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棍贾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棍贾赦-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要不是咄咄逼人命令式的谈话,一切好说。作为玄门传人,又在凡尘俗世摸爬滚打那么久,贾赦通人情晓事故最会东拉西扯四两拨千斤。

    贾赦瞅了儿子一眼,“行了,这事琏儿你别管,继续闫笙学拳脚,为父出去一趟。”

    贾赦坐轿子出去的,摇晃了好一阵才到贾府门口,他掀开帘子迈出半只脚,就听到赖大的声音:“老太太念叨了老长时间,又派奴才在门口守着,可算把大老爷盼到了。”

    “府中一切可好?”贾赦几步迈上台阶往里走,边走边问。

    “托您的福,都好着。”

    “母亲身子如何?”

    “宝二爷和环三爷进宫之后府上冷清了些,老太太还有些不适应。身子骨倒是利索,就是打不起精神,”赖大在荣国府做了多少年的管家,最有眼色,说到这儿话锋一转,“您回来了总能让老太太高兴的。”

    贾赦懒得同他废话,点点头,径直往荣僖堂去。

    史太君坐在软榻上同大丫鬟鸳鸯说话,就听到细碎的脚步声响起,却是院子里的二等丫鬟低着头进屋来:“禀老太太,大老爷来了。”

    大老爷!

    整个贾家能担得起这个称呼的,唯有贾赦而已。

    史太君立刻就笑开来,鸳鸯也是机灵的,她转了转眼珠子,然后就掩唇笑道:“多念叨几声总归是有用的,您瞧瞧,人就回来了。”

    贾赦正好听到这句,“听赖大说您精神头不好儿子担心了一路,见您笑得这样开怀,提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史太君没接这话,她使唤鸳鸯给贾赦上茶,就问:“赦儿近来可好?”

    “劳母亲挂怀,我一切都好。”

    史太君点点头,“邢氏那回子事为娘听说了,做到这份上你已是重情重义,莫再挂怀。这人呐,生老病死是天注定的,便是礼部尚书夫人没害了她总归还有别家,命太薄受不住这样大的福气。”

    “公道已经还给邢家,逝者已矣,就让她安心去吧,让母亲操心儿子大不孝。”

    “你看得明白我这老太婆就放心了。”

    都是聪明人,不用拐弯抹角,贾赦又问:“母亲遣人给我传话可是遇上了事?”

    “也是与你相关的,我就问句实在话,可有续弦的想法?有中意之人?”

    “邢氏方才去了一年,母亲为何有此问?”

    史太君这才把来龙去脉说清楚,自贾赦出了孝,宁荣街就没安静过一天,隔三岔五就有人上门来,同二房两口子走关系的只是小部分,大多数是找她推销家中姑娘来了。京城这么大,甭管是出身贵重的、模样俊俏的、嫡出的、庶出的、嫁过人死了相公的……只要他开口,什么品种都有。摸着良心说,贾代善活着的时候荣国府也没这么热闹过,想嫁进天师府做第二任填房的真是太多太多了。

    若是从前,史太君没准会按照自个儿的性子来。

    看谁出身最高贵。

    看谁能给贾家最多的帮扶。

    如今是想明白了,本事再大能大得过赦儿?

    若不是有利可图满洲八大姓的贵族能腆着脸贴上来?

    你以为做填房太太是什么光鲜事?

    想到这点,史太君稳重极了,上门来走关系的她都见,聊天就聊呗,送礼一概不收,遇上含蓄的就装傻,大喇喇推销闺女那就糊弄过去。史太君是侯府小姐出身,做了那么多年的国公夫人,最通人情世故,那些夫人太太在她跟前还真没占到便宜。

    史太君的变化贾赦看在眼里,多少也是有触动的,他笑道:“儿子同几位阿哥走得颇近,同朝臣也有往来,本就处在风口浪尖上,如何能娶那些世家贵女?母亲您最通透,走到如今这一步,低调才好,追求过多恐遭万岁爷忌惮。”

    “……说得有理,赦儿你怎么想?”

