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似随时都会落下。
而道士们全身都被法绳束缚住,面色绝望的看着空中,歇斯底里的挣扎嘶吼。
碧清老道全身也被法绳束缚,这根红色的绳索也不知是何物所制,竟然出奇的坚韧,碧清老道想了数个办法都没有挣脱。
反而浪费了不少法力,本就被压制的厉害的法力,变得更加捉襟见肘。
“法家!”
“你竟然是法家弟子。”
“老道早就该想到的,怪不得龙气反噬如此的强烈,因为你是法家弟子,受龙气法网所眷顾。”
“怪不得,原来你根本不是儒家弟子,而是法家传人。”
“一切都说的通了。”
碧清看着空中高悬的刑刀,脸上表情顿时变得古怪起来,有震惊,有难以置信,也有一丝了然通达。
“可惜你明悟的太迟了。”
“当今天下国泰民安,民心更是思定。”
“任何从贼作乱之人,注定都不会有好的下场。”
“不仅是尔等,就连尔等宗门,也会受到株连,被朝廷大军所踏平。”
司徒刑眼神幽幽的看着碧清老道,有些惋惜的说道。
“身为大乾子民,为何从贼。”
“碧清先是道门的碧清,后是大乾的子民。宗门对我等有大恩,岂能不报?”
碧清老道冷哼一声,有些不忿的说道:
“大乾国祚将尽,这是天数。非人力可以挽回,乾帝盘听从谗言,打压宗门。试图借运延长国祚,吾等岂能坐以待毙?”
“成王败寇,多说无益。”
“只要你放他们走。老道随你处置就是。”
看着被绳索捆绑,跪在地上,露出脖颈,仿佛待宰羔羊一般,随时都可能被斩杀的道士,碧清的眼睛流露出心痛的神色,异常坚定的说道。
“吾为刀俎,汝为鱼肉。”
“如果你是我,今天可能放他们走么?”
司徒刑见碧清道人心意已决,也不再劝说,眼睛一凝,似笑非笑的反问道。
“司徒刑,老道和你拼了!”
碧清老道受此刺激,眼睛陡然变得猩红,抽出随身的宝剑,毫无章法,好似疯子一般扑了上来。
一百五十九章 碧清道人陨!()
碧清老道被司徒刑的话所激,眼睛陡然变得猩红,满脸狰狞的抽出随身的宝剑,毫无章法,好似疯子一般扑了上来。
看着毫无章法,好似村中泼皮打架一般的碧清道人,司徒刑的嘴角陡然升起一丝冷笑,木屐踏在路面上,流水飞溅,身体自然的前倾,手中的长刀陡然出鞘。
噗!
众人只感觉眼前寒光一闪。
两人的身形快速的交错,刀剑轻鸣,显得格外的刺耳。
风轻轻的吹着,一丝丝细雨斜飞,打湿了两人身上的衣物,一丝丝血水顺着刀锋滴落。
碧清老道披头散发,双手持剑,眼神空洞的看着前方,他的剑尖上有着一丝血迹凝聚在一起,化作一滴血珠重重的跌落。
噗!
血滴砸在水面之上,惊起一圈圈涟漪。
看着慢慢消失的涟漪。碧清老道的嘴角慢慢的上翘,流露出一个欣喜的神色。
“司徒刑,尔固然强大,但是就好似这水滴一般,只会在水面上留下一圈圈涟漪,但是最后都是徒劳的。”
“玉清道的强大,岂是尔一介布衣能够了解的?”
