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按照剧本中的故事,哈姆纳特也应该最终被掩埋在黄沙之下的——你不觉得现在这样,很奇妙地符合剧本,反而让我们的电影显得更加传奇吗?”
“……这么说倒也是。”
肖恩·丹尼尔点了点头,脑子却立即转起来利用《木乃伊》外景地被大沙暴掩埋的事情来宣传的主意。
而另一边,夏洛特在沙暴过后的沙漠上走了一圈,感受着脚下来自弗兰西斯·法默的法力波动,却知道自己真正的计划已经成功了——
《木乃伊》的外景地“哈姆纳特”,真的成了一处带有神奇力量的所在。
这是弗兰西斯·法默以类似龙的力量,聚集地脉和阴气带来的结果;
更是大沙暴的自然伟力与法术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
——当然,需要等到《木乃伊》的电影真正上映,这种“神奇”才能算最终完成。
ps:书友们,我是魔幻的石头,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473章 鬼城()
总之,在舍夫沙万附近外景地的拍摄,算是告一段落了。
——虽然连外景地本身,也“告一段落”了。
但是,《木乃伊》剧组并没有就此离开摩洛哥。
在舍夫沙万稍事休息之后,他们又前往了位于卡萨布兰卡附近的第二个外景地——
在这里,一个类似20世纪初埃及开罗的假城市外景已经搭建完成,他们将在这里,拍摄剧本中关于开罗城内的场景镜头。
——这其实是没办法的事情。
且不说埃及不可能开放自己的很多古迹,让《木乃伊》剧组进行实景拍摄;
也不说埃及的局势和治安情况一直不太稳定,不太适合剧组进行拍摄——不然剧组当初也不会选择摩洛哥沙漠作为外景地了;
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现在已经是1998年,眼看就要进入21世纪了。
——就算是在真正的开罗,也很难复现二战前英国殖民时代的城市面貌了。
这种情况下,《木乃伊》剧组也只能用木头、塑料和硬纸片搭建虚假的城市了。
好在,这一手,好莱坞电影人在西部片时代就已经玩得很溜儿了。
——很多六七十年代的老西部片中,那些牛仔们当街决斗的西部风情明显的小镇,其实完全都是一片片的纸片和木板构成的。
——拍摄时,如果真的打开某一间房屋的门,你会发现后面完全就是空地而已。
可这样的布景,到了电影中,却会显得非常真实。
所以,现在夏洛特也并不担心卡萨布兰卡附近的这片“假开罗城”有什么问题。
尤其这还是在老枪这个老江湖的督导下搭建的外景地。
“我是完全按照20世纪初开罗城的照片和地图搭建的这座“城市”。”
老枪给夏洛特介绍道,
“对于景观,我不担心有什么问题,但是,群众演员——”
老枪耸了耸肩。
因为自《星球大战》以来,摩洛哥和突尼斯两国,就经常被好莱坞当成拍摄有关沙漠电影的外景地。
这使得两国的人早就习惯了来来往往的好莱坞剧组,甚至因此产生了一套产业链——
从帮忙搭建外景地,到徘徊外景地附近的各种服务业者,再到专职群众演员的不少人。
——可以说,对于人口并不算特别多的两国来说,来这里拍摄电影的好莱坞剧组,确实提供了不少的就业机会。
这也是不少人口不多,产业链也比较薄弱的国家,都愿意给予电影剧组部分退税奖励的一个重要原因。
——促进就业嘛!
不过,这点对于《木乃伊》剧组来说,却并不算是完全的好事。
因为经常迎来送往好莱坞的剧组,摩洛哥人对充当群众演员,已经习以为常了。
他们的人工费用虽然远比不上美国本土的那吓死人的人工费,但也不再是非常便宜的了。
而偏偏,按照剧本,《木乃伊》的电影中,有一些场景,如伊莫顿控制了全开罗的人,来追捕欧康纳与伊芙琳等人的片段,是需要大量的群众演员的。
这就意味着剧组,要支出一笔不大不小的费用了。
当然,这笔钱在拍摄预算中是有的,但作为副导演,提前在这里做准备的老枪,却总觉得这笔钱花的有些不值得。
——主要是这些群众演员的演技普遍不怎么样。
“我们要不要采用一些其他的办法来解决群众演员的问题?”
老枪问道。
所谓的其他方案,简单来说,就是电脑特效。
毕竟,美国的人工成本是很高的,哪怕是那些跑龙套的群众演员。
在中国这样人工成本偏低的国家,可以全部使用群众演员的一些场面,如战争戏等,在美国本土拍摄,如果全使用真人,就会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所以,电脑特效出现后,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就立即开始研究如何使用电脑特效替代那些花费并不少的龙套角色。
——尤其是那些作为背景,没有台词,甚至看不清脸的角色。
而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了。
老枪建议的,正是使用这样的技术。
可夏洛特却神秘的一笑,
“其实,我们是有一批不用花钱的群众演员可以使用的!”
