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落日没入山后,天地间彻底陷入黑暗的一瞬间,熊林忽然发现杂乱的缭绕在眼中,让他感到眩晕的黑白两色,似乎忽然活了过来,黑白交错,迅速缠绕,瞬间化作一个黑白太极一闪而过!(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二章 观想()
“太极!”熊林一惊,待要细看,却发现黑白两色又化作杂乱缠绕在一起,纷繁复杂,错乱无踪,根本无规律可循,更不用说汇成黑白太极了。
仿佛,刚才那一闪而过的黑白太极,只是他观察多时,眼花目眩产生的错觉一般。
良久,熊林一双眼都看花了,却再也没能从那缭乱的黑白二色中看到黑白太极的影子。
“呼……”无奈,熊林眨了眨一双酸涩的眼,站起身来,长出了一口气。
“道友,如何?可有什么收获么?”玄灵子还没有离开,一直坐在石桌旁,此时见熊林站起身来,不禁问道。
“似有所得……”熊林点点头,说道:“我刚才隐约从这石碑上看到……”
“道友不用说出来……”玄灵子却是摆摆手,打断熊林的话,微笑说道:“即有所见,便是有缘……只是个人机缘不同,所见也不同,最好还是不要说出来……免得相互干扰!”
熊林闻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却是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显然,每个人能从石碑上见到的东西是不同的,自己看见的是黑白太极,玄灵子看到的或许是另一种东西。
熊林若是告诉对方自己所见,或许会干扰到玄灵子,他下次观此石碑,或许下意识的就会寻找黑白太极的踪影,到时不但无所得,或许还会干扰他原先所见之物。
“道友既是有缘便好,此时天已昏暗,道友不妨在敝观住下,多观察些时日,必有所得……”玄灵子邀请道。
“即使如此,却是要多扰道友了……”熊林点点头同意了,虽然不知道那黑白太极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能否解自己灵魂之困,但这石碑显然不是凡物,黑白太极也是一场机缘,既然碰上了,岂能轻易放弃?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熊林准备现在玄真观住下,多观察石碑,看看那黑白太极究竟是何物,又有何用!
此时已是夜幕降临,天地一片昏暗,虽然熊林已经筑基,这黑暗对熊林视力并无影响,他看向那石碑,其上黑白驳杂仍能看的一清二楚。
但是,毕竟已经观察半日,此时熊林眼中、脑海都有各种黑白缭绕,难以平静,显然不是继续观看石碑的时候。
而且,此时夜幕降临,玄灵子又陪熊林在这做了一下午,还有许多观中事务需要安排。
当下,熊林回房休息,而玄灵子则去了道观前厅,安排事务去了。
熊林回房,盘膝静坐床上,仍觉得满目都是黑白二色缭绕,脑海中也有黑白两色杂乱,心中难以平静。
当下深吸一口气,熊林紧闭双目,心中默念静心咒,将心绪抚平,并渐渐归于平静,开始内视体内情况。
熊林此番肉身并无受什么创伤,内视体内,经脉通畅,其中金色真元,带着丝丝金色雷霆,滚滚流淌,从丹田出,行于经脉中,如滚滚大江,金水涛涛。
修为没有受损,倒是有所长进。熊林见此,不禁暗松口气。
随即又将视线转到脑海深处,此处朦朦胧胧,不知有多深,不知有多广,灵魂居于其中,外有青色光圈想困,并无什么变化。
下午时分,观看那石碑,所见黑白太极,似乎并无什么效果。
熊林对此只能暗叹一声,内视目光紧盯着那青色光圈看了几遍,又将目光转到那悬浮半空的罗盘虚影,心中又在想着如何能驱动罗盘虚影,以罗盘虚影破去了困住灵魂的青色光圈。
虽然玄灵子说石碑上机缘可破他灵魂之困,但他也不能就将希望都放在一个石碑上,也该从其他方面想想办法。
而这罗盘虚影,种种奇效,他却是深知一二的,若能驱动,说不得就能破去那困住灵魂的青色光圈。
