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成绩看起来不高,其实到了决赛这个地步,评审们都把分数压的很低,一来是小心谨慎,二来是给后面的选手打分留下了空间。
台下。
周围的选手都很紧张,唯独李志凡无聊地坐在座位上玩手机。
此时,明星聊天群里正聊的热闹,让他根本不舍得放下手机,万一有红包呢?
这可不绝能错过啊!
小刚导演:“各位圈中好友,电影《我不是潘金莲》11月就要上映,到时候多多捧场,多多帮忙宣传啊!”
国立:“小刚导演,你这没日没夜的宣传,够辛苦啊!”
小刚导演:“哎,不就是为了一个票房嘛,今年星爷的《美人鱼》可把我们这些干导演的刺激坏了,哪个不想争口气啊!”
陆川:“在中国,能活着走进电影院的批判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都必然经历浴火重生的坎坷,都值得尊重,《美人鱼》虽然是商业片,但批评了当下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而且把握的非常好,这个节奏和尺度,值得我们电影人反思和学习。冯导您这次的新作,我可是很期待的,希望能够再次看到奇迹,祝您票房大卖!”
小刚导演:“谢谢小川了,你的新片《我们诞生在中国》也定档了吧?”
陆川:“嗯,下个月十二号,可惜排片不高,几乎为零!”
小刚导演:“别气馁,好片得到市场的反馈,自然会增加排片的,这是一个非常暖心的故事,也是很少有导演敢去触碰的题材,值得推荐,值得鼓励,也祝你票房成功!”
陆川:“谢谢小刚导演!”
薛知谦:“二位导演就不要互捧了吧,您俩都是中国最好的电影人,这次肯定会获得成功,不过要是能拉小弟一把就好了!(嘻嘻表情)我最近新写了几首歌,哪位需要插曲什么的话可以随时联系。”
陆川:“行,有机会我们合作!”
小刚导演:“上次冰冰跟我提过一句,小薛做音乐还是非常用心的,我这电影也不差歌了,要不你给写个推广曲吧!”
薛知谦:“哈?真的?谢谢冯导,我发几首小样给您?”
小刚导演:“发我邮箱!歌词我回头找小磊写!”
看到这儿,李志凡不禁叹息一声,小样发到群里大家共同参考一下不好吗?(未完待续。)
第168章、大魔王来了!()
“嗡!”
李志凡刚退出阅信,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
“提醒:您有一个红包未领取!来自【明星聊天群】!”
一看屏幕顶端显示这一行字,李志凡急忙点击进入群聊,想都没想,就在红包上狠狠一点。
抢红包啦!
小手一抖,红包到手!
这次终于没有出现第一个包被抢完的情况。
看着红包打开,接着显示出一行字:
【恭喜您,抢到了薛知谦的《演员》,已收入背包,可提取使用!】
演员?
这薛知谦是个演员?
还是说他发来又一个演员技能?
李志凡打开背包,里面静静的躺着一个音符图标,下面写着:演员!
甭管是技能还是其他,先点开看看再说。
抱着这样的心态,李志凡打开了这个《演员》。
一瞬间,身体像是触电似得颤了一下,然后脑海中像是被打开了一个音乐播放器,竟然是一段音乐飘了出来。
眼前,虚空中诡异的出现了一副画面:一张灰色的图片上,有一个身着黑衣,带着黑色礼帽的男人,胸前飘着一股白烟,右面写着“薛之谦”三个字,中间的之字是手写体,很有特点,而下面双腿被白条遮住,上面写着:Gentleman绅士!
还来不及细究这幅图到底什么意思,图像上居然滚动出现了一行行文字——
演员…薛之谦
词、曲:薛之谦
编曲:郑伟/张宝宇
制作人、和声:赵英俊
录音师:王晓海
混音师、母带处理工程师:鲍锐
……
原来这是一首歌!
其实看到那一行行文字的时候,李志凡就知道了。
当第一句人声在脑海里播放,同时在眼前浮现出歌词时,他更加确定这是一首歌。
同时他还知道了一件事——薛知谦只是群内的昵称,他真名叫薛之谦。
李志凡不禁苦笑,这家伙到底是有多想让大家都知道他啊!
脑海里的歌曲一遍又一遍循环,歌词和音符洗脑式的烙印在了李志凡的记忆里,如果这里不是钢琴大赛的比赛现场,他都要唱出来了。
不过知过了多久。
李志凡还在脑海里单曲循环这首《演员》呢,旁边的秦成用胳膊肘推了他一下:“哎,快到你了,提前准备准备!”
“嗯?”
脑海里的歌曲一下断了。
李志凡回过神来,看了一眼台上,此时正是泰国选手察猜在弹奏。
在唤醒手机屏看了一眼时间,居然都十点四十了。
我TM居然整整听了一个半小时?
“这么快?”李志凡小声向秦成问道,“那业余青年组的都比完了?”
秦成身体一震,缓缓转过头看着李志凡:“业余少儿组都完了,现在察猜是咱们组第六个!”
