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剑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尽剑神-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只有忍着,等适当时机一定会还老道士清白,到时候新仇旧恨一并了却。

    三个月后刘府召开相剑大会,到时候会来很多人。刘府再是气焰熏天,众目睽睽下,想必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自己和老道士下手。

    盛唐国最尊崇剑修。剑修又分为佛剑与道剑。但无论佛道两派剑修,毕生无不孜孜以求一柄绝世神兵。

    由于名剑利器难得,加之缺乏技艺高超的铸剑师,许多华丽的宝剑,千金不换的宝刃实在难负盛名。

    于是铸剑大师与专门鉴定宝剑的相剑大师水涨船高,身份日益显贵,俨然成为不低于剑修的方外高人,受到万人敬仰。

    卓藏锋的剑品一书,正是当今天下最负盛名的大相剑师所著。当初老怪物千辛万苦从太学院抢来,是有其良苦用心。

    此书中详述各大名剑特征,以及选取甄别之法,甚至于当世顶级剑修高人所持名剑都做了介绍。其中更是对许多绝迹江湖,深隐方外的名剑都有涉及。

    严格来说,此书出自于剑而甄于剑道。

    前朝一位剑修,半生平平;观千剑而识器,一夜悟道,成为神一般的存在。

    既然卓藏锋是剑道谪仙,不能凝聚玄劲,化天地元气为己用;那么通晓天下名剑,未尝不是一条修行之路。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章 欲加之罪与处心积虑() 
数日后,天终于放晴,阳光照在厚厚的积雪上,发出刺目的金光。

    卓藏锋站在一处山崖上,双脚踩着滑溜的冰雪,手握强弓对准长空。

    太阳射出万道金芒,他的瞳孔中反射着那璀璨的色彩,显得神采奕奕,尽管眼眶酸涩,也强自忍着。他要迎着夺目的光线看清楚太阳的轮廓。

    弓开如满月,保持一个姿势不动,锻炼手指与臂膀的力量。身上逐渐渗出汗水,但是绝不颤抖。费尽心力只求一个稳字。

    脚下万丈深渊,是为了训练胆量,训练随机应变的本领。

    每天都重复着这个简单的动作,若不是身材单薄,真让人会错以为是一尊开弓射日的石像。

    许多次,有鸟儿落在肩头,有苍鹰在头顶盘旋。他咬牙苦撑,眼睛瞪得铜铃一般大。

    深山无人处,他依旧遵守着约定,轻轻放下木匣,念起口诀。

    尽管还会一如既往地昏睡,但是醒来往往会感觉神清气爽。

    试着打坐调息,感悟天地元气,然而目力所及四周元气叆叇,凝聚如云,但是却不能吸收一丝一毫。

    真是咄咄怪事!我可以看到天地间的元气运转,为何却无法吸收?

    若是修炼方法不对,这呼吸吐纳,天下间的修行之人都以此为基础,早已奉为经典,并非什么神功秘籍。难道是因为自己没有打通“玄窍”?

