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法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路法则- 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杜祥严肃的说道:“高市长;据调查福华石化公司的管理层;这几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虽然章光汉说的困难也是实情;但这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公司是海州市政府重点扶持企业;政策方面倾斜的力度很大;就是这样的环境让不少的领导有机可乘;保障基本生产的设备他们不敢乱来;可是搞点别的项目中饱私囊的事情却是没少干;据说章光汉的儿子在国外一年就要花掉十几万美元;他的收入连零头都不够;哪里来的?还有;公司的领导们生活方面奢侈作风很不检点;职工们对此意见很大。光是奔驰宝马轿车公司就有七八辆;都是上百万的那种类型。”

    然后接过高建彬递来的烟道了声谢;继续说道:“这次跳出来喊着要破产;其实也就是个口号;一方面估计是在担心搬迁的时候;把这些事情闹出来没有办法收场;迁新址的时候国资委是要派督察组去监督资产的;明明更换的东西居然没有更换;财务却把这笔钱划走了;事情当然就露馅了。第二个方面就是章光汉和季绍程副市长的关系非常好;两人经常的一起出入高档消费场合;这些问题职工们也有私下向纪检委反应的;可是因为季绍程副市长的插手;最后都不了了之。在您提出的建设生态城市搬迁污染企业的决定面前。福华石化做这样的动作也是很正常的。”

    高建彬说道:“杜祥同志回去后对福华石化的情况;写个详细的报告给我;既然章光汉已经承认了自己的责任和错误;而公司又面临着破产的威胁。领导层势必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福华石化有着一万多名职工;如果再加上家属的话;就是一组庞大的数字;真要是出了大问题;市里没有那么多的财政资金和岗位进行解决。在此之前我也听到不少对你的反映;今天的考试你算是及格了;不要为以前的事情背上什么包袱。市委对你还是信任的。以后发现了什么问题;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不管是现在的还是以前的;有了错误就要及时的纠正;我希望换届的时候你能更进一步。”

    要是连这句话都听不出来;杜祥也不可能坐到市国资委主任的位置上;他连忙站起来神色激动的说道:“感谢高市长对我的器重和栽培;我一定会围绕在以您为核心的政府周围。为海州市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坚决的与那些违规违纪的事情作斗争;绝对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高建彬微微点点头。杜祥知道这位领导喜欢的是行动而不是拍马屁;就告辞离开了;等他走后;高建彬站起来看着窗外的景色;自言自语的说道:“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就是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好像有什么东西已经露出端倪;就是没有抓到”

    章光汉秘密的来到月霞山季绍程的别墅里;把今天见高建彬的事情;前前后后向季绍程和李童说了一遍。季绍程哈哈大笑;说道:“李少的主意果然高明;如果高建彬他对福华石化开了口子;那剩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市皮革厂还有那么多的职工等着救济呢老章马上给老刘打个电话;让他也组织职工代表找国资委叫叫苦。特别是那些家庭困难的老职工;就说政府因为建设生态城市的缘故;要把皮革厂这样的污染企业取缔掉。这个高建彬到底是年轻经验不足;想要搞改革怎么能搞特殊化呢?”

    李童却说道:“不要高兴的太早;这也就是他刚接手工作;所以才出了这样的纰漏;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假的东西就是假的;千万不能给他反应的时间;马上进行第二步计划。高建彬背后的能量非常大;就是上边也不敢轻易的招惹他;别的不说;京都张家和金国林这个国家政务中心的党组副书记;这样的后台就足以让人看着胆寒。当然;上边不害怕他们;可是要尽量的维持表面的和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啪的一声响动;一个白瓷杯被扔到地上摔得粉碎;高建彬听到杜祥的报告后勃然大怒;私营企业都已经接受了政府的规划准备搬迁;怎么反倒是国有企业纷纷的跳出来和自己作对;和政府的政策对抗;难怪自己感觉到事情有些蹊跷;他马上就开车赶到了国资委的办公楼。

    来到会议室一瞧;这里还真是热闹;杜祥和几位国资委的领导同志;面对着四五十名皮革厂的厂领导和职工代表;显得有些疲于应付;这些职工代表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工人;说起话来那是理直气壮的。

    看到高建彬来了;杜祥连忙和几位领导同志站了起来;请他坐到了中间;一位老职工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高副市长;你可要为我们皮革厂几千职工做主啊”

    高建彬平和的说道:“老同志;市里也没有对皮革厂怎么样嘛;你们这么多的人跑到国资委来干什么;这样会影响到国资委的正常办公秩序;任何事情都有办法解决;但是不要采取这么激烈的形式。”

    另一位老职工说道:“高副市长;市里为了建设生态城市要取缔皮革厂;那你说还要怎么样?大家都为工厂干了一辈子;把青春和血汗都奉献给了国家;要是皮革厂破产了那我们这些老家伙后半生怎么活?我们是国家的企业职工;有这个权力找上级领导要说法;我们就是在这里讲道理;也没有做出格的事情;难道这也不行吗?”(。。)

第四百九十八章 惹火烧身() 
这群人的经验看起来是相当的老到,说出的话可以称之为滴水不漏,如果企业面临着被取缔,职工们推选几个代表到上级主管部门询问安置问题,而且没有任何过激的行为,这当然是合情合理的,谁也不能说他们就做错了。

    高建彬的眉头轻轻一皱,说道:“我来请问你们,是谁看到市政府或者国资委下发了文件,要求皮革厂破产的?我作为分管全市工业的常务副市长,这样的消息我都没有得到,你们是从那里得来的?”

