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匠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工匠心-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划过鲁善工心头,瞬间迷茫散尽,曙光初现,仿佛破茧重生,化蛹成蝶,一股淡淡的喜悦油然而生。

第141章 拈花摘叶皆可伤人() 
    “原来我自己还不够自信啊!”

    鲁善工心头闪过一丝明悟,终于彻底认清自我,原本天赋普通,偶然得到金手指后,短短一年不到,不但把家传瓷器手艺发扬光大,还有机会涉足更高深的其他领域。

    看似顺风顺水,其实内心总有一些不安,生怕一切都是镜花水月,突然有天猛地醒来,所有都是美梦一场!

    所以才刻苦努力,希望能多学点真本事,万一就算某天金手指离他而去,自己也能靠本事继续前行,这种不安和焦虑才是隐藏在鲁善工内心的真实存在。

    今天是个难得契机,不但大量吸收前辈经验,再次量变引起质变,产生化茧成蝶的机遇。

    然后又听见方明山无意的一句话,自己原来跟吴昌硕一样,内心充满自卑和不自信,只要不能敞开心扉,正视真我,那就算技术再高,也不可能真正成为一派大师,创出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想到这里,一股清泉仿佛让他醍醐灌顶,彻底醒悟,身心瞬间得到升华。心中阴暗被全部洗涤干净,内外通透,一尘不染,如同高僧得道,幡然醒悟。

    “多谢方师!”

    鲁善工站起身,对着方明山深鞠一躬,古人云:一句之师,就是如此。

    “不敢,不敢!”

    方明山很是吃惊,赶紧扶起鲁善工,虽然不知道对方发生什么,但明显感觉眼前这个年轻人突然更加自信开朗,从容自在,气质更上一层楼。

    鲁善工哈哈大笑,畅快之极,也不解释,一切都是机缘巧合,水到渠成而已。

    突然心头一动,随手拿起一块普通青田石和刻刀,动作行云流水,挥洒自如,短短几分钟,一方印章出现在方明山眼前。

    “这是……”

    “善工堂?”

    看着这方印章,方明山满脸震撼,几次张嘴都不知道说什么,许久才惊呼道:“好!”

    “刀法自在,章法从容洒脱,布局大气精妙,真乃大师之作!”

    抬头再看鲁善工,居然有种高山仰止之感!短短半天之间到底发生什么?

    虽然对鲁善工十分欣赏,但毕竟年纪尚轻,很多都是理论上的交流,篆刻博大精深,可不是动动嘴皮就算高手。

    现在才知道对方水平居然如此之高,善工堂三个字,每个字都代表不同风格。

    善采用单刀直入,凌厉霸气,深得白石老人之精髓。

    工钝刀硬刻,古朴苍劲,金石气十足,特别在细节还能看出残破之感,乃吴昌硕之不传之秘。

    最后是堂字,使刀如笔,挥洒自如,充满坚挺方折的力感美,端庄凝重,虚实分明,每根线条恰到好处,完美和谐。

    “好,好,好!”

    方明山越看越震撼,方寸之间,鲁善工居然能融合齐白石、吴昌硕、赵之谦三位篆刻大师于一体,惊世骇俗,无法形容。

    鲁善工深吸口气,自己终于再次突破,达到前辈名家所谓的刀法随心,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突然想起独孤求败的剑术境界,二十岁左右,乃无名利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三十岁用紫薇软剑,领悟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的道理,在对手出手之前便刺中对手。

    四十岁用玄铁重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横行天下。开始触及剑道境界,管他万法来,我只一剑去。

    在与大自然的对抗之中领悟一种以力破巧,一力降十会的剑法。严格来说不是一套剑法,而是一道剑意古朴厚重,有我无敌的剑意。

    四十五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领悟剑的本意而抛却固有形态,以剑入道的第二个层次,化境。

    晚年剑道大成,达到拈花摘叶皆可伤人的无上境界,领悟无剑胜有剑,不滞于物的天人合一。

    现在的鲁善工也有种同样感觉,刚才随手用一方最普通的青田石篆刻,如果换成以前,要达到同样美感绝对不可能。

    或者最少也是用精品石材才能表现出来同样美观,可现在刀法大成,随心所欲,已经不限于石材优劣,就算是一块豆腐也能用来篆刻。

    “我代表西泠印社,正式邀请你加入!”

