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赶紧把李小少爷抱起来,李太夫人把重孙儿搂在怀里道,“有没有摔疼?”
李小少爷含泪回头,“爹爹,手疼。”
这一声爹爹,气氛一下子就凝固了。
苏锦瞬间头大。
得。
她好心送李小少爷回府,被人误会是假装成李大少爷诱拐李家小少爷了。
不过李太夫人到底聪明,没有责问,而是笑道,“外面风大,快进屋喝杯茶暖暖身。”
李小少爷还在哭,苏锦走过去摸摸他脑袋,“乖,小男子汉摔倒是不哭的。”
李小少爷鼻子一吸,果然就不哭了。
只是那小模样,更叫李老夫人心疼。
不过她能感觉的出来虽然眼前之人戴着面具,但对她重孙儿没有坏心。
不然她重孙儿摔倒不会在她这个亲曾祖母跟前和他叫疼。
他随口一句,重孙儿便听了。
李老夫人现在满心疑惑,她重孙儿被人劫走,怎么会被他们送回来?
李小少爷不要别人抱,要杏儿抱他。
杏儿力气大,抱一个小少爷自然不在话下了。
就抱着他跟在苏锦身后,李老夫人又高兴又心塞。
进屋后,让丫鬟上了最好的茶,才问苏锦他们身份。
周管家望着李老夫人,自报身份,然后道,“李大少爷迎娶大少奶奶过门的时候,我曾随我家老爷前来喝过喜酒,老夫人应该不记得我了。”
李老夫人抱歉,“年纪大了,记性实在是不好了。”
周管家介绍苏锦,“这位是美人阁管事。”
周管家介绍自己的时候起了身,苏锦坐着没动,只笑了笑。
周管家把救李小少爷的经过告诉李老夫人,正好李大少奶奶进来,李小少爷高兴的喊道,“娘。”
李大少奶奶抱着儿子不撒手。
看着她红肿的眼睛就知道她哭了许久。
苏锦眸光从李大少奶奶身上收回,问道,“李大少爷呢?”
虽然此番前来主要是为了送李小少爷回来,但既然来了,苏锦还想问问战马的事。
从周管家口中,苏锦知道如今李家主要管事之人是李大少爷。
李老夫人愣了下,急道,“快,快派人去告诉大少爷,说端哥儿已经找回来了!”
看着李老夫人急切样子,苏锦问道,“出什么事了?”
李老夫人把事情说出来,苏锦眉头拧的紧紧的。
她不知道李小少爷是怎么从刺客手中逃脱的,但李小少爷不在刺客手中,刺客却一连送了好几封勒索信来。
要李家用二十万两银票来交换李小少爷。
李家钱财是不少,可短时间内也凑不齐二十万两来赎人。
刺客退让一步,要十万两和李家马场内所有的马。
今儿正是交赎金的日子。
几千匹马走到哪里都轰动,可只要控制了领头马,带走几千匹马也不是件难事。
头马不惊,马群不乱。
挟持李家小少爷要赎金,李家本就一肚子火了,只是顾着李小少爷的安全,不得不投鼠忌器。
现在知道小少爷没事了,李家岂肯吃这个亏?
何况那些马虽然还在李家马场内圈养,实则已经卖给了东乡侯,钱已经收了一半了。
边关战况激烈,东乡侯急需这批马,前些天还派人来催了。
这马要是给了别人,这违约金就够李家断几根肋骨了。
李家是有苦衷,可朝廷要是见了气,摁下一个资敌的名头……
后果不堪设想。
。顶点
第九百六十一章 尴尬(求月票)()
在苏锦送李小少爷回来之前,李家担心刺客收了赎金,最后还撕票。
现在不担心李小少爷,担心时间赶不及,李大少爷和李大老爷已经把赎金交给刺客了。
钱一旦送出去,再追回来可就难比登天了。
李大少奶奶带李小少爷下去换衣裳。
身上补丁叠着补丁的衣裳,实在是不符合他李家小少爷的名头。
还有周管家和苏锦,是为了避开刺客耳目不得不乔装打扮的。
李老夫人有些不好意思道,“难为两位管事为了我李家一路颠簸提心吊胆,我让丫鬟领你们下去换身衣裳。”
苏锦身上的衣裳还算干净,但并不大合身,便没有回绝李老夫人的提议。
丫鬟领着苏锦他们去换衣裳。
他们一走,李老夫人脸色的温和褪去,带了几分严厉,“去查查,这几日有没有一个小厮送信来府里?”
这一场劫持,怎么看都是早有预谋。
难怪在禹州的时候,刺客会送那么一封信,不让找孩子,还要对外宣称已经找到了。
原来那时候端哥儿就已经不在他们手里了,怕李家知道,所以一路把人往临州引,急着要赎金。
周管家既然派人送信来李家,不应该信送不到。
唯一的解释就是李家有内奸!
这么吃里扒外的东西,李家绝不姑息!
