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棍贾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棍贾赦-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似也成,珠钗不都那样,这个用东珠,那个就换西洋的什么珠宝……对经验丰富的手艺人来说,根本不是事儿。

    将原委说明白之后,这个提议也顺利通过了,威尔逊先生开始正视薛蟠,他过去的确带了太多主观与偏见,小伙子不错嘛,很有想法。

    第三条建议是在小佟佳氏进宫前后提出来的,薛蟠的意思是,大老爷们心思粗,要买什么也是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妇人家不同,她们那个悲春伤秋,下个雪都能感慨半天,看到秋天落叶潇潇整个人也能赋诗一首,想让她们心甘情愿掏腰包最好能给每样首饰赋予一定的含义,薛蟠去请了不少落魄学子,向他们批量购买与风花雪月相关的诗词。并非简单的作诗,还得有简单的构图,画点兰草啊,鸳鸯啊,再配两句诗。

    将这些东西拿回来以后,薛蟠就请了绣娘赶工,做锦囊和绢帕,将花样绣在这些上面。别家买珠钗都给盒子,用绸缎包着装在里面,他用踢着词句的绢帕来包裹,装在同系列的锦囊里头,其实成本并没有高多少,请绣娘并不费钱,却让东西瞧着精美了不少。

    在别家,你不会有这种好像是为自己贴身定制,完全合心意,美得连心都要融化的感觉。

    ……

    这一条安娜欢喜得很,她直接拍板就要这么干,威尔逊先生倒是高深莫测的看了薛蟠一眼,险些让那呆子菊花一紧。

    呵呵,可以啊。

    能够想到这些,不愧是在万花丛中打过滚的。

    他不得不承认,薛蟠的确有做生意的眼光,这回铁定能成功,威尔逊先生愿意用平等的眼光看待薛蟠,要他答应安娜与这色/胚的亲事,那是做梦!薛蟠这样也能称作良人?简直是万千妇女之友。

    起初,那呆子还没发现,他一门心思都扑在了铺子上,将图样定好之后,要监督工人做活,绣娘那边也要隔三岔五催一催,然后就是挑选铺面。要是以前的他,铁定是将自家的铺子整合起来,然后选个位置最好,人气最旺的,见识过姨伯父的本事之后,他就绝了这样的想法,而是盘算着找个合适的机会上门去求教。

    因为天师府当家太太死了,薛蟠一直没好过去叨扰,守孝是大事,不是说着玩的。如今是逼上梁山不得不去了,他明显感觉到未来岳父摆出公事公办的态度对自己,虽然会仔细琢磨各种方案,会同他讨论细节,却极少带私人感情,完全就是合伙人的姿态。

    他会折腾这个首饰铺子最重要的就是证明自己,让威尔逊先生改观,拼个前程出来,明明很顺利,仿佛能看到大把的金银入账,在这个节骨眼上对方反而对他产生了看法。

    不行,他不能听之任之,这么搞煮熟的媳妇就要飞了。

    借着年节这个机会,薛蟠备了厚礼亲自到天师府去,别人说不见就不见,对薛呆子,贾赦还是有期待的,这混账可以说是被他从悬崖边上拉回来,好不容易走上正道。他掐指一算,然后心里就有数了,这回过来主要还是为感情问题,自古便是如此,英雄难过美人关,他这样也无可厚非。

    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

    俗话说,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

    ……

    他既然出手帮了,那就做个全套的,以薛家的财力应该不会做那种白指点不给钱的事。贾赦让王善宝将人请进来。薛蟠对他真是非常恭敬,进来以后规规矩矩请安,让底下奴才将东西搬过来,把礼单递给王善宝由他交到贾赦手中。

    粗粗扫一眼,大老爷心里就有数了。

    不愧是皇商家族,够意思,虽然没直接送钱来,这些东西都是真品,从皮子、干货到各种稀奇玩意儿,什么都有。“蟠儿有心了。”

    “姨伯父喜欢就好,这么客气做什么?母亲常说若是没有您的点拨,指不定我还在青楼里混着,哪能正经做事,我们全家对您都是心怀感激的。”这也是实在话,得了大老爷的准信之后,薛姨妈就不再用就眼光看自家儿子,然后她发现,薛蟠的确是改了,就算偶尔被狐朋狗友拉出去,也就是喝两杯,并不胡来,每天都早早回府,想的都是开铺子做生意的事。

    这才是薛家的种!