    开通“玄窍”有两种方法。第一种称之为“外通”,就是指利用天材地宝,丹药圣水加固筋骨经脉,以六品武夫境之上的修行者用本身玄劲通关。

    第二种称为“内通”,就是修行者本人自动感悟元气,于自然状态通关。

    相对而言,行“外通”之法的修行者,对个人财富地位有极大的要求,普通子弟不能望其项背;而行“内通”之法的修行者显然更需要天赋,以及对修炼的刻苦。

    十六岁不能打通“玄窍”,基本就决定了终生只能做一名普通的武夫,无法达到更深的修行境界。

    想着自己还有二年就满十六岁,老怪物也不知死哪儿去了,如果箭术也算武技,眼下能够自保的只能靠这一篇秘传射法指决。

    经过这段时间苦练,他的目力变得敏锐无比,百步之外开弓,从无不中。

    他能看到狂风中飞舞的尘埃,能看到脚下雪水消融时的细微变化;能把一只飞鸟看成一只硕大的老鹰,也能分清百丈之外松林中是松针坠落还是积雪融化。

    此时他并不清楚,如果他的修为在九品武夫境,随手一箭就会让那些同境界的高手手忙脚乱。

    他只是憋着一股气,一次次拉动强弓。

    一息三箭,一息五箭。

    在一个呼吸间他可以发出五支羽箭,而且百发百中。当然,这还只是一次搭一直箭的情况下,不能算他的连珠箭射法。

    控弦的手指磨破了皮,血迹在弦上风干,再震落到地上,手指起了厚厚的老茧,那种疼痛的感觉刻骨铭心。

    有时候想到老怪物违期,就是一肚子火气,把木匣竖起来当做老怪物出气,一箭一箭射去。

    “叮叮当当”金光四射,锋利的箭簇遇到木匣迅疾弹开,羽箭飞坠,箭头早已折断。

    但可气是木匣上连点滴痕迹也没有,即使雨滴落在地上都会留下印记,何况锋利的箭矢?这不由让他更是火大。

    然而就是这样,他既无法打开木匣,也无法损伤其毫发。

    练箭期间,又偷偷去过两次县城,除了带回来吃穿用度之物,还带回来一张墨迹未干的布告。

    布告是他在城墙上扒下来的,最底下盖着大红的官府印章,告示的内容则是历数老道士贪污香火钱,纵火潜逃等等劣迹,最后发出巨额悬赏。

    以此推断,这份告示必然是在刘府的授意下帖出,他们定然是以为老道士也已随着青云观化作了阵阵浓烟。

    老道士看了,低头不语。

    卓藏锋放下告示,不愿意看见老道士颓丧的表情,转身出去练箭。

    老道士本分一生,不会看签算卦,不会唱诵神咒,攘灾驱鬼;只知道抄袭道典,劝人行善。

    也难怪道观会在他手里衰落。而且他十分信任官府,凡是官府的榜文他都视为金科玉律,绝不容怀疑。

    不过,临老落了这么一个名声,又是官府钤盖图章的榜文,对他来说简直是最大的屈辱。

    老道士躺在一片用芦苇编制的草席上,斜靠在洞内,道袍已经破烂不堪。他呆呆望着少年从山下给他买来的一领普通衣衫,犹豫片刻,终于脱下穿了几十年的道门法衣,哆哆嗦嗦换上。

    他走出山洞,望着山巅的积雪,叹了口气。

    春天已经来临,但是寒冷的栖凤山依旧一片严冬景象。

    他已行将就木,衰老残年,远方的侄儿来了几次,要接他回家养老。但是他放不下这个八岁就跟随他的少年。他知道当年留下少年的怪人非同寻常,他想等到那人回来,然后自己就可以放心的落叶归根。

    他看着卓藏锋一个人站在山崖上练箭,单薄的身影沐浴着阳光,心里莫名有些疼痛。

    卓藏锋发现老道士在远处望着他,心想他很久没走出这么远了,难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收起弓箭,一溜烟跑过来。

    老道士望着他走近,笑笑,说道:“外面比洞里暖和。”

    他像是自言自语,也像是给卓藏锋解释出来的缘由。

    卓藏锋关切问道:“老师傅,你不舒服?”

    老道士摆手道:“吃了这么多天药,病早好了,我想去青云观看看。”

    卓藏锋想了想,抬头道:“我陪你去。”

    青云观处于两峰之间,风水甚佳。两人走下山来,远远看到烧成灰烬的青云观废墟上,有许多工匠在清理砖石碎瓦。

    卓藏锋骤然一惊,留下老道士,飞快奔了过去。

    数十名工匠忙着清理废墟,还有两名在用线丈量尺寸。显得很认真专注。

    卓藏锋走过去,一个为首之人怒喝道:“臭小子!赶快走开!”

    他忍着气愤,看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问道:“你们这是做什么?”

