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又年年空虚,眼看着要打仗了,不增加赋税就不错了,还要免赋税。
皇后都不知道东乡侯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免赋税多在战乱之后,百姓需要休养生息,皇上降恩免赋税。
他倒好,为了女儿张口就来,这样收买民心,难不成还想自己的女儿争储君之位不成?!
御书房内。
东乡侯在据理力争,但是崇国公寸步不让。
皇上也觉得东乡侯不大对劲。
国库没钱是事实。
少一年赋税,一旦开战,恐怕会无以为继。
皇上站在崇国公那边,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没什么事了,东乡侯便告退。
皇上恩准举办花灯会的消息一传开,整个京都都沸腾了起来。
杏儿高兴的手舞足蹈,“京都总算是办花灯会了。”
“之前没逛过花灯会吗?”苏锦笑问道。
“姑娘年年都逛花灯会,但没逛过京都的花灯会,青云山脚下的镇子怎么能跟京都比呢,”杏儿眉开眼笑道。
在杏儿眼里,没什么地方比的过青云山。
但除了青云山外,又没有什么地方比的过京都。
京都的花灯会肯定非常的热闹。
尤其这场花灯会还是皇上为了苏锦过生辰特意举办的。
为了表达对这场花灯会的看重。
苏锦决定亲自扎花灯。
扎一个最漂亮的花灯。
谁让她闲的发慌,大把的时间不知道怎么打发。
可是真等上手——
才发现两人是手残党。
苏锦,“……。”
杏儿,“……。”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七百四十三章 送饭()
花灯扎的丑就算了,还糊不严实,漏风。
点了灯烛,一阵风吹来,灯烛摇曳。
本着不服输的精神,苏锦和杏儿奋斗了大半天,本来就没多少意志力了,结果被暗卫一打击,彻底一蹶不振了。
从来没有扎过花灯的暗卫第一次上手就比她们做的好看。
在杏儿的瞪眼下,暗卫默默的反省着。
他为什么不好好的在树上待着,跑下来掺和?
做的丑就算了,还做的比世子妃和她的丫鬟好。
暗卫默默的把花灯给它扭变形了。
“看来做花灯也是需要天赋的,”苏锦道。
“姑娘不用沮丧,侯爷说了,不是什么事都需要擅长的,也没人什么事都能擅长,咱们只需要把事情交给擅长的人去做就行了。”
“侯爷说这叫……。”
一向记性很好的杏儿,一时间没能想起来,急的直挠额头。
苏锦笑道,“择人任势,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杏儿飞快的点头。
侯爷说的就是这一句。
她把眼睛瞄向暗卫。
暗卫,“……。”
然后——
苏锦就知人善任了一把。
把扎花灯的活交给暗卫了。
可怜狄青一个暗卫,不被派出去杀人,被使唤扎花灯。
这已经不是杀鸡用牛刀了,这是用宰牛刀劈蚊子啊。
整个京都都沉浸在花灯会的喜悦中。
当然,也有例外。
比如谢锦瑜,比如上官凤儿……
她们一点都不想逛花灯会,因为这场花灯会意味着皇上对苏锦的恩宠,这已经到极致了!
崇国公府,书房。
崇国公用了午饭后,去书房处理公文。
刚进书房,就看到一只雪白的鸽子落在书桌上。
他把鸽子抓起来,从脚上取下信来。
看过信后,崇国公是勃然大怒。
“一群废物!”
“几个大活人也能跟丢?!”
想到东乡侯被跟丢,突然出现在朝堂上,狠狠的将了他一军,导致崇国公府落入东乡侯之手的事,崇国公就恨的咬牙切齿。
同样的错,绝不能犯两回!
“给我在所有回京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不信他们能翻山越岭的绕过去!”崇国公的声音冷冽如霜。
“李忠,你给我去办这事,务必带着他们的人头回来见我!”
暗卫李忠是负责保护崇国公周全的。
一般的事,不会劳动他出马。
李忠转身离开。
他前脚走,后脚崇国公夫人神色匆匆的走了进来,道,“不好了……。”
崇国公正心烦着呢。
自打东乡侯进京,他做什么事都没顺畅过,一直被压着,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这种做什么事都不顺畅的感觉让他很不爽。
还有东乡侯执意要说服皇上免赋税的事,他还没有摸透东乡侯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提这事,还有他和皇上的关系……
虽然皇上现在还向着他,但以东乡侯的巧舌如簧,难保皇上不会被他哄骗,到时候脑袋一懵,顺了东乡侯的意,免了赋税。
崇国公望着崇国公夫人道,“你不是去刑部探望老夫人吗,莫非是老夫人出事了?”
