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欢喜记事- 第4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管事妈妈后背一阵阵发寒。

    过了没一会儿,又过来一衙差道,“工部尚书夫人说来之前,管事妈妈向她认错,说是要给工部尚书府大姑娘出气,怕魏嬷嬷攀了世子妃的高枝,回头对付工部尚书府,趁着魏妈妈羽翼未丰,才痛下杀手……。”

    苏锦看着管事妈妈,“听到没有,你家夫人都替你认罪了,你觉得死扛着能躲过去吗?”

    管事妈妈面如死灰。

    虽然她知道自己会成为替罪羊,可她待夫人忠心耿耿,为她抛头颅洒热血,没想到出了事,她还没有认罪,夫人倒先把自己撇干净了。

    做主子的不仁,就别怪她做下人的不义!

    管事妈妈心一寒,因为疼痛,断断续续废了半天力气才把话说全,“大人明鉴,我一个下人和魏嬷嬷无冤无仇,没有必要害她,是夫人怕魏嬷嬷攀了镇北王世子妃的高枝,才指使奴婢下毒的……。”

    工部尚书站在外面,听到这话,脸色铁青。

    他不知道衙差传的话是真是假,但管事妈妈就这么把尚书夫人指使她下毒的事供认不讳了。

    镇北王世子妃亲自来大理寺过问这桩案子,一旦罪名坐实,至少要被夺去诰命夫人啊。

    苏锦看着管事妈妈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工部尚书夫人是主谋,她是怎么指使你下毒的?”

    之前工部尚书夫人曾当众说过她没有指使任何人给魏嬷嬷下毒,丫鬟婆子们都能替她作证。

    管事妈妈道,“我伺候夫人十几年,夫人一个眼神,我就能猜到她想什么,何需言语吩咐?”

    很好。

    非常好。

    师爷写好供词,管事妈妈摁手印,确定自己说的属实。

    其实画押就是走个过场,外面那么多人都看着听着呢。

    管事妈妈被带下去后,工部尚书夫人被带了来,大理寺卿审问她。

    工部尚书夫人一听管事妈妈已经招供了,而且把她给供了出来,脸色苍白如纸。

    “污蔑!”

    “她这是在污蔑我!”工部尚书夫人脱口道。

    外面,工部尚书再听不下去了,衙差阻拦,他一把推开衙差走进去,道,“大理寺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审案的吗?”

    “欺骗一个管事妈妈,激起她内心的愤怒,拉人做垫背的?”

    苏锦看着工部尚书,“兵不厌诈,这一招在审问案子的时候也常用。”

    “怎么,到审问尊夫人的时候就用不得了?”

    “这么一个随便诈吓就把主子供出来的管事妈妈,也能做尚书夫人心腹,还做了十几二十年?”

    工部尚书语噎。

    内心愤怒,还得乖乖给苏锦行礼。

    苏锦也不和工部尚书废话,道,“派人去给我搜工部尚书府,既然是下毒,总能找到毒药。”

    工部尚书阻拦,“公主身份尊贵,我好歹也是尚书,没有皇上允许,大理寺岂敢搜查我尚书府?”

    苏锦既然说这话,就不怕工部尚书反抗,“我想尚书大人听过一个词叫先斩后奏吧?”

    说罢,再不理会工部尚书,看向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能怎么办?

    反正上头有苏锦顶着,他就是一个跑腿的。

    嗯。

    跑腿的都算不上,有大理寺少卿跑腿呢。

    大理寺少卿带着大理寺衙差去搜查工部尚书府。

    大理寺外那些看热闹的百姓面面相觑。

    他们都知道东乡侯雷厉风行,他养大的公主也不遑多让啊。

    瞧这架势,这是不整死工部尚书府不罢休了。

    果然——

    得罪镇北王世子妃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而且都还不算得罪她了,只是得罪了她身边的丫鬟。

    渐渐的有流言传开,说魏嬷嬷压根就不是杏儿的姑母……

    不过这解释没人信就是了,不是镇北王世子妃贴身丫鬟的姑母,难不成还是镇北王世子妃的亲姑母?

