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福晋送来的?”苏伟蹬了靴子,爬到四阿哥身边,“你怎么不吃呢?我看那酥饼都煎得金黄了,肯定外酥里脆的。”
“你想吃你吃吧,”四阿哥掀眉斜了苏伟一眼,“这几天爷一闻到□□味儿就想吐。”
“嘿嘿……”苏伟傻笑两声,捡起一块酥饼就着蛋羹吃了起来,“余嘉和吴雪松的亲眷都安顿好了,这两人打算不日就南下,主子要不要他们在江南额外注意些什么?”
“江南的情况太过复杂,爷暂时不想过多接触,”四阿哥放下书册,看着苏伟咬着酥饼,把两颊塞得鼓鼓的,“最近京城内外又传起了朱三太子的谣言,一些埋伏在皇城附近的前明余孽开始借机蛊惑人心。爷总觉得这事出的蹊跷,皇阿玛一向最重视笼络汉心,自三十八年太湖金和尚一案后,这些年天下清平,怎地无缘无故地又传出前明的流言来?”
苏伟眨巴眨巴眼睛,咽下一口酥饼道,“我从前一直以为朱三太子是一个人,后来才知道所谓朱三太子指的是崇祯皇帝自缢后,流落民间的三个皇子。难道,现在那三个皇子还没抓到吗?为什么一直有人出来冒充?”
四阿哥抿了抿唇,沉默了片刻,吐出口气道,“这些事儿你只自己心下有数就好,千万不要在外面说。其实,当初崇祯皇帝遗留下的三个儿子,如今已经只剩了一个。民间之所以还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是因为那两位皇子被抓住后,都是以假冒的名义处决的,所有知道真相的人,一个活口都没有留下。”
苏伟咽了口唾沫,默默地打了个寒战,“改朝换代的事儿也不是第一次,既然要处置前朝的人,又何必偷偷摸摸的呢?把消息公告天下,不也省的再有人打着旗号闹事吗?”
“改朝换代是历来就有,”四阿哥往后靠了靠,“但满汉之别却是第一次如此突兀。当初元世祖忽必烈率着蒙古铁骑横扫天下,甚至一路打到了西海之滨,开拓疆土比秦皇汉武更甚。可是到了最后,还是敌不过朱元璋的一句驱逐胡虏、复我中华。从大清入关以来,满蒙八旗的心中就一直惧怕什么时候民间再出一个朱元璋,再被赶回山海关外的苍茫草原去。所以,无论是先皇,还是我皇阿玛都尤为注重拉拢民心,削弱满汉之别,不再走元朝的老路。如此,怎样处置明朝皇子就是一大关键,若是公开论处,肯定会引起民愤。可若置之不理,民间反清之声就再难消弭干净。”
苏伟抿了抿唇,低下头搅了搅碗里的蛋羹,“其实,我觉得,满族也好,汉族也好,蒙古族也好,都是中国人。只要老百姓过得上好日子,没必要争什么长短……”
四阿哥慢慢弯起嘴角,轻声一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胤禛之愿,苏伟之心也……”
转眼间,三月初,京城渐有□□。
八爷府,瑞珠扶着毛氏在花园里慢慢走着,毛氏眼看就要临产,走起路来愈发费力。
“福晋也真是的,非要您没事儿出来走这一趟,”瑞珠踢走路上的石子道,“怕您生产时没有力气,怎么不怕您怀胎时遭罪啊?”