一夜无话,熊林试了许多方法,也没能触动罗盘虚影分毫。
第二日,天方亮,熊林结束了一夜静修,起身又来到院中桃树下,观看起那石碑来。
前面道观大厅中,传来朗朗诵经声,玄真观中弟子已经开始做早课了。熊林已经筑基辟谷,也无需每日三餐不断,耳闻着朗朗诵经之声,眼看着石碑上黑白交错,企图再找到那一闪而逝的黑白太极。
日渐高升,时间流转,玄灵子中途来过后院,见熊林专心观看石碑,也没有打扰。其中还有其他道士,也都匆匆而过,没有打扰熊林,或是受玄灵子吩咐,或是见怪不怪。
转眼日过中午,熊林观看石碑一个上午,却一无所得,那黑白二色,杂乱无章,斑驳交杂,根本无规律可循,映在眼中,观想在脑中,都是一团乱麻,只让他目眩神迷,根本不要说看到黑白太极了。
熊林双目微闭,只觉得有酸涩眼泪流下,观看石碑半日,一无所得,倒让自己目眩神迷,双眼干涩。
心中暗叹口气,熊林不禁开始思索起来:“只是这样一力观看石碑,显然不行……这其中必然有什么方法,是我没有注意的……”
“昨日那黑白太极虽然只是一闪而过,但是我看的分明,虽然当时已经是日落时分,天地一片昏暗……”熊林想着忽然一愣,一道灵光闪过心头。
“日落时分?日落时分!日落时分……”熊林双眼微亮,忽然抬头看着天上刚刚偏过中天的烈日,心中电念闪过一道灵光:“那黑白太极的出现,莫非是与落日有关?”
熊林眼中精光闪烁,越想只觉得越有道理:“落日时分,有何特殊之处?当时正是天地由明转暗,阴阳相交之时……若说因此引发石碑有些什么变化,也不是不可能!”
又低头看了看那黑白驳杂的石碑,熊林眼中一定:“是与不是,待到落日时分,一试便知!”
想到此,熊林也不急着观看石碑了,反而就坐在桃树下,闭目养神,静待夕阳落幕,能全神关注石碑,希望能有所得。
日影西斜,一个下午渐渐过去,待到日薄西山,落幕时分,熊林虽然一直闭着眼,但敏锐的灵觉还是能敏感察觉四周光线与温度的变化。
当即睁开眼,转头向西方群山望了一眼,红红的落日正好已经有一般落在山下了。
当即轻吸口气,熊林起身来到石碑前,开始仅仅观看石碑,那杂乱无章的黑白二色,又渐渐融入眼中,汇入脑海。
夕阳渐渐没入山下,天地光线越来越暗,天地间阴阳相交,渐渐由明转暗、由阳转阴,终于在落日彻底消失的刹那,熊林眼中繁杂纷乱的黑白二色,又开始纵横交错,相互缠绕起来,只是瞬间,便开始变得有规律,下一刻,一个黑白太极,再度从他眼前一闪而过。
熊林心中蓦然闭上双眼,努力压抑着心中兴奋之意。黑白太极的出现,不但说明他昨日不是眼花,更证明了他的猜测是对的,落日时分,天地阴阳转换,石碑上机缘自现。
只是,现在还不是兴奋的时候,这次因为隐隐已经有些猜测,熊林准备十足,那黑白太极虽然只是一闪而逝,但他却做了十足准备,全神贯注以对。
那黑白太极虽然还是一闪而逝,但熊林却已经努力将其记下,在脑海中努力观想出那黑白太极。
只见熊林双目紧闭,盘坐在石碑前,脸上平静无波,脑海中却翻腾不休。
有黑白二色在脑海中渐渐升起,相互缭绕、旋转,渐渐汇成太极图形,熊林努力观想着那一闪而逝的黑白太极模样。
虽然还不知道这黑白太极有什么作用,但它每次都是一闪而过,总要先将它记下才行。如此,熊林也不得不在脑海中努力观想。
只是可惜,那黑白太极一闪而逝,速度实在太快,熊林虽然全神贯注,已经第一时间捕下影像,并努力观想,但脑海中黑白太极,终是只浮现一半,就观想不下去,崩散而去,化成无数黑白两色,纵横交错,杂乱散去。
“呼……”熊林双眼一睁,长舒口气,面上却并无沮丧之意,反而隐隐有喜色。
虽然观想到一半就进行不下去了,但总算找对门路了。只要方法正确,一日不行便两日,一月不行便两月,坚持下去,总是能够有所得的。
又抬头看了一眼面前石碑,夜色中,熊林视力并没有受到影响,看的分明,黑白两色交杂,已经再看不出什么踪迹、规律,更不用说那一闪而逝的黑白太极了。
“看样每日落日十分,都要来此观看一番,每日观想那黑白太极一点,总是能将其彻底观想出的……”熊林心中暗道:“就是不知道,这黑白太极究竟有何用,又能不能破去我此时灵魂之困?”
