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儿都不虚。
《吻别》是典型的90年代港式流行歌曲,且只能用流行风格来形容,毕竟是一首90年代的歌曲,再加上演唱者张学友本人,在演唱上没有学习和参考西方技巧,且当时西方的音乐流派,在东方还未全面开花,还处在萌芽阶段,真正到了千禧年之后,西洋的音乐风格才涌入华夏,并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人。
《take…》制作的时候,已经是04年,所以无论是演唱还是曲风,都融合了r&b和摇滚风格,多处和音都和句尾,都表现出了转音的特质。
第817章、销售数据打脸!()
仅仅一周,500万张专辑销售一空,吓傻了华呐,惊呆了东方文娱,更是震动了全美音乐圈。
网上,依然有很多抢不到专辑的网友,大范围宣泄自己的不满。
“才一周就卖完了?”
“抢不到啊!”
“哦!多少年了,上一次有人卖出500万张专辑,还是2003年!”
“是啊!不过也就是2003年开始,互联网开始普及,数字音乐出炉,实体专辑没了活路,很多工厂都倒闭了。”
“现在全美仍在开设的唱片印制厂,只有五家!”
“天哪,这么看来,我们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时代,可怕!惊奇!”
“不是吧?500万张,我居然抢不到一张?”
“如果不是开售前就预订,是根本抢不到的。”
“这张专辑比《疯狂动物城》的电影票都难买。”
“500万啊!放在20年前,这个成绩并不耀眼,放在30年前,这个成绩平平无奇,然而放在今天,这却是全美国歌手加起来,一年销售的专辑总和!”
“上个月蝙蝠乐队发新专辑,不是只卖了11万张吗?他们可是现在美国最红的乐队了。”
“泰勒丽莎的新专辑,一年卖了120万张,还开庆功会宣称第一歌后呢,在李志凡面前,真不值一提!”
“现在,你家里还有cd机吗?”
“有啊!但我一般用手机蓝牙连接音响,cd机都落灰了。”
“……”
网友们的热议,让华呐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文案,连夜赶出了一篇新的文案,并火速在irs上进行发布。
“什么?500万张都卖完了?不可思议!连我们的很多员工都没抢到,原本还想着用个三五年把这第一批印制的专辑卖完呢!大家都等等,别急,我们已经联系厂商加急制作第二批了,这次是一千万张,我们赌了!你们跟不跟?”
这样的文案,仿佛是和网友对话一样。
而原先的文案则是一通吹捧和歌颂,比起来,新的文案更真诚一点。
网友也在下面回复:
“跟!”
“一定买!”
“就等你们出了!”
“别说1000万,就是2000万,我们也要!”
“嘿嘿,我先前抢到一张,打算再抢一张,不拆封留作收藏。”
“……”
华呐夸下海口,第二批要制作1000万张,可这却愁坏了印制厂,因为他们的设备和极其有限,员工也有限。
随着实体专辑的订单越来越少,印制厂也是不断的收缩这一块的业务,但没想到在收缩了十年之后,突然来这么一大单,根本吃不下啊。
但商人的脑袋,是永远不会被眼前这种困难所打倒的。
既然自己生产不了这么多,但是可以找代工啊!
美国虽然只剩下五家印制厂,可是在他们脚下的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这些第三世界国家,也有很多印制厂。
同时,远在东方的中国,同样有不少印制厂。
再放眼全球,这么大的订单量,将不会再是问题。
第二个星期开始,美国这边的本土印制出的专辑,开始出炉一批上线一批,而在物联网发达的今天,这样的销售方式已经不是问题,连仓库都不需要,制作出炉直接被物流公司拉走,送往世界各地。
至于其他国家代工的唱片,原本是打算采取全部运回美国,再销售的策略。
但这样运作,太过于浪费物流成本,于是东方文娱、华呐和承印商联合制定了新的计划,代工厂印制出的唱片,直接销售其他国家,而这中间不过是多个代理销售的环境。
就像是美国的手机公司卖手机一样,由中国工厂代工的手机,根本没有出过国,直接在本土就全卖了。
李志凡这张新专辑在中国区上市的时间,比北美晚了整整两个星期,但作为人口和商业大国,却并没有消耗多少专辑,一周销售量只有30万张。