“嗯?”
李志凡扭过头看着秦成,当下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对待他这句话。
“咳咳,你是不是刚才睡着了?”
秦成小声道,“闭着眼睛你也能睡着?真是佩服佩服!”
“呵呵,是想事情发呆来着!”
李志凡尴尬一笑,“那什么,谁是第七个?”
“我!”秦成淡淡的说道。
两人交谈间,察猜弹奏完了,拿到一个91分的成绩,因为前面李志凡都没专心去听,所以也不知道这个成绩算不算高。
不过从察猜失落的表情看来,他已经知道自己不是前三了——那就说明之前弹奏的五位,至少有三位比他分数高。
“该我了!”
秦成很冷静,直接站了起来。
李志凡说:“加油!”
秦成笑着点了点头,踏步朝舞台走去。
他今天要演奏的是一首这个世界古典钢琴大师基维斯的作品,也就是说,他选择了公开曲目。
在很多人看来,这完全是一种自暴自弃的表现。
比赛到了这个阶段,能多一分就代表离前三进了一步,而他居然白白扔掉了五分。
这可不比当初复赛的时候,十强选手实力都很高,且晋级的名额只有三个,所以在大家看来,他要复制李志凡这个“唯一演奏公开曲目晋级的选手”,是不切实际的。
甭说别人,李志凡都觉得不可能,就连他今天都选择了民族作品专题组,就是为了能够在这一场多得五分,可以保障自己进入前三强。
或许是大家多虑了。
一首五分钟的曲目,台下选手都替秦成紧张,而他自己却弹得轻松自在,好似这不是比赛,就是家里随随便便弹奏一首练习曲而已。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秦成站起身走到台前,朝第一排的评审们鞠了一躬。
克莱德韦尔率先问道:“秦,你为什么今天会选择一首公开曲目?”
秦成抿了抿嘴:“因为很多人都弹相同的曲子,我只是想来点不一样的!”
大赛给出的曲目分组都一样,所以无论是青年组还是少儿组,专业组也好,业余组也罢,选择的曲目范围有限。
艾德里安专题组的那些曲子到现在都听过了,有几首甚至出现了好几遍,民乐的选择就更窄了,适合拿到决赛上来的来来回回就那些作品。
秦成这次完全是依着自己的想法选曲,并没有管实际比赛情况会如何,这份豁达倒也值得让人尊敬。
克莱德韦尔没有继续问下去,放下话筒左右一摊手,示意两边的评审举分。
一个个分数亮出来,最后的结果,秦成获得了89。5分。
在别的选手看来,他差0。5就90了,而秦成在台上给人的表情似乎是:再少0。5分也无所谓。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克莱德韦尔,不知道他会秦成多少分。
0分?还是5分?
还是之间任意一个数字?
克莱德韦尔盯着台上想了片刻,最终拿起牌子,上面写着:0。5分!
然后开口道:“我帮你补齐这个小数点!”
“谢谢!”秦成微笑着点点头,转身朝台侧走去。
台下。
李志凡站起身,离开座位走了出来。
和秦成迎面碰到的时候,两人不约而同的互相击掌。
也就是同时,他听到有选手议论:
“李志凡要上场了!”
“他就是李志凡?”
“这次听听他弹什么,不会又是自创曲目吧?”
“啊!大魔王终于来了!”(未完待续。)
第169章、一曲《梁祝》惊众人!()
“各位评审好,我是华夏京城赛区的选手李志凡!”
走上台后,李志凡面对台下评审开口道,“今天演奏的曲目,是根据华夏民间著名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及相关主题乐曲改编的一首钢琴独奏曲目《梁祝》!”