    对着这个情绪有些激动的老职工,他温和的说道:“,老同志,请问您是亲眼见过市政府的文件通知,还是听到国资委的领导同志亲口和你说过?”

    质问高建彬的这位老职工,一时间竟然被这句话问住了,他这才想起来,根本就没有看到过任何的书面证明,顿时心里的怒火就不翼而飞了,又想到刚才面对的是市政府的副市长,居然还用那么冲动的语气和他说话,心里面不由得有些惊惶。对于他这样一个普通的职工来说,得罪了高高在上的副市长,那绝对会是灭顶之灾的。

    高建彬当然不会对他发火,这些代表是受到了某些人的蛊惑,他转头对杜祥说道:“皮革厂的领导来了没有?”杜祥指着一位躲躲闪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有些生气的说道:“这就是皮革厂的厂长兼党组书记刘显达同志!”

    高建彬看着刘显达说道:“刘显达同志,这个事情对于海州市的影响极其恶劣,你是皮革厂的党组书记,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居然不负责任的蛊惑职工,到上级主管部门无理取闹,你的胆子也太大了点吧!你难道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京都马上就要召开党的国家级代表会议,你这是为党旗抹黑,没有原则没有党性。必须要今天的行为负责任!杜祥同志,市国资委马上发文免去他的一切职务,把这个事情移交给纪委督查室处理,现在稳定大于一切!”

    刘显达的脸色马上就变得有些苍白。他万万没有想到高建彬连问都不问他一声,就把他的职务给免掉了,居然还要交纪委审查,这是要往死里整他!

    刘显达怒声说道:“高副市长,你这是纯粹的打击迫害为职工保障合法权益的领导干部,我要到省委去申诉!国资委已经明确的表示要破产一批企业,而且我们皮革厂也是在名单上的。我这样做有什么错!”

    高建彬淡淡的说道:“为了创建海州的生态环境,保障市民的健康,国资委的确是做了全市的污染大户调查,你们皮革厂榜上有名也是对的,不过,这好像在概念上是两回事。市政府现在做的属于污染大户的搬迁以及强制措施,你说的那是为了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国资委进行的破产重组。你这是在混淆视听偷换概念,就是傻子也能听得出来!”

    刘显达被这几句话说得顿时就哑口无言了,自己设下的圈套算是白费心机。高建彬冷笑着说道:“姑且不论你的这种肮脏心思,国资委的破产重组也是对你们皮革厂有利的,抛掉原有的枷锁轻装上阵,这有什么不好吗?退一万步讲,我来问问你,破产的第一条就是首先安顿企业的职工,然后才是清偿债务,你敢说你不知道?皮革厂的数据我早就看过,并没有达到破产的程度,你们到哪里去欠的那么多的债务。以至于资不抵债申请破产?”

    那些老职工们到现在已经明白,这次是上了刘显达的当,于是纷纷围到高建彬的身边诉说厂领导作风粗暴生活豪奢的问题,一位老职工愤怒地说道:“高副市长一说我才想明白,皮革厂效益虽然比不上原来,可是也不至于就到这样的地步。前两天不是刚买了两辆宝马车吗?”另一位说道:“你们这些厂领导打着考察的幌子,刚从南方回来,怎么厂子突然就要破产呢,原来你是在利用我们,高副市长,我们这次误信了这个grd,真是对不起您!”

    高建彬对杜祥说道:“看起来皮革厂的现状很严峻,这几位厂领导都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我要求你们立刻就派出工作组,先把财务的账目封存,等到纪委的同志到了就开始审查。今天正好也有我们的职工代表,一起把问题反映出来,你们现在这里谈一会,我马上通知纪委,注意工作方式。”他说完这句话站起来和几位老职工握了握手,根本无视几个快要瘫痪的厂领导。

    等到高建彬走后,杜祥和国资委的领导们,看着刘显达的眼神冰冷的能把他冻死,不管怎么说,皮革厂是属于国资委的管辖范围,真出了事情他们脸上也不好看,有着连带责任呢!