这让李志凡再一次认识到,国外的实体市场才是圈钱的市场,国内的实体市场反而非常鸡肋,这或许是民族之间的意识不同,也可能是因为李志凡这张专辑是英文专辑,只有一首《吻别》是中文歌,才导致这一原因。
第四周,销售速度渐渐平缓下来,第一个最终的销售量,达到970万张,也就是说后面的三周,只卖了470万张。
这其中当然有印制跟不上的原因,包括其中第二周有四天一张都没买,因为没货。
然而最主要还是实体专辑的局限性问题。
且实体市场始终是有限的,不可能永远上涨或持平,总会有下滑的一天,这是正常现象。
但随着专辑销量的放缓下滑的同时,外界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这些声音,李志凡都是通过周围的工作人员得知的,而声音源头,则是圈内的一些音乐人和音乐公司。
本来李志凡对这些声音是免疫的,压根不当回事儿。
但一个叫马德尔的美国男歌手,突然在他的个人irs账号上公开方言:李志凡这张新专辑虽然创造了25年来的奇迹,可根本卖不了1200万张。
以现在的预订和出货速度来看,1200万张还是很容易的,这些数据外人是看不到的,他们只能看到公司报出的数据。
马德尔说出这种话,完全是因为他的专辑本来也打算在最近上线的,可是预购量太低,只有不到7万张。
这个数据和李志凡当初的预售量差了60多倍,比现在的销售量更是差了一百多倍,估计是急眼了,才放出这样的蠢话。
美国乐坛也分了很多派系,每一个派系也都是拧成一股绳的。
在马德尔说出这番蠢话后,他的一位朋友站了出来,转发了他的irs,善意的提醒马德尔:不,你肯定会预测失败的。
这个数据和李志凡当初的预售量差了60多倍,比现在的销售量更是差了一百多倍,估计是急眼了,才放出这样的蠢话。
美国乐坛也分了很多派系,每一个派系也都是拧成一股绳的。
在马德尔说出这番蠢话后,他的一位朋友站了出来,转发了他的irs,善意的提醒马德尔:不,你肯定会预测失败的。
第817章、
仅仅一周,500万张专辑销售一空,吓傻了华呐,惊呆了东方文娱,更是震动了全美音乐圈。
网上,依然有很多抢不到专辑的网友,大范围宣泄自己的不满。
“才一周就卖完了?”
“抢不到啊!”
“哦!多少年了,上一次有人卖出500万张专辑,还是2003年!”
“是啊!不过也就是2003年开始,互联网开始普及,数字音乐出炉,实体专辑没了活路,很多工厂都倒闭了。”
“现在全美仍在开设的唱片印制厂,只有五家!”
“天哪,这么看来,我们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时代,可怕!惊奇!”
“不是吧?500万张,我居然抢不到一张?”
“如果不是开售前就预订,是根本抢不到的。”
“这张专辑比《疯狂动物城》的电影票都难买。”
“500万啊!放在20年前,这个成绩并不耀眼,放在30年前,这个成绩平平无奇,然而放在今天,这却是全美国歌手加起来,一年销售的专辑总和!”
“上个月蝙蝠乐队发新专辑,不是只卖了11万张吗?他们可是现在美国最红的乐队了。”
“泰勒丽莎的新专辑,一年卖了120万张,还开庆功会宣称第一歌后呢,在李志凡面前,真不值一提!”
“现在,你家里还有cd机吗?”
“有啊!但我一般用手机蓝牙连接音响,cd机都落灰了。”
“……”
网友们的热议,让华呐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文案,连夜赶出了一篇新的文案,并火速在irs上进行发布。
“什么?500万张都卖完了?不可思议!连我们的很多员工都没抢到,原本还想着用个三五年把这第一批印制的专辑卖完呢!大家都等等,别急,我们已经联系厂商加急制作第二批了,这次是一千万张,我们赌了!你们跟不跟?”
这样的文案,仿佛是和网友对话一样。
而原先的文案则是一通吹捧和歌颂,比起来,新的文案更真诚一点。
网友也在下面回复:
“跟!”
“一定买!”
“就等你们出了!”
“别说1000万,就是2000万,我们也要!”
“嘿嘿,我先前抢到一张,打算再抢一张,不拆封留作收藏。”
“……”
华呐夸下海口,第二批要制作1000万张,可这却愁坏了印制厂,因为他们的设备和极其有限,员工也有限。
随着实体专辑的订单越来越少,印制厂也是不断的收缩这一块的业务,但没想到在收缩了十年之后,突然来这么一大单,根本吃不下啊。
但商人的脑袋,是永远不会被眼前这种困难所打倒的。
既然自己生产不了这么多,但是可以找代工啊!
