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欢喜记事- 第4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锦看着谢景宸道,“后妃有请平安脉的规矩,尤其是怀了身孕的后妃。”

    “如果当年皇后是假怀孕,肯定瞒不过给她诊脉的太医,我打算明儿进宫查查,当年是哪位太医负责给皇后诊脉的,或许能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第八百八十四章 询问() 
如果皇后真的是假怀孕,知晓这么大秘密的太医肯定早就没命了。

    这事知道的人越少才越安全。

    苏锦去查,也是想从侧面验证宫女说的是否属实。

    她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亲爹会疏忽至此。

    假怀身孕,隐瞒十个月都没发现,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不过这么频繁的进宫,难免惹人起疑,所以苏锦上午在小厨房做糕点。

    用食盒装了糕点进宫送给皇上吃。

    嗯。

    苏锦只是拿送糕点做幌子,却是把皇上感动坏了。

    虽然糕点没那么好看,甚至有点丑,味道比御膳房做的也差了几条街,但却是皇上吃过最香的糕点了。

    一口气吃了三块,福公公都担心皇上吃了会拉肚子。

    皇上要赏赐苏锦,问她想要什么,苏锦道,“女儿想去太医院挑几本医书。”

    这么点小要求,皇上怎么会不答应。

    苏锦医术远在太医之上,还去太医院找医书看,不像太医院那群太医,年纪一把,故步自封。

    苏锦退下后,小公公带路,去了太医院。

    那些太医见苏锦来,都有些惶惶不安。

    “公主来太医院是?”太医院李院正问道。

    苏锦眸光扫视一圈,道,“过来转转,诸位大人不必紧张。”

    “没,没有紧张……。”

    李院正忙道。

    苏锦一脸黑线。

    还说没紧张,话都说不利索了。

    太医院有专门的书房,里面摆满了医书。

    苏锦不是为看医书而来,但既然打了这个幌子来,还是得装装样子。

    翻着医书,苏锦问道,“我母妃生前的病例可还留着?”

    李院正愣了下,道,“都还在,公主是要看吗,臣派人去取来。”

    “不用了,我自己去,”苏锦道。

    李院正带路,苏锦去了存放病例的库房。

    苏锦前脚出去,后脚几位太医便窃窃私语。

    苏锦突然来太医院,突然要看云妃生前的病例,显然是怀疑云妃之死有猫腻啊。

    不过倒没有哪位太医紧张,云妃出事是十六年前的事了,太医院在宫里伺候了十六年的太医也没有多少位,甚至一半的太医都没见过云妃,不知道云妃长什么模样。

    库房离的不远,李院正把库房打开后,道,“公主,请。”

    李院正找了会儿才找到云妃的病例,递给苏锦看。

    苏锦就坐在那里翻看着,李院正站在一旁伺候。

    苏锦见了道,“李院正忙去吧,你这么看着我,我没法看。”

    李院正便告退了。

    苏锦虽然不是为云妃的病例而来,但既然拿到手了,索性就翻看一遍。

    看了病例才知道,原来她娘云妃在生她之前曾怀过一胎,四个月的时候小产了,太医调养了大半年才恢复元气,其后又被人下药,迟迟没有怀身孕才发现问题,最后皇上动怒,抄了一太医的府邸,过了没三个月就怀了她。

