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没带护卫,一人一马出了军营。
南梁太子来军营,大家要么陪着,要么巴结,董承琅却带着谢景宸离开,太惹眼了。
南梁太子的护卫发现后,就进了军中大帐耳语告知南梁太子。
南梁太子眸光闪了下,看了护卫一眼。
护卫就派人暗中跟着董承琅,想看看他这时候离开军营做什么。
派去的暗卫武功不差,瞒过董承琅容易,瞒过谢景宸难比登天。
谢景宸发现暗卫后,告诉了董承琅。
董承琅没把暗卫放在眼里,南梁太子生性多疑,比南梁皇帝更甚。
如今只是太子,就这般野心勃勃了,等他登上帝位,还不知道有多少臣民会遭殃。
想跟着就跟着吧,他们只是闲逛而已,有何惧之?
不止董承琅,就是谢景宸也没觉得有什么,他们真的只是来闲逛的。
只是他们算准了自己,却算漏了赵诩。
从北漠开始,赵诩就一直被追杀,东躲西藏,疲惫不堪。
本打算去大齐军营躲几天,再回赵家,没想到会碰到谢景宸和董承琅在逛街。
赵诩不认得谢景宸,他认得董承琅啊,上酒楼吃饭的时候,赵诩打开门,直接把董承琅拉进了包间。
谢景宸打算动手,见是赵诩,赶紧收了拳头。
董承琅望着赵诩,“你怎么在这里?”
赵诩肩膀有伤,谢景宸望着他,“怎么受伤了?”
赵诩望着谢景宸,又望着董承琅,“这位是?”
董承琅,“……。”
谢景宸,“……。”
谢景宸扶额。
董承琅眸光闪过一抹讶异,赵大少爷居然不认得李兄?
难道人不是他派来的?
谢景宸自我介绍了下,没提自己是东临王府的人,赵诩捂着肩膀道,“躲避追杀时,受了点伤,没有大碍。”
赵诩信任董承琅,但对谢景宸没那么信任,毕竟不认识。
董承琅越发糊涂了,他不应该更信任李兄吗?
谢景宸走到门边帮他们盯梢,赵诩看着董承琅道,“朝廷知道是我劫下了北漠荆山公主,要灭了我和赵家。”
董承琅根本不知道赵诩和荆山公主的事,听赵诩这么说,他道,“看来到了你和赵家起兵的时候了。”
的确,赵诩现在特别担心赵家众人的安危。
如今朝廷要除掉他和赵家,他不能坐以待毙。
此番回去,就是赵家起兵之时。
谢景宸一边注意门外动静,一边听赵诩和董承琅说话。
他想起南梁太子派来盯上的人,眉心一皱。
他推开门出去,要除掉南梁太子的暗卫。
只是不凑巧,追杀赵诩的人知道赵诩藏匿在酒楼上,杀了过来。
又是一翻厮杀。
这些刺客对赵诩是穷追不舍,现在有了董承琅和谢景宸相助,自然没命再离开。
只是这一打斗,暴露了董承琅和赵诩暗中联手的事。
除掉刺客,赵诩易容后,就快马加鞭回赵家了。
南梁军营。
南梁太子快马加鞭赶来边关,有些疲惫了。
施大将军让人给太子安排了营帐。
南梁太子进去后,找了护国公的心腹询问施大将军这些天的动静。
得知施大将军并没有拉拢护国公的手下,不由得蹙眉。
这么一块肥肉,施大将军竟然没动心?
他唯恐来晚了,才日夜兼程赶路,结果施大将军却没想过拉拢护国公的人……
是他多心了吗?
为何总觉得不大对劲。
南梁太子端茶轻啜,暗卫走进来,道,“太子,长宁侯世子去见赵大少爷了。”
南梁太子眉头瞬间拧成川字。
“赵大少爷?”
“哪个赵大少爷?”
“就是赵相之子,搅合了太子好事的赵大少爷,”暗卫回道。
南梁太子握着茶盏的手攒紧。
啪嗒一下。
青花瓷茶盏在他手中被捏成碎片。
赵家生了反心,董承琅却和赵大少爷走的近,莫非他们也想反朝廷?!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怀疑()
南梁太子一直知道自打太子妃过世后,长宁侯世子对他的态度就一落千丈,或者说从一开始长宁侯世子就反对自己的妹妹嫁入皇家,只是皇命难为。
如果赵诩反朝廷,拉拢长宁侯世子极其容易,而长宁侯世子的背后有施大将军。
如果施大将军对朝廷生了反心,后果不堪设想。
思及此,南梁太子的眸底闪过一抹杀意。
再说谢景宸和董承琅,目送赵诩离开后,两人也没有了逛街的心情,准备回军营了。
一路上,董承琅一直看着谢景宸,眸底是化不开的疑惑和不解。
先前赵诩并不认识谢景宸,还是他帮忙介绍的。
可是走的时候,谢景宸追上去和赵诩说了几句话,赵诩的激动和不敢置信,他都看在眼里。
两人不仅认识,还像是许久未见的旧相识。
谢景宸瞥头,和董承琅四目相对。
董承琅下意识的把眸光移开了,心虚啊。
毕竟谢景宸救过他好多回了,真心实意的帮他,帮赵家更是不含糊。
他不应该对他有所怀疑。
可今儿发生的事他不得不怀疑。
董承琅再一次望向谢景宸道,“你的脸……。”
“我易容了,”谢景宸道。
董承琅,“……!!!”