    “九爷的原话是,不揪出迫害邢氏的凶手,儿子绝不续弦,可没说揪出那人之后就一定要续弦,那些个夫人太太自愿上门来给您解闷也好,若遇上咄咄逼人的,您大可以直说,而是挂念填房太太邢氏,不愿委屈各家小姐。”说到这里他停了停,“我这岁数,只想看着琏儿成长起来,能独当一面继承家业,哪有闲工夫想那些风月之事。再者说,我拜入玄门参悟天道,如今已算方外之人,不可挂记儿女之情,大丈夫岂能圈在后院这方寸之地?”

    这些话都在史太君的意料之中,她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母子俩又聊了几句,贾赦留了几张银票下来就告辞出府。

    天师夫人花落谁家这个问题已经是京城最热门,各大酒楼说书的每天都要掰扯几句,还有人偷偷开了盘,将各大家族的名字罗列出来,赌谁能入主天师府,因为牵扯面太广,这项活动都是私下里进行,没人敢摆到台面上说。整个京城都关注着贾赦的动向,他本人却完全不挂心此事,距离科举考试是越来越近了,这几个月越来越多的读书人蹲在君子别院,他们各怀心思。大多数人心思放得颇正,想同各路学子交流,相互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有小部分人不为做学问,单纯是来求大老爷给他们看相。

    都说贾恩候是玄门高人,神算。

    与其悬着心,不如让他算一算,此番是吉是凶,能否高中。若能,你还着急个啥?等着考完放榜就是了;若不能,基本就可以宣告今年没戏了,打道回府吧。

    这不是求学的态度,也不是正常的心态,这么想的人却不少。

    贾赦的确有借机刷名气的想法,他却不愿便宜那些心术不正之人,根据王善宝递上来的名单,上面罗列了十来位人品颇好做学问也很刻苦无奈天赋不够的人,贾赦拿着这份名单逐一观察过,确认不是伪装,的确是实心眼良善人,这才根据各自的情况,给他们提了一些相当实用的建议,写在纸上用蜡封好。

    从宅邸风水到穿戴配饰甚至读书习惯……他写的都是鸡毛蒜皮的事,不是内行瞧不出个所以然,这些却同各自的生辰八字匹配,乃是量身定制,旁人不可剽窃。

    这些书信是王善宝秘密送出的,虽然好奇,他却没敢私拆,在谁跟前动小心眼都好,犯在大老爷手上那是随时都要暴露的节奏,越是知道贾赦的能力,他却不敢逾矩。从荣国府一个不起眼的管事到如今天师府所有奴才的头,沾大老爷的光,他已经熬出来了,如今谁见了他不客气问一声好,这一切来之不易,要珍惜不可贪心才是。

    每一封书信都是王善宝亲自递交的,并且说了,这是自家老爷的手笔,让他们回去没人的时候再拆开看,不可声张。接到书信的人都是云里雾里,他们一开始没明白这是要做什么,不过既然是王管事拿来的,那就铁定是贾天师的意思没错,他们原本以为是有事相托,拆开来看上面写的却是各种杂项。

    书桌要朝哪个方向,多长,多宽,多高;笔杆子要什么材质;各种器具怎么摆;穿什么衣裳;带荷包、铜钱、或者是金饰玉佩……贾赦写的时候已经考虑了各自的财力,百分百可操作。

    几页纸看下来,全是这些内容,并没有多余的话,他们将书信小心收起来,第二日就去探了王善宝的口风,倒没得到太过直白的答复,只是说贾赦欣赏他们的人品可惜他们天赋不佳有心帮扶。

    就算再蠢也该明白了。

    他们回去就照着上头写的去做,改好风水越发拼命读书,生怕辜负天师心意,就在这样的气氛之中,科举考试来了,学子们包袱款款进考场,贾赦在福瑞楼摆了桌子算命猜题。

    听手下人通报之后胤禟约上老十就去了福瑞楼。

    “贾恩候倒很会找时间炒作,这会儿学子已经进了考场,猜中了也无伤大雅,倒是皇阿玛,恐怕要为来年的殿试伤脑筋了。”

    “九哥你说啥呢?”

