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镇不管是在地理位置还是在其他的条件上来说,相对绵山镇可能是有些不如,不过却也差不了太多,甚至因为整个房县在大面上比白庆县要好一些的缘故,兴隆镇建设镇区的条件相对还要好一些。
“对,我想要建设兴隆镇的镇区。”
李文吉也不藏着掖着,直接承认道。
“书记,你的意思是我们从那边入手?”
稍微的想了一下,杜高坎还是把目光放到了实际上,计划好,规划也好,却没有实际的思路,那一切都是空白的。
“你过来,这是我规划的。”李文吉直接刚刚画下来的图,然后慢慢说道:“这边,我想要把我们的镇区中心北移,我们在这三个村的边缘修一个一条环着镇区的道路,把三个村纳入到镇区当中来。
以现在的十字路口为中心,南边扩大少一里,中学、小学都在这边,以后这一块作为学校,路口的最北边地势平坦可发展空间大,所以我想建立贸易市场。
路口的东边小,这块区域以后再说,路口的西边主要是我们z fu所在地,所以这边扩展出来的地方都会作为z fu和居住用地,同时医院这在这个方向。
以后如果在发展的话我们就朝着西边和北边发展,这边空间大,地势相对平坦。”
李文吉规划十分详细,从这里来看,他都不像是找人商量,反而是像在安排一般,这也是李文吉强势的地方。
杜高坎虽然有一定的地位,但是也是一个代罪之身,李文吉完全没有必要依赖他,再说李文吉规划的一切都是为了兴隆镇好,既然是为了兴隆镇好,那再多的困难李文吉都会去做,现在反而没有多少困难,李文吉当然强势。
第一百八十三章 发展步骤()
013…06…01
李文吉叙述的时候,杜高坎一直都没有说话,李文吉的规划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过于复杂,甚至一定程度上来说,李文吉的规划其实相对比较完善。
不管是这边的局面,还是这边运行的方案,起始的点,前前后后都是十分正常的,一点点意外都没有,没有听懂,如何能够有资格在这边评论。
李文吉规划从来都是沿着实际上的手段,从来不乱来。
镇区的发展是一个课题,一个城镇的发展镇区的发展是最为核心的问题,镇区要是发展好,对于整个整个乡镇的推动作用不可限量。
市场、学校、医院、z fu、住宅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这些规划应该是镇长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现在都成为了李文吉的活。
既然自己不知道,那就好好学,李文吉在绵山镇有过规划,有过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的经验比自己丰富了很多。
“怎么样,我说的思路能够理解吗?有没有意见?”
李文吉看杜高坎如有所思的样子,转而微笑着问道。
“书记,基本上能够理解,只是有些担忧的是,修这样一条环形路我们能够投资得起吗?另外这条环形路修好之后,主道上过路的车都不进来了,这会不会影响我们兴隆镇的热闹程度?”
杜高坎却是带着思维在听,李文吉说的不要说全部理解,至少已经理解了一部分,故而杜高坎这时候才会提出这般多疑问来。
杜高坎同李文吉一样,对于兴隆镇的发展其实是有着自己的执着的,如果这边能够发展起来,如果这边能够真的如同想象中的一样发展成为绵山镇这样,杜高坎定然愿意付出一切。
同一般人不同,杜高坎相对来说是一个稳定的人,对于局面稳定,对于状况问题,甚至对于这边的思维也是稳定的。
兴隆镇现在不是先前大范围发展的局面,这个时候的兴隆镇甚至出现了许多不可控制的点,这时候如果出现局面不可控制,那显然更加的危险,这才是这边最不能够接受的。
“我算了一下,环形路总共加起来有六公里,前后差不多都有一些路基,只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就成,这样我们的成本不会很高,最多二十万。
我担忧的是道路边上,可能以后发展的时候需要拆迁和征收土地,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处理不好,百姓可能不会干。
至于你说的热闹问题,完全不用担忧,只要我们规划到位,兴隆镇上商店、旅馆、饭馆、市场都有的话,不管是过路的车,还是其他情况,都会到镇里面来,因为这是一个点。
如果这样都不来,那说明对方也没有打算停留,让他们从镇外经过,也能够减轻镇里面的交通压力,现在十字路口那边就经常堵车,这不好。”
李文吉的思路绝对是最为完善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他们的思路都是最为理智的,这份理智显然同想象中的不一样,给杜高坎一种信心。
“书记,那,那我们的资金投入呢?兴隆镇多余的钱一分没有,我们,我们没法投入。”
杜高坎其实已经接受了李文吉的方案,不过内心当中总有一些想法而已。
“资金这方面你不用担忧,我打算同绵山镇一样,采取引入投资加贷款的模式。