    这才是她儿子!

    贾赦将单子放在旁边,然后说:“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您真是神机妙算,我今日上门的确是有事相求,不知怎么回事,威尔逊先生最近的态度很古怪,恐怕是有小人嚼舌根想坏我姻缘,请姨伯父相助。”

    等等,说好的相风水选铺面呢?

106第106章:() 
  薛蟠的婚事大老爷早就看过了;用个贴切点的词叫一波三折;说好听点是好事多磨。…………别看先前最闹腾的是薛姨妈;她反而不是什么阻碍;儿子已经被宠成这样,为娘的还管得住?再说安娜;她愿意同这呆子相好那是祖坟上冒青烟的好事;威尔逊先生在法兰西是有爵位的;他是新兴贵族,上升的势头很猛并且膝下仅得一女。让薛姨妈诟病的那些行为都是他们那边的习惯;贴面礼、吻手礼就不说了;送的衣裳那都是巴黎上流社会的高级定制,至于另外两件,虽然知道Horloge在大清朝被称之为钟,她的文化底蕴真的没深厚到能把“送钟”和“送终”联系在一起,别说联系在一起,安娜连送终是啥意思都不明白,西方将送终啊奔丧之类的行为称之为出席葬礼。

    这是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接触得多了她自然能消化,薛姨妈这边因为看到儿子的转变,自然会将这些同安娜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话,那讨厌的法兰西女人也并非一无是处,她对蟠儿有积极正面的影响。此种想法一旦在心里扎根,慢慢的就会改变她的想法,作为商户人家的太太,并且是独自抚养儿女长大的寡妇,薛姨妈比谁都明白生活的艰辛,商人就意味着三代不可入仕,薛家注定走不上官途。

    大清朝有个说法,老百姓怕商,商怕官。

    级别不用太高,小小一个知县就能让你体验到人世艰难。若威尔逊先生只是个普通商人也罢,偏偏他在法兰西有爵位在身,薛姨妈虽然没读过书,她也知道爵位不等于官职,能够配得上这两个字,威尔逊先生不是好打发的……蟠儿已经招惹了人家姑娘,就算对方不怎么检点,要甩掉也不容易。

    虽然没有婚约,除非有完全的交代,否则由不得他们反水。

    从这个角度薛蟠不用操心过多,想娶安娜进门真正的难关在未来岳父那边,要说西方开放,动不动就搂搂抱抱的确有伤风败俗之嫌,不过,看待婚姻,他们比大清朝严肃得多。除了少数未开化地区,整个欧洲都奉行一夫一妻。法兰西普遍信奉天主教,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倒是可以有许多情人。站在男人的角度怎么都好,作为父亲,威尔逊先生就双标了,他自己有好些个红颜知己,却完全不能接受薛蟠上青楼这种行为,得知安娜死心塌地爱上这么个人以后,他还特别查过大清朝在婚姻方面的规定。

    明面上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实际是两个极端。最底层的贫民是纳不起妾的,讨生活都来不及,哪有闲心养女人。只要有余粮余钱,难免不动心思,饱暖思淫/欲。大清朝有句知名度很高的话,诠释男人们的心态:

    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

    家底稍微厚点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家花野花齐绽放。

    ……

    显然,薛蟠就属于第二种。

    至少在威尔逊先生看来是这样。

    生意头脑以及办事能力倒是得到证实,对他的人品却越发怀疑。这么懂女人的心思,经验得多丰富?薛蟠要是知道未来岳父折腾他的原因,得哭出血泪来,他活到现在从没认真做过什么事,为了安娜,他破天荒做了两件讨好威尔逊先生以及往死里琢磨生意经,结果竟起了反作用。

