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欢喜记事- 第4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书生不解,“兄台会写字,何须我帮忙誊抄?”

    “我可不帮人做坏事。”

    “我只是觉得自己字丑而已,”苏锦道。

    “……。”

    书生看了看字迹。

    默默的提笔沾墨。

    虽然什么都没说,但苏锦莫名心堵的慌。

    随口撒的慌,他怎么就不质疑下呢?

    她的字真有那么丑吗?

    书生誊抄一遍后,吹干墨迹交给苏锦。

    杏儿问道,“多少钱?”

    “一钱银子。”

    杏儿摸了五两银子放桌子上。

    书生有点为难道,“找不开。”

    杏儿也为难了,“这已经是最小的银子了。”

    书生,“……。”

    怕书生不信,杏儿从怀里拿出一沓银票来。

    书生被打击的体无完肤,默默的来一句,“财不露白。”

    杏儿把银票揣回怀中。

    书生拿了银锭子,道,“你们等我会儿,我去买点米。”

    苏锦就坐在椅子上等他。

    书生生意还不错,他前脚走,后脚一大娘就过来了,道,“我写封家书。”

    苏锦坐着没动,大娘看着她,“我要写封家书给我儿子。”

    苏锦失笑。

    这是误会字摊是她的了吗?

    她还没帮人写过家书呢,苏锦坐到书生的位置上,道,“大娘要写什么?”

    大娘一脸慈爱,脸上的笑容都溢出来了,“写给我儿子,你就告诉他,他媳妇给他添了个大胖儿子,家里都挺好的,让他不用担心,在边关打仗,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打仗的时候别愣头愣脑的往前冲。”

    “对了,让他有空记得写封家书送回来。”

    嗯。

    苏锦没替人写过家书,不懂要润色。

    大娘怎么说的,她就怎么写。

    写完后,给大娘读一遍,大娘笑道,“你这家书写的好,我听得懂,是我想和我儿子说的。”

    苏锦,“……。”

    这应该是夸她的吧?

    苏锦把信叠好,装在信封里,又写了谁收。

    把信交给大娘的时候,大娘有些不好意思道,“能不能帮我给孙儿取个名字?”

    “姓什么?”苏锦问道。

    “姓张。”

    苏锦思岑了下,提笔沾墨在纸上写了两个字——

    张屹。

    大娘不识字,但认得张纸,她指着另外一个道,“这是?”

    “屹,意指正直、坚定、高挺,沉稳之意。”

    大娘连连点头,“正直好,就叫这个。”

    “那你把我孙儿的名字也加在信里,告诉我儿子一声。”

    苏锦照办。

    大娘拿着信,摸出一大把铜钱放在桌子上,道,“有劳先生赐名了,先生一定会高中状元的。”

    大娘道了谢,拿着写着名字的字喜滋滋的往前走。

    太高兴了,没看到马车走过来。

    幸好车夫及时勒紧缰绳才没有撞上。

    不过马车突然停下,马车里坐的人应该晃了下。

    丫鬟掀开车帘看情况,马车里一少夫人抱着一孩子。

    那孩子正好看到马车外戴着面具的苏锦,他高兴道,“爹爹,是爹爹。”

    少夫人忙往外一看。

    见是苏锦,眼里闪过一抹失落,“那不是爹爹。”

    “那是爹爹,”小男孩固执道。

    少夫人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不是戴个面具就是爹爹了啊。

    车夫赶着马车往前,哭声传开,“我要爹爹,我要爹爹!”

    苏锦坐在那里百无聊赖,完全不知道自己被人认错了。

    等了小半盏茶的功夫,书生才拎了袋米回来。

    他把找的钱给杏儿。

    苏锦起了身,书生看着桌子上的铜钱道,“这是?”

    “刚刚有位大娘来找你写家书,我替你写了,”苏锦道。

    书生一脸黑线。

    找他誊抄方子,却帮他给人写家书?

    他怎么不接着嫌自己字丑了?