云淡风轻的语气,却犹如一块巨石扔进湖里,溅了董承琅一脸。
易容了?!
他居然易容了?!
救了他这么多回,在一个营帐内住了这么久,他居然连人家真面目长什么样子他都没见过?!
他一直纳闷谢景宸这张脸配不上他的才华,没想到他的直觉是对的!
这就是一张假脸!
“你易容了为什么不告诉我?”董承琅质问道。
“还不到时候,”谢景宸道。
董承琅眉头拧成川字。
告诉他易容,这么点事还需要挑时候吗?
知道董承琅好奇,谢景宸看着他道,“等到施大将军和赵大少爷里应外合的时候,我就会告诉你。”
“如果我舅舅反悔了呢?”董承琅问道。
“太子已经知道你和赵大少爷暗中联络的事了,你舅舅施大将军还有反悔的余地吗?”谢景宸的声音被风吹散。
董承琅心头被重重一击。
顾着杀刺客,一心疑惑赵诩为什么不认识谢景宸,早把南梁太子派了暗卫盯梢的事给抛诸脑后了。
谢景宸一提醒,董承琅暗叫一声不好!
他望向谢景宸,眸光带了几分审度,“你不是故意放过那暗卫的吧?”
虽然谢景宸也很向着他,但毕竟赵大少爷才是他的主子。
他肯定会更向着赵大少爷。
谢景宸摇头。
他倒没有故意放走那暗卫,只是暗卫的离开对他来说利大于弊就是了。
护国公死了,朝中没有人比施大将军更合适带兵打仗了。
南梁皇上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势必会重用施大将军。
只是没想到南梁太子会来军营接手护国公留下的兵权。
但他毕竟是南梁太子,不会一直待在边关,南梁太子此行更重要的还是培养自己的势力。
谢景宸在军营待了许久,除了心思深沉的南梁太子领兵打仗的本事尚不明确之外,其他将军没有能和施大将军抗衡的。
为了对抗大齐,南梁太子势必会重用施大将军。
一旦得到重用,施大将军还真不一定会兑现对赵诩的承诺。
毕竟就算施大将军同意,他手下的那些将军也不愿意冒这样的风险。
但——
如果南梁太子发现施大将军有异心了,他和朝廷还会重用施大将军吗?
非但不会,还会尽一切可能削弱施大将军手中的兵权,除掉施大将军,以绝后患。
放跑那个暗卫,就等于是绝了施大将军反悔的机会了。
可能是天要亡南梁了,刺杀赵诩的刺客只要晚一会儿,即便他不杀暗卫,董承琅反应过来也会杀了他。
这一打岔,暗卫逃了,南梁太子应该已经知道这事了。
董承琅望着谢景宸道,“李兄,你快帮我想想这事还有没有办法圆过去……。”
谢景宸思岑了片刻,进军营的时候,在董承琅耳边低语了几句。
董承琅回了军营后,就直接去了南梁太子的营帐。
他怒气冲冲的去。
护卫阻拦,被董承琅一把推开。
营帐内,南梁太子在看兵书,见董承琅进来,脸色不虞。
董承琅走上前,手撑着桌案道,“你为什么要派人盯着我?!”
南梁太子眉头一皱。
“你知道我派了人跟踪你?”他道。
“不是知道人是你派去的,你以为他还能活着回来吗?”董承琅冷漠道。
董承琅这一招先发制人,显得和赵诩见面这件事坦荡,不惧南梁太子怀疑。
南梁太子看着他,“本太子若不派人盯着你,还真不知道你和赵相之子的关系这么好。”
“我和他的关系一向就不错,”董承琅道。
董承琅这一承认,南梁太子反倒觉得自己先前是多心了。
如果董承琅知道赵诩谋逆,不会在发现暗卫跟踪的情况下还去见他。
正想着呢,董承琅望着他,“赵兄说朝廷派人追杀他,他犯什么事了?”
“他没告诉你?”南梁太子问道。
“他让我来问你,”董承琅没好气道。
南梁太子眼底闪过一抹寒芒。
他派人挟持北漠荆山公主,结果被赵诩半道把人劫走了,这么阴险狡诈又丢脸的事能往外说吗?
南梁太子翻了一页兵书,“本太子乏了,退下吧。”
董承琅盯了南梁太子会儿,护卫过来请董承琅出去。
董承琅愤而转身。
不过心底却是松了口气,他回去的时候,谢景宸正在倒茶。
他端起茶盏灌了两口。
他望着谢景宸道,“你怎么不问问我太子有没有打消猜疑?”