    中间动过胎气,但都没有大碍,再后面就没有记载了。

    因为云妃在生她的时候“难产”而亡……

    苏锦把病例放下,杏儿已经把皇后的病例找出来了。

    一年一本病例,足足十八本。

    苏锦从第一本开始看起,上面有准确的日期,是谁给皇后请的平安脉,脉象有没有问题。

    如果有问题,服用的什么药方,剂量多少,都一一记载明确。

    苏锦翻到皇后怀二皇子那一年。

    看到上面有赵太医给皇后请平安脉的记载,而且还不止一次,苏锦眉头拧紧了。

    赵太医虽然不能算是谢景宸的人,当初却是帮谢景宸隐瞒了毒解了的事,他应该不是皇后的人,否则瞒不过南漳郡主。

    皇后怀二皇子六个月的时候,动过胎气,从药方来看,当时情况很严重,稍有不慎,就会小产。

    之后三个月,没有赵太医给皇后诊脉的记录,都是一个叫冯文乐的太医,开的方子也都是保胎的。

    皇后生下二皇子后,半年内,也都是冯太医帮忙诊脉,开的药都是恢复身体了,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再之后,病例册子上就没再出现过冯太医……

    也就是说,在皇后那一次动胎气后,有足足一年的时间都是这个冯太医在给皇后把脉。

    再后面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包括怀寿宁公主的时候。

    苏锦让杏儿把病例册子放回去,然后出了库房。

    李院正并没有走远,就在库房外,随时等候苏锦传唤。

    门吱嘎一声打开。

    苏锦走出来,李院正忙上前道,“公主看完了?”

    “看完了,”苏锦道。

    苏锦要离开,李院正送她出太医院,苏锦又问了几句云妃生前的情况。

    那时候的李院正还只是个小太医,医术在太医院也算不得,而且她怎么关心起皇后的脉象了?

    想不通,赵太医便没想了,如实道,“那一年皇后动了胎气,腹中胎儿险些保不住,太后下令让冯太医无论如何也帮皇后保住龙胎,否则要冯太医的项尚人头。”

    “打那天起,冯太医就专门负责给皇后保胎,调养身子,也亏得冯太医细心照顾,皇后才能平安生下二皇子。”

    这么说的话,当年皇后确实怀了身孕。

    苏锦和谢景宸互望一眼,没有说话。

    提到这些旧事,赵太医都唏嘘。

    当年太医院医术最高的两位太医——

    一死一伤。

    一个入了土,一个辞官还乡。

    不然如今的太医院院正非他们二人莫属。

    若是他们在,太医院或许不会被皇上骂饭桶。

    这两个字伤自尊啊。

    赵太医知道的也不多,问不出什么有用的消息,苏锦就让杏儿送赵太医出去了。

    赵太医走后,苏锦托着腮帮子,叹气道,“就算怀疑当初皇后保住了胎儿,但生下的是个死胎,和齐王妃生的孩子偷梁换柱了,也找不到人证了。”

    谢景宸看着苏锦道,“我倒觉得卫太医的离京更可疑。”

    这一点,谢景宸和苏锦想一块去了。

    冯太医一出事,卫太医先是摔断腿,再就是断胳膊,紧接着辞官回乡……

    仿佛皇宫中有什么洪水猛兽让他迫不及待的逃离一般?

    而且为了离开的不显山露水,不引人起疑,做了很长的铺垫。

    二皇子一案不好查,因为皇后当年确实怀了身孕。

    冯太医死了,其他人之后又没再给皇后把过脉。

    只有突然断胳膊断腿的卫太医有可疑之处,只能从他身上着手了。

    事关重大,谢景宸派可靠之人去找卫太医。

    

第八百八十五章 作对() 
在苏锦和谢景宸看来,寻找卫太医是件容易的事。

    可是赵风去找王爷安排暗卫去办这件事的时候,才知道王爷曾派人找过卫太医,并没有找到他。

    谢景宸当年身中剧毒,不能动武,否则就吐血。

    王爷遍寻名医,张榜悬赏,都救不了谢景宸,卫太医的医术曾是太医院之首,当年辞官回乡,王爷想起他后,便派人去接卫太医进京医治谢景宸。

    可惜,并没有在卫太医的老家找到他的人。

    卫太医举家搬迁,没人知道他搬去了哪里。

    卫太医辞官还乡,人却不在老家,而是搬走了,这事还真出乎苏锦和谢景宸的预料。

    本来只是觉得卫太医的辞官有些古怪,现在看来,是大有问题啊。

    这人,是无论如何也得找到的。

    只是当年为了给谢景宸治病都没能找到卫太医,如今想找到他就更不容易了。

    茫茫人海,想找个人难比登天。

    苏锦犯难。

    谢景宸看着她。

    苏锦秀眉微扭,“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谢景宸唇畔勾起一抹弧度,“或许,太后可以帮忙。”

    苏锦,“……。”

    没做梦吧。

    太后会帮他们?