    哪怕是常驻青楼的时候,他也没琢磨过这些,只要有钱,谁不跪/舔上来,也就是同安娜在一起之后,慢慢才明白姑娘要怎么哄,至于招牌效应以及包装问题,多去几趟多看看就懂了,女儿家就喜欢那些风花雪月悲春伤秋的东西。

    薛蟠是以赚钱为目的,认真严肃的做调查,不是开玩笑的。他思来想去也不明白岳父到底哪里不满,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他专心做事,没在外头拈花惹草了。

    “姨伯父您看看我和安娜到底成不成?也不知怎的,她父亲对我意见忒大。”薛蟠说得真像那么回事,作为知情人士,贾恩候必须说,这就是正常人的反应,只要不是捡来的闺女,怎么能放心交给有那么多前科的渣男?

    贾赦悠哉哉坐在上首,端起青瓷茶碗抿一口,润了喉咙然后才说:“我当初打包票说过,你们铁定成,现在你问也还是一样,只是过程坎坷些。安娜小姐是西洋人,她的命格不好算,你的我却看过,从现在起,往后还有两道坎,要是过不了那就要结孽缘。”

    “……”卧槽啊,敢情过去这一年还是白折腾,根本不上算的?这么说的话,他口中的坎坷得有多难过?薛蟠整个都不好了,从前母亲找庙里的大师给他算过,也没这么惨的,都说命好,大富大贵,本来嘛,出生在皇商家族,他从来不知道缺钱是什么滋味,想着恐怕就是玩乐一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是怎么回事?

    上次还说铁定能喜结良缘,事业上也会有突破,这才过了大半年,口风就变了。

    薛蟠恨不得给贾赦跪下,大师求指点!!!

    “您仔细说说,到底是什么情况?”诸如此类的场面也不是第一次,呆霸王很有经验,说话的同时就从袖袋里摸出一张面额不小的银票,放在边桌上,贾赦也是老江湖,能不明白他的意思,就笑道:“我推算了你的命格,别的倒还中规中矩,唯独姻缘这项,要历经风雨。两道劫难第一是威尔逊先生那边,他是个疼女儿的好父亲,要娶安娜回家,没有诚意,不能让他信服自是不成。”

    这么说还是太笼统,薛蟠脑子不好使啊。

    贾赦瞥那呆子一眼,补充道:“我也是从九爷那里听说,西方那边同咱们大清朝规矩是不同的,就拿成亲这事,人家那边的朝廷只承认一夫一妻,别说是商人,就算皇帝也不能广纳妃嫔,人家没有后宫和后院这样的说法,威尔逊先生多疼女儿你心里应当有成算的,你若站在他的立场,能看着自家闺女嫁个外邦人士,还送上门给人践踏?”

    卧槽这是谁定的规矩?

    站出来老子绝对不打死你!

    我们愉快的聊聊人生,这不是坑人呢吗?

    薛蟠张了张嘴,却没蹦出半个字,贾赦又说:“法兰西和咱们大清朝隔着万水千山,从京城到最南边广州府的距离走几趟都到不了,你以为他们就要照着大清朝的规矩来。咱们信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人家是什么真主,京城里传教士还少了?他们那派很讲究忠贞,纳妾绝对不允许,这是对真爱的亵渎,逛妓/院倒是勉强可以,不过也要低调,传出去对名声不好。威尔逊先生只得安娜一个女儿,疼爱万分,法兰西那边不知道多少人想和他结亲,怎么就非得留在大清朝遭罪,九爷偷偷说过,安娜行情很好的,你不当心可不行。”这不是信口胡说,大清朝商人地位低,别人老家不那样,威尔逊先生是第四等级的贵族,在公爵伯爵跟前不算什么,可不要忘了底下还有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放到大清朝这边,他们同贾家是一个级别的,没人当权,不过能算是官宦世家,有爵位继承,同皇商薛家相比,高了不是一星半点。