    看到这种篆刻奇才,方明山岂能坐得住,赶紧邀请鲁善工加入西泠印社。鲁善工自然同意,毕竟是第一篆刻团体,无论实力还是人脉都底蕴深厚,就连故宫院长也曾经是第二任社长,岂能错过良机?

    双方皆大欢喜,现在鲁善工已经是高级会员,以后每年都有固定交流会,上手名家印章的机会更多。不过现在不是时候,告别西湖,带着大红袍和全套十钟山房复印件回到京城。

    “哈哈,这次连极品印石都能省下喽!”

    鲁善工看着眼前四方石材,田黄冻、封门青、大红袍、桃花冻,每块都是极品,所有篆刻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宝贝。

    这次满载而归,居然突破瓶颈,达到随心所欲的大师境界。现在就算不用极品印石,也能完美复制齐白石四枚印章,毕竟吸收这么多精品力作,现在自己的水平已经不亚于白石老人的巅峰。

    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打电话给杨兰杰,高价收购几方精品印石,加上自己的刀法,不但能完美修复松石图,还能省下四枚极品,以后留着备用,大不了直接刻上善工堂,作为以后压轴印记。

    拿出修复需要的所有原材料,白鹿宣、当家笔、紫玉光、百一砚、八宝印泥,还有四块印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可惜……”

    鲁善工摇摇头,篆刻他有自信,等明天印石到位就能动手。可对于绘画水平?感觉还是有所欠缺。

    接画意!

    全颜色!

    这才是修复古代字画的核心技术,而且修复过程必须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有丝毫停顿。因为墨色和颜料会不断氧化,如果画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导致彻底失败。

    所以没有百分百把握,绝对不能轻易揭开画心,这才是鲁善工犹豫的难题。

    突然看见桌上的印章,灵机一动道:“有了!”

第142章 杀人放火金腰带() 
    脑中闪过一个念头,胡经?

    谭敬!

    既然自己找到当年最强造假团队之一,胡经的线索,那其他人岂不是?

    当年谭敬团队分工明确,各有所长,刚开始仿画的是许徵白,制造历代古画,人莫能辨,允称个中高手。精通山水及人物杂画,曾任美专教授多年,并参与发起组织蜜蜂画会,乃海派知名画家。

    摹款的是郑竹友,长期与许徵白合作仿古画,混迹收藏江湖。扬州名书画家郑箕的后人,家学深厚,出身名门。

    据《按持人物琐记》记载,郑友竹曾说,创作不是自己擅长的,但只要有真本,就可以临摹,一丝不走样。团队解散后,1962年被调至故宫博物院,专做修补古画的工作,跟欧阳老爷子都是同辈高人。

    最后许徽白退出,金仲鱼加入,生于绘画世家。其父金纯是民国时期名噪一时的画家。故宫成立摹画室,专门复制书画藏品,以代替原件供展览和收藏。金仲鱼和郑竹友一起来到故宫工作,成为最早一批古字画修复师。

    当年跟他们合作的还有装裱名匠刘定之,号称刘一手,凡是有需要修补的地方,都找他帮忙。

    团队头目更不用说,汤安,号称汤老鬼,临摹全色无一不精,能领导众多高手,岂是浪得虚名之辈?

