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哥,你咋这时候来了呢?”周瓦看见李进家的,赶紧让他进屋坐:“井里头吊着绿豆汤呢,我给你拿点儿去。”
李进家的忙把他拉住:“不用忙了,瓦片。我站站脚就走。你家里头还有化痰清火的药丸儿没?有的话给我拿一丸两丸的。”
周瓦忙擦擦手,答应道:“有呢。你等着我给你拿。你家老爷子要吃?咋又上火了?”说着不等李进家的答应,就进了里屋去找药。
屋里林远涛坐起来问:“李进家的来了?”
“嗯,我给他找点儿药,他们家老爷子不知道又咋的了。”周瓦说。
林远涛摸着下巴:“李成那人,也就是碰上他们老李家人的事才上心呢。你给他拿药吧,我下晌出去转转。”
林远涛起来,帮着周瓦切了一会儿要晒的菜,就提了把锄头和个篮子出门:“瓦片,我去地里,顺便摘点儿毛豆,晚上咱们吃毛豆。”
周瓦答应了:“早点儿回来。”
等到日头偏西,林远涛扛着锄头,拎着篮子回来了。
这个时候的天气正好,也没有中午那么热了。周瓦正抱着夏生在院子里转悠,跟他依依呀呀不知道在说些啥。林远涛把锄头放下,凑过去亲了两口。脸上的胡茬子刮着了小夏生,这孩子脾气不小,肉呼呼的小手抡在林远涛脸上,啊啊的叫着。
林远涛又往前凑,小夏生就往周瓦怀里躲,左躲右躲躲不开,咧开嘴终于哭了起来。
周瓦受不了了,赶紧把林远涛撵走:“干一下午活,回来就惹孩子哭,赶紧洗洗去。”就抱着夏生来回走,颠着哄着。夏生其实是个好脾气的娃,除了饿了、尿了的,平时也不咋哭,没一会儿的工夫,就在周瓦怀里老实的啃着自己的肉拳头了。
林远涛洗洗擦擦,又换了身衣裳,就到井边打了大盆的水,把篮子里的豆子倒进去洗,又另拿了个盆,倒出点儿花生泡着。
“这是哪来的花生啊?”周瓦抱着夏生在旁边看着问。
“还能有谁?我回来碰着那个张土才,说了几句话,非要给我装点儿花生。推推搡搡的,我就拿着了。”林远涛说。那个张土才,以前跟他家瓦片还有点儿仇怨,因为天旱争水打过一架。不过后来林远涛找个了打井的来村里头,张土才因为地多,想要在地里打井,一来二去的也都能说上几句话。只是因为和周瓦的事,一直不好意思上门。张土才家里头地多,日子过得还算好,才在地里种了花生。
周瓦瞅了瞅那花生,道:“这花生还嫩着呢,咋就开吃了?你们说啥了?”周瓦成了亲之后,对于以前的事也就没有那么在乎了。跟张土才打架,他也没吃过亏,再加上成亲之后,村里头挺多人讲究他,反倒是张土才家的替他说过几句话,周瓦就把以前的事扔到脑后去了。
林远涛一边洗东西,一边挤眉弄眼的跟周瓦笑:“我跟你说,李达这回可是吃了个大亏。张土才跟我说,快晌午的时候,李达俩弟弟扶着他走回来,啧啧,一条胳膊折了,拿夹板吊着呢。哥儿仨一样的鼻青脸肿,一拐一拐的回家了。没一会儿工夫,李达家的就上李成他们家去了,听说那屋里头又哭又闹的,后来还是李家族里去了人,把李达家的带回家去了——闹了半天,李达在下洼子干活,跟外村的也不知道谁一起抬东西,绊了一跤还是怎么的,胳膊就折了。李达不依不饶非得说人家害他,李达弟弟也跟着闹腾,人家村里头人多,就给他们打了。监工的嫌他们不安分,给给李达包扎包扎,完了就给撵回来了。”
周瓦就点头:“他那也是该!还合计是在村里头,看在他叔面上,谁也不能怎么的他。在外头谁知道他是谁?还闹腾,不是找着让人收拾呢吗?”又道:“怪不得香草哥跟我要药丸子,准是他们老爷子又有事!”
