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欢喜记事- 第4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杏儿转身要走,苏锦将她喊住,“为了确保周全,收拾几件男装。”

    杏儿一脸懵懂,“为什么要男装?”

    她对自己姑娘穿男装有阴影。

    虽然当初为了救右相千金才非礼了她,可差点把姑爷给搭进去。

    杏儿不赞同苏锦穿男装。

    苏锦道,“听我的,也不用太多,收拾个七八套就行了。”

    杏儿,“……。”

    七八套还不多啊。

    这天气,也不用天天换衣裳,“姑娘,你打算在大佛寺待多久啊?”

    “至少半个月吧,”苏锦随口道。

    “对了,你的跨包留在府里,不要随身带着。”

    杏儿望着苏锦道,“可包里还有皇上赏赐给姑娘的鞭子和玉佩呢。”

    “玉佩给我,鞭子和跨包都不带,”苏锦道。

    杏儿把玉佩翻出来交给苏锦。

    然后默默去收拾锦袍了。

    把姑爷的锦袍十三四岁时穿的锦袍找了七八套出来,自己再去绣房拿了三四套小厮的衣裳。

    绣房管事妈妈望着她,“要这么多?”

    “多吗?”杏儿问道。

    “……。”

    “不多,一点都不多。”

    说着,又给杏儿拿了一套。

    杏儿抱着包袱回了沉香轩。

    因为杏儿拿小厮衣服拿的正大光明,理直气壮,管事妈妈连王妈妈都没禀告,毕竟世子妃女扮男装也不是第一回了。

    一夜好眠。

    第二天,苏锦和往常一样起床洗漱,然后去给王妃请安。

    一瘸一拐的去的。

    王妃见了道,“脚崴了,还是等养好了再去大佛寺祈福吧。”

    苏锦摇头道,“这样去才显得心诚。”

    王妃无话可接。

    只得让李总管多派些人护送苏锦周全。

    苏锦摇头道,“不用,不用,不宜太多人,容易打草惊蛇。”

    “母妃好好养身子,我就先走了。”

    王妃舍不得苏锦离开王府这么久,“那你早点回来。”

    苏锦应的爽快。

    坐上马车后,先去了美人阁。

    她让美人阁给她准备了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马车,再找一个信得过的车夫。

    到了美人阁,换了男装,从后门进马车,就直接出城了。

    杏儿总觉得哪里不大对劲,可她又说不上来,就算去祈福,也用不着这么偷偷摸摸的啊。

    不过自家姑娘想什么,她也不是全部都能猜到的。

    出了城,马车往前,看似去大佛寺,然后到了岔道处,就越走越远了。

    杏儿望着苏锦,小声道,“姑娘,这车夫是不是有问题,这不是去大佛寺的路。”

    车夫,“……。”

    他怎么就有问题了?

    “世子妃不是要去边关吗?”车夫问道。

    出城的时候,世子妃让丫鬟去买酸梅,接着告诉她出城后直接往边关走的啊。

    “是去边关,”苏锦道。

    杏儿眼睛睁圆,不敢置信。

    苏锦道,“说去大佛寺只是骗王妃的。”

    “那姑娘怎么连我也骗啊,”杏儿小脸上满是不高兴。

    姑娘这是不信任她。

    苏锦看着她,“我去边关,你会不告诉我娘?”

    杏儿摇头。

    她肯定会告诉啊。

    这么大的事不告诉夫人,回来后,夫人就要卖掉她了。

    “告诉我娘了,我还能去边关吗?”苏锦再问。

    杏儿摇头。

    以她对夫人的了解,那是肯定不可能的。

    苏锦双手环胸道,“不告诉你,是为了你好,回头我娘怪罪下来,你是不知者不为罪。”

    “姑娘真好,”杏儿连连点头。

    “……。”

    好骗的丫鬟就是好。

    省心。

    苏锦刚这么想,杏儿就望着苏锦了,“可姑娘你怀了身孕啊,不宜舟车劳顿,赵太医还说你动了胎气,我也不知道你好没好,找姑爷重要,小少爷也很重要啊。”

    “咱们还是回去吧?”