    书生道谢,苏锦迈步走人。

    回客栈喝了一盏茶,周四姑爷的小厮就来了。

    一万五千两银票换了一张方子。

    看着小厮从苏锦房间出来,周管事眉头拧的紧紧的。

    四姑爷的小厮怎么和镇北王世子妃认识?

    小厮下楼很快,周管事喊住,小厮回头看了一眼,飞快的跑了。

    周管事一看就知有问题。

    他没敢问苏锦,知府夫人过寿,他得去送份贺礼。

    在知府府上,周管事见到了周四姑爷,他道,“四姑爷抢周家的生意就罢了,我奉劝四姑爷一句,不要打美人阁二管事的主意,她不是你能惹得起的。”

    周四姑爷笑了笑道,“美人阁靠山是大,但他也不过只是个二等管事,周管家跟着岳父大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犯不着对他如此卑躬屈膝吧?”

    周管事面色平静道,“你是周家四姑爷,我才好言相劝,这一路走来,我是见识过二管事的手段的,便是老爷在,都会自叹弗如,四姑爷不要自讨苦吃才好。”

第九百五十四章 认错() 
周管事以前就不是很喜欢周四姑爷。

    现在知道周四姑爷抢周家生意,他就更不满意了。

    但再不满意,他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跳火坑。

    他要真出事了,周老爷能不想办法捞他这个女婿吗?

    北宁侯世子夫人能不救自己的姐夫吗?

    未免以后出事了给周家添麻烦,哪怕姑爷不喜,周管家也得尽量叮嘱。

    只可惜,他苦口婆心的叮嘱在周四姑爷眼里就是聒噪,是管的太宽,是见不得他魏家生意越做越大。

    话不投机半句多,周四姑爷随口应付了一句,就迈步走了。

    周管家脑壳疼。

    他很清楚自家姑爷的为人,那是无孔不入,无利不起早。

    他也是知道镇北王世子妃的性子,宽厚善良,也眼里容不得沙子。

    四姑爷的那点手段,他都看不上眼,何况是镇北王世子妃了。

    撞镇北王世子妃手里,只怕被她卖了还乐呵呵的帮人数钱呢。

    周管事知道劝不动周四姑爷,好在镇北王世子妃不会在禹州久待,他盯仔细点应该不会出事。

    送了贺礼后,周管家没有留下吃酒席,他一个管事,不留下也没关系。

    知府府上的酒席散席的时候,就是花灯会开始的时候。

    知府夫人年纪并不大,三十五六岁,酒席散后,就上街逛花灯了。

    为了给她贺寿,特意举办的花灯会,她怎么能不赏脸?

    知府夫人把自己一套首饰拿出来做彩头,引得禹州大家闺秀比才斗艺。

    花灯会上人多,苏锦又怀了身孕,周管事实在不放心她逛花灯,但借他几个胆子也不敢阻拦,只能多派些人护着,别叫人给撞了就行了。

    杏儿跟在苏锦身边寸步不离,她的任务就一个,防止自家假公子被人看上。

    被人看上两回,杏儿有心理阴影了。

    只要有姑娘看苏锦,杏儿就严防死守,大斧头哐哐砍下去,别说桃花震落枝头,桃树都砍的奄奄一息了。

    逛了半天,有些乏了,周管事道,“那边有凉亭,可以去歇会儿。”

    苏锦抬脚走过去。

    凉亭依河而建,供人歇脚之用。

    不过花灯会热闹,大家走马观花,没人歇脚,周管家才这么提议。

    只是去的时候没有,到的时候有了,而且还是熟人。

    正是白天给苏锦誊抄药方的书生。

    看到苏锦,书生道,“这么巧,又见面了。”

    苏锦也觉得挺巧合的。

    苏锦进了凉亭后,书生就在她对面坐下,周管家自觉的站在苏锦身后。

    周家小厮道,“周叔不坐下歇会儿?”

