋睿和杨廷枢的时候,脸上笑出花来了,毕恭毕敬的说不要任何的费用,而且请两位老爷接下来一定住在酒楼,郑勋睿和杨廷枢笑着答应了,能够省下银子来,这是好事情,两人当然不会拒绝了。

    伙计送来信函的时候,郑勋睿还有些吃惊,他在京城没有什么熟人,也是第一次到京城来,谁会送来信函,再说发榜的时间是午时之后,才过去两个多时辰的时间,怎么就有人送来信函了,询问伙计,伙计说是一个带着斗笠的人送来的,说是和会元老爷是同年,特意送来信函表示祝贺,将信函递给伙计之后就离开了。

    这个时代的信函,里面不可能有什么****之类的,更不可能有什么毒药等等。

    伙计离开房间之后,郑勋睿稍稍思索了一下,小心的打开了信函。

    信函里面就是信纸,没有其他的东西。

    拿起了信纸,郑勋睿仔细阅读起来,慢慢的,他的脸色变化了,笑容也消失了。

    看完信函之后,他的神色有些凝重,站起身来,在方面里面慢慢的踱步,似乎是在思考什么事情,一直到杨廷枢前来敲门的时候,他依旧在思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