林远涛又换了一回水:“李成那人净爱操那没用的心。李达这事就算是找到他那,他还能有啥法子咋的?又不是在村里。要我说,李远他们兄弟也是倒霉,这刚见好,又折腾。好好的日子让他们老爷子拖累成那样。你说要是为了家里头也行,还是为了那几个闹心玩意儿。”
“我怎么觉得你有点儿幸灾乐祸的呢?”周瓦说,“人家咋样跟咱们也没关系。要说闹心,周璋他们才让我闹心呢。我一眼都不乐意瞅他们,年节的还得给他们节礼。”
林远涛嘿嘿一笑:“我就是瞅李达不顺眼,看他倒霉我就高兴。嘴上没安个把门的,活该让人收拾!再说周璋他们不是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吗?也没来烦你,你闹什么心?”
周瓦看他一眼,逗着小夏生:“看你爹,小心眼不小心眼?多长时间以前的事,现在还记恨人家呢?”
林远涛就趁着没人,一搂周瓦,往儿子脸上狠亲了两口,顺便在儿子他阿姆脸上也亲了两下:“你咋说咋是。我不跟你计较。”
周瓦慌忙推开他:“大白天的!”背着手摸摸自己的脸,觉得火烧火燎的。又瞪了林远涛一眼:“孩子跟前也没正形!水淋淋的手,蹭我一身水。”
林远涛躲开两步,端起洗好的花生、毛豆:“儿子,爹给你阿姆做饭去。”就笑嘻嘻的走了。
***
晚上小秦终于从山上回来。至从村里人开始想养蚕,小秦就成了香饽饽,老有人找他上自家山头去看看,给指点指点,天天比林远涛还忙。
晚上院子里熏了艾草,小秦就跟林远涛坐在院子里吃着水煮的花生、毛豆。
“我今天看了那边好几家,林子收拾的都不错。拴了蛾,照看的也好,我看挺多都产卵了。”小秦往嘴里扔了两个毛豆,对林远涛说。
林远涛也掰了两粒花生:“都盼着养蚕能成,到秋天能多得点儿钱呢。村里头地就那么多,就算是人能干,有力气都没地方使去。你也别不耐烦,都是心里头没底,才老要问你。”
小秦点着头:“放心吧,我知道哩。”又贼兮兮的问林远涛:“听说李达倒了大霉?林哥,你心里头痛快点儿没?”
林远涛敲他一下:“说啥呢?李达倒霉不倒霉的关我啥事?我有啥痛快不痛快的?你小孩别管大人事,干你的活就得了。”
“装模作样。”小秦嘟囔一句。蔫蔫的耷了着脑袋吃东西。小秦岁数到底还小,在村里头除了干活也没有别的热闹,憋得不行。
林远涛摇了摇头,又给了他一下:“你明儿进城,给那几家送点毛豆啥的,就说送给他们尝鲜的。完了你就在城里溜达溜达吧。对了,让你瓦片哥给你拿点儿钱。”
小秦立马精神了:“陈捕头家里头肯定知道下洼子那边的事。”小秦恨不得天立即就亮,好让他进城去。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回来晚了,不好意思。
感谢阿七、zozozo、sai、唯一的地雷
72周瓦的不安梁大夫来了()
第二天一早;小秦乐颠颠的就要赶着马车进城。林远涛忙把他叫住:“还要让你带东西去呢。”
周瓦也笑:“也不差这一时。小秦;你昨儿给我吃的那个桑葚挺甜,这又是个新鲜物儿;你进城给梁大夫带点儿去吧。人家一直挺挂着咱家夏生的,还特意给配的药。”
小秦答应了;又从周瓦怀里接过小夏生来抱着:“来;夏生;叔抱着。今儿进城给你带玩意儿回来啊。”又对林远涛说:“林哥;今儿让我给夏生喂奶呗。你不是要准备东西去吗?”他眼馋小夏生好久了,无奈最近总是在忙;还有个林远涛抱起儿子来没够的。香香软软带着奶香味的肉球;自己也很喜欢啊。
林远涛敲了敲小秦的头:“你给我小心点儿喂。”自己去准备要带进城的东西。周瓦笑看了他们一眼,转身到厨房预备早饭。如今他熬个粥;蒸个馒头已经很熟练了。配上些咸蛋、林远涛腌的小菜,就是一顿不差的早饭了。
小秦带着一车的时鲜菜蔬、新鲜瓜果,还有一肚子的好奇心去了城里。倒是让几家来找他的人扑了个空,不过这也没办法,也只能等着明天再来请了。
周瓦对此有些羡慕:“如今这家里头的人,就数我最闲了。你下地,小秦上山,只有我在家带孩子。”这比村里头的大部分哥儿的生活还要悠闲,村里人有不少背着孩子干活的。可是周瓦这心里头总是有些空落落的。
林远涛就道:“你这可算不得闲。你想想,你在家得带孩子,又洗衣裳又做针线,还有这些鸡啊猪的,连带后头的大菜园子,也是忙得脚不沾地的,哪里算得闲?”