    贾赦说得太多,薛蟠简直接受不了,他没想到这里头还有如此多的学问。

    不纳妾?对他而言这不当事,放纵那几年已经过去了,定下心性以后就想着成家立业,干出一番人样来,不要再惶惶度日,不用想也知道,母亲不会答应,虽然她是女的,虽然倒回去三十年她应该会挺中意这项法令。

    别说当家人死了多年,就算还活得好好的,她也过了争宠的年纪,到如今想的是要看着薛家发扬光大,看着儿子顶起家业,多孙多福。作为当家太太,她不会喜欢庶出的儿子,不过,若是换成孙子,那就无所谓了。薛姨妈想看到的是遍地开花个个结果,不是只要有个嫡孙就可以,子嗣丰隆人丁兴旺这才是大家族的气质,他们这房人实在有些少,自个儿生了一双儿女,宝钗已经进宫,只剩下蟠儿,要是娶个洋人回来还不纳妾,那不是逼死她?

    事实上,过去这几个月,薛姨妈想过的,最好的情况是对方愿意做妾,那就不用操心出身和人品了,实在没法子的话,就只能多纳几个,天天对着西洋女人那张脸,她容易心塞。薛姨妈已经想过安娜进门之后可能会出现的场景,她唯独没想着让薛蟠一生一世一双人。

    双方难以达成共识的地方就在这里。

    看薛蟠消化得差不多,贾赦又说:“若能很快的解决这个问题将亲事定下,就不会再生枝节,若是你首饰铺的生意红火起来,姻缘还不定,变数就要来了,这就是我说的第二点,具体怎么发展还得看当时当地的情况,可以肯定的是你们之间会有别人插足。”贾赦担心呆霸王听不懂,说得十分直白,薛蟠脸色变了几变,深呼吸,然后才说:“多谢姨伯父指点,蟠儿已铭记于心,回去就琢磨办法,若还是不成就要麻烦您出手相助了。”

    贾赦点点头。

    这个倒可以应,他俩之间有姻缘,帮忙避过一些艰险不算有违天道,只是减省一些繁复的过程而已。事实上,薛蟠的姻缘的不确定性还是在夏金桂身上,那女子算得上是奇人,回头还要来折腾的,若不知道她的秉性,薛蟠可能会选择桂花夏家,既然已经知道了,他的姻缘就无限的倾向于安娜这边,同夏金桂只是存在可能性而已,要成事太难。

    换了贾宝玉,还有可能屈服于淫/威做各种有违心意之事,薛蟠是什么人?脑袋里头只有一根筋,直到底的!喜欢就喜欢,讨厌就讨厌,没有凑合这种说法。

    这事点到为止,贾赦尽可能的将消息传递给他,薛蟠也听懂了,他们就不在这上面深究,而是带开了话题,薛蟠学着大老爷那样端起茶喝一口,然后说:“姨伯父前次同我母亲说的真是一点错也没有,妹妹递了信回来,说她在十一格格跟前混得不错,虽然还没取得完全的信任,不过已经得到重用……那个什么密嫔落马以后,母亲就唏嘘不已,若宝钗真到了永和宫里,替死鬼指不定是谁,亏得听了您那番话,否则是害了宝钗。”

    “……宝姐儿心智谋略才情都不缺,说得难听点,同世间许多男儿相比也不弱,就算起点低,只要给个机会,扶摇直上九万里,她是有福缘的,只要耐心的等待几年,永和宫这边,春嫔娘娘也是上升运,可惜她们二人不想生,分开来都能好,凑一块儿是非不断,还是维持现状的好。”贾元春毕竟是亲侄女,他将罪过推到五行属性以及生辰八字上面,薛家心里过得去,省得对二房那边戒备太过。

    姐妹之间存在攀比心是很正常的,王夫人一方面想得到薛姨妈的财力支持,又不是真的想帮扶薛家,希望对方好,又担心太好。她理想的状态就是维持现在这样,贾家立高位,薛家附庸于他们。

    要是让薛姨妈来选择,她的确会按照姐姐指的路走,可是,薛家却存在两个变数,宝姐儿是心思大的,对什么都看得通透,不是任人摆布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