“老夫人还和前几日一样,没什么大变化,”崇国公夫人回道。
“刑部对老夫人起疑心了……。”
半个时辰前,崇国公夫人去探望崇国公老夫人,给她送饭,以彰孝道。
虽然崇国公夫人不是天天去,至少两三天就去给老夫人送回饭菜,一日三餐更是按时由丫鬟小厮送到刑部大牢。
崇国公老夫人是死刑犯,但她是皇后和崇国公的生母,刑部不敢得罪崇国公。
再加上镇北王没有给刑部打招呼,刑部就任由崇国公府送饭菜了。
今日和往常也没什么不同,但就在崇国公夫人进去的时候,无意听到两狱卒在闲聊。
大体的意思就是太医诊脉说崇国公老夫人活不过一个月,现下都一个月了,但崇国公老夫人的气色比进刑部大牢的时候似乎还要好了。
还打趣说刑部大牢是极好的养身之处。
听了这话,崇国公夫人的丫鬟打算训斥狱卒几句。
结果另外一狱卒道,“我昨儿就听仵作和侍郎大人提这事,老夫人的脉象时好时差,像是断断续续的服过解药……。”
话说到这里就停了,因为狱卒发现了崇国公夫人,赶紧闭了嘴。
崇国公夫人心头惊骇,什么都没说,给老夫人请安后,就赶紧回了崇国公府。
要叫镇北王和东乡侯知道老夫人隔几日就服一次解药,必定会起疑心,对崇国公有所怀疑。
这事不能掉以轻心。
崇国公脸阴沉沉的。
他没想到这事做的这么隐秘,还被人发现了。
就是怕惹人起疑,所以他明明有解药在手,也不敢给老夫人解毒。
只能在老夫人扛不住的时候,喂她一点解药,把毒性压下去。
没想到还是叫人发现了。
现下却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崇国公夫人知道崇国公孝顺,见他脸色阴沉的可怕,却不说话,她道,“国公爷,事已至此,要以大局为重啊。”
崇国公摆手,“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崇国公夫人转身离开。
出了门,丫鬟小声道,“夫人,您扣下解药的事瞒着国公爷……。”
崇国公夫人叹息一声,“让国公爷断了老夫人的解药,他下不了这份狠心,这么遭天谴的事,还是我来办吧。”
今日本来是给崇国公老夫人送解药的日子。
这事交给丫鬟办,谁也不放心。
但是听到狱卒说那话,崇国公夫人犹豫了。
她把加了解药的糕点扣下了。
他们走到今天不容易,决不能一时意气坏了大事。
老夫人谋害镇北王府老夫人罪证确凿,就算不死,也只能一辈子待在刑部死牢。
享受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哪里忍受得了这个苦?
死,也是一种解脱。
没有了解药,不过两日,崇国公老夫人就躺在牢房的床上动弹不得了。
崇国公府日日送饭菜来,但没有人给她请太医。
连崇国公府都不管,何况是刑部了。
刑部大牢阴暗潮湿,正常人都受不了,何况是中毒之人。
崇国公老夫人的病一天比一天重。
到了花灯会这一天。
狱卒挨个牢房送饭的时候,没听到她的闷疼声了。
打开牢门一看,人已经凉了。
而就在这时候——
议政殿上。
皇上宣布大赦天下。
刑部侍郎回刑部,狱卒禀告他这事。
刑部侍郎林大人心底震惊。
他就说那天东乡侯派人来找他,让狱卒演戏给崇国公夫人看。
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皇上大赦天下,便是死刑犯的都改判流放。
崇国公老夫人是皇后的生母。
皇上肯定会格外恩典,准许她回府……
东乡侯想皇上为镇北王世子妃大赦天下,却不想崇国公老夫人因此逍遥法外。
他一直在劝皇上免赋税,谁能想到免赋税只是一个幌子?
早朝上,崇国公心底就有不好的预感,觉得自己中计了。
等下朝后,匆匆赶到刑部大牢,就得知崇国公老夫人身亡的消息。
崇国公喉咙一痒。
一口血吐出来。
晕了过去。
第七百四十四章 自找()
如何叫崇国公不气?
如何叫他不恨?
一时不察,上了东乡侯的当,断了自己生母的解药,让她在狱中毒发身亡。
如果没有皇上大赦天下也就罢了。
可偏偏崇国公老夫人一咽气,皇上就大赦天下了。
这无疑是在崇国公的伤口上再狠狠的补了一刀啊。
皇上大赦天下的消息一传开,百姓皆高呼皇上万岁。
大赦天下,赦的是那些寻常犯人,犯了死罪的,则改为流放千里。
那些赦免归家的犯人,如若再犯,则从重处置。
这是给那些身陷牢狱的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但也仅此一次。
在镇北王世子妃生辰这天,皇上又是举办花灯会,又是大赦天下,都是在给女儿和九泉之下的云妃积德啊。
一个父亲能为女儿做到这种程度,实在令人羡慕。
尤其这个父亲还是天下君王,云妃过世十几年,他始终待她如一。
这么深情的男人,必定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君王。
就在百姓们议论纷纷的时候,崇国公老夫人于牢中毒发身亡的消息传开了。
大家都唏嘘不已。
眼看着就要离开牢笼却死了。
这真是死不瞑目啊。
不过想想崇国公老夫人做的那些事,罄竹难书,也难怪皇上大赦天下,阎王爷都不肯饶过她,提前一步将她带走了。
得知崇国公老夫人的死训,崇国公夫人心都在颤抖。
她不傻,稍微一想就能摸透前因后果。
当日在牢房里那两狱卒的话分明是说给她听的。
目的就是要他们自乱阵脚,断了崇国公老夫人的解药!