周瓦一笑,道:“也就是你这么说了,村里头的那个不觉得都是应该的?再说了,这么点儿活我也不累。”
这话周瓦也是实心说的。菜园子虽然大,但是浇个水啥的,后院就有从山上引下来的溪水,根本不用像别人家似的,还得去村里头井边河边打水。平时也就是铲铲草,像是黄瓜、豆角那样需要搭架子的菜,也有人给自己搭把手。菜园子的活,一开始做好了,后面的就勤拾掇拾掇就行了。至于家里头的鸡、猪啥的,去年打的粮食,磨下来的糠都没卖,家里头粮食也够,也用不着吃糠,这就是现成的给鸡和猪的食料,再加上菜园子里吃不完的菜,周瓦根本不用像其他的村里人一样,到处去打猪草,这就省了他不少的事。
其实他最多的精力都是放在了小夏生的身上。这么点点大的孩子,他和林远涛两个人的骨血,周瓦是舍不得孩子受苦的。一天好几顿的羊奶,周瓦从来没有不耐烦过。能吃就能拉,好几次孩子在大人吃饭的时候尿了拉了,周瓦也都是放下饭碗就去收拾。更别说换下来大堆的尿布,院子里的晾衣杆上天天都飘着,块块都是要周瓦洗干净了,晒干爽了,才能拿过来给小夏生用的。当然,林远涛不下地的时候也会洗,但是周瓦不乐意让林远涛干这活。
至于其他的活,周瓦趁着小夏生睡觉的时候也就赶过来了。小夏生还不满三个月,渴睡的不得了。周瓦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做些针线,洗些衣裳啥的。
林远涛也知道,这些活对周瓦来说还真是算不上啥。特别是跟以前下地干活比起来,可以说是挺轻巧的了。周瓦是个闲不住的,看着别人干活心里头都着急。这也说不得,从原来养家的人变成被别人养的,对于像是周瓦这样的要强的人来说,这个弯儿更是难转过来。再说,林远涛也没有把周瓦就关在家里头天天干家务的打算,他喜欢周瓦张罗事的精神劲儿。不过,现在也是没法子,总的有个人在家带孩子,总不能他在家吧?
想了一会儿,眼瞅着周瓦喂了鸡又喂了猪,院子里的架子上又晒了一笸箩的茄子干,林远涛对周瓦道:“瓦片,要不这么着吧,我接着教你写字算账打算盘,等你学会了,孩子也大了,到时候不管是收丝啥的,你也能帮上忙,你看咋样?”
林远涛想着,就算这时候周瓦出不去门,也得让他找点儿事做做,他心里头就能踏实。至于以后帮不帮忙的,到时再说。实在不行,周瓦认了字,自己就给他买点儿话本子啥的解解闷,也比干呆着带孩子强。
果然,周瓦的眼睛微微瞪大了:“你还乐意教我?我可挺笨的。”冬天的时候林远涛教过他,不过后来事情多,他身子又重,也就放下了。
“我当然乐意教你了。”林远涛立即斩钉截铁的说,他可没有错看自己的瓦片脸上那一瞬间的惊喜与期盼。又道:“再说瓦片你一点儿也不笨。刚开始学都得是有点儿吃力,学的多了就好了。咱们一天学个三五个字的,日子长了就会的多了。”
听他这么说,周瓦脸上就露出了笑容,“那敢情好了,我在家也有点儿事做。要不看你们忙着,我咋就觉得自己那么没用呢?”