司徒刑眼神冰冷的看着胸口,那里有一道剑痕。
两人交错之间,碧清老道竟然瞬间出剑,而且不论技巧还是速度都要远在诸人之上。
司徒刑猝不及防之下,被长剑劈中胸部。
碧清老道的嘴角升起一丝满足的笑容。
但是他的表很快就僵硬了,因为他的胸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伤口,内脏顺着伤口流出,说不出的血腥。
司徒刑将身上的蓑衣拨开,露出里面坚韧的皮甲。如果不是因为今天穿了皮甲,司徒刑真有可能饮恨长剑之下。
这位碧清道人真是隐忍,不仅是司徒刑,就连道观内的道士都被他骗过了。
他不仅擅长法术,就连身手也在诸多道人之上。
这从道士们惊讶的眼神中能找到答案,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那位身体瘦弱,不通武艺,仿佛被一阵风就能刮倒的老道,竟然在剑道上有着如此高深的修为。
甚至比剑道教头中年道士还高。
根据司徒刑估计,那位号称三岁练剑的中年道士,生死想搏,在碧清老道的剑下撑不住十个回合。
如果偷袭,碧清老道只需要一剑,就能斩下他的头颅。
疯癫,没有章法,好似村头泼皮扭打,只是为了降低司徒刑的警觉性,从而发动一击必杀。
他成功了,司徒刑的确是被他的伪装骗过了。
在刚才的瞬间,碧清老道以伤换伤,以命搏命,不顾司徒刑的长刀,手中的长剑仿佛毒蛇一般出鞘。
其速度还在中年道士之上。
但是,他错估了司徒刑的谨慎。
司徒刑担心这次行动出现意外,不仅携带了王旗令牌,不惧法术所伤。更在蓑衣下面穿了皮甲。
保护住要害部位,也正正因皮甲的存在,碧清的长剑才没有破开他的胸腹。
“呵呵!”
司徒刑听着碧清道人倒地的声音,嘴角不由的上翘,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真是该死。”
好似枯木的碧清道人头顶打开。阴神出窍,他的身躯好似真人,但是看起来却有些飘渺虚幻。
碧清道人阴神一离开肉身,就感觉四周好似熔炉一般炽热,更有黑色的怨气煞气缠绕。吓得他赶紧点燃天灯,顾不得天银的消耗。
这才最终稳住神魂。
“真是可怕!”
碧清道人的阴神有些后怕的看着四周升腾的血气,如果不是他刚才用天灯稳住阴神。他的阴神就会被此地浓郁的血气冲散,或者煞气缠绕污染。
司徒刑持刀而立,周身的血气和煞气升腾,好似一个巨大的熔炉。碧清道人别说想要靠近,就是望上一眼都隐隐有一种被灼伤的感觉。
这也是阴神畏惧武者和兵营的主要原因,武者和兵营的血气勾连,好似朝霞,就算他们什么都不做,只凭借那强横的血气,也能将阴神灼伤。
“恩!”
司徒刑脑袋轻转,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盯着碧清阴神所在的地方,嘴角慢慢升起一丝邪魅的笑容。
碧清老道本能的感到一阵不好。
但是还没等他想明白,司徒刑的胸腔陡然吸气,在气压的作用下,司徒刑的胸腔快速的膨胀,看起来好似一个巨大的气囊,又好似一个涨了肚子的青蛙。
“嗡!”
“嗡!”
“嗡!”
就在胸腔被气体灌满的瞬间,司徒刑的嘴巴陡然大张,挤压好似爆炸一般的气体陡然迸射而出。
司徒刑的胸腔腹腔和口腔形成巨大的共鸣,发出一个好似龙吟又好似虎啸的声音。
那声音很大,因为碧清道人被斩杀而愣神的道士被陡然惊醒,但是他们却没有了刚才的凶狠,反而像是被打断了脊梁的野狗。
看着司徒刑眼神中充满了退却和畏惧。
碧清老道眼睛大张,脸上挂着难以置信的神色,因为那一波高过一波的声浪,好似锤头一般敲碎了他全身的念头。
啪!
啪!
啪!