    不过等谢景宸一说,苏锦觉得这厮就是只狐狸。

    苏锦医术高超,所有人都好奇,她怎么就学得一身高超医术,远胜过太医院的太医。

    是谁教苏锦医术,就是一个谜。

    而端慧郡主的手筋被割断,苏锦医治不了。

    即便端慧郡主被皇上罚去看守皇陵,太后也经常派太医去给她医治,连赵太医都去过好几回了。

    如果这时候有人悄悄的告诉太后,苏锦的医术是给卫太医学的,而且只学了个七八成……

    卫太医有可能医治好端慧郡主手腕的事,太后一定会张贴告示,传召卫太医进京。

    这等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卫太医给找到了。

    苏锦是公主,是东乡侯的女儿,是镇北王世子妃,太后使唤她不易,可卫太医就不一样了。

    即便知道卫太医是苏锦的授业恩师,太后使唤他,他也不敢忤逆,更不敢狮子大开口,张嘴就要一万两诊金。

    对太后来说,她还能拿卫太医的命来牵制苏锦,毕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然后——

    苏锦就多了一个未曾谋面的师父。

    不过通过太后找卫太医,一来可以确保卫太医的安全,二来不会打草惊蛇。

    只是怎么让太后相信卫太医就是苏锦的师父,还得做足功课。

    两天后,苏锦进宫找皇上要几株珍贵的药草。

    皇上道,“以后要什么药草,直接去拿就行了,不用和父皇禀告。”

    “谢父皇,”苏锦道。

    “上回的糕点味道不错,下回再进宫再给父皇带点儿。”

    “……好。”

    正巧左相进宫和皇上议事,苏锦就带着杏儿去挑药材了。

    能作为贡品送进宫的药材必定不一般。

    苏锦拿了几株,杏儿道,“姑娘,还有两个月零三天就是先生的寿辰了,去年你答应亲自去给他贺寿,今年咱们还能去吗?”

    “怕是去不了了,”苏锦惋叹道。

    “要是先生能进京就好了,他要是知道姑娘用他教的医术救了姑爷还有许多人,肯定会为姑娘感到骄傲的,”杏儿道。

    “不知道先生为什么那么抗拒进京,”苏锦闻着药草道。

    “是啊,侯爷都派人请他几次了,就是不来。”

    说着,杏儿道,“姑娘,以前宫里有位卫太医,医术高超,只是倒霉了些,不是摔断腿就是摔断胳膊,不得已辞官离京。”

    “卫先生也姓卫,会不会先生就是卫太医啊?”

    “奴婢还特意打听了,卫太医也特别的喜欢吃酱肘子……。”

    “不得瞎猜,”苏锦轻斥道。

    “先生喜欢过闲云野鹤的生活,何必一定要他进京呢?”

    “连我这个公主,镇北王世子妃,都被太后使唤,何况是先生?”

    杏儿连连点头。

    “姑娘说的也对,要是先生在,太后肯定会要她给端慧郡主治手腕,”杏儿道。

    “姑娘只有四成把握能治好端慧郡主,不敢动手试,不知道先生能不能治?”

    苏锦把人参放回架子上道,“可惜,若是再给我两年时间,我一定能学得先生的一身本事。”

    主仆两小声谈话,还担心被人听了去。

    门外窗户下躲着一小公公。

    听了苏锦的话,一阵风跑去了永宁宫。

    太后正在敷额头。

    近来日子不好过,脑袋一阵阵胀疼,心力交瘁。

    宫女上前道,“太后,珍药房的公公说是有要事要禀告您。”

    李嬷嬷听了道,“一个小公公能有什么要事要禀告太后的?”

