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欢喜记事- 第5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南安郡王气的要揍人了。

    他把书重重的拍在桌子上。

    突如其来的一下,把正在收拾包袱的其他人都吓了一跳。

    “怎么了?”定国公府大少爷问道。

    南安郡王指着桌子上的书道,“董承琅把我的望远镜给偷走了!”

    定国公府大少爷,“……。”

    楚舜他们围过来。

    北宁侯世子眼尖看到书里露出一角,他随手一拿,就抽出一张银票来。

    面额不小。

    五千两。

    书里不止塞了一张银票,还有一封信。

    信里两张纸,一张是给谢景宸的,解释望远镜的事,另外一张是强制用五千两买了南安郡王的望远镜。

    上头说他这两天不回来了,如果他一定要望远镜不可,就把事情闹大,到时候他舅舅或许可能会把那本该属于他的望远镜给南安郡王……

    那五千两就算是给南安郡王帮他把望远镜拿回来的辛苦费。

    楚舜几个是一脸黑线。

    不用怀疑了。

    他们这位兄弟脑子是真的不好。

    为了一个望远镜,洞房花烛都不要了。

    南安郡王一脸郁闷,“他为什么逮着我偷?!”

    虽然给了钱了。

    但他不同意就是偷拿。

    拿别人就算了,他的是最不能拿的啊。

    望远镜是好东西,军中人人想要,他上回把望远镜弄丢了,是不给他的了。

    后来丢的望远镜立功了,他豁出脸才磨到一份。

    现在!

    被董承琅拿走了!

    他回去还能再要一个吗?

    南安郡王看着北宁侯世子他们。

    一个个无比的同情他,“可能你和望远镜无缘吧。”

    南安郡王,“……。”

    不安慰他还在他伤口上撒盐,有这么做兄弟的吗?

    楚舜拍他肩膀道,“死心吧,为了望远镜,他连洞房花烛夜都能离家出走,你要留下等他,我敢肯定你等不到人。”

    “那就这样算了?”南安郡王道。

    “董兄不是给了你五千两吗,五千两找大嫂买一个肯定可以的,”楚舜道。

    苏锦好说话,南安郡王知道。

    可他没那么好说话啊。

    五千两就打发他?

    他是缺钱的人吗?!

    南安郡王想了想道,“你们等我会儿。”

    不等楚舜他们问他去哪儿,南安郡王已经跳窗户出去了。

    等了一盏茶的功夫,南安郡王就回来了。

    手里拿了一沓银票。

    楚舜和北宁侯世子几个见了道,“这是……?”

    “董兄的小金库都在这里了,一两银子都没给他剩,”南安郡王道。

    “……。”

    把银票往包袱里一塞,南安郡王就和楚舜他们一起出门了。

    赵诩送他们出门。

    南安郡王几个骑马离开。

    赶着回边关,他们跑的很快。

    谁也没想到董承琅离家出走就在他们回边关的必经之路上等着。

    看见他们走,董承琅有点放心又有点不放心。

    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难道他拿了望远镜,南安郡王没发现?

    确定南安郡王不会回来,董承琅这才翻墙回家。

    把新娘子晾着,自己跑出去一晚没回来,董承琅做好了回家要挨训的准备。

    “还知道回来!”长宁侯拍桌子怒骂。

    董承琅乖乖认错。

    施大将军也训他,董承琅就不服气了。

    要不是舅舅霸着望远镜不还他,他能干这事吗?

    李妈妈劝道,“世子爷提前回来,肯定是舍不得世子夫人,夫人消消气吧。”

    董承琅一个劲的点头。

    “还不快滚去赔礼!”长宁侯夫人气骂道。

    董承琅赶紧起身,一阵风跑回去。

    赵大姑娘气他,“你不是要离家出走两天才回来吗?!”

    “我今晚打地铺,”董承琅回道。

    “……。”

    赵大姑娘脸皮薄,哪里受得了这个,瞪了一眼,瞥过脸去。

    羞都不够了,哪还顾得上生气啊。

    而且重要的不是她,是赵家。

    长宁侯让他去赵家赔礼。

    董承琅进了赵家,还没来得及解释,赵诩就拿拳头招呼他了。

    董承琅错在前,又是大舅子出手,根本不敢还手,挨了两拳后,就开始躲了。

    边躲边解释。

    赵诩一听他拿了南安郡王的东西,眉头皱紧,“你偷拿了南安郡王的望远镜?”

    “怎么能叫偷呢?我给了钱的,”董承琅道。

    说完,董承琅望着赵诩,“他没和你说这事?”

    “没有,”赵诩道。

    董承琅怀疑南安郡王还没有发现望远镜丢了。

    赵诩觉得没那么简单。

    南安郡王走之前,拍他的肩膀道,“见到董兄,帮我转告他一声,下次见到我,记得躲远点儿。”

    这明显是要揍他。

    可拿南安郡王的望远镜,哪怕给了钱,他也不可能就这么算了的。

    自己的兄弟他了解。

    “你给了他多少钱?”赵诩问道。

    “五千两,”董承琅道。

    “……。”

    “你还是先回去看看你的小金库还在不在吧,”赵诩扶额道。

    “……。”

    董承琅正想走呢,赵诩说这话,他求之不得。

    翻墙回了府,董承琅去了书房。

    他把抽屉打开。

    抽屉里摆着一锦盒,拿在手里和以前一样的沉。

    他心稍安。

    等把锦盒打开。

    里面哪还有银票?