听他说完,台下众人不禁各有所思,甚至引起了几位评审的交头接耳。
梁祝二人的凄美爱情故事家喻户晓,连老外都知道,在他们心中就是华夏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李志凡这次虽然不搞自创曲目,但改编属于二次创作,也让他们很感兴趣。
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单纯的对华夏戏曲和民族音乐感兴趣,想见识一下,李志凡这改编出来的钢琴曲会是什么样。
当然,也有人不太看好!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民间题材在国内已经被玩坏了,根据其改编的影视作品无数,其中的配乐、插曲、主题曲更是数不胜数。
就在今年上半年度,还有一部同题材的电影上映,这部翻拍片顺应新时代的电影科技,做成了3D效果,最后的化蝶部分更加入了玄幻色彩,但因为故事老套,最终依旧逃不过票房惨败。
在众人的注视下,李志凡转身走到钢琴前落座,双手轻轻摸索琴键,准备开始弹奏。
原版《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有二十六分钟,根据其改编的钢琴曲则有数个版本,但在郎大师的《钢琴曲100首》里,只有原版和较为简易的三分钟钢琴改编版。
李志凡今天弹奏的就是三分钟版本,所有民间《梁祝》相关音乐的元素,都集中在了这三分钟里,基本上没有自创的内容,也适合在今天这个舞台上展现。
眨眼间,李志凡十指轻柔悠闲的落下。
右手在中音区弹奏出几个下行音符,左手立即跟着在低音区模仿对答,接连两句乐段,都是一样的进行方式。
开头这一段“0532/1——2/765…/……”是越剧里很常见的过门,而引用这段过门,同时钢琴的低音区紧跟着中音区,是音乐中卡农轮唱的手法,以其优美旋律的对答式,衬托梁山伯与祝英台那种鱼水相依之情。
简单的过门之后,音符暂停了几拍。
当主旋律的第一个落下时,李志凡突然开口,呢…喃细语:
“月白风清花袭人,纱窗青灯透双影。夜阑万类尽无语,犹闻西楼读书声。”
“风雨共济长相伴,互助互勉同路人。青梅竹马俩无猜,心心相印是知音。”
李志凡的声音不高,只有前一两排的评审和部分选手能够听到。
但这轻吟丝毫都不突兀,就像用钢琴弹奏华夏乐曲,反而让音乐更具民族韵味。
第一排,一名华夏评审坐直了身子,双眼瞪圆盯着李志凡。
他听过无数华夏古曲,目前主要研究的方向,也是将这音乐改编成适合西方乐器演奏的曲目,送到国外演出传播。
这些华夏古曲大都有技术,有内涵,唯独却缺乏传播性,能够被改编送入高雅之堂,却难以被现代的普通民众接受,像阳春白雪,高山流水,只有仰望。
究其原因,还是在旋律上的悦耳性上出了问题,换句话说,就是音乐不够亲民。
目前被圈内推崇的华夏古曲,其实在古代也来自上流士大夫阶层,因为古代的琴棋书画、君子六艺,都是贵族玩的,哪里能在平民百姓中接地气。
但百姓也有自己喜爱的娱乐,那就是戏曲,一直以来,他们这些音乐人士对地方戏曲、小调都没有太大的关注,在改编选择上也没有考虑过。
而今天,李志凡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一个真理,百姓喜欢的通俗音乐,也能变得高大上。
台上,李志凡还在低声浅吟:
“朝夕相伴几度春,莫知英台女儿身。待到芙蕖出水日,方悟最苦相思情。”
“俊逸儒生风流种,窈窕碧玉亦多情。花前月下常相会,撮土为香山海盟。”
通俗的旋律,华夏传统音调的运营,结合这首七律古体诗,让整个会场沉浸在陶醉之中。
“这不是昆曲中的音乐吗?李志凡居然给移植到这里来了!”台下一个来自苏南地区的观众听的是惊讶连连,昆曲作为家乡的剧种,他听的不要太多,这熟悉的旋律出来,根本压抑不住胸中的激动和欣喜。
音乐随之一转,旁边一来自沪市的观众顿时一愣,奇怪道:“哎?这一段……不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啊?怎么听着像《白蛇传》里的断桥?”
那个苏南的观众解释道:“戏曲里很多小过门都是通用的,这叫百搭过门,别说不同的戏了,就是沪剧、越剧、昆曲,甚至黄梅调这些不同名称的戏种,其实有些旋律都很接近,移植应用是很正常的。”
“原来如此!”
很多人因此产生一种幻觉,自己明明听的是钢琴曲,可脑海中不知为何浮现出了戏园子的画面,中毒更深的,甚至感觉真实看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一起嬉戏的画面。
音乐突转,虽然旋律是慢的,但左手的节奏和弦却复杂了起来,勾勒出矛盾与冲突的画面。
这个在戏曲中叫“紧打慢唱”,也被完全移植到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中,在改编钢琴版时,保留了这一段最精彩的部分,塑造出梁祝二人最后的结局。
“玉人有意天无意,金玉良姻几个成?媒妁之言父母命,棒打鸳鸯俩西东。”
伴随着琴声,李志凡的吟诵也变得悲哀和不愤,却又淡淡的透露出一丝无奈。
评审们也听出了更多东西,那是茫茫人海的偶遇,还是岁月匆匆死生契阔的寻觅,本以为有情人终成眷属,没想到是今生无缘成到白头。
“笑问世间情何物,生死相许无所恨。今生无缘同白首,待到来世叙旧情。”
最后的化蝶部分,音乐传染力度更强,带起了迷幻色彩,大家仿佛看到梁祝二人泪染双翅,化身彩蝶,翩翩起舞在花丛间。
“生不相守死相从,黄泉路上结伴行。双双化蝶翩翩舞,恩恩爱爱不绝情。”(未完待续。)
第170章、第一稳了!(感谢KOR小狼万赏)()
弹奏结束了。
李志凡站起身,还没走到台前,下面便想起了一片掌声。
这是今天决赛第一次有掌声响起!
似乎所有人都忘了录制前导演组交代的纪律,发自己内心不由自主的给予了李志凡热烈的回应。
而电视台的录制组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出来阻止。
因为他们也在鼓掌!
这首由华夏民乐改编的作品,要说什么技术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