    谁都没有想到皮革厂的事情,居然是这样的结果收场了,高建彬处理问题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格,也深深的震撼了政府机关的干部们。随着纪委和国资委工作组的严格审查,皮革厂连厂长、副厂长加上财务,至少被纪委双规了五六个人,所有的职工都是举双手赞同的,跳出来告状平时可能没有这样的胆量,但是这个时候站出来的人就越来越多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职工们的检举揭发下,案件办理的非常顺利。

    得到消息的季绍程和章光汉当即就傻了眼,千算万算怎么也没有算到会出这一章,明摆着就是他们把刘显达送进了监狱的大门,甚至是刑场!

    李童并没有把刘显达放在眼里,可是这个主意是他出的,难免有些尴尬的脸红脖子粗,很明显这就是个馊主意,高建彬就这么好糊弄,做事情的时候总想着是人家傻,没有想到看结果的时候居然是自己傻,这种心理落差让向来认为才智过人的李童差点吐了血。

    季绍程说道:“这件事看起来是我们过于理想化,太急躁,本来还不见得有事情,这次那个家伙肯定要起疑心了!”章光汉叹了口气,说道:“我和老刘交往了快三十年,一直是情同兄弟的。他对我也是言听计从,没有想到是我断送了他的下半生啊,李少,这个事情可不能就这么算了。我们要给他找回这个场子来。”

    《南江晨报》很快就刊登了一篇,关于海州建设生态城市的文章,随后在省委常委会上,李文洋就拿着报纸说道:“对于海州市政府建设生态城市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群众的身体健康,我是非常赞同这个举措的,这也是国内外的大环境大趋势。可是海州市的高建彬同志毕竟还很年轻。工作起来经验有些缺乏,这么浩大的工程不可能是短时间内操作完成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所有的企业都搞一刀切这不符合当前的形式。前几天还有记者发现,几个企业的职工找到了国资委反映,这样的举动会让企业面临着破产的威胁,要求国资委慎重对待这样的问题。”

    雷勇纯也笑着说道:“我也听说了海州的事情,企业搬迁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建一个新厂总要两到三年,而且还要上价值昂贵的环保设备,缴纳巨额的环境治理费用。实在是有些承受不起了。有些效益稍微差一点的企业,正在紧张的搞生产开拓渠道,转变困难的局面,如果暂时保持目前的状态,还能够找到机会,可是要搬迁的话就撑不住了。”

    组织部长林青海说道:“海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高峰期,这些企业也是重要的税收来源,特别是石油化工企业都是纳税大户。我觉得高建彬同志做这项工作有些急躁,这段时间不少的国有企业向媒体反映这个问题,一旦企业破产。就会有大量的失业人员需要安置,这不仅仅给政府带来了压力,对社会治安环境也造成了影响,对海州的招商引资形象也是不利的。”

    这并不是今天省委常委会所要讨论的内容,可是既然这三位常委开口了,说的还那样的尖锐。谢铭远作为一把手就感到事情有点不寻常。海州要打造绿色经济生态城市的做法他是认可的,发达国家早就开始这方面的建设了,我们国家相比西方来说,对环保关注的力度就有些偏弱,中央也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加快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速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由海州市先出面搞工作试点,对南江省来说是件好事情。

    谢铭远说道:“同志们,本来这只是海州市政府的正常工作,作为上级领导部门我们不便进行干涉。想要搞改革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我倒认为这是好事,能够对工作起到更好的推动和完善的效果。既然有三位同志提出了自己的担忧,那我们就先发表一下各自的意见吧!”

    谢铭远的话已经清晰的表达出他的意思,第一,就是海州政府方面的正常工作,没有必要在省委常委会上讨论,随便的干涉地方的工作,这是很不合适的。第二,他支持海州市创建生态城市的做法,改革总会触犯有人站出来反对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更有利促进工作的开展,减少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常思辉作为省长,对于这三人批评海州市政府的事务有些反感,这不是人事问题,你们的手伸的也太长了点吧?我这个当省长的还没有发话呢,你们三个站出来这是要给我上眼药呢?作为省长来说,政府工作绝对不会容许别人说长道短,要不然下面的同志怎么看?

    常思辉说道:“我同意谢书记的意见,我们要对海州市政府的同志给予足够的信任,而不是改革刚开始出了点小问题就要横加指责,要是省委什么事情都要过问插手,地市的领导班子以后还怎么开展工作?那么多的职位岂不是浪费资源吗?敢于站出来做这项工作,他们承受的压力非常大,建设生态城市绿色经济是国际的大趋势,在国家政务中心的会议上,首长多次强调过这个问题。不能因为遇到困难遇到不同的意见,就放弃了利国利民的长远战略目标,这是对国家和人民不负责任。企业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而政府的领导同志们,要考虑的是全市几百万群众的利益,出发点不是一个层次。因为几个企业就置全市人民的健康于不顾,这是因小失大的错误行为!”

    丁永真说道:“常省长说的非常到位,省报连续对海州市的改革做了报道,并没有刚才文洋同志所说的一刀切现象。而是逐步的对污染企业进行整顿治理,说明高建彬同志考虑的非常周全。没有能力上环保措施,那就代表以后这类企业还会继续的制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