既然落日时分已过,夜幕下观看石碑也无收获,熊林便起身准备离去,他盘算着这一日自己都在石碑前静观,都没有拜会玄灵子,准备去看一看。
只是一转身,熊林心中忽然又是一道灵光闪过:“既然落日时分可以看到黑白太极,那么朝阳初起时呢?”(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三章 脱困()
落日时分,天地由明转暗,由阳转阴,是阴阳交汇之时。而朝阳初起时分,则是天地由暗转明,由阴转阳,同样是阴阳交汇。
那么,既然落日时分,石碑上驳杂的黑白二色能化成黑白太极闪过,那么朝阳初起时呢?会不会石碑上黑白两色也能化成黑白太极?
熊林一想到此,便觉得大有可能,当下便决定,明日凌晨定要来此守候,静等朝阳初起,看天地阴阳交会时,石碑上是否有黑白太极浮现。
不过,虽然有了决定,却也是明日早上的事了。此时天地昏暗,夜幕降临,石碑上也不会有黑白太极闪现,熊林一时无事,便转身去寻了玄灵子。
玄灵子刚领着弟子做完了晚课,见熊林招来,不禁露出微笑问道:“道友今日坐在石碑前一日,收获如何?”
熊林同样微笑点头说道:“大有收获,机缘在握,已经错不了了……”
玄灵子点头,抚须说道:“那便好,道友不过观碑不过一日便有收获,果然是有缘者,比贫道十三年才有所悟却是好多了……”
“呵呵,却还要谢过道友慷慨高义……”熊林谢道。
“哈哈……你若要谢我,便把昨日灵酒拿出来,我再准备些佳肴,你我今夜谈玄论道,一满我口腹之欲便好……”玄灵子大笑说道。
“哈哈……灵酒管够!”熊林同样点头笑答道。
玄灵子当下又吩咐弟子准备佳肴,还是就地取材,不过是些山上灵果,江中河鲜。
熊林则拿出果酒与将军血,二人也就在桃花树下石桌上饮宴,一轮明月渐渐升起,洒下点点银光,二人都是筑基修士,根本没有什么视觉问题,当下对月谈道,也聊起一些凉州与莱州风景……
说道莱州风景,玄灵子便不免说道山下青冥江。
据玄灵子所说,这青冥江也算是莱州一景,发自凉州,而大部分都在莱州,江水呈青色,映着天空,清澈十足。
而莱州另一条大江,黄沙江,却是发源于莱州西南并州,并州多沙土,流入莱州的黄沙江,江水昏黄,有黄沙混在其中,浑浊无比,也因此名叫黄沙江。
青冥江与黄沙江,一清一浊,对比鲜明之极,可算是莱州一景了。
而且,尤为难得的是,青冥江与黄沙江,流入莱州,又会在莱州东部相汇,汇成一条大江,东流入海。
而在两江相汇之处,青冥江水与黄沙江水相汇,一清一浊相碰,汇成一个大漩涡,清浊分明,旋转不休……那才是莱州一大盛景,据说每年多有人前往一观,凡人看其壮观,修士观其道,据说那清浊旋转间,隐隐有大道存其中。
“据说,道宗三代宗主,曾在那观清浊漩涡百年,得悟大道……”玄灵子介绍到那清浊漩涡,不免羡慕说道:“不瞒道友,我年轻时也曾在那观看两江水相汇,清浊水相交,徒费十年功夫,一无所得……唉……”