先规划出来市场,兴隆镇将会建两个市场,一个农贸市场,一个茶叶市场,两个市场挨着,但是分开,我们出面牵头,占据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投资商占据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出钱修市场。
修路的钱,差不多等市场建起来之后我们用市场做抵押,然后贷款,这时候在修路,也就是说我们路放到后面去,等到路修起来之后,我们在卖地盘还银行贷款。”
这思路在后世差不多都是通用的房地产思维,如果发展后世,李文吉都不用自己出面,由专门的房地产公司进行就成,只不过在这个时代,这事情还不可能,没有真正的房地产公司。
所以一切还得z fu在这边牵头才能够完成,好在这时候的发展规律已经出来,李文吉完全不需要担忧,只要去做,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兴隆镇处于房县,整体上房县比白庆县要好一些,所以这边要是建设好的话,能够在兴隆镇买地盘的人不在少数。
“书记,那我们是不是也解决户口问题?没有户口作为吸引,大家的热情可能会降低,到时候我们的地盘卖不出的话,我们就还不起银行的钱。”
杜高坎有些担忧的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整体上来说,地区和高山省还没有放开,先前绵山镇这边只是一个特例,出现绵山镇之后,省内和地区都有专门的会议,控制相对比想象中的要严格,所以这时候杜高坎有些担忧。
在很多人看来绵山镇这边之所以能够卖那么多地,把镇区建设起来,这户口政策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
户口政策绝对是现在需要面对的绝对核心,不管是从那个方面上来说,兴隆镇要想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不过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领导和现在的局面都是不支持的。
“户口的问题确实是大问题,不过不是不能够解决的,我们需要让上面同意。
一个城镇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人口的发展,不管是兴隆镇还是其他的乡镇最终都需要更多的人来才行,所以户口政策托不得。”
李文吉显然思路十分明确,就是用最短的思路解决所有问题。
杜高坎用力的点点头,李文吉虽然想法有些不现实,不过分析却十分到位,人口必须要有实质xing的增长才行,不增长,那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可是书记,领导不支持,我们,我们顶风作案?”
杜高坎可没有李文吉的背景,也没有这份胆量,领导的支持与否对于他来说,绝对是必须要考虑的力量。
“顶风作案?这个词形容比较到位。不过我们并不是顶风作案,我们炒作。”
李微微一笑,表现出来一份不一样的笑容,给人一份真正的神秘。
李文吉就是这样,任何时候他都是有把握的,即便是遇到了不能够想像,完全不知所措的局面之时他都能够掌控住状态。
虽然不知道李文吉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只要不违规炒作,那杜高坎也就能够安心下来。
“炒作?书记的意思我们起一个虚头来运作这事情?那我们不是欺骗百姓了?”
虽然不在担忧,但是有些事情也是不能够做的,欺骗百姓这就是一条红线,作为官员,做这事情,那是死得快,杜高坎可不想死,还是低调一些为好。
“欺骗群众?我可没有这个意思,群众对于所有人来说那是上帝,不能够得罪的上帝,如何能够欺骗呢?”
李文吉微微一笑,显得十分差异的说道。
“那,那这个炒作是怎么回事?”
杜高坎一下子开始迷惑起来,读不懂情况,也就不能够知道未来的局面,没有未来的局面,杜高坎只能够迷惑起来。
“兴隆镇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
李文吉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是用一份奇怪的表情询问道。
“兴隆镇?我们,我们没有什么吸引力的地方啊?”
前后思维了一半天,最终也没有想到那个地方是吸引人的。
“没有,正是没有我们才有机会,我们给兴隆镇打造一个吸引人的地方。这样你看这句怎么样?美丽的城镇,生活的家。”
李文吉一句话让杜高砍整个人都有些眩晕起来,这,这都是什么脑袋,为什么会有这般多想法?
美丽不美丽不去说,但是生活的家一出,杜高坎知道李文吉的想法,这家伙是要打政策的擦边球,现行的户口政策当中特别说明,家在哪里,就可以在哪里落户,只要在镇上安家,那就能够落户,镇上是没有农业户口的,这些也就得全部的落成居民户口。
其实像兴隆镇这样的小地方,其实一定程度上来说居民户口的人口多少根本得不到上面领导的重视,领导更加关心的是镇里的税收,百姓的收入,生活水平等。
“书记,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能不能说?”