一丝丝听不见的破裂声好似连珠弹一般不停的响起,碧清有些绝望的看着自己的身躯一点点的被裂痕布满,最后好似风化了的岩石一般,瞬间的崩塌。
司徒刑担心碧清老道死的不够彻底,用望气之法观察了片刻,直到碧清的气息彻底的消失在天地之间,这才停下怒吼。
。。。
玉清道福地
一座规模更加宏大的道宫横卧在高山之上。
地仙修为的玉清道人端坐在大殿之中,他的身躯足有几百丈之高,嘴巴大张,好似饕餮一般不停的吞吐着气运和香火。
一只只丹顶白羽的灵鹤在空中飞舞,时不时发出高亢的鹤鸣。
和玉清观福地不同,这里的灵鹤都是真实的生灵。
地仙境和鬼仙境大圆满,最大的区别就是能调动山川地脉,将外界存在的山川河流挪移到自己的福地,从而让自己的福地慢慢的由虚变实。
世人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
愚公每次出门都被王屋太行二山所阻碍,故而下定决心要将大山搬走,并且立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誓言。
终究感动了天帝,派巨灵神将两座山川搬走。
在这方世界也有类似的传说,不过派出巨灵神的不是天帝,而是一位地仙境的强者。
他将两座大山挪移到他的福地当中。
就连那个叫做愚公的人,还有他的村落也被地仙挪移到他的福地,一代代繁衍生息,竟然产生了一个叫做愚公的族群。
正是因为这种力量的存在,福地中才会有真正的灵鹤灵鹿,
在道宫之下,还有数个人类的城邦。这些人都是道门的后裔,或者是道门山脚的村落,被道门施展手段,或者蛊惑或者强制,从山脚搬到了福地当中,皈依宗门,从此不再归大乾教化。
啪!
玉清道宗门福地中有一个屋子,专门用来存放道士的命牌。
如果他们出现了意外,命牌就会破碎,门派就会得到示警。或者派出鬼神接应,或者是派出同门报仇。
以往这里是最清闲,也是最没有事情可做的。因为修道之人大多寿命悠长,就算遇到对手,也有诸多保命手段。
就算陨落,也可以遁入祖师福地。求得祖师庇佑。
故而此地一直都十分平静。
但是最近几日,玉清道上至祖师,下到道童面色都有着几分古怪。因为道士的命牌竟然接二连三的破碎。
就连玉清观的祖师玉机子的命牌也变得黯淡无光,好似随时都能熄灭一般。
现在,就连知北玉清观当代方丈碧清道人的命牌也陡然炸裂。
梳着双稽的道童,看着碧清道人破裂的命牌,嘴巴下垂,仿佛马上就要哭出来一般。
“玉清道人陨!”
“玉清道人陨!”
“玉清道人陨!”
第一百六十章 世外桃源()
玉清道人端坐在大厅中央,目光如电的注视着自己的福地。
在他的庇佑下,有数个城池。
这里土地非常的平整,而且出奇的肥沃,黑黝黝的,仿佛一把都攥出油,在光照之下,竟然隐隐有着一丝灵光。
几条大河贯穿平原,最后交汇在山峦之下,形成一个泛着波光的湖泊。
在湖泊附近被开辟出很多方正好似格子窗户一般的农田,从山顶向下俯视,这些农田好似一张张平整洁白的宣纸,说不出的美丽壮观。
一个个古铜色皮肤,面带沟壑的农民,斜背着一个外形好似鱼篓的竹篓,在道人的监督下,将一粒粒成人手掌长,拇指粗,闪着象牙光芒的米粒播撒在早就挖好的坑中,又小心的将土壤返填。
灵田象牙米。
这是福地特有的灵米,这种米好似肉糜一般坚韧,不仅可以为武者提供大量的气血,而且消化之后,没有任何的残渣。
但是这种米生长的条件异常苛刻,就算玉清道人的福地已经建立几百年。规模不断的扩大,现在只论占地面积,已经不下于一个州郡。
但是能够生产这种灵米的,也只有靠近湖水的几块灵田。
也因为如此,这个灵米才会异常的珍贵。
除了教中的高层,鬼仙,先天武者以外,只有被重点培养的弟子才有资格食用。
故而,在农民种植,收获的时候,都会有专门的道士进行监督,任何人胆敢私藏象牙米,都会受到严惩。
成人手掌长,拇指粗,好似象牙一般的灵米落入灵田中,被灵水灌溉之后,就开始疯狂生长。
一片嫩芽钻出厚厚的土壤,在众人的注视中快速的生长。
一片叶子!
