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尴尬夫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尴尬夫妻-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边的渔民,亲自报官去了。”

    邢霜上前两步,见那人被海水泡得灰白,赶紧命人把人再挪上来一点,又上前去按了按那人的皮肤。

    皮肤已经发硬,说明这人在海水里泡了很久,已经出现脱水的情况了。邢霜忙叫丫鬟拿干净的清水来,喂给那人喝了,可一壶水喂下去,倒有半壶洒在了外面。

    好在那人求生欲极强,洒了半壶以后,他感觉到是能喝的水了,立刻长大了嘴巴,把清水都接进了嘴里。

    一壶水下肚,那人渐渐恢复了点神智,开始痛苦的呻吟起来。

第六百二十九章 救回来了() 
邢霜觉得这会儿再不救人,只怕这条人命就损在这里了,便也顾不上许多,命黛玉探春和其他未嫁女都上大坝去,转过身去不许回头。

    接着,她让随行来的婆子,剥开那人的衣裳,当看到那人触目惊心的伤口时,她很是吸了一口冷气。

    “该他命大,海水里有盐,是有消毒作用的。且海水不会感染其他疾病,倒是只要小心别化脓发炎就好。”邢霜边说着,边命人拿清水不断清洗那人的伤口,洗完之后擦净水分,又让人倒些云南白药上去,再用纱布绑好。

    三四个婆子倒是腰圆膀粗力气大,那人看着年纪也不大,被翻来覆去的洗净上好药,也不过才半个小时的时间。

    这上半身倒是清理好了,可下半身就不方便看了,邢霜只得扭过身去,让那几个婆子粗略的看看有没有伤口,也好方便找到大夫以后报给大夫知道。

    谁知那人下本身除了小腿上有一道深及见骨的伤口,就没有其他伤了,这倒是令人安心不少。

    接着几个婆子又按着老样子,把小腿的伤口清洗赶紧,这一次并没有撒云南白药,而是直接用纱布包好。

    邢霜听婆子报说已经收拾好了,这才回过身去再看。那孩子看样子失血过多,一时半会儿也醒不过来。她只得叫人把人抬上车去,送回别墅里先放起来。

    有这么一出,一行人也没心思出去玩了。车里又有伤员在,邢霜便命自己的丫鬟跟着车一道回去,先安置伤员,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人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邢霜问是怎么回事,探春便来叽叽喳喳的说了一通,倒是说了个明白。

    原来她们昨天来这里看到不少淡菜,想着今日来挖。谁知才到这里,就发现水里飘着布。结果发现是个伤员,几个姑娘也顾不上自己是云英未嫁的身份,赶紧合伙和丫鬟们一起把人拉了上来。

    “这还要多亏了林姐姐,若不是她状着胆子上去探了鼻息,我们好险差点将他当死人了。”

    探春边说着,边还挽紧了黛玉的胳膊,一脸心有余悸的道:“我听说这人死了,就会变硬。那人摸着硬邦邦的,我还以为必死无疑了。”

    邢霜笑着同女儿解释道:“这是因为海水偏咸,咱们体内也有水,只是比海水更淡。泡着久了,海水就会吸干皮肤上的水分,让皮肤变得很硬。若是在淡水里泡着,皮肤反而会被泡皱,就算有老茧,泡软了也能轻易用手撕下来。”

    说了半天,看女儿还是不信,邢霜又笑着道:“那盐水萝卜不就是这样?好好的萝卜,泡在盐水里,就出水了。”

    探春理解倒是理解了,只是被母亲拿萝卜做比较,倒是惹得她笑了起来。

    黛玉一路倒是认真的听着,只是看起来却并不像有任何救了人的喜悦,回到家中,她依旧愁眉不展的,邢霜去看伤员去了,屋里只剩王熙凤和几个姑娘时,王熙凤便问了出来。

    黛玉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道:“我也是一时糊涂,随意救人并非什么好事。”

    迎春和探春皆是一怔,倒是王熙凤明白,笑着安慰她道:“这你就多心了不是?这是谁的地界?这里的父母官又是谁?就算那人是个歹人,身受重伤还能暴起伤人不成?”