    人家的亲姑母是九陵长公主。

    彼时天色已经不早了,大理寺少卿带人去工部尚书府搜查,一来一回又是大半个时辰。

    等大理寺卿带人回来,天已经黑了,大理寺门外已经点灯笼了。

    大理寺卿见苏锦没有离开的意思,也没有主动问,小心的陪着。

    季嬷嬷得知魏嬷嬷被人下毒,暴毙街头的消息,和秦菡儿告了假,匆匆赶来大理寺。

    苏锦喝茶耐心的等着。

    大理寺少卿回来,把搜出来的药包递上,呈给大理寺卿,“大人,这是从工部尚书府搜出来的。”

第九百一十六章 弹劾() 
这包毒药,正是魏嬷嬷所中之毒。

    找到了毒药,再加上之前管事妈妈的招供,是人证物证确凿了。

    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工部尚书夫人还一口咬定是栽赃,是污蔑,是有人和她过不去。

    虽然没有明说,但很显然指的是苏锦。

    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苏锦不想和她多说一句,她怕忍不住怒气,直接叫大理寺卿把她打个半死了。

    苏锦深呼吸,道,“天色不早了,我也该回府了,既然罪证确凿了,就暂时收押在大理寺大牢吧。”

    “等我明日禀明了皇上,再行论处。”

    看着苏锦那张不容情的脸,工部尚书后背都湿透了。

    大理寺卿不放心苏锦就这么回镇北王府,虽然李总管带了人来接她,大理寺卿还是派大理寺少卿亲自带人护送。

    等苏锦回王府,天已经黑的看不见路了。

    王妈妈守在门外,见苏锦回来,连忙迎出来道,“世子妃可算是回府了。”

    苏锦见了道,“怎么了?可是母妃身体不适?”

    王妈妈摇头,“王妃一切安好,只是见世子妃急匆匆的出府,迟迟未归,王妃担心,已经派人问好几回了。”

    “我去见母妃,”苏锦道。

    王妈妈则道,“世子妃忙了大半天,肯定累了,您回去歇着吧,有李总管去回王妃就成了。”

    苏锦身份是镇北王世子妃,更是皇上宠爱的公主。

    王妃要管束儿媳妇,却也要敬重公主。

    是以苏锦的事,王妃要过问,但又不宜管太多。

    王妈妈是知道苏锦的,不是气急了,不会针对工部尚书夫人。

    左右吃不了亏,王妃只要世子妃没事就行了。

    她身怀六甲,也不用管太多。

    苏锦也是真累了,“那我明早再去给母妃请安。”

    王妈妈和苏锦一起回内院,李总管就跟在后头。

    到了岔道处,苏锦回沉香轩,王妈妈回牡丹院。

    牡丹院内,王妃已经知道苏锦回府了,李总管进屋给她请安,王妃问道,“到底出什么事了?”

    李总管摇头,“世子妃说那暴毙街头的魏嬷嬷是杏儿那丫鬟的亲姑母,我瞧着不像。”

    “魏嬷嬷应该对世子妃很重要,不然世子妃不会那么愤怒。”

    李总管是控制不住一颗夸赞苏锦的心。

    在大理寺看着苏锦让衙差审案,连在大理寺待了十年的大理寺卿都甘拜下风。

    当然了,这其中有公主身份带来的便利,但更多的还是世子妃足智多谋。

    李总管为镇北王府能拥有这么一位聪慧而善良的世子妃感到高兴。

    王妃也了解苏锦,就是生气的时候,也多微笑着坑人。

    这一回,怒气挂在脸上。

    “怕是工部尚书夫人坏了世子妃什么大事,”王妃猜测道。

    王妈妈想起来件事,她道,“前几日,沉香轩丫鬟说世子妃那里可以拿宫里的隐秘事换药膏。”

    “今儿白天魏嬷嬷拿了两盒祛伤疤的药膏走……。”

    “莫不是魏嬷嬷知道事对世子妃很重要吧?”