    苏锦望着她,“我是大夫,我能照顾不好腹中胎儿吗?”

    杏儿没说话。

    虽然姑娘说的有道理,但她不敢冒险啊。

    等马车停下来歇息的时候,杏儿把包袱里藏的信号弹拿出来,准备射上天空。

    离京才一个多时辰,东乡侯府应该能看得见吧?

    杏儿都要拔塞子了,被苏锦发现了。

    苏锦差点没吓死,她骗过了所有人,差点栽杏儿手里啊。

    信号弹通通没收,顺带再威胁几句,杏儿就老实了。

    ……

    转眼,五天过去了。

    ……

    这五天,苏锦一直在赶路。

    京都发生的事,她不知道,却能猜到几分。

    齐王虽然没有举兵谋逆,但偷梁换柱,拿自己的儿子冒充皇子,这是欺君死罪。

    那些拥戴二皇子的大臣,皇上气头上少不得要砍掉几颗。

    不过皇后被废了后,最终没有被赐三尺白绫。

    皇上要盖玉玺的时候,南安王和南安王妃进宫帮皇后求情。

    寿宁公主毕竟是为了救南安郡王才死的,虽然南安郡王和寿宁公主没有夫妻之实,却也是正儿八经娶过门的。

    皇后落难,南安王府怎么能袖手旁观连个情都不求?

    当初在南安王府,寿宁公主伤重不治的时候,求他们如果她母妃哪一天犯了大错,求他们保她母妃一命。

    寿宁公主求他们帮皇后,回宫后,也求皇后如果二皇子登基,求他放过南安王府。

    当日应承了寿宁公主,就不能食言。

    皇上想到寿宁公主,心底有了几分动容,再加上南安王妃说让皇后活着,待在冷宫替云妃抄佛经祈福赎罪,比直接赐死她好。

    虽然皇后过错很大,但到底她也是受害人,受太后蒙蔽,何况皇后还是崇老国公的亲生女儿。

    皇上就收回了赐三尺白绫的决定,废了皇后的后位,打入冷宫。

    这么多年,皇后没少欺负后妃,如今被打入冷宫,她的日子绝不会好过。

    二皇子逃了,城里城外搜捕,没抓到人。

    至于太后,皇上在议政殿同百官商议先皇“遗诏”该怎么执行,暂时只囚禁了太后,尚未遵从先皇“遗诏”处死太后。

    这一天,苏锦离京的事露馅了。

    最先发现这个秘密的还是苏小少爷几个。

    苏小少爷听了自家姐姐打扮成周嬷嬷的样子让李嬷嬷说实话,佩服的不行。

    当然了,他对易容术更感兴趣,他想学易容术。

    想想自己换张脸骗人,多有意思啊,更重要的是他能打扮成小厮偷溜出府。

    九皇子泼他冷水道,“府里没有你这么小的小厮。”

    “现在没有,等我长大点不就有了?”苏小少爷反驳道。

    “再不行,我还能装成你的样子去骗皇上。”

    苏小少爷一脸蠢蠢欲动。

    九皇子,“……。”

    他到底知不知道骗他父皇是什么罪名啊?

    欺君是死罪。

    骗骗其他人最多挨骂挨板子,骗他父皇是要掉脑袋的。

    找打已经满足不了他,开始在找死的边缘疯狂试探了吗?

    但这也阻拦不了苏小少爷想学易容术的心。

    他们坐马车到了镇北王府,一阵风跑沉香轩,没找到人,然后问碧朱。

    碧朱悄悄告诉他们,世子妃在大佛寺给世子爷祈福,让他们不要声张。

    几人又坐马车去了大佛寺。

    可苏锦并没有去大佛寺,苏小少爷悄悄找了一圈,没到人后,把大佛寺的住持拉到一边,找他要姐姐。

    可是把大佛寺的住持吓的不轻。

    他都好长时间没见着镇北王世子妃了,上哪里知道她的下落啊?