“哦?如此盛景,他日一定要去看一看……”熊林也产生了兴趣,修仙之道,道法自然,天地之间往往有大道,而往往一些特异之处,更能让人容易感悟到一些大道,于修行却是大有裨益。
既然说那清浊江水相汇,清浊漩涡中有大道,不管是不是谣言,熊林既然决定了要游历一番莱州,那么这样的地方就决不可错过。
“的确,那里你的确不能错过……”玄灵子也是点头说道:“到时候,道友可直接从山下青冥江出发,乘一叶扁舟,沿江而下,顺水而流,一路向东,到时自可到达与黄沙江相汇之处……”
熊林点点头,虽然对那清浊江水交汇,形成的漩涡处也有很大兴趣,但那也都是以后的事了,如今最重要的是掌握那石碑上的机缘,观想成功那黑白太极,看看能不能破除自己灵魂之困,这才是要事。
待到他灵魂之困解除,自可轻松自在,遍游莱州,到时或可下山去,乘一叶扁舟于青冥江上,顺流而下,看看莱州风景。
二人边喝边聊,不片刻月上中天,已是半夜时分,佳肴已尽,一坛将军血也已点滴不剩。
玄灵子兴尽而去,熊林却没有回屋中,而是来到桃树下,石碑前,就在地盘坐,静坐与石碑前静修,开始等待月落日升,朝阳初起,阴阳交换之时。
他想看看,朝阳初起时,石碑上是否也能看到那一闪而逝的黑白太极。
夜深人静,秋露凝霜,玄真观立于高峰之上,此时已经是秋意转凉之时,熊林盘坐与院中,若非一身修为不浅,普通人必然要大病一场。
月影西斜,夜色渐渐过去,东边天地尽处,已经渐渐有红光浮现,那是朝日将出!
这一瞬间,熊林蓦然睁眼,转向面对东方而坐,开始对着红霞吞吐起来。不片刻,一缕紫气凭空生出,没入口中。
朝阳初起时,有纯阳紫气,对修士修行实有大用,若能常年如一日,每日吞吐纯阳紫气,不但能强健肉身,更能洗练元神,纯化真元,实是有着百般好处。
只可惜,每日只能在朝阳将出未出,天地由阴转阳之时,才能吞吐那么一缕,量太小,若想见效,非得每日坚持吞吐,持续十年以上,方才会初有成效。
而若想小成,没有百年以上功夫,三万多日的坚持,那是不可能的。
熊林没有这样的坚持,也只是偶然吞吐一缕紫气,像今日这样,已经在这等了一夜,眼看朝阳初起,顺便吞吐一缕纯阳紫气,也是顺手而为的事,虽然不会有什么见效,却也没什么坏处。
吞下一缕纯阳紫气,感觉口舌生津,天边云霞已经由红转紫,朝阳将出,熊林立刻转身观看起石碑来。
将上面驳杂的黑白二色看在眼中,映入脑海,就在朝阳从东边天地尽头一跃而出的瞬间,天地由阴转阳,熊林果然又看到石碑上,那黑白太极一闪而逝。
“果然如此……”熊林心中大喜,却强压着心境波动,努力将那一闪而逝的黑白太极映入眼中,在脑海中观想而出。
面上平静无波,熊林脑海中则勾勒着黑白二色,渐渐将那黑白太极观想而出。
黑鱼、白鱼,首尾相逐,汇成一个圆,黑鱼上有白眼,白鱼上有黑眼。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黑白相交,汇成一面黑白太极,旋转不休。
“咻……”黑白太极在脑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