    鲁善工打的就是这些人的主意,他们已经算是临摹最高水平,如果能得到他们的经验记忆,那自己岂不是……

    开始查询线索,1949年谭敬前往港岛前,曾经将一批仿制假画交给他的密友、当年珊瑚缝机厂的资方代表洪玉林。

    洪玉林又将这批假画交给古玩商戴福保,还未来得及处理,解放的炮声打响,随后洪玉林因为走私文物罪被判刑。

    戴福保曾经来到京城定居几年,想悄悄将这批仿制书画带往美国,最后离开国内,假画不知所踪。

    1949年谭敬所仿赵原《晴川送客图》轴,藏者欲售给故宫博物院,并写下一张条子给张珩,要他在鉴定时不要讲话。

    《晴川送客图》真迹原是张珩收藏,他肯定知道这是谭敬仿,身为文物处的领导,张珩怎能不说话?

    后来他说透,才使赝品没能进故宫。后来张珩原藏真迹倒是进故宫,成为国宝。

    还有其他线索,比如当年有位居住在京城的英国人,闻名谭敬的收藏,就托洪玉林介绍认识谭敬。

    谭敬也通晓英语,话很投机,洋人托洪劝说谭敬相让几件。谭敬要和洋人开个玩笑,半推半就将仿制品卖给洋人,第一次卖出八件,合金价一千两,扣佣金二成。

    同时谭敬又通过别人之手,将复制品卖给一位在美国姓薛的华侨,流散在民间复制品,有可能就是这批东西。

    主谋谭敬在解放前夕,带着书画去港岛避难,因驾车出事故,吃一场人命官司,因此入狱服刑。

    保释后预备出走赌城,为筹备资金,把手边的真品变卖,得款合当时金价六百两,从此与书画绝缘,虽然是邯郸一梦,毕竟还是狠狠地玩一把。

    余下一批精品藏在母亲唐佩书处,经郑振铎、徐森玉、张珩的策划,徐伯郊的奔走,陆续被故宫购回。

    甚至有传言,赌王何鸿燊是谭敬的远方表弟,两人也有过交往,何家也有大量收藏,不知道……

    汤安去世最早,传言晚年患上一种怪病,即使在六月依然要盖着厚被,并用汤婆子来取暖。

    1963年病逝于老家,尸体送进太平间后,居然半夜复苏,大呼吾没有死呀!没过几天终于真正死去,也算恶有恶报。

    按照记载其他成员许徵白、胡经、王超群三人,晚年的情况不明。胡经被自己无意发现,得到全部印章,其他两人线索中断,大海捞针太难。

    所以现在有两条线索,一是戴福保和洪玉林,可以通过几个老掌柜打听消息,看看后人下落,说不定有所收获。

    然后就是去汤安老家一趟,碰碰运气,只要能得到一张作品,哪怕是破旧字画,也能吸收经验,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第二天上午来到博古斋,见宋学明,毕竟是挂货铺,三教九流,龙蛇混杂,要说消息灵通,非老掌柜莫属。

    “你要找戴福保后人下落?”

    宋学明皱起眉头,不知道鲁善工为什么突然问这个?听完寿山无意捡漏胡经印章后,明白大致想法,介绍道:“戴福保是民国时期古玩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与仇焱之、胡惠春和赵从衍齐名,号称四大名家。”

    “那代藏家可以说是最后的老派藏家,有完整收藏体系,眼力高超,审美品位好,恰逢战乱,手里收藏很多国宝重器。”

    “解放后戴福保与禹贡古玩号的叶叔重、雪畊斋的张雪庚、珊瑚林古物流通处的洪玉林并称沪上四大金刚。四人经营规模和鉴定水准并不相同,之所以称他们为金刚,是与解放初他们涉及的文物走私案有关。”

    “当年他们先后都与当时最大的文物出口公司──卢吴公司有密切的联系,也就是史上最大走私头目,卢芹斋!”

    鲁善工神情一震,谭敬居然牵连出来另一个走私大王,卢芹斋?

    “他离开国内,到美国跟居住法国的卢芹斋合伙,在纽约麦迪逊大街独资开办戴润斋。活跃在世界各地拍卖场,成为战后古董艺术界中最知名的古董商人。”

    宋学明表情复杂道:“他浸淫古玩业六十余载,经手的历代珍宝不计其数。我做梦都还记得1985年举行的戴润斋藏陶瓷器专场。共推出拍品36件,涵盖戴福保珍藏宋代至清代陶瓷珍品,令所有国内藏家惊为天人!”