是他们大意了,上了人家的当!
东乡侯这么做是在诈吓他们还是早就知道他们手里有解药?!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向东乡侯承认了。
崇国公老夫人的灵堂设在崇国公府正堂。
崇国公夫人站在门口看着,温暖的阳光照耀在她身上,她竟觉得浑身冰凉。
如果她没有听见狱卒的话,如果她没有犹豫,没有扣下那块糕点,老夫人不会死……
崇国公府一边挂白绸缎,一边把花灯摘下来。
虽然上官凤儿不愿意过花灯节,但皇上恩准,别家府邸都热热闹闹的,崇国公府冷冷清清,说不过去。
可怜那些丫鬟小厮,崇国公和东乡侯的恩怨与他们这些下人关系不大,难得举办花灯节,他们也想出府看看热闹。
如今崇国公老夫人病逝,整条街都没人敢笑,何况是出府看热闹了。
这边崇国公府气氛哀伤,宫里头皇后晕倒,太后大发雷霆。
虽然崇国公老夫人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但太后也不愿意听到在大赦天下的时候,崇国公老夫人却死了。
这是在狠狠的打他们的脸!
太后让人把皇上叫去,狠狠的训斥皇上。
皇上疼女儿,大可以多赏赐些田产铺子,区区一个公主过生辰竟然闹的这般轰动,尤其这个公主还名不正言不顺,都还没有正式册封!
历朝历代还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太后气头上,说的话有点重。
皇上一句话没有反驳,等太后喘气的时候,他才皱眉道,“让朕大赦天下不是太后的意思吗?”
“哀家什么时候让皇上大赦天下了?!”太后气的面容扭曲。
“那是朕误会了,朕还以为皇后的意思就是太后的意思,”皇上淡漠道。
太后脸色一僵,声音颤抖了几分,“皇上这话是什么意思?”
“建议朕大赦天下的是皇后,”皇上道。
“……!!!”
太后脸僵了又僵,皇上则道,“没什么事,朕就先回御书房批阅奏折了。”
皇上转身离开。
福公公走了几步后,还回头看了太后一眼。
看着太后发紫的脸,不畅的呼吸,福公公觉得就算不举办花灯会,宫里也没法替端慧长公主接风洗尘了。
崇国公府有今日都是自找的。
别人不知道,难道太后和皇后还能不知道云妃在东乡侯心中的地位吗?
为了云妃,东乡侯都敢揍皇上,而且还不止一次。
在云妃的忌日捅东乡侯的心口,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皇上前脚走,后脚太后捂着胸口道,“叫皇后来见哀家!”
公公赶紧去凤鸾宫传话。
可惜,皇后晕倒了。
知道太后动怒,周嬷嬷随公公来见太后。
太后气的浑身颤抖不止,“当真是皇后建议皇上大赦天下的?!”
周嬷嬷不想点头的,可这是事实。
太后是怒从心来,想骂皇后都没有了气力。
“太后息怒,皇后是被人算计了,”周嬷嬷赶紧道。
昨儿傍晚,凤鸾宫的宫女碰巧听到福公公和小公公对话。
聊的正是免赋税的事。
皇上决定免赋税一年,替九泉之下的云妃祈福。
宫女听到后,赶紧禀告皇后。
当时天色晚了,宫门落了锁,根本来不及往宫外递消息,皇后只能亲自到含元殿劝诫皇上。
只是还没有走到含元殿,就听到福公公在叹息。
小公公问他,“公公在叹息什么?”
“皇上九五之尊,高高在上,现在却为了认回公主,伏小做低,我看着心疼啊,”福公公道。
“东乡侯为人霸道,咄咄相逼,其实替云妃和镇北王世子妃祈福,也不是一定要免赋税,还可以大赦天下……。”
“那公公怎么不和皇上提?”小公公道。
“你傻啊,崇国公老夫人还在刑部大牢关着呢,皇上大赦天下,她是皇后生母,肯定要格外施恩。”
“崇国公老夫人害死了镇北王的生母,我建议皇上大赦天下,镇北王知道了能给我好脸色看?”
“百官都不提,我一个公公向皇上提,被人知道了,没得弹劾我宦官干政。”
福公公叹息两声,便没说什么了。
皇后却是把他的话听了进去。
她匆匆进殿,劝皇上免赋税不成就提议皇上大赦天下。
皇上怔怔看了她半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