    迎春和探春反应过来,也纷纷笑林黛玉杞人忧天。

    林黛玉蹙眉道:“倒不是我杞人忧天,才回来时,就听闻这一带海上还是有海贼之祸的。虽这些海贼不敢上岸来犯,可万一使诈装作伤员,上岸来做奸细怎么办?”

    探春抽了抽嘴角,最后噗呲一下乐了出来:“你的脑子果真和别人不同,咱们见了伤员只想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偏你又要救人,又担心人家是不是奸细。”

    王熙凤闻言严肃道:“林妹妹能这么想也没什么不好,你和大妹妹也多学着点,这可是正经事儿。虽她想的远了点,可总比什么都不想要好得多。不说别的,这救上来的人咱们谁都不认得,就算他不是海盗,但品行不端,被救之后反咬咱们一口,要讹咱们,也不是没有的事情。

    “这知人知面不知心,出门在外的,多小心点也不是什么坏事。林妹妹担心的也不无道理,我这就去看看那人身上有没有什么可做信物的东西,派人去打听打听,看看能不能打听出一二来。”

    黛玉忙站了起来,从袖子里掏出一枚玉佩来递了过去:“这是那人身上的,我见其造型独特,便收了起来,有劳嫂子了。”

    王熙凤接过玉佩来一看,见是一枚上好的软玉,中间刻的字倒是不认得,旁边倒是仙鹤延年的图案。

    “这玉佩少说不得也要百来银子了,想来这人出身必定不错。若不是这人的东西,那便是他偷来的,到时直接交给官府就好。”

    王熙凤说着,收了玉佩,又宽慰了黛玉两句,便打帘子进屋去找太太,又把方才的事给太太说了一遍,最后道:“我派人去打听打听,若是这附近的人,想必好找。”

    邢霜点头道:“小心驶得万年船,这也并非咱们杞人忧天,再说早点打听出他家人来,也好早点送他回去。”

    王熙凤应声出去了,过了会儿金钏来报,说是三爷请的大夫来了。

    邢霜忙出了屋子,见姑娘们已经在接待大夫了,甚至已经七嘴八舌的把伤者的情况汇报的差不多了,她笑了笑上前,请大夫进屋去看。

    待大夫进了屋,邢霜对几人道:“你们也别围着了,原是来散心的,莫让这件事扫了兴致。大丫头的地界还没去转过,你们两个陪着姐姐去转一转,好叫她看看该怎么整改,也好早日定下来。”

    探春和黛玉互看了一眼,笑着应了声“是”,又拉着迎春往外走,迎春边走边回头对母亲道:“母亲也别太累,看过大夫就早些休息,您是来度假的,可别本末倒置了。”

第六百三十章 多多少少知道一点() 
邢霜还真歇不住,女儿们一走,便一直盯着那个受伤的孩子,直到大夫看完症写完药方,她这才跟了出来,问情况如何。

    自邢霜买下这渔村,待自己的佃民十分之友善,平日有渔民受了伤,她也会马上派人请大夫医治。因此一来二去,县上的大夫早知道买下此地的太太是位心地善良之人。

    如今见了真人,大夫只觉得这位太太果真如传言一般,不但心地善良,还好善乐施。这么个陌生人,躺在沙滩上死了就死了,平日里也不是没有过的事情。大不了报官就完事了,偏她还热心的将人救起,一点也不怕麻烦。

    如今那伤者处理的不错,大大小小的伤口多处理的十分妥当,就是小腿处那个上可见骨的伤口,也很聪明的没有用云南白药凝固伤口,免得自己还要费事撕开伤口,再给伤者清理。

    “太太请安心,伤者只是流血过多,补一补就回来了。至于伤势,太太已处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个伤口,老朽一会儿拿盐水翻开,仔仔细细冲过了,再包扎好了就行。”

    大夫边说,边从药箱里拿出伤药来,想了想又收了回去,讪笑着对邢霜道:“老朽这药,还不如太太的药,老朽这里厚着脸皮,求太太的药一用。”