“你是说——”
老枪一愣,随即想起了拍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时,饰演鬼魂的一些演员。
——那就是真的鬼魂吧!?
对这件事情,老枪的心理阴影面积偏大。
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夏洛特驱使的那些鬼魂,确实是群众演员的不二人选。
他们不但可以随意变化,本身的特性也决定了,他们确实很饰演出演被复活的大祭司伊莫顿控制的开罗人。
——鬼魂和行尸走肉,本质上都是死气沉沉的嘛!
**********
于是,在卡萨布兰卡附近的外景地拍摄时,《木乃伊》剧组的演员们就发现,剧组雇佣的群众演员额外的少。
对此,副导演老枪的解释是,后面会用电脑特效合成出人来人往的开罗城的效果。
——也包括后面欧康纳等人被大群埃及人追捕的场面。
因为这种技术在好莱坞确实存在,所以大家也没有怀疑。
也只有摄影师艾迪森·杨一边每天拍摄着“开罗城”中的画面,一边在心中疯狂吐槽——
「这根本就是一座鬼城吧?」
摄影师先生心中有些发冷,却又不禁感到好笑,
「不知道如果布兰德·费雪等人如果知道他们的身后,真的追着大批死气沉沉的鬼魂,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反应?——恩,也没准儿表演会更加真实,起码,在表现惊恐等一些表情时肯定会……」
艾迪森·杨的心中说着只有包括他自己在内,寥寥几人能懂的冷笑话,工作生活倒是一点儿都不无聊。
相比之下,蕾切尔·薇姿就有些郁闷了。
这倒不是她遇到了什么无解的难题,只是夏洛特给她扮演的伊芙琳添加了一个额外的设定,让这位书卷气十足的英国姑娘有些困扰——
“我觉得,喜欢吃一些小零食这点,能让伊芙琳这个姑娘在观众眼中看起来更可爱一些。”
夏洛特给蕾切尔讲解的时候,说的振振有词,让蕾切尔也忍不住相信了。
不过过了一阵子后,蕾切尔仔细琢磨,却突然发现,导演先生准备的,让她拍摄时吃的零食,全是她在沙万舍夫时,吃过并且比较喜欢的当地零食。
——像椰枣什么的。
对方是如何知道的这点,蕾切尔倒是没有怎么怀疑——
毕竟,蕾切尔是一个找到了好吃的,就喜欢向附近的人分享的好女孩。
导演先生也被她安利过,会知道这些并不稀奇。
但结合他给自己饰演的女主角伊芙琳添加的设定,蕾切尔就有些郁闷了——
导演先生,你这种根据演员真人给角色加设定的方法,真的让人好别扭啊!!!
ps:书友们,我是魔幻的石头,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474章 谈判()
不过,无论蕾切尔·薇姿是否愿意,“《舌尖上的北非》”还是在夏洛特的执导下拍摄着。
实际上,蕾切尔也知道,就算夏洛特拍摄二三十条她吃东西的镜头,最后能剪辑到电影中的,恐怕也寥寥无几。
毕竟,只要导演想讲述好一个故事,那就必然所有的镜头,都需要向叙事让路。
这在蕾切尔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当然,也只是在蕾切尔这样的文艺女青年看来。
实际上,很多商业片导演要没节操的多——
不顾故事,用火辣的船戏、美女的胸前风光,以及刺激的爆炸和碰撞画面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其实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这终归是导演们为了影片的可看性着想。
而更可怕的,是正看着故事,镜头前却突然被演员放下一瓶营养品,观众们不得不盯着那个营养品的商标看上好几秒;
又或者一阵惊心动魄的逃亡之后,演员却突然坐在楼顶喝上了xx牛奶,而目的则是为了压惊……
——植入广告,一个不小心,就会成为电影中最为生硬和让人无语的情节片段。
然而,从成本的角度考虑,电影又越来越离不开形形色色的植入广告了。
毕竟,这是除了各国的电影奖励基金和退税方案外,唯一在电影上映之前,就能让制片方收回一定成本的方法了,唯利是图的电影公司自然是不可能放弃的。
何况,植入广告也不是没有做得好的。
别的不说,夏洛特以前拍摄的《地狱神探》,就让zippo打火机的销量大增,而观众们也一点儿不觉得生硬,反而觉得基努·里维斯饰演的康斯坦丁摆弄打火机的样子真的很帅。
zippo的母公司,因此向幽灵党工作室支付了大笔的植入广告费用。
因为采用的是阶梯式奖金协议,到了最后,对方支付的广告费和奖金,竟然直接弥平了《地狱神探》一半的拍摄成本。
——这种好处,商业电影的制作方怎么可能拒绝。
而这次,《木乃伊》这个项目,也得到了广告商的赞助,需要加入植入广告。