周瓦心里头一直都不踏实。他以前当家的时候,周阿嬷老是跟他说些家里头缺盐少醋的事,再不就是张家长李家短的,当时他埋头忙地里的活,跟周阿嬷他们就说不到一起去,也不耐烦听。他就想着,自家当家的又是养蚕又是买地的,以后越来越能耐,自己就在家里头带孩子洗尿布,日子长了,还能有话说吗?
林远涛是个好人,再加上现在有了小夏生,周瓦可以肯定他是说啥也不能跟自己散了的,还会对自己和孩子挺好。可是周瓦现在不满足这些,他害怕有一天林远涛因为他见识短,不乐意跟他商量事,对着他没话说。要是那样,就算是吃喝不愁,有房子有地,可是那样的日子他也不乐意过。
这些事,他还没法跟别人说。他现在的日子,村里头哪个人看了不得说声好?要是还不知足,他自己都没法说出口。别人家是愁当家汉子不争气,不能养家糊口。他是愁当家的太能耐,怕自己跟不上趟。真是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好在,现在林远涛说要教他。周瓦很高兴。
瞅着周瓦脸上的笑,林远涛也笑了,想到要是周瓦学写个字啥的,自己在后头把着他的手教着,搂搂抱抱,蹭蹭挨挨的,不知道有多美!想到这,林远涛笑意更深:“放心吧,瓦片。我肯定好好教你,咱不但得能认识字,还得会写。还有算盘啥的,我打的可好了,我手把手的都教给你!”
周瓦嘴角的笑更灿烂,抬手抹抹额角的汗:“那就说好了。前两天你不说要吃过水面条吗?我今儿亲自动手给你擀!”
林远涛瞅着周瓦,只觉得这面还没吃到嘴里,滋味已经足足的了。
***
这天的面条到底不是周瓦动的手。
要是只有自家几口人,周瓦肯定说到做到,关键是小秦进城一趟,不知道打听信儿打听的咋样,他回来把城里头的梁大夫给带回来了。
梁大夫是因为小秦给他带的桑葚才跟过来的。
他以前只知道林远涛养蚕。他也听说过,有的地方在柞树林子里头养蚕的事,也就没放在心上。直到今天小秦把还沾着露水的一小篮子桑葚带给他尝鲜的时候,他才知道,原来林远涛为了养蚕还特意买了桑树回来栽!
桑树可入药的地方太多了!原来药房里头关于桑树的药材都是搁外地买来的,现在就有现成的在家边上啊。梁大夫立即就坐不住了,非要跟着小秦回来不可。
小秦好说歹说才让梁大夫等他把车上东西都送出去。本来小秦进城是去散心玩儿去的,结果被梁大夫一催略逛了逛就回来了。
关键是,“我给陈捕头家送了毛豆啥的,可是他们家里头人也不知道李达他们的事。”小秦抱怨着,“说是工地上人太多,天天磕了碰了的没有十件也有八件,谁也记不住这些。陈捕头这两天也没往家里头捎信。”白跑了一趟了,还搭出去那些东西。瞅着梁大夫一盏茶都没喝完,直接要上后山坡上看桑树啥的,小秦心里头觉得,这趟出去,要搭出去的东西可能不止那么些。
挨着林家宅子的后山坡上,除了林远涛栽下的各种果树,剩下的就是桑树了。这些桑树都不太大,想是水肥都足,长的枝叶茂盛。枝叶间挂着不少红的紫的桑葚。
梁大夫背着手在桑树林子里头转着。除了这些半大的桑树,还有一块地,都是些小苗子,一排一排的挺整齐。
林远涛指着那一块告诉梁大夫,“那些都是开春的时候插的,等到了秋天,再长大点儿,就挪出来栽。等过上几年,这山坡上就都是桑树了。我这桑蚕,就能放开了养。这头一年,怕桑叶不够吃,都没敢多留蚕种。”
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