    住持一再保证镇北王世子妃没来大佛寺。

    苏小少爷相信他了,也受惊了。

    他坐马车直奔回东乡侯府,一边跑进府一边喊,“娘,娘,大事不好了!”

    “姐姐失踪了!”

第九百三十六章 心累() 
苏小少爷的话犹如平地起惊雷,直接把东乡侯府上下的人都给惊着了。

    尤其是赵太医,他正在给崇老国公施针。

    苏小少爷跑进来,直接来这么一句,吓的他手一抖,差点没扎错。

    崇老国公虽然毒解了,身体在恢复,但毕竟卧床了三年,体力大不如前。

    天还未转暖,在外吹了几日冷风,头疼了起来。

    一点小病小痛,也不好找苏锦跑一趟,一般多找李大夫,偏巧李大夫出诊了,便把赵太医请了来。

    苏小少爷一口气跑进屋,累的有点喘气。

    九皇子和沈小少爷他们紧随身后。

    唐氏见了道,“怎么去镇北王府这么久才回来?”

    苏小少爷心累。

    为什么娘就没抓住重点呢。

    他回府晚点和姐姐失踪了到底哪个更重要啊?

    “姐姐失踪了,”苏小少爷小脸上满是担忧。

    “……。”

    苏小少爷一路叫着进屋,唐氏怎么会没听见呢,只是她不信苏锦会失踪。

    “你姐怎么可能会失踪?”唐氏道。

    苏小少爷急得都快跳脚了,“是真的,我没骗你。”

    苏小少爷把他去镇北王府找苏锦,到苏锦去大佛寺祈福,再到找大佛寺住持一五一十都说了。

    九皇子、沈小少爷还有赵小少爷三个是忙不迭的点头,证明苏小少爷说的都是真的。

    唐氏眉头拧紧。

    崇国公府大太太道,“瞧着像是真出问题了。”

    “我去看看,”唐氏道。

    说着,唐氏抬脚就往外走。

    她女儿失踪四五天了,居然都没人知道?

    苏小少爷跑了一圈,实在没力气出去了,再者,唐氏也不会带他去。

    赵太医还打算告诉唐氏苏锦怀了身孕的事,结果话到嘴边又给咽了下去。

    镇北王世子妃叮嘱谁都不能告诉,他不敢违逆啊。

    自打东乡侯招安入京,镇北王世子妃被挑衅的次数委实不少,也不是没被挟持过,最后都安然无恙了,反倒是招惹她的,下场一个比一个凄凉。

    先看看再决定要不要说。

    唐氏亲自去镇北王府问王妃,派林总管去大佛寺询问住持。

    或许是苏小少爷小,苏锦给住持打了招呼,住持只得骗苏小少爷……可出家人不打诳语啊。

    镇北王府,牡丹院。

    王妃正头疼呢。

    南漳郡主被王爷罚在佛堂禁足。

    太后没出事,她不安分。

    太后一出事,她更不安分。

    吵着闹着要进宫探望太后。

    谢景宸出事,找了这么久还没有消息,是王妃的心病,也是南漳郡主的倚仗。

    王爷可就两个儿子。

    之前南漳郡主气焰灭了,如今又开始嚣张起来了,哪怕太后失势被禁足,也没能她那冒头的气焰给压下去。

    丫鬟拦着佛堂院门,不许南漳郡主出来一步。

    南漳郡主让人把那两丫鬟给打了。

    唐氏进屋的时候,丫鬟正禀告王妃这事。

    王妃真恼了,“给我把人回来,杖责二十!”

    喜鹊不大敢去,王妈妈亲自去的。

    刚转身就看到唐氏进来,连忙福身行礼。

    王妃脸上怒气消散,带了几分笑意道,“你怎么来了?”

    唐氏走到床边,问道,“我听阳儿说,锦儿去大佛寺祈福去了?”

    王妃点头,“五日前便去了。”

    唐氏心头一颤。

    王妃见她脸色不是很好,忙问道,“出什么事了?”