对此,夏洛特倒是没什么意见。
尤其,广告商的名字,他也很熟悉——
大名鼎鼎的可口可乐。
虽然夏洛特本人更喜欢格瓦斯,但对于可口可乐,他也没什么意见。
要知道,作为一种诞生于19世纪晚期的饮料,可口可乐在一战之后,已经在全球销售了。
——虽然更大程度上,可口可乐在全球市场的急剧扩张,是二战期间伴随着美国大兵的全球部署实现的。
——毕竟,不计成本,以5美分一瓶的价格向美国大兵不限量供应,可口可乐也算是真·美国良心了。
但无论如何,在一战之后的埃及,出现可口可乐,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也不违背历史。
——起码,比亚瑟王的圆桌骑士里三分之一是黑人,连王后关妮薇娅也是黑人的电视剧集要靠谱多了。
总之,为了把可口可乐的广告毫无烟火气地植入进电影中,夏洛特还是想了不少办法的。
而因为被加了“小吃货”的设定,伊芙琳或者说其扮演者蕾切尔·薇姿,自然也少不了品尝这种高糖的碳酸饮料。
这倒是让蕾切尔有些担心起自己的身材来……
**********
好在,需要在卡萨布兰卡附近外景地拍摄的戏份并不是太多。
赶在蕾切尔真的长胖之前,《木乃伊》剧组终于拍完了相关的戏份,回到了英国。
在伦敦的摄影棚中,剧组将拍摄一些纯室内和地下探险的情节。
这部分情节不涉及外景,比起去摩洛哥,反而是在伦敦拍摄简单一些。
毕竟,其中不少部分都需要用到绿幕摄影的。
——地下探险部分的情节片段,也是需要用到电脑特效最多的部分。
即使夏洛特可以使用法术特效作为补充,但需要的电脑特效仍旧不少。
这么一来,在伦敦拍摄就比较有利了——
这里可以拍摄完成后立即开始制作特效,直接进行对比,看是否需要修改。
如果在摩洛哥,可做不到这一点。
**********
不过,回到英国后,《木乃伊》剧组还没开始拍摄,夏洛特就收到了一条新消息——
华纳影业方面,再次就《哈利波特》系列的影视改编权问题,跟幽灵党工作室以及j·k·罗琳开启了谈判。
这次,华纳方面开出的条件,就显得合理了很多。
他们不但愿意向罗琳付出高额的版权金,而且还打算出巨资,从幽灵党工作室手中,将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影史版权买过去。
同时,他们还考虑将幽灵党工作室手上,为《哈利波特》系列准备的各种拍摄资源,包括那座“霍格沃滋”古堡一起买过去。
——很显然,在看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电影改编成功获得的巨大收益后,华纳的高层终于下定了决心。
而全程跟进电影制作过程的大卫·海曼,则给出了切实的方案。
所以华纳方面除了版权,还盯上了夏洛特手里早就准备好的各种资源。
因为掌握了这些东西的话,确实能够大量的节省电影拍摄的成本。
——尤其是“霍格沃兹”古堡,是可以反复使用的。甚至不拍摄的时候,还能作为旅游景点来收门票。
这样下金蛋的母鸡,华纳方面怎么会拒绝呢?
当然,大卫·海曼也比较阴暗地考虑过,如果《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整体票房成绩并不特别理想,导致幽灵党工作室斥巨资准备的“古堡”和其他资料无法有效收回成本的话,那华纳是不是能够趁机以较低的价钱从夏洛特手里拿到这些东西……
可惜,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北美票房达到4亿美元,全球票房正在冲击12亿美元的现在,想这些都没有意义了。
——幽灵党工作室已经完全收回了成本,并享受到了丰厚的红利。
此时,他们在谈判的过程中,是占据了有利地位的。
当然,华纳方面也不是没有自己的优势。
而他们最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他们有钱。
钱这玩意的力量,在纯商业谈判中几乎是无敌的。
不过即使如此,在看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强大的全球票房,以及更加让人眼红的周边收益后,华纳方面的高层也有些坐不住了。
尤其是在abc电视网“转播”了一场特殊的比赛后——
ps:书友们,我是魔幻的石头,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475章 比赛开始()
就在夏洛特等人还在摩洛哥的沙漠中拍摄《木乃伊》的时候,按照之前商量好的计划,美国的abc电视网播放了一场比赛录像。
不是橄榄球,不是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