    “包括宋代钧窑6件,含刻“十”字款花盆、宋代官窑5件,含冰裂纹胆瓶。以及清康熙豇豆红菊瓣瓶、清乾隆粉彩杏林春燕碗及雕花青釉地加粉彩蕃莲扁壶等。”

    鲁善工听完也震撼不已,不愧是走私大亨,随便一件现在都是国宝级重器,人家随随便便出手就是几十件?

    真应了那句老话:杀人放火金腰带!

第143章 寻宝新方式() 
    宋学明喝口茶,无奈道:“没办法,四大金刚靠着战乱发大财,就算是现在戴福保旧藏也是拍卖场金字招牌,跟放山居、玫茵堂不相上下。”

    “2008年苏福比上拍的戴福保旧藏钧窑天青釉仰钟式花盆以6952万港币成交。在过亿陶瓷中,除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卉纹双耳瓶外,另外三件都跟戴福保相关。”

    “港岛第一藏家张宗宪御制瓷器专拍中,1。51亿港币成交的清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是他1985年从戴润斋拍卖会上捡漏而来。”

    “2010年苏福比再次上拍戴润斋藏清宫御瓷,13件精品总成交额高达七亿港币。其中他在1971年花1680英镑购买的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长颈葫芦瓶以2。5亿港币创当时拍卖成交纪录。”

    “另一个清乾隆珐琅彩四季花卉瓶以1。4亿港币成交,当年也不过几百英镑,现在翻了几万倍,你说他的眼力如何?”

    鲁善工摇摇头,那时候不能比,战乱四起,民不聊生,他们赚的是国难财,当的是卖国贼。

    同时代也有高风亮节的文人,比如张伯驹先生,为保护国宝舍生取义。还有捐赠瓷器的孙瀛洲,耿宝昌的师傅,过世前一次性把三千多件精品全部留给故宫,保住文化传承之命脉。

    宋学明放下茶杯,继续道:“我还记得2011年3月22日,一只定为“民国”的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卉纹双耳瓶以1。18亿成交。震惊整个拍卖圈,这一价格是其原本估价的两万倍!”

    “很多国内买家之所以拼命竞投,是断定这件瓷器是清代乾隆本朝官窑,而非民国仿品。换句话说,就是要从苏福比和戴福保手里捡个天大的漏。”

    “当年戴福保似乎不认为那是乾隆官窑珍品,也未受到与其往来的知名收藏家和经纪人的青睐。”

    “苏福比鉴定专家也判定霁蓝双耳瓶是20世纪早期产品,因此在拍卖图录中标注“类属民国”,品相报告称:瓶身与底足断开又黏合上,口、耳的鎏金有磨损。”

    “最终它只能跟一堆不标年份的石雕、陶瓷、青铜器等为伍。当然后来苏福比也表示,关于年代存在很大争议,某些收藏家认为年代可能久远得多。于是捡漏变成堵漏,竞拍成了血拼。”

    老爷子长叹口气,意兴阑珊道:“戴福保是早年在沪上发家,晚年又移居海外,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在京城居住过。”

    “至于后人全部在美国生活,基本没有再回国,后来国家严打文物走私,一大批走私犯受到牢狱之灾,他和卢芹斋算是聪明,跑的快,可到死也没有落叶归根。”

    看见鲁善工有些失望,宋学明想了想继续道:“后人虽然没有线索,但我记得当年琉璃厂有个老掌柜,钱永田,跟戴福保关系密切。传闻经常给他介绍客户,两人有过交易。”

    “后来钱永田离开琉璃厂,十几年前病死,不过听说有两个儿子,还在京城居住。”

    鲁善工眼前一亮,赶紧要来对方地址,既然戴福保没有线索,那只能另辟蹊径,去钱永田后人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