    邢霜忙让人再拿些上好的伤药来,又对大夫道:“先生不必客气,要用什么只管开口,这会儿上县里拿药也怕来不及,家里正好有药,就省的耽误这时间了。”

    大夫连声道谢,待药来了,又命人拿兑好的盐水过来,端着盐水进了屋去。邢霜怕这老头一个人固定不住那孩子,忙叫上金钏玉钏跟了进去。果然那老头进了屋子就伸手去扒那孩子的伤口,疼的那孩子不住的翻腾。

    邢霜赶忙上前去帮忙,两个丫鬟也上来帮着按住那孩子,邢霜见那孩子一边疼的大叫一边流汗,忙轻声对那孩子道:“好孩子,我知道你听得见,如今你那伤口若不拿盐水冲洗,怕是日后要感染化脓。你好生忍忍,待洗清了伤口,做了包扎,就过去了。”

    那孩子许是有了神智,听到这话,果真不怎么板了,两个丫鬟见状忙按死了,用眼神示意大夫快些动手。

    这老头也是有点本事,轻轻一扒便找到伤口撕裂的地方,一碗盐水就这么缓缓浇了上去,痛得床上的人猛地大叫了一声,却意外的没有板动,只是狠狠咬紧了牙关。

    邢霜知道这样清洗必定痛不欲生,只看那孩子牙齿都咬出血来了就知道,这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痛楚。

    可那孩子竟然活生生的撑了过去,直到冲完伤口,给他上了药又包好,他的身子这才明显的看着松弛了下来。

    邢霜心道这必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只是海盗也不一定能有这般坚毅的心性。倒更像是从小在军中培养出来的意志,才能有这般坚定。

    有了这个方向,邢霜便对金钏吩咐:“去告诉大奶奶,也别到处打听,先往军中去问,若不是咱们两广的,再沿着海岸往别的城市去找。”

    金钏嗳了一声,掀了帘子出去,邢霜再低头去瞧那孩子,他好像抬了抬头,但依旧没什么力气,重重的倒下去之后,一秒便沉睡了起来。

    大夫跟着邢霜出来,只收了诊费并不收药费,又细细的询问了邢霜这回带了什么药来,这才给邢霜写下了每日换药的细节,最后告辞离开。

    大夫才走,贾瑨就带着官府的人来了。而他带来的,居然是新安县的县令。

    邢霜未穿官服,便让县令免了行礼,又请了县令入座,这才细细将过程和自己的推断讲来。

    最后她道:“虽不知具体是谁家的人,但如今我既救了他,自然等他伤好痊愈了,再送他去南头,任凭县令处置。”

    金县令忙站起来拱手道:“夫人肯出手相救,是他的福分。只是夫人之安危,小人也不能不顾。既夫人要留其疗伤,小人也不得阻拦,只是留两个衙役候着,方便夫人有什么指示随时吩咐。”

    邢霜知道,这是必须的过程。一般来说,救了人起来,既然你报了官,那官就得把人收回县衙门去照看。当然这照看的过程,就不一定有自己这边这么尽心了。

    邢霜只是可怜这孩子,怕县衙门照顾不好,且新安县真的蛮穷的,这位金县令连官服都旧巴巴的,看着格外的寒酸。将这孩子交给县衙门,只是给县令增加负担而已。

    如今她开口把人留下,县令就必须得留人下来照看,免得日后被人说他不作为。邢霜倒也无所谓,不过就是多两个人吃饭而已,便让人把那两个衙役领去了外头,并派人支会他们何处方便走动,何处领饭,何处安歇。

    安顿好一切之后,县令这才起身告辞,走后贾瑨问母亲:“这人什么来历,母亲弄清楚了没?”