突然杜高坎这边不在有想法,反而是情绪上相对淡定很多。
既然李文吉这些方面都做好了规划,那再去想什么已经没有意义,还是想一下一些实际的东西为好。
“哦?有什么担忧?有担忧只管提就是。”
李文吉今天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服杜高坎支持自己的规划,有问题完全可以解决,不怕他有问题,就怕他不找问题。
“书记,我,我觉得我们应该引进和建立几个工厂。
兴隆镇交通相对发达,我们人口也多,工资水平不高,对很多企业还是有吸引力的。
我们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生活到镇里来,如果没有工作,是不会有人到镇里生活的。”
杜高坎似乎有些担忧自己说得不对,故而情绪上相对比较淡定,一边说,一边竭力的观察着李文吉这里,要是有什么说得不对,肯定马上停下来。
“哈哈,恩,你说得十分对,工厂对于城镇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兴隆镇以后能不能够起来就要看工厂,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二个计划。”
李文吉很高兴,杜高坎能够这般想,说明他还是有思维能力的,李文吉就是需要一个能够思维的助手,一层不变永远都不会有突破的机会。
“那,我们,我们引进什么样的工厂?”
得到李文吉的认可,杜高坎内心也是高兴的,不管李文吉的背景,至少从实际上来说,李文吉现在是书记,他的认可让自己以后的工作更好干。
“这样,这事情我全力支持,我们这边找找,你也下去找找,争取能够找到一些。”
虽然很高兴,不过这事情李文吉没有着急。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心()
013…06…01
为了能够吸引大家,也是为了炒作,在李文吉的指导第二天杜高砍就安排人制作了宣传画报放到了镇里的中间。
兴隆镇五年规划图。
一个十分吸引人的名字。
先是兴隆镇的一个环形路出现在上面,然后沿着这个环形路,几块区域被规划为各种地方,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图上的两个市场,以及图上关于工厂区域的规划。
市场不用说,这工厂区域占去未来兴隆镇三分之一的地方,上面还介绍说兴隆镇要建设二十个工厂,总共要解决一万人就业。
一时间兴隆镇真正轰动了,兴隆镇镇上的常住人口也就八千人,需要工作的人也就三千人,现在一下子有一万人的工作机会,当然轰动,百姓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居然还有这样的机会,加上图上的兴隆镇实在太美丽,做为一个兴隆镇居住的百姓可想而知大家这个时候的感觉。
感觉起来显得无法理解,但是体会起来的时候却热血沸腾,仿佛浑身的血液都燃烧起来,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家,多么美好的奢望,让人yu罢不能。
美好的东西都是人们所要去追求的,美好的一切都能够给所有人带来希望,这份希望能够让大家寄托。
百姓的期望其实很简单,得到幸福,得到希望,那一切都会变得快乐起来。
兴隆镇先前困惑,因为已经失去了掌控能力,每个人唯一的感觉就是兴隆镇没有了洗完澡,官员如此,百姓也是如此。
如此状态,当然是死气沉沉,一时间似乎都失去了一切。
直到不久前李文吉的到来,似乎一下子改变了现有的情况,突然之间,有了活气,有了一点激情。
规划图的挂起来其实就像是对未来的一份描绘而已。
描绘了一个让人yu罢不能,让人不能够接受,让人完全掌控不住自己的状态和局面。
要说有多少的东西,实在是找不出来,你怎么看,都看不出来。
大市场、学校、z fu、工厂在图上看起来那绝对的让人热血沸腾。
百姓突然一下感觉到自己有了一份希望,最为美好的希望,这个漂亮的地方以后就是自己生活的家园,你如何不高兴。
镇区建设得越好,即便是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以后出去了,给人吹嘘的地方也有了。
虽然没有刻意去炒作,但是在宣传牌挂起来的一瞬间,每个人都开始自动宣传起来。
“你们看,那就是我们未来的兴隆镇,好漂亮,这比县城还要漂亮。”
“县城如何能够同我们相比?我们才是最漂亮的,兴隆镇以后也是北原地区的中心。”
“就是,我们兴隆镇发展多快,你们看着上面说五年规划,我们觉得三年就成。”
一夜之间整个兴隆镇的气氛很快转变起来。
每个人都在议论未来,每个人都在商讨明天,似乎大家都有了新思维。
即便这时候的规划更加像是一场戏剧一般,但是给人的感觉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有和没有绝对是两件事情。
幸福很简单也很直白,只要内心认可,哪怕是现在没有,也总将会幸福。
一切都是内心的表现,内心决定一切。
就在大家都为兴隆镇无限美好的未来鼓掌的时候,有人却不干了。
李文吉这发展经济没有问题,发展镇区也没有问题,但是挂出这样一个宣传牌子算什么?这不是扇动群众吗?
群众都是盲目的,不能够这样做,这样做不就是找死吗?
一句找死说明有人对李文吉不高兴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不高兴。
李文吉太过于年轻,手段却不少,来来回回折腾的事情倒是不少。
这绝对是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