“行啦,”毛氏瞪了瑞珠一眼,“我整日在屋子里躺着也闷得慌,出来走走怕什么的。以后不许再编排福晋,若让旁人听了去,我可保不住你——”
“哟,姐姐怎么挺着个大肚子在院子里教训起奴婢来啦?”嘉怡带着绣香穿过拱花门而来,“我当初的院子,姐姐住的不舒服吗?我记得那院子里还有个凉棚来着。”
毛氏一手扶着肚子冷笑一声,“妹妹还真是好记性啊,一个院子都记得那么清楚?无怪乎是乌喇那拉氏出来的千金小姐呢。”
“多谢姐姐夸赞,”嘉怡并未靠近毛氏,只远远地站在山石后头,“嘉怡天分普通,就只有记忆好些。什么人对我做过什么事儿,嘉怡都会事无巨细地一一记下,待能回报之日,一样都不会差的。
毛氏吸了口气,腹部突然传来一阵抽痛,额头上渐渐渗出些冷汗,一手扶住瑞珠的手臂道,“我没工夫陪格格说些闲话了,格格好好逛园子吧。瑞珠,咱们走。”
“诶,姐姐就这么走了?”嘉怡上前一步,“妹妹还想跟姐姐一起去看看张氏呢,毕竟你们都身怀六甲,彼此多相处些,说不定还能分些福分。”
“不劳妹妹操心,”毛氏头也没回地向前走去,“谁的福分谁自己兜着,用不着别人来管。”
“是啊,”嘉怡看着毛氏有些踉跄的身影,扬起声音道,“谁的福分谁兜着,这要是个没福分的,再分也是分不来的。”
正院,八福晋屋里。
金环给八福晋轻敲着小腿,看八福晋越加瘦削的脸庞道,“主子不要太操心了,镇国公的折子递上去,就如同泥牛入海,根本没个音信。就算出事,也出不到咱们家来啊。”
“唉,”八福晋轻叹了口气,“你可知镇国公参的都是谁?再说,凭着贝勒爷的性情,既然让景熙舅舅上折了,这件事就必然不会简单罢了。这要捅了天的变故,还在后头呢——”
“福晋,”守门的丫头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后院过来禀报,毛氏要生产了!”
“什么?”福晋猛地坐起,“人抬进产房了吗?接生嬷嬷呢?”
“主子放心,”金环连忙伺候着福晋更衣,“产房和接生嬷嬷都是一早备下的,连茶房都一天烧三遍开水,毛氏又是足月足时的生产,肯定不会有事的。”
福晋披上斗篷站起了身,出门前先走到佛龛前上了柱香,“请菩萨保佑,让信徒此番能够心想事成。”
毛氏的院里一下子沸腾起来,嬷嬷丫头们来来回回地进进出出,八福晋将库里年头最久的人参都拿了出来,只为毛氏能顺顺当当地生下孩子。
“福晋还真是下了大工夫啊,”嘉怡陪着张氏慢慢往毛氏的院子走去,“左了也用不上咱们,咱们只去丁个卯就是了,姐姐一会儿可离远点儿,别让血腥气冲撞了。”
张氏抚了抚微微凸起的小腹,抿着嘴角道,“妹妹放心吧,我知道这个孩子的分量。只是不知,毛氏这一胎——”
“成事在人,谋事在天,”嘉怡接过张氏的话,“无论怎样,咱们都是尽心了的,等有了结果时,总不至于后悔就是了。”
“妹妹说的对,”张氏点了点头,跟着嘉怡进了毛氏的小院。
八福晋扫了两人一眼,也没什么心思说话,只坐在廊下的石凳上,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频频端出血水的产房。
时过晌午,雍亲王府
难得没有到内阁处理政事的雍亲王,被他家苏公公一路从卧房撵到内厅,又从内厅撵到书房。
“你到底要把爷赶到哪里去?”四阿哥怒视着挥舞着个鸡毛掸子的苏伟。
“你去前院书房里呆着嘛,”苏伟指挥着小英子搬走书桌上的重要奏章,“明儿个,两位小格格要在东花园摆宴,少不得要到东小院来歇一歇了,不先收拾收拾,怎么待客啊?”
“把西厢房收拾出来就是了嘛,”四阿哥捧着自己的笔帖站了起来,“这是爷休息的地方,难不成还得给一帮小丫头腾地方?”
苏伟啪地一声把鸡毛掸子拍在书桌上,“这是两位格格第一次请朋友到家里来,你就不能重视点儿?就让你挪个地方怎么了?人家就是在西厢房呆着,也少不得要四处参观一下啊?谁让你当初霸着东花园建院子来着?”
四阿哥蓦地瞪大眼睛,伸手抢过在自己眼前乱飞的鸡毛掸子道,“爷当初把院子建在这儿是为了谁?你现在还敢给我倒打一耙?茉雅奇说什么你听什么?怎么爷说的话你就不放在心里了?”
