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棍贾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棍贾赦-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做侍读,也是机会。”

    王善宝简直想不到,她们竟这么异想天开。

    皇家书苑能不能进还是问题,还想把人往宫里送。陪皇子读书的都是大臣家的嫡子,无数人抢着要做的活计,轮得到荣国府?

    比起侍读这么抢手的活计,当太监还容易些。

    这天以前,王善宝没想到老太太这样极品。

    说话做事都得配得上自己的身份,荣公贾代善死后,府上一日日败落,如今只是看似光鲜。在京城只勉强算得上三流的家族想同朝中大臣竞争——找死的节奏。

    跟着贾赦见的贵人多了,王善宝开了眼界。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荣府当家的两位女主子真有些自以为是。

    荣国府里,史太君和王夫人说得热火朝天。

    贾赦领着便宜儿子贾琏在四阿哥府门口站了好一会儿,都没等到王善宝过来接人。

    “哟,贾大老爷站在这儿做什么?不是说还有事要办,提前告辞了?”出来的是八、九、十这三位阿哥,他们与胤禛关系浅,用过膳,没坐多会儿就准备走人。

    四八两府是挨着的,三人准备到胤禩府上去,走到门口就遇见贾赦。

    “给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请安,三位爷吉祥。我那奴才驾马车送宝玉侄儿回去了,大约是在府上耽搁了时间,这会儿还没过来。”

    他这么说胤禟就想起来了,不就是先前拿他容貌说事的蠢货。“你倒是个识时务的,再接到这样的帖子就别带贾宝玉出来,也不怕得罪贵人。爷是懒得和他计较,换了别人,怎么死都不知道。”

    贾赦拱手道:“谢九爷教诲。”

    “……你倒是看得清局势,比那上不得台面的工部员外郎贾大人好多了,走吧,跟我们到八哥府上坐坐,爷让小路子在这儿守着,见着你那奴才就过来报信。”

    这样也好,“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今天以前,他们学过儒家经典,听过大师讲佛,唯独没听过玄门存在。你说是看相算命之流,又觉得贬低了他,比起街面上那些骗子,贾恩候水准太高。

    跟在三位阿哥身后,贾赦走的从容淡定,全不知在旁人心中嫌弃了怎样的波澜。

    这日的经历对贾琏来说是万万没想到。他见到了传说中的大人物,那么多朝廷重臣、皇子、世子。这些人对父亲还都十分客气,同荣府各院主子的不信任相比,阿哥们对命道之说推崇极了。能够来四阿哥府吃酒已经是祖坟上冒青烟,这会儿还接到八、九、十的邀请。

    贾琏是激动。

    其他人却是惊涛骇浪。

    荣国府是要崛起了?贾恩候这个吃喝嫖/赌样样全的废物竟能得众阿哥青眼。

    直到宾客走得差不多,王善宝也没来,小路子将这个消息通知到胤禟哪里,九爷是在生意场上混的,应付这种场面还不容易,他笑着对贾赦说:“今日聊得颇为愉快,你那别院开张之前记得知会一声,爷几个也去捧捧场……小路子,你亲自送贾大老爷回去。”

    胤禟话音刚落,八阿哥就拦了一手,“九弟也只带了小路子回来,让他去了,谁伺候你来?还是让李福走一趟。”

    “这样也好。”胤禟同意了胤禩的提议,毕竟是在八阿哥府,宣兵夺主不好。

    三年前那届选秀,康熙将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漱玉赐给胤禩做嫡福晋,之后,八阿哥就有异军突起之势,新增了不少支持率。

    而李福正是胤禩的贴身太监,他的分量不比小路子轻。

    目的的确达到了,把人送到之后,李福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大门口同贾赦寒暄了几句,他很不客气的说:“主子还在里头吃席,奴才竟然先走了,说什么送人回来,也没见再去接,让贾大老爷在四阿哥府门口等了好些时候。若不是遇到我们爷,恐怕还回不来。这种奴才,留他何用?”

    贾赦笑道,“劳李公公替我向八爷道声谢,我观你喜气盈门,半旬之内,定有福缘。”

    别人家都喜欢给太监塞银子,贾赦舍不得钱,就随口说了两句。话是不假,就在下个月,铁定会有人捧着银子上门求他帮忙,只不过那钱有些烫手,不好收。

    这话让李福喜上眉梢,他连连道谢,又瞥了荣国府的门房几眼,跟着马车出了宁荣街。他说得简单,走得痛快,却给荣国府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让史太君的脸色坏到极点。

    人是她扣下的,就是一时气不顺,想给老大一个教训,之后同王氏聊得太愉快,满脑子都是怎么送宝玉去给皇子做侍读,完全忘了贾赦还在四阿哥府这事。

    直到赖大家的将前面发生的事说给她听,史太君暗道一声遭。

    四阿哥亲自上门递帖子邀请他。

    八阿哥让贴身太监把人送回来。

    不知不觉间,他竟然混得这样好了。

    “人还在外面?快请进来喝杯热茶。”

    “回老太太话,那太监同大老爷说了两句就走了。”

    “他说什么?”