    “做什么轮得到你来管?”为首的那个人没好气道。

    那名蹲地上测量的中年人脾气还好,插嘴道:“管事,何必要跟一个乡下小子一般见识。”然后起身对着卓藏锋道:“你这少年,赶快走开,此地原是青云观旧址,老道士烧了观宇,携款私逃,香严寺元德法师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要在这里建造寺庙。”

    原来是这样,看来这元德和尚早就对青云观垂涎三尺,处心积虑想要霸占。若是自己没有招惹刘垂安,他们也一样会行此恶毒之事。

    “好一个阴险的和尚!”

    卓藏锋恨得牙痒痒,想起后天就是“相剑大会”,到时候群贤毕至,就是刀山火海也要走上一遭,一定要让元得和尚的阴谋大白于天下,还老道士清白。

    眼下不宜打草惊蛇,想到这里,他装作无事般反身离去。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章 道无行迹() 
刘垂安之父刘大赐原是边陲一裨将,因罪贬谪在此地,数年不得进迁。去年派人清理渊湖时偶得一柄古剑。这让他原本暗淡的前途又出现了光明。

    既然盛唐国最重剑修,那么每个剑修当然都对名剑爱之深刻。

    对于他们来说,绝好的宝剑能加速修为,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

    若有一柄宝剑献给上级,官复原职还不是小事一桩?自来到栖凤县,刘大赐就四处访求名剑,以作进身之阶。上天不负有心人,如今终于如愿以偿。

    然而,这柄剑却打不开,身边幕僚也个个束手无策。不得已他才遍请剑修名流,博学鸿儒,铸剑师相剑师,举行相剑大会。

    而他此举还有深意。

    刘垂安已经十五岁,十六岁未打通“玄窍”,那么他的修行之路也到了尽头。此时借助“相剑大会”请那些名流剑仙,一定有六品武夫之境上的高人,到时候多出重金,自然有人替儿子打通“玄窍”。

    此是一举双得。

    “相剑大会”是难得的盛事,整个县城百姓谁也不愿意错过。尤其是那些对修行存有期望的人,更是趋之若鹜。

    卓藏锋穿了一件新衣,背负木匣。长弓挂在木匣一侧,箭囊中装了三十支飞羽。

    老道士做俗家打扮,神情低落,一言不发,只顾低了头走路。

    大会定在阁天楼,此时路上人潮汹涌,摩肩接踵。

    两人随着人流而行,大家只顾赶路,倒也没人注意这一老一少。

    阁天楼建在县城西北,雄临渊湖,雕梁画栋,华丽雄伟。

    相传湖中曾有蛟龙飞升,人们建楼以作纪念。

    楼下重兵把守,早聚集了许多看热闹的百姓,楼前青石阶上八名手握长枪的士兵,兵甲生辉,阻拦闲人进入楼内。

    卓藏锋看了一眼周围的人,然后沉下心,望向阁天楼顶。

    楼高三层,他看到楼上欢宴刚起,有一个身着袈裟的僧人在高声吟诵,不时传来阵阵欢呼。

    他拉着老道士挤过人群,一名兵士挥出长枪拦住,连声呵斥。

    许多人看到一老一少,都露出讶异的神情。

    老道士在此地还算熟人,很多上了年岁的人都认识。此刻他穿了一件灰色单衣,身旁跟着一个面目清秀,背负长匣的少年。

    不是他烧了道观逃了吗?又怎地不着道袍,难道竟然还俗了?

    他还俗倒也罢了,竟然还有胆量来到这里?

    还有,这少年身后的木匣又是做什么?

    剑修负剑为常态,而这个少年算什么?

    标新立异,以引起权门豪贵的瞩目,博一时功名?

    两人的出现引发阵阵议论。

    看那些军士长枪横挡,阻挡百姓进入,卓藏锋有些气愤。

    他大声道:“阁天楼是百姓出资所建,为何不让大家上楼?”

    听到有人用质问的语气跟自己说话,士兵忍不住骂道:“你这个毛孩子,再不滚开!军爷我打折你的狗腿!”