    镇纸压着一张纸

    两万三千二百两,兄弟我笑纳了。

    荀风留。

    董承琅,“……!!!”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稳婆() 
晴天霹雳啊。

    这是他所有的钱了。

    他现在身无分文了。

    本来还想买个簪子给赵大姑娘赔不是,奈何昨晚走的急,身上没带钱,又不好意思赊账,便没买了。

    昨晚住的客栈都是拿玉佩抵押的,还等着拿钱去赎回来。

    看着空荡荡的锦盒,董承琅脑壳阵阵抽疼。

    大家兄弟一场,好歹给他留个百十两吧?

    董承琅拿着空锦盒去找赵诩,“我把望远镜还回去,还能把银票拿回来吗?”

    赵诩看着他,“你觉得呢?”

    董承琅,“……。”

    他要真这么做了,只怕连望远镜都要没了。

    董承琅死心了。

    自己干的蠢事,苦果自己咽。

    有了望远镜,在战场上立功,迟早把银票挣回来。

    至于现在——

    没钱没安全感的妹夫朝大舅子求助了,“借我点钱花花。”

    赵诩,“……。”

    南安郡王他们直奔回京,并没有再回来抓董承琅一个现行。

    两万三千二百两,再加上董承琅主动给的五千两,将近三万两银子交给苏锦,别说一个望远镜了,要两个都不成问题。

    别说生气了,南安郡王心情好的想哼小调。

    同样赶往边关,王妃他们就心情沉重了。

    王妃抱着小郡主坐在马车里,为了赶时间,马车跑的很快,颠簸的厉害。

    喜鹊她们年纪轻,也吃不了这个苦。

    马车一停,就扶着路边树呕吐不止。

    王妃就更别提了,下马车的时候,几乎都站不稳,心力交瘁。

    李总管觉得这样赶去边关,只怕王妃和丫鬟都要没命了。

    李总管望着王妃道,“如果王妃放心,还是我们先送小郡主去边关吧,一来骑马更快一点儿,二来王妃和丫鬟也能好受一点儿。”

    毕竟马车跑的再快,也比不过骑马。

    王妃舍不得女儿,尤其是在女儿中毒的情况下。

    可王妃也知道,小郡主跟着她才是耽误时间。

    暗卫都劝王妃,只要小郡主好,往后她陪小郡主的时间多的是。

    王妃便忍痛点头了。

    她和丫鬟留下,由护卫送他们去边关。

    怕不安全,李总管拿王爷的令牌调了十几名官兵护送,以确保王妃周全。

    他和暗卫则快马加鞭送小郡主去边关。

    奶娘一路随行。

    只是奶娘体力不支,为了小郡主不饿着,派人在前面找奶娘。

    每个奶娘跟着他们跑两天,付报酬一百两银子。

    虽然辛苦了点儿,但一百两银子可能一辈子都挣不到,拼也得拼一把。

    除了小郡主吃奶后不宜赶路外,其他时间都在赶路,日夜兼程。

    大齐,军营。

    这两天苏锦就该生了,为了生产轻松,她要多走路。

    这一天中午,吃过午饭后,杏儿扶着苏锦在营帐周围散步。

    只是散步,并不是消食。

    怕肚子太大不好生,这几天苏锦一直在控制饮食,只吃了个七八分饱。

    镇北王府的小厮快马加鞭赶到边关,带来了奶娘中毒而亡,小郡主也中毒的消息。

    王爷听到这消息,脸色是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而消息传到苏锦耳中的时候,苏锦也吓了一跳。

    这要平常,受惊也就受惊了。

    可苏锦临盆在即,随时可能会生产。

    这不,受惊之下,肚子发作了。

    稳婆和奶娘都在军营里,苏锦一发作,稳婆就赶紧过来了,把苏锦扶进了产房,帮忙接生。

    虽然苏锦医术高超,但太医还守在营帐外。

    谢景宸在外面来回踱步。

    苏锦说过这几天她就要生了,谢景宸盼着孩子能早点出生。

    总算等到要生了,却也等来了小郡主中毒的消息。

    听着苏锦一阵阵惨叫,东乡侯和苏锦都恨不得揍谢景宸一顿才好。

    王爷不在,得知小郡主出事了,现在在赶往边关的路上,正好军营里没什么事,他便带人前去接应。

    王爷离开军营的时候,苏锦还不知道小郡主出事的消息。

    苏锦要生了,不少将士得知消息围过来,被林叔轰去训练了。

    轰了一拨走,就没将士敢靠近了,离的远远的,可苏锦的叫声大,离的远也听得见。

    女子生产犹如过鬼门关,苏锦医术高超,自然不怕,可还有不少将士的媳妇死于生产……

    大家不由自主的替苏锦祈福,希望老天爷保佑能母子平安。

    这一生,从午后生到傍晚,再到天黑。

    营帐外,火烧的旺旺的,风出来,火随风倒。

    “怎么还没生下来?”东乡侯着急道。

    江妈妈劝他,“姑娘是头胎,没那么快。”

    苏崇忍不住问道,“拂云也生了这么久吗?”