“我什么时候不放在心里了?你是不是当阿玛的啊,哪有跟女儿这么算计的?”苏伟捡起根鸡毛扔到四阿哥脸上,”让你挪你就挪,我一早就答应大格格,把东小院收拾出来待客了,赶紧带着你的四书五经到正院看去……”
傍晚,八爷府
八阿哥得了消息,也一早回了府邸,在院子里坐了两三个时辰后,产房中总算传出一声啼哭。
八福晋猛地站了起来,死死地盯住产房门上厚厚的帘子。坐在一旁的嘉怡与张氏,对视了一眼后,默默地看向了沉默的八阿哥。
“贝勒爷大喜,福晋大喜,”接生嬷嬷小跑出产房,扑通跪在两人跟前道,“毛小主费尽力气,终于诞下了一位小格格,母女平安。”
嘉怡缓缓地吐出口气,八福晋像是被突然抽空了所有力气一般,软倒在了石凳上。
八阿哥看了福晋一眼,嗓音清冷道,“福晋累了,等嘉怡册封的旨意下来了,让她多帮福晋料理料理府中之事吧。让毛氏好生修养,爷先回前头了。”
“恭送贝勒爷,”嘉怡慢慢俯下身子,满是温柔恬静的眼神,在八福晋的背上轻轻扫过。
第二百八十七章 满园芍药()
康熙四十六年
三月初五,雍亲王府
东花园里早早地摆起了暖房中挪出的各色芍药,初春嫩绿的园景中霎时间一片姹紫嫣红。
巳时三刻,一辆辆蒙了石青色纱帘的马车便停到了雍亲王府侧门。苏伟一早安排了礼仪妥当的小厮等在门口,将一位位娇客接到东花园的凉棚里。
“姐姐想得真是周到,”辅国公塞勒之女乌林珠一拐进垂花门,便远远地对茉雅奇道,“今儿天气正好,我原还想着要是憋在亭子里肯定闷坏了,不想姐姐竟搭起了凉棚。”
茉雅奇嘴角一扬,上前几步,迎了乌林珠进来,“一早就知道你是个闲不住的,咱们既然摆了芍药宴,自然不能让姐妹们憋在屋里。也是赶巧儿,今儿太阳大,在这凉棚里坐着也不觉得凉。”
“咱们也是托了两位贵主的福,”吏部尚书玛尔汗的小孙女衲敏从旁道,“在这样的节气里还能看见芍药满园,多是不宜啊?”
“可不是,”裕亲王府最小的格格舒舒一把抱住伊尔哈的胳膊,“我额娘成天把我圈在府里,听那些嬷嬷讲规矩,闷都闷死了。还好两位姐姐下了帖子,我才能出来放放风。”
“你个小鬼灵精,”伊尔哈一个手指点在衲敏额头上,“我还不知道你,京里都传遍了,裕亲王府的六格格一年里换了三个教养嬷嬷,任谁能圈的住你?”
茉雅奇闻言,噗嗤一笑,看着自家妹妹道,“你也好意思说别人,要不是李嬷嬷有手段,咱们王府换出去的,可不一定比裕亲王府的少。”
凉棚里顿时一阵哄笑,伊尔哈俏脸通红,冲着揭他老底儿的长姐甩了甩手上的帕子。
“格格,”前院的小厮快一步来通报,“诚亲王府的大格格,大阿哥府的三格格,与正蓝旗蒙古都统阿灵阿大人的孙小姐一块到了。”
“布尔和?”伊尔哈眉头一皱,转头看向茉雅奇道,“谁请她来的?姐姐给布尔和下了帖子吗?”