一刻钟后,苏锦就换了身锦袍回来,杏儿给苏锦要的。
周管家还是一身管事打扮,精明干练。
李老夫人看着戴面具的苏锦,眸光微动,这人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管事那么简单。
李小少爷换了身衣裳,进屋后直接往苏锦身边跑,一个劲的喊爹爹抱。
苏锦挺喜欢李小少爷,当真把他抱起来坐在怀里。
李大少奶奶实在不好意思,面红耳赤。
可她怎么解释,李小少爷都固执不听。
直到他亲爹走进来——
李小少爷懵了。
为什么会有两个爹?
苏锦看着李大少爷脸上戴的面具,虽然和她的有差别,但那点差别,才三四岁大的李小少爷是没法分辨的。
再加上李大少爷半年前才正式接管李家生意,待在府里的时间不多,和李小少爷相处的时间就更不多了。
小孩子长时间不见,印象就没那么深了。
李小少爷看着自家亲爹,再看看苏锦。
一个周身冒着寒气,一个把他抱在怀里。
李小少爷往苏锦怀里躲了躲,喊了她一声爹爹。
苏锦,“……。”
李大少爷,“……。”
周管事扶额。
镇北王世子妃太宠孩子了,这才几天啊,就把人家李小少爷宠的亲爹都不要只要他了。
苏锦不知道是她这个临时客串的爹太成功了,还是李大少爷这个爹做的太失败了。
反正都挺尴尬的。
“把他抱下去,”李大少爷道。
李大少奶奶要上前抱孩子。
走了两步,李大少爷拉住她。
丫鬟赶紧上前。
苏锦心想,这李大少爷不会是吃她的醋了吧?
李小少爷不让丫鬟抱,不过最后李大少奶奶把他抱走了。
从李小少爷叫苏锦爹,李大少奶奶就不想在屋子里待了。
李大少爷朝苏锦和周管事作揖,“多亏你们及时把端儿送回来,我李家才免遭重创。”
刚刚,真是太凶险了。
装银票的匣子都送到刺客手中了,刺客确认数目。
李家小厮边跑便道,“小少爷已经回府了!”
李大少爷眼疾手快,踩着马背冲过去,一脚将匣子踢飞,银票散落地上。
刺客根本来不及捡银票,弯腰的功夫,足够要他们的命了。
拿不到银票,刺客准备带马离开。
只是马是李家养的,一记口哨,领头马就往回跑了。
刺客落荒而逃。
李家小厮把银票捡起来,装入锦盒中,李大少爷就赶紧回府了。
折损十万两银票,还有几千匹良驹,最重要的还是对东乡侯的交待。
苏锦及时送回李小少爷,说是救了半个李家并不为过。
李大少爷道谢,周管事站了起来,苏锦没有。
李大少爷不认得周管事,李大老爷认得,周家生意遍布大齐,李家的马也遍布大齐。
李家向周家买粮草喂马,周家向李家买马送货。
两家常有生意上的往来,周管事是周老爷身边最得力的管事,经常带在身边。
李大老爷要设宴款待周管事。
周管事看向苏锦,苏锦笑道,“设宴就不必了,我们此行要去边关,如果那批战马没问题,我想一并带去边关。”
“这……,”李大老爷有些为难。
虽然苏锦是美人阁二管事,但这批马得东乡侯亲自派人来,他才敢放心交货。
再者,东乡侯的定金只付了一半。
没有钱不付齐就交货的道理。
可偏偏苏锦和周管事才帮过李家,她提这个要求,李家若是不答应就太不近人情了。
苏锦也不为难李家,让杏儿拿银票出来。
朴素的打着补丁的包袱里,杏儿抓出一把银票来,问道,“我家侯爷买马还差多少钱没给?”
周管家扶额。
财不露白啊。
哪有这么直接把钱掏出来给人看的。
不过美人阁有钱也是人尽皆知的事了。
再想到苏锦打劫的本事,周管事就把财不露白几个字收了回来。
要真有人觊觎她的钱,十有八九是送上门给她打劫,给她送钱的。
知道李家为难,周管事看着李大少爷道,“借一步说话。”
周管事为人精明干练。
如今李大少爷接管了李家生意,他和李大老爷说话,显得他觉得李大少爷不靠谱。
直接和他谈,显得对李大少爷的认可。
再者李小少爷喊苏锦叫爹,李大少爷面子上挂不住,周管家觉得有必要解释下。
两人走远了几步,周管事只说了一句,李大少爷眉头就皱紧了,不敢置信。
“那是镇北王世子妃,东乡侯的女儿,李家只管放心把马匹交给她,”周管家道。
论谋略,周管家觉得便是男子也没有几个比得上镇北王世子妃的。
东乡侯和东乡侯夫人不是一般的会教孩子。
东乡侯府大少爷和小少爷,各个都是人中龙凤。
就是那些寄居在东乡侯府的小少爷都变化不小。
周家是没小少爷,否则周老爷豁出脸皮也要把孩子塞过去。
知道苏锦的身份不只是美人阁二管事那么简单,而是当朝公主,李大少爷便答应了让她把马匹带去边关的要求。
而且剩下的四万两,李家也不收了。
李大少爷此举,着实把李大老爷和李老夫人惊着了。
本来这批马就不挣钱了,李家敬佩东乡侯的风骨,权当结个善缘。
可四万两再不收,就等于李家送了一半的战马给朝廷啊。
李大少爷和李老夫人都觉得李大少爷此举过于冲动了。
但李大少爷话已经说出去了,他们也不好反口,再者,他们也相信自家儿子孙儿不会如此冲动行事。
李大少爷道,“东乡侯要的马数量不少,你们人又不多,我多派些人手帮你们,可能要耽误一两天。”
“府外不安全,这两日,几位就在我李家下榻吧,也让我李家尽尽地主之谊。”
周管家看着苏锦道,“这两日就在李家住吧。”
苏锦点头道,“那就打扰了。”
第九百六十二章 内奸()
李大少爷让丫鬟领苏锦他们下去歇息。
等他们都走后,李大老爷就望着自己的儿子道,“那四万两怎么就不要了?”