美国虽然只剩下五家印制厂,可是在他们脚下的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这些第三世界国家,也有很多印制厂。
同时,远在东方的中国,同样有不少印制厂。
再放眼全球,这么大的订单量,将不会再是问题。
第二个星期开始,美国这边的本土印制出的专辑,开始出炉一批上线一批,而在物联网发达的今天,这样的销售方式已经不是问题,连仓库都不需要,制作出炉直接被物流公司拉走,送往世界各地。
至于其他国家代工的唱片,原本是打算采取全部运回美国,再销售的策略。
但这样运作,太过于浪费物流成本,于是东方文娱、华呐和承印商联合制定了新的计划,代工厂印制出的唱片,直接销售其他国家,而这中间不过是多个代理销售的环境。
就像是美国的手机公司卖手机一样,由中国工厂代工的手机,根本没有出过国,直接在本土就全卖了。
李志凡这张新专辑在中国区上市的时间,比北美晚了整整两个星期,但作为人口和商业大国,却并没有消耗多少专辑,一周销售量只有30万张。
这让李志凡再一次认识到,国外的实体市场才是圈钱的市场,国内的实体市场反而非常鸡肋,这或许是民族之间的意识不同,也可能是因为李志凡这张专辑是英文专辑,只有一首《吻别》是中文歌,才导致这一原因。
第四周,销售速度渐渐平缓下来,第一个最终的销售量,达到970万张,也就是说后面的三周,只卖了470万张。
这其中当然有印制跟不上的原因,包括其中第二周有四天一张都没买,因为没货。
然而最主要还是实体专辑的局限性问题。
且实体市场始终是有限的,不可能永远上涨或持平,总会有下滑的一天,这是正常现象。
但随着专辑销量的放缓下滑的同时,外界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这些声音,李志凡都是通过周围的工作人员得知的,而声音源头,则是圈内的一些音乐人和音乐公司。
本来李志凡对这些声音是免疫的,压根不当回事儿。
但一个叫马德尔的美国男歌手,突然在他的个人irs账号上公开方言:李志凡这张新专辑虽然创造了25年来的奇迹,可根本卖不了1200万张。
以现在的预订和出货速度来看,1200万张还是很容易的,这些数据外人是看不到的,他们只能看到公司报出的数据。
马德尔说出这种话,完全是因为他的专辑本来也打算在最近上线的,可是预购量太低,只有不到7万张。
这个数据和李志凡当初的预售量差了60多倍,比现在的销售量更是差了一百多倍,估计是急眼了,才放出这样的蠢话。
美国乐坛也分了很多派系,每一个派系也都是拧成一股绳的。
在马德尔说出这番蠢话后,他的一位朋友站了出来,转发了他的irs,善意的提醒马德尔:不,你肯定会预测失败的。
这个数据和李志凡当初的预售量差了60多倍,比现在的销售量更是差了一百多倍,估计是急眼了,才放出这样的蠢话。
美国乐坛也分了很多派系,每一个派系也都是拧成一股绳的。
第818章、《阿凡达》来袭!()
十一月下旬。
一本名为《阿凡达美术设计图集》的书,正式在全球上线。
不过无论是制作方,还是发行方,都没有大力去推这本书,原因只有一个这本书只印制了10000册!
这有《阿凡达》的官方社交账号和协议书商发布了关于这本书上市的消息,并且标明是10000册珍藏版,且在言论中没有透露任何“欢迎大家来买”的语气。
但即使是这样,这本美术图集在上市的第一天,就被抢购一空。
抢购者大多为美术和视觉领域的人员,只有一部分是刚巧关注到这条信息,也刚巧买了这本书的。
美术图集售空的第二天,网上突然有人曝出了一组高清图片,而图片内容正是《阿凡达美术设计图集》!
瞬间,这一组图片就被传到了全世界的每一个网站和论坛,而《阿凡达》也终于在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对于这种传播行为,李志凡和东方文娱并未作出任何追究,因为他们就卖一万册,而且已经卖完了,也不打算再加印。
买到实体的,留个当纪念,没买到的在网上看看图片就好了。
于是,在世界现代史上,第一次发生了允许“盗版”传播的行为。
这些图片的大量传播,帮助了《阿凡达》的宣传和造势。
光看这些图集中惊人的视觉设计、美术设计、场景构图,就已经够让观众期待《阿凡达》的到来了。
在强大的舆论声中,威廉娱乐趁机发布了十几张《阿凡达》的人物造型照片。
比起《图集》,这些人物造型图片真的可以忽略,因为相比之下十分简陋。
但是造型照发布,也就意味着电影的宣传工作,正式开启了。
好莱坞诸多明星纷纷帮忙转发,并且预祝《阿凡达》票房大卖,红遍全球。
这其中有不少是李志凡这半年到处拜访认识的新朋友,也有一部分是耿直的自来水,看了《图集》后认可《阿凡达》,主动站出来为《阿凡达》宣传推广的明星艺人。
而在中国,国内明星为《阿凡达》宣传的力度,更是大到无边,不管跟李志凡熟不熟的艺人明星,全都站出来为《阿凡达》摇旗呐喊。
至于参演了《阿凡达》的中国演员,更是拼了老命的宣传。
因为李志凡没法回国,所以上各大综艺节目就靠他们了,虽然他们只是配角,甚至有的连脸都没漏,就隐藏在cg特效下,但也不懈余力。
威廉娱乐城市追击,两天后再次发布了《阿凡达》的预告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