    “比这还久呢,生了足足八个时辰,”江妈妈道。

    苏锦满打满算也还不到四个时辰。

    可他们的耐心都快等没了,苏崇都不敢想象要是拂云郡主生的时候他在家会急成什么样儿。

    江妈妈见他们一个比一个着急,她道,“姑娘医术高超,侯爷不必担心。”

    虽然知道,可还是忍不住担心啊。

    从小疼到的女儿,这辈子叫的疼加起来都没有这一声大。

    想着可能还要再疼四个时辰甚至更久,东乡侯看谢景宸的眼神都跟刀扔过来似的。

    又等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一声惨叫后,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向了营帐。

    大家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突然——

    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传来。

    东乡侯眼角都有泪了。

    生了。

    总算是生了。

    稳婆出来报喜,“世子妃生了个小世子。”

    东乡侯就更高兴了,“我女儿没事吧?”

    “世子妃没事,母子平安,”稳婆打包票道。

    这要是别人,稳婆不敢把话说的太满。

    世子妃头胎能生的这么快,孩子也不轻,足足有六斤六两。

    六六大顺啊。

    这么有福气的孩子可不多见。

    稳婆嘴甜如蜜,哄的东乡侯高兴,要重赏她。

    孩子生下来,稳婆抱给苏锦看了一眼,苏锦笑了一下,就疲惫的昏睡了过去。

    等醒来时,谢景宸就坐在她床边上。

    “娘子,辛苦你了,”谢景宸眼底泻出温柔来。

    是辛苦。

    可看着孩子,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苏锦要见孩子,谢景宸道,“孩子在奶娘那里,你饿了吧,我让丫鬟给你端吃的来。”

    苏锦更想看孩子。

    谢景宸拦着不让,“不吃东西,哪有力气抱孩子?”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生了() 
晴天霹雳啊。

    这是他所有的钱了。

    他现在身无分文了。

    本来还想买个簪子给赵大姑娘赔不是,奈何昨晚走的急,身上没带钱,又不好意思赊账,便没买了。

    昨晚住的客栈都是拿玉佩抵押的,还等着拿钱去赎回来。

    看着空荡荡的锦盒,董承琅脑壳阵阵抽疼。

    大家兄弟一场,好歹给他留个百十两吧?

    董承琅拿着空锦盒去找赵诩,“我把望远镜还回去,还能把银票拿回来吗?”

    赵诩看着他,“你觉得呢?”

    董承琅,“……。”

    他要真这么做了,只怕连望远镜都要没了。

    董承琅死心了。

    自己干的蠢事,苦果自己咽。

    有了望远镜,在战场上立功,迟早把银票挣回来。

    至于现在——

    没钱没安全感的妹夫朝大舅子求助了,“借我点钱花花。”

    赵诩,“……。”

    南安郡王他们直奔回京,并没有再回来抓董承琅一个现行。

    两万三千二百两,再加上董承琅主动给的五千两,将近三万两银子交给苏锦,别说一个望远镜了,要两个都不成问题。

    别说生气了,南安郡王心情好的想哼小调。

    同样赶往边关,王妃他们就心情沉重了。

    王妃抱着小郡主坐在马车里,为了赶时间,马车跑的很快,颠簸的厉害。

    喜鹊她们年纪轻,也吃不了这个苦。

    马车一停,就扶着路边树呕吐不止。

    王妃就更别提了,下马车的时候,几乎都站不稳,心力交瘁。

    李总管觉得这样赶去边关,只怕王妃和丫鬟都要没命了。

    李总管望着王妃道,“如果王妃放心,还是我们先送小郡主去边关吧,一来骑马更快一点儿,二来王妃和丫鬟也能好受一点儿。”

    毕竟马车跑的再快,也比不过骑马。

    王妃舍不得女儿,尤其是在女儿中毒的情况下。

    可王妃也知道,小郡主跟着她才是耽误时间。

    暗卫都劝王妃,只要小郡主好,往后她陪小郡主的时间多的是。

    王妃便忍痛点头了。

    她和丫鬟留下,由护卫送他们去边关。

    怕不安全,李总管拿王爷的令牌调了十几名官兵护送,以确保王妃周全。

    他和暗卫则快马加鞭送小郡主去边关。

    奶娘一路随行。

    只是奶娘体力不支,为了小郡主不饿着,派人在前面找奶娘。

    每个奶娘跟着他们跑两天,付报酬一百两银子。

    虽然辛苦了点儿,但一百两银子可能一辈子都挣不到,拼也得拼一把。

    除了小郡主吃奶后不宜赶路外,其他时间都在赶路,日夜兼程。

    大齐,军营。

    这两天苏锦就该生了,为了生产轻松,她要多走路。

    这一天中午,吃过午饭后,杏儿扶着苏锦在营帐周围散步。

    只是散步,并不是消食。

    怕肚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