    “你这蠢人,也不想想,他要是猜得真准,皇阿玛能不挠心?科考成绩怎么排?这些个优秀学子到底是不是凭本事出头的?还是花大价钱从贾恩候那里买了考题。”

    ……呵呵。

    想想的确是事儿啊。

    “他倒是胆儿肥,也不怕把皇阿玛逼急了掉脑袋。”

    “命有四劫那说法你可记得?还没到六十二年,任他怎么折腾也死不了,若是算得不准贾恩候他就是个跳梁小丑,若是算得准,皇阿玛还指着他关键时刻出力。”

123第123章:() 
  科举考试分三轮:乡试、会试、殿试。( )八月在贡院进行的是第一轮;正逢金秋桂花香;又被称作秋闱。参加乡试的考生早已入场;持续火爆三个月之后;这日君子别院里头颇为冷淡,贾赦没过去;而是在晌午时分去了福瑞楼;打牙祭去的。

    也是赶巧;福瑞楼推出了应时活动,为了庆祝三年一届的科举考试;从八月九日到十五日;酒楼每天玩个花样,写诗,对对联,猜字谜……

    福瑞楼的消费层次高,来这里的不是官家子弟就是富商巨贾,这些人里面有文有武,有凭借自身能力起家的,也有受祖上荫庇的世家子。会来这里打发时间的人你说学问多好?谈不上,多是附庸风雅之徒,基本就是能做两首情诗打油诗,为了配合他们,九爷在定活动的时候特别选了能炒气氛又能让多数人参与,即便不能参与也能坐在一旁凑热闹的。

    胤禟这个决策很对,秋闱第一日,福瑞楼就火爆得很,不少八旗贵族子弟约着过来凑热闹。

    贾赦到的时候酒楼里人已经不少了,那掌柜忙得团团转,见门口又来了人,侧身一看,哎哟喂,竟然是这祖宗。

    “天师登门,福瑞楼蓬荜生辉啊!”

    “您快请,楼上坐!”

    ……

    掌柜热情的招呼贾赦,亲自领他上楼。“您看吃点什么?咱们楼里推了几个新菜,可是尝尝?”贾赦倒是喜欢吃,对品质却没有太高的追求,在汴京城里做了好几年算命先生,习惯了市井小民的生活,太精致的菜肴他反而享受不来,听掌柜这么说撇了撇嘴,要了只烧鹅,又点了一盘切牛肉。

    贤圣天师贾恩候是个怪人,不是一个人这么说,他这样吩咐掌柜的就不再推荐别的,让店小二过来斟茶,自个儿谄媚的鞠了个躬下楼去了。

    这日是诗词接力会,要求也简单。第一,做出来的所有诗都得同科举考试相关;第二,有意参加的在进楼的时候就会抽到一个序号,一号起诗,每人一句,按顺序接。

    比如:

    编号一的客人说:朝为田舍郎,

    编号二接:暮登天子堂。

    编号三对:将相本无种,

    编号四结尾:男儿当自强!

    这首便是说金榜题名一步登天的,一首完了五号再起诗,这么循环下去,谁卡壳谁淘汰,留到最后的得神秘大礼一份,说是九爷亲自准备的,绝对高端大气上档次。

    贾赦是什么身份?

    超脱凡尘俗世的玄门高人。

    他是被掌柜亲自领进来的,并没有抽牌子,眼看着活动就要开始,斟茶的店小二就把这事同他说了说,问天师要不要凑趣。

    “你让我看画符看相倒是可以,写诗就算了,我要是有那本事能混吃混喝埋没才能?早就报效朝廷为万岁爷分忧去了。”贾赦就是太过爽直,他一开口险些把店小二噎着。

    “您这样的出身,学问自然是好的,小的明白,都明白……”

    那人把话都写在脸上了,他就是想说贾赦太谦虚,才说了半句,就有人插嘴了,正是边上那桌的,一个穿着墨色衣衫风流倜傥的男人。

    “你这奴才真不懂规矩,人家没主动拿牌子你还上赶着推销,若是让天师首轮就淘汰,丢了脸算你的?”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懂不懂?”