谢景宸看着他道,“看样子就知道了。”
这句话回答的巧妙。
听在董承琅耳中是对他演技的肯定。
可谢景宸要说的肯定不是他理解的那个意思。
正如董承琅说的,南梁太子生性多疑。
一颗怀疑的种子种下了,哪那么容易打消?
就算暂时压下了,也会时不时的冒出头来,甚至可能越是折腾,怀疑越大。
。乐文更新最快网址: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反抗()
董承琅喝了盏茶后,谢景宸让他把南梁太子派人跟踪他的事告知施大将军知道,好让施大将军有个心理准备。
施大将军听说了这事后,都不知道该不该揍董承琅一顿。
太子来军营,他不好生待着,却要跑镇子上去,这不明摆着不把太子当回事吗?
可若不是去镇子上,不会帮赵诩除掉刺客,也不知道原来太子对他们已经防备到这种程度了。
施大将军和谢景宸的看法一致。
南梁太子一旦怀疑,绝没有那么容易再信任他们。
如今护国公被杀,太子又在边关,正是转移施家人的好时机。
在施家人和长宁侯府众人转移到安全地方之前,决不能掉以轻心打草惊蛇。
至此,谢景宸才相信施大将军是真的向着赵诩了。
南梁太子志在吞并大齐,第二天,就召集军中将士商议军情,夺回城池,活捉东乡侯给护国公报仇。
这么高的目标,南梁将士压力很大。
施大将军该提意见提意见,让他带兵他就带兵,一切以南梁太子为主。
说尽职,很尽职。
说敷衍,也够敷衍。
南梁太子身边将士对施大将军的态度意见不一。
而施大将军提的意见,南梁太子觉得有可取之处,但谈不上惊艳。
南梁太子到边关半个月,小打小闹了几回,赢少输多。
他召集护国公旧部,对着雪姨娘偷回来的边关布防图,制定了作战方案。
施大将军对边关布防图心存怀疑。
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拿到手了?
这其中会不会有诈?
施大将军是心疼手下的将士,实在不愿意他们无辜牺牲,才说这么驳南梁太子面子的话。
果不其然,施大将军一声轻易二字惹怒了南梁太子。
为了这张边关布防图,雪媚娘在大齐潜伏了多久,又和镇北王府三老爷周旋了许久才拿到手的。
施大将军只看到了结果,却没想过拿到边关布防图的艰辛!
难道他堂堂南梁太子身边就没几个可靠之人吗?!
南梁太子一意孤行,施大将军能说什么呢,连护国公他都反抗不了,何况是南梁太子,除了听命行事,他别无选择。
两天后,南梁将士们吃饱喝足后便攻打大齐。
对着一张让他们故意偷到手的图纸制定出来的作战方案,怎么可能会胜?
不出意料的——
南梁一败涂地。
一交手就知道边关布防图是假的,南梁太子撑着桌子,气的面目狰狞。
就在南梁太子气的要杀人的时候,赵大少爷起兵的消息传到了军营。
赵大少爷以东临王府遗孤元诩的身份起兵了。
消息传到军营,所有人都震惊了。
虽然董承琅和施大将军他们早就知道了,但也得装不知道。
其他不知情的人就更震惊了。
当年东临王府是被诛九族的。
无一活口留下。
之前有东临王府衡阳郡主还活着,如今是大齐镇北王妃的流言,但没人知道流言是真是假。
现在又冒出来一个东临王府遗孤。
军中有不少老将,甚至有不少跟着东临王打过仗。
他们都知道东临王府被诛九族之前,东临王世子和赵相的妹妹有婚约,即将迎娶赵相之妹,也就是当今的凌王妃为妻,赵大少爷是东临王府血脉,那他的生母岂不是凌王妃了?
大家都觉得这事太过匪夷所思,但如果赵大少爷不是东临王府血脉,他绝不可能号召东临王府旧部效忠他,跟着他起兵推翻朝廷。
南梁太子野心勃勃,想吞并大齐和北漠,他低估了大齐,没想到一个大齐就够南梁焦头烂额了,如今赵诩又起兵推翻朝廷,护国公又被杀了,这对南梁来说,无疑是雪上添霜。
大齐有崇国公和齐王内乱,半道劫持朝廷运到边关的粮草,如今赵诩也故技重施,劫了朝廷送往边关的粮草和饷银。
粮草不济,再加上大齐兵强马壮,南梁节节败退,军心涣散。
再又一次吃败仗后,南梁将士劝南梁太子歇战了。
攘外必先安内,朝廷没法同时应付大齐的进攻和内乱。
南梁太子觉得南梁丢不起这人。
这场战乱是南梁先挑起的,丢了几座城池后,却要向大齐求和,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南梁太子不愿意做这么丢脸的事,但也没再和大齐开战,高挂免战牌。
这一天,是南梁高挂免战牌的第七天。
大齐军营,一派祥和。
只是南安郡王他们一脸不爽,早知道打不了几天仗,他还不如和苏崇一起押送谢景川回京呢。
打仗又不打仗,求和又不求和,就这么挂着免战牌,到底几个意思啊?
边关风沙这么大,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