    周管事摇头,“我不累。”

    他可不敢和镇北王世子妃平起平坐。

    这书生……

    算了,不知者不怪。

    书生和苏锦闲来,得知苏锦是路过禹州,他笑道,“兄台运气真不错,我们禹州也就今年在知府夫人寿辰这一天办花灯会,你就碰上了。”

    苏锦也觉得运气不错,“不是每年都办花灯会庆贺吗?”

    书生摇头,“今年是头一年,算起来,也是托了镇北王世子妃的福。”

    苏锦,“……???”

    “镇北王世子妃生辰,皇上办花灯会给她庆贺,皇上不开这个头,知府大人哪敢在知府夫人寿辰这一天办花灯会?”书生道。

    原来如此。

    苏锦笑道,“没事办个花灯会热闹下挺好的。”

    苏锦刚说完这话,就打脸了。

    有人喊走水声传来。

    不远处,火光大胜。

    花灯会上花灯多。

    天冷风大,吹的灯笼撞到一起,灯笼里的蜡烛撞翻,把灯笼给烧着了。

    那灯笼又是挂在高架上的,一着火,那是一连串的灯笼都烧了起来。

    灯笼掉下来,人群登时骚乱起来。

    大家都急着避开,人群是你挤我,我挤你。

    混乱之中,有两个丫鬟拥着一夫人,身后还跟了两护卫。

    这么多人,花灯会人再多也能确保不会被撞到。

    可是人群一乱,丫鬟护卫全部被冲散。

    夫人被人撞的连后退好几步,险些摔倒在地。

    “端儿!”

    “穗儿!”

    夫人急呼。

    丫鬟听到喊声道,“夫人,我在这儿。”

    她刚喊完,一男子从她身边过去,一把夺过她怀中抱的孩子。

    丫鬟还没反应过来,孩子就被抢走了。

    丫鬟吓的大叫,“少爷,少爷被人给抢了!”

    护卫拼命挤过来。

    远远的,能看到一男子的人头,他们赶紧追上去。

    小少爷是他们李家的独苗啊,要是在逛花灯的时候被人给抢走了,他们怎么和少爷交代?!

    两护卫飞檐走壁追上去。

    暗处蒙面黑衣人出来阻拦。

    闹街上,直接打了起来。

    苏锦坐在凉亭处,没有危险,但周管家不放心道,“花灯会不安全,还是先回客栈吧。”

    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乱子,苏锦也没心情逛花灯了,便起了身。

    他们走的有些远,要回客栈,还要穿过两条街。

    ……

    官兵出动寻人。

    抢了孩子的男子看到官兵就往后退。

    退跑了一会儿,又遇到一队抓人的官兵。

    男子在打斗中受了伤,就这么抱着孩子走出去,必定会被抓个现行。

    男子看了四下一眼,见有竹篓,就把孩子扣在了竹篓下。

    看着堆在一旁的酒坛子。

    他拿起一坛子,晃晃悠悠的往前走,装喝醉了酒道,“好酒,好酒……。”

    一个醉鬼,没官兵注意他。

    只是男子从一旁路过的时候露了馅,一个酒鬼身上没有酒气,反倒有血腥味,显然有问题。

    擦肩而过后,官兵转身喊道,“站住!”

    男子吓的手一抖。

    哐当一声,酒坛摔在地上。

    他拔腿就跑。

    官兵在后面穷追不舍。

    ……

    竹篓下,男孩看着外面乌漆嘛黑的,他吓的直哭。

    他掀开竹篓站起来。

    他踉跄着脚步往外走。

    几步之后,他回头把竹篓拿起来。

    从胡同出来,他就拿着竹篓往前,哭了一会儿没人理他,他就不哭了,小肩膀一抽一抽的,看着叫人心疼。

    拎不动竹篓子,他就拖着往前走。

    小小的人儿走在街上,格外的显眼。

    远远的,苏锦就看到他了。

    “这是谁家的孩子啊?”她东张西望道。

    小人儿看到苏锦,眼前一亮,带着哭泣声喊道,“爹爹!”