    这个事是什么几乎是呼之欲出。

    魏嬷嬷在宫里待到二十五岁才出宫。

    而对苏锦来说,最重要的事莫过于云妃之死了。

    要真是如此的话——

    那就难怪世子妃会气成那样了。

    云妃之死,查了这么久,一点进展都没有,好不容易有点了,却被工部尚书夫人给断了,换做是谁都得被气个半死。

    苏锦午饭没吃,这会儿又过了吃晚饭的时候,肚子是真饿。

    杏儿前脚回沉香轩,后脚就吩咐丫鬟道,“快叫小厨房端饭菜来。”

    进屋后,杏儿给苏锦倒茶,“姑娘,你别生气了。”

    苏锦揉太阳穴。

    怎么能不生气?

    一时疏忽,好不容易到手的人证就这么没了,她手里甚至连份供词都没有。

    这是她栽的第一个大跟头,比当初坠崖还叫她愤怒。

    那时候更多的是害怕,再加上有谢景宸陪着,又及时化险为夷。

    现在,这跟头是结结实实栽的不轻。

    虽然两顿饭没吃了,但苏锦也没什么食欲,随便吃了几口,就歇了筷子。

    杏儿望着她,“姑娘,你两顿没吃了,就吃这么点哪够啊。”

    “你吃吧,”苏锦道。

    “那你再吃一碗饭,”杏儿道。

    苏锦没接话,让碧朱准备热水。

    苏锦不吃,杏儿也就不再劝了,她一会儿让小厨房做点糕点放在床头小几上,姑娘晚上饿了可以垫肚子。

    苏锦泡了个热水澡,就上床歇息了。

    一夜翻来覆去,也不知道什么时辰才睡着的。

    第二天起的有点晚。

    吃了早饭后,正准备去给王妃请安,宫里就来人传召苏锦进宫。

    她昨天先斩后奏,让大理寺把工部尚书关进了大理寺大牢的事被御史弹劾了。

    那群御史连东乡侯都没少弹劾,弹劾苏锦的胆量还是有的。

    后宫不得干政。

    虽然苏锦已经出嫁了,但她也不能如此肆意妄为。

    御史让皇上严惩苏锦,以正朝纲。

    皇上到现在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是知道杏儿那丫鬟是飞虎军遗孤的。

    怎么会多一个亲姑母?

    皇上没有罚苏锦,御史弹劾完,南安王就站出来把这事给打岔了过去,把御史气的不轻。

    皇上给福公公使了一记眼色,传召苏锦进宫。

    皇上传召,苏锦就先进宫了。

    御书房内。

    皇上坐在龙椅上喝茶,小公公远远的瞧见苏锦,赶紧进去禀告,“皇上,公主来了。”

    苏锦迈步进去。

    迈过门槛的时候,杏儿还在揉眼睛。

    把自己眼睛揉的红红的,像是死了“亲姑母”痛哭了一夜的模样。

    苏锦福身给皇上请安。

    皇上看了眼杏儿,望着苏锦道,“昨儿是怎么回事?”

    苏锦看了一眼,福公公连忙摆手让宫女太监都退下。

    等人都走了,苏锦才望着皇上道,“父皇不派人传召女儿进宫,女儿今儿也要来请父皇严惩工部尚书夫人。”

    皇上眉心皱紧,“魏嬷嬷真是这丫鬟的亲姑母?”

    苏锦摇头。

    皇上,“……。”

    福公公,“……。”

    苏锦望着皇上道,“有些事,女儿不便在大理寺说,故而借魏嬷嬷是杏儿亲姑母的身份查她的死因。”

    “魏嬷嬷在宫里当过差,她曾目睹了母妃被害的经过。”

    听到这一句,皇上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第九百一十七章 管教() 
福公公也倒吸了一口气。

    人证啊。

    那可是人证啊。

    工部尚书夫人就这么毒死了人证,活剐了她都不解恨。

    皇上周身寒气直往外涌,“可知道你母妃是怎么被害的?”