    “听说和镇北王世子妃有关,”宫女道。

    太后掀开眼皮,“让他进来。”

    宫女退出去。

    没一会儿,小公公就进来了。

    小公公给太后请安后,道,“太后,刚刚镇北王世子妃去拿药材,奴才躲窗户外,正巧听到她和丫鬟说的话。”

    李嬷嬷好奇道,“说的什么话?”

    小公公把听来的事一五一十禀告太后。

    太后脸青黑一片,三个字从她的牙缝中挤出来,“卫太医?”

    李嬷嬷望着太后道,“我们一直不知道镇北王世子妃那一手高超医术是跟谁学的,没想到竟是当年辞官还乡的卫太医。”

    “镇北王世子妃只学了七八成,都有四成把握医好端慧郡主,卫太医肯定能把端慧郡主的手腕治好,”小公公殷勤道。

    端慧郡主的手腕是太后的一块心病。

    小公公禀告有功,太后让李嬷嬷赏他十两黄金。

    小公公是千恩万谢。

    等小公公走后,李嬷嬷望着太后,“要派人去找卫太医吗?”

    太后道,“当年他辞官还乡,不肯做院正,如今教出来的好徒弟又处处和哀家作对。”

    “派人去找他,只怕未必会老老实实进京,要他的命容易,但哀家要他毫发无损的进京给端慧治手腕。”

    “哀家头疼,张贴告示昭告天下,传卫太医进宫给哀家医治,”太后声音冷冽如寒霜。

    张榜告示找卫太医进京。

    卫太医不揭榜,就是抗旨不遵,是死罪。

    太后奈何不了苏锦,还奈何不了一个小小太医吗?

    

第八百八十六章 不孝() 
第二天,苏锦吃完早饭没多久,暗卫就拿了张告示回来给苏锦看。

    苏锦嘴角抽抽。

    太后这么勤奋的帮她找人,她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不过这告示一贴,倒显得她不孝顺了。

    毕竟她医术高超,是人尽皆知的事。

    太后再厌恶她,也还是高高在上的太后,是她的皇祖母。

    做孙女儿的这么无视“祖母”的病,实在是不孝。

    所以,苏锦又进宫了。

    这回直奔永宁宫。

    但她没见着太后,被拦在了门外,李嬷嬷道,“太后头疼,谁也不见,公主请回吧。”

    苏锦忙把告示拿出来道,“我就是看到告示,才进宫的,太后头疼,哪里用得着找人,我给太后治就是了。”

    苏锦脸上有急色,生怕太后不答应。

    李嬷嬷本来还怀疑公公偷听到的话,这会儿是肯定了。

    不是怕太后真把卫太医找进宫,镇北王世子妃这么一个压根就不在乎名声的人会这么火急火燎的进宫主动要帮太后治病吗?

    以前要她治病,不肯来,现在主动,太后还不让了。

    李嬷嬷面无表情道,“公主一番好意,太后心领了,但看到公主,太后头会更疼。”

    苏锦,“……。”

    “太后不愿意看到我,我可以悬丝诊脉,”苏锦道。

    “公主请回吧,”李嬷嬷毫不动容。

    “……。”

    苏锦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出了永宁宫,苏锦使劲的拍杏儿脑门,“让你乱说话,肯定是昨儿谈话被人听了去,不然怎么会这么凑巧?!”

    杏儿一脸委屈,“现在怎么办?”

    “我要知道怎么办,还用得着这么生气吗?”苏锦瞪眼道。

    说罢,苏锦转身就走,一脸头疼模样。

    杏儿跟在身后认错。

    苏锦敲杏儿脑袋,有宫女瞧见,并传到李嬷嬷耳中。

    李嬷嬷对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