    邢霜摇头道:“说不准,他醒了你去打听打听,他会不会说谎,你一看就知道了。”

    有儿子在这儿,邢霜倒不是很担心这人会掩饰身份。他若是个好人家的孩子,看到自己身份尊贵,会立刻报出身份,求自己为其寻家。

    他若是有心隐瞒,其中就必定有诈。

    到了傍晚,三个姑娘才携手回来,回来时身后的丫鬟又是大包小包的一堆东西,一看就是渔民们送的。

    邢霜一看,见那里头还有新鲜的黄花鱼,忍不住笑道:“咱们来玩一趟,倒把那些人累得够呛。平日里打这鱼要远航,可没有那么快回来。他们怕是为了让你们尝个鲜,只打够咱们吃的就提前返航了,这出一趟海可要亏不少。”

    袭人笑着道:“太太说的居然跟我们姑娘说的一样,才那村长来送鱼,我们姑娘见了只说要赏他,他不肯拿,姑娘便说他定是亏着本来回捕鱼,一定要他多拿些赏钱回去。”

    黛玉听了浅浅一笑,解释道:“利物浦那有个码头,我爱吃鱼,得了闲都会去看看,多多少少知道一点。”

第六百三十一章 回家报信() 
探春和迎春对鱼倒没有特别的喜好,只黛玉平日最爱吃鱼,特别是吃过海鱼之后,更是钟爱海鱼多些。

    得知黛玉如此体贴,邢霜很是欣慰。要知道,书里的林黛玉,还曾戏称刘姥姥为“母蝗虫”,虽是玩笑,可也能见她平日对庄稼人尊重不够。

    自从刘姥姥跟贾府联系上,邢霜又以身作则,对刘姥姥十分尊重,如今看到有了成效,令黛玉能对民生有所了解,不再像以往那般“不食人间烟火”,倒是令邢霜更加放心了。

    探春怕母亲说她们没有作为,忙抢着道“我也给了赏钱,就不知这边鱼价如何,给的够不够。林姐姐是按着英吉利那边的鱼价给的,咱们改日还是去打听打听的好。”

    邢霜笑道“应差不了多少,左不过几十个铜子的差价。英吉利那边的鱼应该要贱一些,这也不打紧。待我们走时,再一起打赏就是。”

    姑娘们应了下来,又欢天喜地的看着今日送来的鲜鱼,讨论着要吃什么。

    待进了屋子,迎春还意犹未尽的道“可惜没有墨鱼,新鲜的墨鱼切成细条,再佐以葱蒜,炒出来最是美味。往年在京城,咱们只能吃到干的墨鱼。去了英吉利,我才知道这新鲜的墨鱼如此鲜美。咱们这里是船不行,还是渔具不行,为何就没见过有新鲜墨鱼?”

    邢霜也不知这打渔的细节,便道“既你喜欢,明儿咱们亲自去瞧瞧那渔船和渔具。若真的不好,叫人给他们打些新的,教给他们用了就是。你想吃什么只管开口,这里靠着海,还怕弄不到吗?”

    几人说着话,不一会儿厨房将今日的饭菜做得送了上来,邢霜又吩咐不要忘了留下来的两个衙役,又派人去叫王熙凤和贾瑨过来吃饭。

    吃完了饭,众人坐在屋里喝茶,正说到迎春的海岸不是白沙沙滩,不方便住人时,隔壁的厢房传来了动静。不一会儿金钏打帘子进来,对邢霜道“太太,今日救起的哥儿醒了。”

    邢霜起身道“瑨儿同我去看看,你们几个先回去休息吧。”

    王熙凤带着妹妹们起身应下,目送着太太出了门,凤姐儿这才回头道“你们也玩了一天了,赶紧先回屋梳洗,我这儿叫人备了荔枝,放在井水里沤着,正凉爽着,待你们洗漱完了,咱们去院子里边纳凉边吃。”

    迎春探春皆应了一声,唯有黛玉低着头没有说话。凤姐儿见状,安慰她道“别担心,有太太和三弟在,那人不会有事儿。且我已叫人打听去了,不日就会有回音了。”

    黛玉点了点头,随着探春迎春出了屋子,看了看厢房的方向,转身跟着姊妹们离开。

    邢霜这边进了厢房,见那孩子喘着粗气靠坐在床边,忙问“还未大好,怎地起来了?”

    金钏苦恼道“说了百遍他都不听,只是犟。奴婢怎么劝他,他都只念叨规矩二字。”

    邢霜一听便知道这孩子家教极好,笑着对那孩子道“你可能说话?若是身子还没力气,就别勉强。”

    那孩子挤出个笑容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