    他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摆明是说算命的没文化,店小二头上冷汗涔涔,对着那青年腆着脸赔笑说:“公孙大人真会开玩笑,贾老爷是万岁爷册封的贤圣天师,本事大着。”

    店小二一个称呼,贾赦就知道这人是谁了。

    不就是当初捅太子刀的御史大夫公孙闫。

    公孙不是京城大姓,这人是凭本事爬上去的,官职不高,得罪人的本事却不小,一张嘴毒得很,被他拿住把柄不死也要褪层皮。按理说,这样一个极品早该被人打击报复弄死了,他却活得潇洒极了,日子过得十分悠哉。

    京城里流言蜚语传得多了,对这位极品御史贾赦多少也有些了解,他一看面相,这厮应是言官,出身不是官商之家,而是隐世家族,这恐怕就是满朝文武恨死他却又无可奈何的原因。

    有人暗中保护乃其一。

    他自身本事大成算多乃其二。

    康熙的维护是乃其三。

    公孙闫的身份,康熙铁定是知道的,不仅知道并且还默许他胡来,只要有道理有证据,任他闹翻了天也不会怪罪。

    贾赦朝隔壁桌一拱手,“早就听闻公孙御史是个妙人,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听到这话对方挑了挑眉,“贾天师莫怨我多嘴就好。”

    “怪罪倒不至于,本老爷有一点要纠正,万岁爷册封我为贤圣天师,固然不是因为学识,不过,作为上通天下晓地,看相、测字、卜卦、做风水、画符纸无一不通的玄门弟子,即便诗词造诣不高,我总是有办法渡过难关的。”

    公孙闫是闲得无聊来瞧热闹,没想到还能遇到让他感兴趣的事,贾恩候倒是很有意思。

    两人对视了一会儿,同时笑出声来。

    “本御史对贾天师真是很有兴趣,不如露一手?”

    贾赦也无所谓,他恢复活动之后的确有些过于低调了,除了闹得满城风雨的续弦事件之外,在专业领域还没有作为。都说过犹不及,太高调遭人忌惮的确不好,太低调也会给人一种好欺负的感觉,这也不是贾赦希望达到的效果。

    他没有同礼部尚书死磕,任由康熙将罪责推到内宅妇人身上,草草结案,这已经是退了一步,关于续弦一事,借便宜娘之口,意思也传达出去了,夫人邢氏刚走了一年,他心中挂怀,并无迎新人进门之意。贾赦做这个事是合乎自己心意的,更重要的是,给康熙造成了对方让步颇多的感觉。

    按照正常逻辑,男子汉大丈夫能吊死在一个不上台面的女人身上?邢氏小门小户出身,她本身就配不上贾恩候,她的死是顺应民意。

    贾赦这样的身份,就算续弦也能娶到八大姓满洲贵女,史太君却放出了那样的话,为什么?当然是为了让他放心。康熙一想就觉得贾赦还是很上道的,凡事不让他为难,还知道避嫌,不结党营私。

    人要是太安分,就会让人觉得好欺负。

    这种形象能让康熙放心,同时也有弊端,太懂事的人都容易被忽视,你做啥人家都觉得理所当然,隔三岔五闹一出也好。

    人嘛,太完美反而不真实,让人觉得拿捏不住。

    想想猜中考题可能给康熙带来的困扰,贾赦愉快的同意了公孙闫的提议。

    福瑞楼头一天的活动就这么被搅黄了。

    “用玄门法术来赢诗词接力实在是大材小用,天师同意的话,我们玩点别的。”

    贾赦端起茶杯喝一口,等着他往下说。

    公孙闫也是个极品,他一开口,语不惊人死不休。

    “既然是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咱们也不离题,就来猜本届秋闱的考题如何?”贾赦还没表态,他又补充道,“若是不行天师你就直说,换一样也无伤大雅。”

    ……呵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