    他手一松,丢了拖了一路的竹篓子,飞快的朝苏锦跑过来。

    苏锦还在东张西望。

    结果小人儿跑上前,一把将苏锦抱住了,“爹爹,你真的来找我了。”

    苏锦一脸黑线。

    这哪冒出来的孩子,怎么大街上乱认爹啊?

    杏儿拎着灯笼照着苏锦的脸道,“小少爷,你是不是认错人了?”

    这不是是不是……

    这是铁定认错了啊。

    哪有不看脸就认爹的,这也太随便了吧。

    小人儿看着苏锦,抱着她的腿不撒手,还一个劲的唤爹爹。

    然后——

    苏锦就多了个腿部挂件。

    杏儿拉都拉不开。

第九百五十五章 封喉() 
小男孩抱的紧紧的不撒手。

    杏儿又顾念他人小,不敢太用力。

    试了两回没能把人抱起来,她稍稍用力。

    眼看着就要拉开了,小男孩嚎嚎大哭。

    杏儿能怎么办?

    她赶紧松了手。

    苏锦好不容易快要解放的腿又被人给抱紧了。

    眼泪蹭了她一锦袍。

    苏锦脑壳涨疼。

    她四下看了一眼,没人找这小少爷,反倒路人频频投过来谴责的眼神。

    怎么能这么残忍的对待一个孩子?

    这么不喜欢孩子就别生啊。

    周管家蹲下哄小男孩道,“你家人呢?”

    “这是我爹,”小男孩道。

    “……。”

    周管家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劝了。

    他望着苏锦。

    苏锦扶额,看着腿部挂件,温和道,“能不能先松开我?”

    小男孩摇头。

    苏锦商量道,“可你这样子抱着我,我没法走路。”

    “那爹爹抱我走,”小男孩退让道。

    “……好。”

    见苏锦答应了,小男孩这才松开。

    他小脸上满是泪痕,眼睛都哭肿了。

    苏锦看他身上穿戴,绸缎顺滑柔软,这不是一般人家能穿的起的。

    这样的小少爷出行,身边必定会有丫鬟小厮跟着。

    怎么会独自一人走在街上,还拖着个小箩筐?

    苏锦要抱他,周管家道,“还是我来吧。”

    镇北王世子妃怀着身孕,万一伤了怎么办?

    小男孩一把抱住苏锦,非她抱不可。

    苏锦道,“没事,他不重。”

    苏锦将他抱起,周管事吩咐小厮道,“你们在附近帮忙找找这小孩的家人。”

    一个小孩,肯定走不了多远。

    小男孩就趴在苏锦的肩膀上,紧紧的搂着她的脖子,看着越走越远的箩筐,他伸着指着道,“爹爹,我能不能把那个带回家?”

    苏锦抱着他回头,就看到了箩筐。

    还是破的。

    “要它做什么?”苏锦好奇道。

    “带回家玩躲猫猫,”小男孩道。

    “……。”

    苏锦不得不说一句。

    这孩子的心真大。

    和家人都走丢了,还能想到躲猫猫。

    连人家喊她爹,她都认了,想带一个破箩筐,她还能不许?

    杏儿过去把箩筐拿起来。

    小男孩心满意足的继续趴苏锦肩膀上了。

    周家小厮四下找了一圈,回来告诉周管家,附近没有找孩子的。

    周管家看着趴在苏锦肩膀上的孩子,头疼的紧。

    找不到也得帮他找啊,总不能带个孩子在身边吧?

    而且明天一早,他们就得启程了。

    往前走了会儿,见有官兵,周管家过去道,“我们刚刚在路边捡到个孩子,不知道是谁家走丢的,天色太晚了,我们明儿一早就要离开禹州府,这孩子就有劳官府帮忙找下他爹娘了。”

    周管家好言好语,可官兵脾气差啊。

    知府夫人过寿,热热闹闹的办花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