    “阳儿跑去大佛寺,大佛寺的住持说锦儿并不在大佛寺,”唐氏道。

    “怎么会不在?!”王妃声音都拔高了几分。

    唐氏坐下来,询问王妃苏锦去大佛寺给谢景宸祈福一事。

    王妃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说完,还想起一件事道,“昨儿,绣房管事的禀告我,说杏儿那丫鬟去绣房拿了几套小厮的衣裳……。”

    唐氏松了一口气,“这么看来,应该不是失踪,而是蓄意逃跑。”

    “十有八九是去边关了。”

    说到最后,唐氏忍不住抬手揉额头了。

    亏得她一路来镇北王府,提心吊胆,没想到她是溜出京了。

    还以为她改了性子,比以前安分了,谁想根本就没变。

    她倒是会瞒,骗王妃,骗皇上,她怎么没连带着把她一起骗了?!

    不是苏锦不骗她,实在是怕太刻意了,到时候露馅。

    左右东乡侯府的人极少来镇北王府。

    唐氏很放心镇北王府没人敢欺负她,有什么事还有杏儿做传话筒,更重要的是有信号弹,比传话更快。

    只要瞒过几日就行了,便没有去骗唐氏。

    见王妃面带忧色,唐氏道,“我这就派人去追她回来。”

    王妃点头,又问道,“要不要派人告诉皇上一声?”

    毕竟是公主,就算是主动离京,皇上也该知道。

    唐氏想说她派人去禀告,想了想道,“那王府派人去告诉皇上一声。”

    “锦儿离京一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王妃也知道不宜泄露苏锦偷溜离京的事,现在都不知道她离京身边带了多少人护着。

    出门在外,不比在京都啊。

    唐氏没有逗留,直接出府了。

    回去的路上,正好看到王妈妈和南漳郡主起争执。

    谢景川和谢锦瑜护着南漳郡主。

    南漳郡主打了王妈妈一巴掌。

    唐氏是外人,本不该看见这一幕的,但这事发生在她出府的必经之路上,就不能看见了当没看见。

    她四下扫了一眼,道,“王爷留你们看守王府,你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侧妃不把王爷的话放在眼里,爬到王妃头上耀武扬威吗?”

    丢下这一句,唐氏直接迈步走了。

    她前脚走,后脚就出来两暗卫给王妈妈撑腰。

    府里的丫鬟婆子可没有武功,谢景川一个能吊打几十个。

    多了两暗卫,谢景川要来硬的,暗卫能压着他。

    南漳郡主连二门都没能出。

    本来她擅自出佛堂,王妃只杖责她二十大板,她打了王妈妈一巴掌,王妃知道后,给她添了十板子,谢锦瑜和谢景川也挨了十板子。

    御书房内。

    皇上正在批阅奏折。

    公公进来道,“皇上,镇北王府管事的拿了镇北王的令牌进宫,说是有要事要禀告您。”

    皇上眉心一皱,“让他进来。”

    李总管进御书房,给皇上行礼。

    “镇北王府出什么事了?”皇上端茶问道。

    李总管看了眼四下。

    福公公便道,“都退下吧。”

    等人都退下了,李总管忙道,“世子妃去边关了。”

    咳咳!

    皇上一口茶直接把自己呛着了。

    他把茶盏重重的放在龙案上,“她去边关,镇北王妃怎么不拦着她?!”

    “去几日了?”皇上问道。

    “有五日了,”李总管颤巍巍道。

    “……。”

    福公公眼睛瞪圆。

    皇上今儿还想着世子妃崴脚,五日该养好了,打算宣她进宫,怕伤还没全,打算明儿再宣,怎么就离京去边关了?

    李总管替王妃辩驳道,“不是王妃不拦着世子妃,世子妃说去大佛寺给世子爷祈福,谁想到并没有去,而是直奔边关了,今儿要不是苏小少爷去王府找世子妃学易容术,去大佛寺没见着世子妃的人,王府上下都还不知道什么发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