    苏锦很想点头的。

    但看着皇上一脸的愤怒。

    苏锦选择了摇头。

    没有证据,知道了又什么用,不过是平添了一个人生气罢了。

    这种明知道是谁杀的人,却没法手刃仇人的感觉太难受了。

    她尚且如此,何况是高高在上的帝王。

    苏锦摇头道,“嬷嬷急着送药膏去工部尚书府,回来再和我细说,谁想到……。”

    皇上没有怀疑苏锦是知道不说,他心底更愤怒。

    “赐工部尚书夫人三尺白绫!”

    苏锦望着皇上道,“父皇,工部尚书夫人其罪当诛,但魏嬷嬷的事,目前只有我一人知道,就这么处死她,御史只怕还会弹劾我。”

    “我看不如暂时留她一命,把工部尚书官降三级,贬去任上。”

    杀人诛心。

    工部尚书夫人不是怕魏嬷嬷和她告状,她阻拦工部尚书的仕途吗?

    如她所愿,工部尚书的仕途到此为止了。

    因为她杀了魏嬷嬷,工部尚书因此官降三级——

    从此往后,尚书夫人休想再有好日子过。

    苏锦说贬工部尚书三级,但皇上觉得不够,贬了四级。

    消息一传开,文武百官都沸腾了。

    杀人的是工部尚书夫人,而且工部尚书夫人至今也没有认罪,皇上就贬了工部尚书四级,这惩罚太重了。

    死的只是一个丫鬟的亲姑母,就将一个大臣贬了四级,皇上就算宠爱女儿,也没有这样宠法的。

    圣旨一下,就有几位老大臣进宫帮工部尚书求情了。

    苏锦没有走。

    能坐到工部尚书位置上的,在朝中势力绝对不小。

    哪一个大臣被贬,没人求情?

    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的快。

    那些大臣劝皇上收回成命,依照朝廷律法,杀人的是工部尚书夫人,夺了她的诰命封号,打上三十大板也就够了。

    皇上龙颜震怒。

    他要说话,苏锦先一步道,“诸位大人觉得工部尚书被贬真的无辜吗?”

    几位大臣都望着苏锦。

    苏锦走到他们跟前道,“经过一夜,我想几位大人应该也知道魏嬷嬷和工部尚书府的纠葛了吧?”

    “工部尚书府请魏嬷嬷去教府上姑娘规矩,魏嬷嬷收人束脩,认真教学,何错之有?”

    “就因为工部尚书府大姑娘不小心踩到裙摆,划伤了脸,就认定是魏嬷嬷之过,逼她一个嬷嬷掏一万五千两买药膏赔偿。”

    “工部尚书府如此仗势欺人,工部尚书身为一家之主,却不闻不问,逼的魏嬷嬷求到我跟前来。”

    “连小小家事都管不好,如何胜任工部尚书一职?”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脸色有了几分缓和,也添了几分心虚。

    苏锦继续道,“我一盒药膏要卖五千两,我想这事几位大人也知道。”

    “魏嬷嬷和我非亲非故,我为何把药膏赠于她?”

    “她曾是宫里的嬷嬷,那三盒药膏,是拿她藏了十几年的隐秘与我交换的。”

    “她是我母妃‘难产而亡’一案的知情人!”

    几位大臣这下惶恐了。

    他们觉得工部尚书无辜,却没想到魏嬷嬷居然身系云妃之死的真相。

    难怪镇北王世子妃这么生气,皇上这么愤怒了。

    好不容易得到的人证没了啊,换做谁不生气?

    他们替人出头,直接撞皇上枪口上了……

    几位大臣后背一凉,赶紧迷途知返,向皇上认错,苏锦则道,“不知者不怪,但我替魏嬷嬷出头的真正原因,我只和几位大人说了,我不希望传出去任何一句。”

    “否认,我绝不轻饶!”

    几位大臣是连连保证。

    趁着皇上还没有发怒,赶紧告退。

    出了御书房,几位大臣擦着额头上的冷汗。

    可怕。

    太可怕了。

    皇上都没镇北王世子妃那么可怕。

    工部尚书府也是活该倒霉,魏嬷嬷都说了要去镇北王府教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