    “……说是要好生约束府上的奴才,莫翻了天。”

    话是李福说的。

    他代表八阿哥的体面。

    这是在敲打荣国府。

    史太君心里咯噔一下,好像哪里不对。八、九、十同气连枝,若老大真得罪了九阿哥,还能有这样的待遇?难不成宴席上有发生了什么事缓和了关系?

    “去把老二找来,我有话要问他。”

    荣国府上气氛古怪了好些时候,贾赦却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别院的翻修已经完成,牌匾也已经挂上,因为还没正式开张,上面蒙着红布。文房四宝、琴、棋之类的必需品已经购置完毕,都是从九爷店里买的,东西好,折扣也好。

    冬月十二那日,贾赦过去检查了一遍,然后给人结了工钱,回去就写了一沓请帖。与他有过接触的阿哥一个都没少,至于原主那些狐朋狗友,因为不确定都有些谁,他只给胡为递了封信,将君子别院的情况说清楚,注明开张的日子,请胡老弟通知老友,有兴趣的都可以来。

    胡为没想到如今的贾恩候已经不是从前的他。

    考虑到冬月十七别院就要开张,作为东家,要忙的事铁定不少。没时间逐个通知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别院是凶宅翻修的,他本人对君子四艺也没有任何兴趣……当天还是会去捧场。通知老友之事,一定办到。

    ……

    贾赦将所有问题都考虑得周全,做好了准备工作,却独独忘了知会家里人。毕竟四十来岁了,又是长子,父亲死了多少年,没道理做什么事都向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太太报告。

    无论怎么说都是内宅妇人,岂能插手男人的事?

    正是如此,当初做决定的时候,贾赦就没在史太君跟前说。

    后来又忘了。

    贾琏倒是在房里提起过,王熙凤是有成算的,在好消息传出之前并没有声张之意。

    是以,别院开张的当天,荣国府上都没有任何传言。

25第025章:() 
  贾赦的确是为别院布置了招人气招财源的风水;见效之快依然出乎了他的意料。康熙四十年冬月十七是个好日子;诸事皆宜;君子别院便选在这日开张。从购置宅院到翻修;他从未刻意隐瞒,京城里早就有传言说;荣国府大老爷做了冤大头;买了那座凶宅;具体做什么还不知晓,半个月来搬了不少东西进去。

    外头传得像模像样;不少人都在惋惜;多好的出身,竟这样糟蹋自己。也有觉得大快人心了,这么个酒囊饭袋早些死了才好,活该他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因为这……贾琏憋了好几次气,却没在贾赦跟前抱怨,因为不愿意让父亲伤心。如此做派让贾赦觉得便宜儿子虽然不会做学问对玄学也没什么天赋,却也是个不错的人。

    这种程度的咒骂他根本不放在心上,更别说流言就是他请人放出去的,这么闹过之后,一时间,京城百姓都知道凶宅易主了,买下它的是贾恩候。反正名声已经不能更丑,不如借此炒作,这是一次相当成功的宣传,君子别院还没开张,就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凡是又都两面性,有利就有弊。

    宣传力度太大带来的问题是,开张的头一天,贾政终于听说了大哥将城南头的凶宅买下来一事。回府之后,他就往大房去,走到了地方才想起来,院子已经调换过了,贾赦住在荣僖堂。

    兄弟俩到底碰了头。

    “听说大哥买下了城南那凶宅。”贾政开门见山,直接问出心里话。

    “……”

    “听说前任家主姓黄,是个生意人,本来家财万贯的,搬过去才七八年就倾家荡产。便是再便宜,那宅子也买不得,你糊涂啊!”

    “……”

    “还是让母亲帮忙参详,早些脱手,莫给府上带来灾祸。”

    “……”

    作为一个死迷信,贾赦是有很多忌讳的。

    他的别院明日要开张,便宜弟弟今日劝他转手,简直是触霉头。

    贾赦本就不是良善之辈,在史太君跟前服顺的态度也不过装模作样罢了,他轻浮的笑道:“哥哥我人格魅力大,黄老爷非得把那宅子白送给我,那不是府上的公产,是我私人的玩意儿,带不带煞干你屁事。”

    “你!”贾政气得发抖,指着贾赦怒斥,“你简直粗鄙!”

    说得一点没错,老子就是粗鄙。

    你高尚,浑身上下包括头发丝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贾赦觉得自己已经够客气了,要是他隔壁卖小馄饨的大姐,遇到这种多管闲事的一般就四个字:“滚你娘的!”贾赦转身进屋,走了两步又停下来,“你大可以找母亲说道,家法还能大过国法?”

    贾政脸色难看极了。

    荣国府的规矩是:老太太当家。

    大清朝的规矩是:内宅妇人不得管丈夫事,女有三从四德。

    家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罢,史太君就算有天大的胆,也不敢对贾赦在外头的事指手画脚。贾赦已年至不惑,不是少年,为娘的什么都过问未免管太宽。贾政也想到这个,他气得不轻,眼看兄长就要进屋,又说:“白送的也罢,你翻修是要做什么?”

    这话倒是有意思。

    贾赦站在屋檐下,笑眯眯转过身来。

    “二弟以为我要做什么?”