两片叶子!
根茎更是不停的拔高。
不过须臾功夫,一粒种子就长成了几尺高的秧苗,并且开始快速的抽秧,长出一粒粒异常饱满的米粒。
“真是神奇。”
老农对这样的事情虽然早就司空见惯,但是心中还是发出无声的感慨。
这一块是整个福地灵气最浓郁的地方,灵田之上种植着很多高大,粗壮,稻穗足足有一尺多长,好似象牙一般洁白的稻米。
有的象牙米已经成熟,水稻变得枯黄,巨大的稻穗在重力的作用下耷拉着,一粒粒泛着白光的稻米时刻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几头神俊的仙鹤被浓郁的香味所吸引,在空中盘旋,垂涎欲滴的看着黄灿灿的稻穗,恨不得马上就高空俯冲下来。
好在道人们早就有准备,不停的挥舞着浮尘。或者发出怒吼,那些仙鹤也开了灵智,知道道人是福地的主人。
玉清道人这位地仙祖师,就是唯一的神灵。
不敢再放肆,只能悻悻的在空中盘旋几周,仿佛利剑一般窜出。
道人见仙鹤远处,这才将目光放在灵田之上。
已经成熟,好似象牙一般的灵米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轻轻的嗅上一口,道人都感觉自己神智清醒不少。更有一丝丝杂质被排除体外。
经常食用,定然能够洗筋伐髓,但是这种灵米,只有宗门的高层还有天才弟子才能够享用。
他们虽然也是道门弟子,但是每年只能分到几粒米,打打牙祭。
强忍着想要将象牙米吞入腹中的冲动,道人们异常珍重的将一粒粒象牙米装在乾坤袋中,并且做了详细的记录。
并且给没有成熟的象牙米也做记号。
将所有的事情做完之后,几个道人才对着老农满意的点了点头,随手赏赐几个铜子,高兴的老农连连感谢。
这里是玉清道的地仙福地,自然以道门为尊。
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资质好的会被道宫收养,培养成道人。资质略差的,则会被当做羊群圈养,为玉清道提供资源和信仰。
道人都居住在高山之上的道宫之中,他们生来就是高人一等,不需要从事生产,每日只需要修炼法术,或者是学习经文,或者是完成宗门的任务。
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
而普通人则生活在山脚的城池之中。
这些城池建造的很大,青色的石墙出奇的坚固,而且内城外城分明,城门瓮城等一应俱全,但是这些城池的建造风格虽然和大乾的相似,但是却显得更加的古老,仿佛是前朝,或者是更加久远的风格。
无数身穿前朝服饰的百姓走上街头,或者购买,或者叫卖,还有很多人在不停的游玩嬉闹,显得喜气洋洋。
几个年老的坐在路边懒洋洋的晒着太阳,看着几个年幼,扎着小辫的孩子跌跌撞撞的在人群中乱窜。
时不时传来清脆的笑声。
被他们撞到的人也不生气,一脸微笑的看着充满童蒙,充满活力的孩提。
更有人流露出回忆缅怀的神色,也许是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也许是想到了家中的子女。
还有几个身穿华服,一看就是富裕人家出身的小姐买了几串冰糖葫芦,递给那些玩闹的孩子。
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美好和和谐。
百姓在这里繁衍生息,已经传至数代,或者数十代,不知大虞,也不知大乾,让人不由的想到《桃花源记》。
这里没有官府,也没有法律。也没有繁重的劳役,更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