茉雅奇扫了一眼凉棚内不明就里的小姐们,微弯起嘴角道,“想是凑巧碰上了吧,我也是疏忽,竟把她忘了。”
衲敏与乌林珠对视了一眼,见茉雅奇慢悠悠地站起身,理了理裙摆,走到垂花门旁。
大阿哥府的二格格雅尔檀因康熙爷格外开恩,未曾远嫁蒙古,而是下嫁给了汉军旗的名门子弟李淑鰲。但到了三格格谷梵这里便没有那么幸运了,皇上已经在年初,将大阿哥三女册封为县君,赐婚喀凯氏喇布坦。
三阿哥的女儿生的晚,长女安庆如今才六岁,与裕亲王府的舒舒倒是一般大。
钮祜禄氏布尔和就跟在安庆后头,见到茉雅奇后便微微一俯身道,“妹妹打搅了,只因在上香的路上碰到了安庆格格的马车,听说雍亲王府摆了芍药宴,一时心痒难耐,才冒昧登门的,还望格格们不要见怪才好。”
茉雅奇只看了布尔和一眼,微微抿了唇角道,“无碍的,”便转身牵了安庆的手,又与谷梵行了礼道,“有劳县君赏光,凉棚里备了茶点,快与我进去歇歇吧。安庆不是最喜欢乳皮子豆沙糕吗,我让人备了好些。对了,舒舒小格格也来了,刚好你们就个伴儿,一会儿咱们在院子里踢毽子玩。”
“好诶,好诶,”安庆拍了拍巴掌,他是诚亲王的嫡长女,又生的晚,在王府里也是娇养着长大的,如今见到好吃的、好玩的,便是顾不得一点儿矜持了。
谷梵浅笑着被茉雅奇扶住手臂,两人相携而去,只布尔和形单影只地跟在后头,脸上隐隐透出的怒意一闪而过。
就在雍亲王府响起一片银铃般的笑语时,一墙之隔的八爷府却是愁云惨淡。
虽说,八贝勒好不容易有了第一个子嗣,按理应该大肆庆祝才是,但上位的主子们不高兴,奴才们也不敢张那个口。眼见着福晋脸色铁青,后院的奴才们越发低着头做人了。
毛氏诞下小格格的第二天,原本供应着吃到腻的阿胶燕窝便都变成了寻常份例。给孩子备下的四个乳母,转眼就变成了两个,连带着屋里伺候的也都减了又减。
毛氏脸色苍白地抱着襁褓里的婴孩儿,还未散去血腥气的产房好像一下子冷了起来,厚厚的帘子挡住了外头的热闹,却没有挡住渗进来的寒气。
“小主,”瑞珠跪到毛氏的床下,看了看睡着的小格格道,“您别太放在心上,福晋只是一时转不过弯儿来。您这次能生下小格格,以后就能生下小阿哥。福晋一个伤了身子的,娘家又波折不断,等她想明白了,不还得靠着小主?”
毛氏抿着唇角靠在迎枕上,沉默了片刻后摇了摇头,“来不及了,贝勒爷提拔了乌喇那拉氏,其实就等于提拔了张氏。若张氏一举得男,我再怎么使力都势必要落在人家后头了。福晋那种心性的人,又怎么能忍受被乌喇那拉氏日日踩在头上?”
瑞珠眼眸转了转,突然压低了声音凑到毛氏耳边,“小主,只要张氏这一胎落不下来,您和福晋不就都还有机会吗?”
毛氏脸色渐沉,深入浓墨的目光在瑞珠的脸上慢慢扫过,“我原本一直以为,你是受了乌喇那拉氏的蛊惑,才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拨我与福晋的关系。如今看来,却是我想错了。”
“小主!”瑞珠微一征愣,随即扑通一声跪到地上,“奴婢知错了,奴婢不该胡言乱语。可是,奴婢对小主是一万个忠心,绝没有受任何人蛊惑。小主,奴婢平日里嘴碎,只是因为心疼小主吃了那么多苦,到头来却——”
“住嘴,”毛氏冷冰冰地打断瑞珠的话,“福晋想拿我做筏子,直言便是,何必饶这些歪歪圈子?”
“小主……”瑞珠抿了抿唇,低头沉默了片刻,才小心翼翼地开口道,“福晋生怕再有新人入府,会把持不住后院的权柄。所以,小主只要尽心为福晋办事,福晋是绝不会放弃小主的。如今,乌喇那拉氏猖狂的很,小主与她又结怨已深,如今不与福晋联手将那两人彻底铲除,日后小格格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呢?”
毛氏微阖了双眼,抱着小格格的手却越发用力,待瑞珠说完半天,才轻轻开口道,“福晋的吩咐,我自是不敢拒绝。只是此番兹事体大,我不能不为小格格考虑。还请福晋,待我一切准备妥当,再实行计划。”
“那是自然,福晋也没有逼迫小主的意思,”瑞珠弯着唇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