    最有可能的是两种。

    自己住,或者养外室。

    他都搬到荣僖堂来了怎么也不会主动让出,真是在外面有人了?

    ……这种事,还是少管的好。贾政含糊了两句就告辞了,大老爷懒得与他计较,看人走远了就转身进了屋。

    贾赦这回真是壮了胆儿,头两日,四爷给他回了封信,说是为了防后患,他已经将事情说给康熙听了。在他嘴里,那别院成了荣国府大老爷为京城里读书人做的好事。

    将规则说明白之后,康熙就乐了。

    按照胤禛的说法,贾恩候买的是上好的茶叶,品种很多,按照客人的口味选择冲泡,还会提供一些糕点,十文钱能收回成本?

    “这事的确新鲜,老四你怎么看?”

    胤禛坦然地说:“早些时候儿子就听说了这事,是以,生辰那日特地给贾家递了帖子,接触过后发现,贾恩候是个大通大智之人,行事的确有些不羁,却不似坊间传言那般污浊不堪。”

    很高的评价,这倒出乎了康熙的意料,他没想到胤禛也会夸人。

    “你的意思是,他是隐士高人?”

    “……玄学一派的,有多大的本事相信很快就能知道了。”

    佛家通天地。

    玄门晓古今。

    对他们,世人都是存有敬畏的。

    这么一说康熙倒来了兴趣。

    胤禛趁热打铁说:“儿子还查到一件事,那别院之前是一位黄姓商人的居所,因为偶然,贾恩候为他解了心中疑惑。黄老爷心怀感激,将宅子白送出去。说起来,那宅子在京城里是很出名的,城南头的三世凶宅……”四爷将来龙去脉理清楚,康熙就明白了。

    玄门是讲求缘法的,他用白来的宅子回馈百姓,搞个君子别院正风气,顺便为自己正名,正宗的玄门弟子绝对不是在大街上逮着人就说“这位爷你印堂发黑,恐有血光之灾”的家伙。

    “这两年,京城里的青楼歌馆多了不少,八旗子弟总往那些地方跑,静心做学问的人越发少了。儿子以为,君子别院可以提倡。”胤禛没深入分析,他能想到的,做了四十年皇帝的康熙自然也能。同青楼、赌坊、歌舞馆相比,胤禛口中的君子别院简直是片净土。

    对贾赦,康熙已经有了不错的印象。

    “他是荣公膝下长子?朕记得,他不是个争气的。”

    “儿子听说贾恩候是老国公夫人养大的,学问做得不好,人品倒是不错……那些难听的说法大多是谣传。”

    对四爷这番话,康熙信了五成。

    他的意思是这事就交给四阿哥全权负责。

    再观望一阵子,若真是利国的好事,适当的支援也无可厚非。

    胤禛第一时间将结果通知到贾赦那里,意思很明白,这一炮必须打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同时,他还去了趟太子府,把康熙的意思说给胤礽听,与他约在冬月十七同去君子别院。

    贾赦原本没想在一开始拿出真功夫。

    君子别院有招财阵,注定要发,收到回信之后,他改变了想法。

    冬月十七并不是出门的好日子,天阴沉沉的,即便如此,众阿哥的马车依然齐刷刷往城南去了,前后连成串,大约有七八辆,走在最前面的是太子胤礽,往后是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俄、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祯……老百姓爱看热闹,很久没见这么多阿哥齐整出行,倒有些好奇,直问今天是什么日子。

    阿哥的车驾经过,就有不少八旗子弟自觉跟上。

    遍地都是窃窃私语声。

    “快看,连太子爷都来了。”

    “往城南头去的,也不知是为什么事?”

    ……

    诸如此类的议论声持续到马车停下来,地点正是凶宅门口,哪里已经焕然一新,大门刷了新颜色,牌匾上蒙着红布,两个书童扮相的小哥候在门口,见太子从马车上下来,立刻就跪下了。“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您请稍等,吉时未到。”

    按照本来的脾气,听到这话胤礽就该发火了,让他等?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个什么东西。想起胤禛说的那番话,皇阿玛对这个别院很重视,希望能引导京城风气,让八旗子弟少去青楼。太子打算借此机会表现自己,在这节骨眼上起冲突实在不值。

    所有人都在为贾赦默哀,他们等着太子翻脸,可惜,幻想中的场景并没有真的出现。胤礽点点头:“东家可来了?”

    书童正想说没有,不远处,就有一辆马车摇摇晃晃过来了。

    正是贾赦父子,车帘掀开,没见过什么大场面的贾小琏就紧张了。

    “来的人也忒多了些,父亲您太有号召力。”

    “都是跟着几位阿哥来的,走吧,跟为父过去。”

    贾赦和太子胤礽的第一次见面,他恭恭敬敬的请了个安,然后看了看天,差不多到时候了,“让贵人们候在门口是我的疏忽,现在就正式开始。”

    他站到台阶上去,朝地下拱了拱手,道:“这个别院是黄老爷赠与的,经过翻修,建成君子别院。这里的大门对读书人敞开,里面有四个院子。”

    “东苑”读诗文,山河日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