李大少爷摆摆手,让屋子里的丫鬟婆子都退出去。
等丫鬟都走了,李大少爷才道明苏锦的身份。
这回连李老夫人都坐不住了。
她看的出来那戴面具的男子身份不寻常。
可……怎么会是镇北王世子妃呢?!
她的重孙儿就那么喊人爹,还往人怀里钻?
知道苏锦的身份,那四万两人家给,李家能收吗?
若不是镇北王世子妃出手相助,李家损失的又岂止四万两?
粗略的算一下,损失也高达二十五万两。
“好生叫人伺候着,万不可慢待了,”李老夫人叮嘱道。
说着,她看向李大少爷戴着面具的脸道,“正好镇北王世子妃在府里,东乡侯承诺的让她帮忙医治你的脸……。”
李老夫人话还没说完,李大少爷摇头道,“此事不急于这一时,若是因此暴露了镇北王世子妃的身份,给她招来杀身之祸,我们李家担待不起。”
东乡侯一言九鼎。
不怕他会食言。
李大老爷觉得儿子说的对。
就这样,苏锦在李家住了下来。
她的身份,虽然告诉了李大少爷,但他只和李老夫人还有李大老爷说了,其他人包括李大少奶奶都不知道。
因为李小少爷叫苏锦爹爹,李大少奶奶看苏锦总有几分拘束。
在李家待了两天,苏锦弄清楚李大少爷为什么戴面具了,还有李小少爷为什么娘亲不在身边也不吵着要找她。
李大少爷遭遇刺杀,虽然有惊无险,脸被人划了一刀,之后便戴着面具。
李小少爷自出生以来,压根就没见过自家亲爹长什么样子,他只知道戴面具的是他爹爹。
而遇刺的不止李大少爷,半年前,李小少爷也遭遇过挟持,当时是和李大少奶奶一起的,在逛街的时候,被人用刀架在了脖子上。
当时李小少爷吓的嚎嚎大哭,虽然最后有惊无险,但他也吓的不轻,回府后发起了高烧。
怕李小少爷有心里阴影,李老夫人哄他说那是逗他玩的,还在花园里上演了蒙面人劫持丫鬟……
李小少爷目睹了别人是怎么被劫的,这才不害怕。
在禹州逛花灯被劫,在他眼里那是玩游戏,不哭不闹,好好表现,曾祖母会给他糖人吃,要什么给他什么。
听到这些,苏锦更心疼李小少爷了。
李家家大业大,难免树大招风,这一次去禹州拜寿,本来李大少爷要陪着的,只是战马出事,李大少爷去找周老爷帮他找东乡侯说情,交战马的日子往后延一段时间。
忙于正事,才没能陪李大少奶奶,本以为章家在禹州也是高门大户,不会有危险,谁想到偏偏就出事了。
东乡侯买战马,李大少爷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希望苏锦能帮他恢复容貌,东乡侯答应了。
苏锦看过李大少爷的脸,伤疤有些深,而且差一点点就伤及眼睛了。
撇开受伤的半边脸,另外半边也足以迷倒众生了。
苏锦道,“李大少爷脸上的伤疤有些严重,需要两三个月才能淡化,我身上没带药膏,在李家调制也不方便,边关倒是有现成的,等到了边关,我差人给你送来。”
都好几年了,李大少爷也不差多等几天。
何况戴久了面具,倒也习惯了。
五千匹马送去边关,那阵仗是不小。
而苏锦是个不喜浪费的人,这么多匹马就这么空着送去边关也太浪费了。
再加上本该送去边关的粮草被烧,也不知道边关补给是否充足,反正对边关来说,粮草只有缺,没有多的时候。
周管事为了护她去边关,这些天几乎就没做什么事,苏锦是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
正好李家不收剩下的四万两银票,苏锦干脆就把那四万两全部从周家买粮食了。
当然了,李家慷慨,苏锦也不会小气了,李大少爷淡化伤疤的药膏钱,她决定不收了,算是皆大欢喜吧。
苏锦一口气买四万两的粮食,而且是自掏腰包买的,周管家哪敢按市场价卖给她,必须是成本价啊。
苏锦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