    这些军卒平时仗着刘大赐撑腰,在石渠镇是作恶多端,打人骂人寻常事,杀人越货又何妨!胆敢顶撞他们的百姓,轻则掌嘴,重则一顿马鞭打残。

    卓藏锋毫无畏惧,挺身而起,一只手攥住士兵手里的枪把,大声道:“你凭什么不让我进去?”

    士兵一愣,感觉这个少年力道不是很强,顿时知道他不是修行者,哈哈大笑道:“你以为谁都可以上楼?楼上尽是剑修高人,你们这些乌合之众也配上去?”

    这句话不但是对卓藏锋而说,也是对这些嚷着要上楼的百姓而言。

    百姓们听了,都闭口不语。在门第森严的大乘王朝,武修的地位更是高人一等。

    卓藏锋毫不理会,既已来了此地,就是要上楼。因为登上阁天楼对他来说是已经定下的。他要当着元得和尚的面将他的真实面目揭露出来。如果连楼都上不去,何谈复仇?

    这时,一名身着大红袈裟的僧人推开人群,先前那位兵士见了,慌忙上前接引。

    僧人脚踏地的声音很是响亮,走起路来更是一摇一摆,活像是一只大鹅。

    就在他走到楼门口时,回头望了一眼人群,脸上显露出无比自得的神情,此刻,看到了老道士,脸上的表情忽然变了。

    老道士也看到了他。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畏缩,反而有一种平时少见的愤怒之色。

    这不是元得和尚吗?

    卓藏锋霍然转身,盯着志得意满的和尚道:“老贼秃,我是卓藏锋。”

    老道士面对仇人,勇气倍增,走前一步,沉声道:“我是青云观胡青海。”

    老道士话音未落,人群一阵噪杂。百姓们印证了心头疑问,忍不住交头接耳,胡乱猜测。

    元得和尚看到少年眼中射出凌厉的锋芒,人虽然小,却有种咄咄逼人的威势。

    他想了一下,竟然“哒哒哒”几步走到老道士跟前,强忍着被骂后的怒意,拱手道:“胡道长怎么还俗了?青云观的香火钱难道还不够你娶上几个小妾。”

    老道士转头不去看他,说道:“青云观是谁纵火,很快会水落石出。”

    元德怕他在大家面前说出对自己不利的言语,慌忙把话题引开,“道长既然来了,是非清白自在人心,此时不必旧事重提,坏了刘大人的‘相剑大会’,谁也吃罪不起!出家人四大皆空,你的事与我无关。”

    此刻他心里暗暗算计,故作爽朗一笑,接着说道:“本来想请道长一同登楼,只是你那点微末道行,实在入不了楼上诸位法眼。”

    看他奚落老道士,卓藏锋恨不得一拳打翻他。怕老道士吃亏,忙松开兵士枪把,过去挡在两人身前。

    元德和尚想到少年曾经射伤过刘垂安,不知为何竟然未死。心里有些狐疑。九品境高手都未取了他的性命,倒也算命大。在众人面前他还要保持一副慈悲心怀,于是哈哈笑道:“小道士如今也长成人了?

    此句语义双关,暗地里讥讽卓藏锋。

    卓藏锋心思灵敏,岂能不懂,略一沉吟,回道:“和尚错了!”

    元德和尚一愣,问道:“哪里错了!”

    “一处是错,处处是错,和尚你是大错特错!”卓藏锋跟他打着机锋。

    这原本是高僧大德谈佛论道所谓的禅意,此刻在少年口中说出,犹如天授一般,众百姓暗地里对他刮目相看。

    其实两人对话中自有另一层意思。

    元得和尚的意思是:你还年幼,不算成人,但是能不能成人还说不定。

    卓藏锋的意思是:你错了!既然你一次杀不了我,就永远杀不了我。

    元德和尚第一回合落了下风,自然不甘心。他想了片刻,逼前一步说道:“实则是你们错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章 阁天楼下杀气浓() 
“那么我们错在什么地方?”卓藏锋盯着他的眼睛问道。

    “错在信道而终究弃道;错在出在道门而并不信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