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孛亏是死了,要是活着,最后查出蛇是南漳郡主指使他买的,那就真得笑掉人大牙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水花()
清秋苑。
屋内。
池夫人坐在铜镜前,她脸上的面纱摘了下来。
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她眸光湿润,豆大的眼泪往下掉。
丫鬟喜鹊觉察到她在哭,凑过来一看。
“夫人,你脸上的伤疤好像淡了不少,”丫鬟惊喜道。
池夫人脸上有伤疤。
一般是不让丫鬟伺候她梳妆的。
但喜鹊伺候她两年了,同处一个屋檐下,怎么可能没见过池夫人脸上的伤疤。
她的脸上有六道伤痕,触目惊心。
丫鬟难以想象她年轻的时候有过怎样凄惨的遭遇,才被人伤成这样。
那可是脸啊。
虽然她的脸不漂亮,但想到自己的脸被人伤成那样,她肯定没有勇气活下去,何况池夫饶脸原本很漂亮,还不了话。
这么多年,整个国公府里只有大少爷记着夫人脸上有伤,偶尔会送些祛伤疤的药膏来。
但那些药膏用了都没有什么效果,夫饶脸上伤痕依旧。
可刚刚她注意看了,夫人脸上的伤痕淡了不少,很明显。
“大少奶奶送来的药膏管用呢,”丫鬟高欣。
池夫人看着自己的脸。
眼泪控制不住的往下流。
一个顾着哭,一个顾着高兴。
谁也没注意到一婆子在珠帘处站了半,转身离开。
栖鹤堂,跨院。
南漳郡主回屋后,就把手上蒙着的帕子取了下来。
虽然过去了这么多,手已经不怎么疼了,但是手上的伤疤却迟迟消不掉。
看着自己的手,南漳郡主面容狰狞。
外面,一丫鬟走进来。
“郡主,清秋苑的李妈妈来了,”丫鬟禀告道。
清秋苑?
池夫人一年都冒不了一个水花,怎么突然来找她。
“让她进来,”南漳郡主道。
很快,李妈妈就进去了。
南漳郡主用绣帕把手裹着,眼不见为净。
李妈妈恭敬的给南漳郡主请安。
赵妈妈望着她道,“不是在清秋苑伺候池夫人,来这儿做什么?”
“有件事要禀告郡主,”李妈妈道。
她本就是南漳郡主安排去盯着池夫饶。
只是池夫人太过安分守己,谢大老爷一年都不进清秋苑两回,即便进去也不过是看看清秋苑里的那几棵合欢树,与池夫人无关。
这样一个不受宠,容貌被毁还哑巴的女人,引不起南漳郡主半分妒忌。
李妈妈被安排进清秋苑,自然也就没有用武之地。
清秋苑太过冷清了。
冷的能冻死人。
李妈妈熬了几年,实在是熬不住了,想着调往别处,又苦于没有机会。
现在总算让她逮着机会了。
“池夫人脸上的伤疤有所好转了,”李妈妈禀告道。
“好转了?”南漳郡主诧异。
池夫饶脸她看过。
就在她进府的那。
她轻纱遮面,体态婀娜,一双眼睛美的像是上皎月。
她是南梁赠给谢大老爷的妾室,南漳郡主不得不防。
在看到她的第一眼,她觉得池夫人是一个绝色美人,容貌犹在她之上。
她要池夫人摘下面纱一见。
池夫人不愿意。
但架不住南漳郡主一再要求。
她是主母,连妾室的脸都不能看像话吗?
池夫人不摘面纱,赵妈妈走过去,一把将面纱扯了下来。
当时,包括南漳郡主和赵妈妈在内,所有人都吓住了。
池夫人脸上的伤实在严重。
伤口纵横交错,触目惊心。
那么严重的伤,南漳郡主看过一眼,终身难忘。
这么多年,谢景宸送她药膏,南漳郡主也知道,那么严重的伤,便是日日涂碧痕膏也难消除,何况谢景宸还没有碧痕膏送她。
现在,却告诉她,那么严重的伤有所好转?
南漳郡主不信。
“是真的好转,就是借奴婢几个胆子,也不敢欺瞒郡主,”李妈妈道。
赵妈妈望着南漳郡主,“郡主,这事宁可信其有啊。”
池夫人脸上十几年的旧伤都能去掉,郡主手上的烧伤自然能好。
想到这里,南漳郡主也宁愿相信是真的。
但相信了,也生气了。
“手里有那么好的药,宁肯送给一个哑巴,也不给我。”
“他们眼里还有我这个当家主母吗?!”南漳郡主咬牙道。
赵妈妈劝南漳郡主息怒,道,“大少爷把药给一个妾室,郡主找他要,他不敢不给。”
是不敢不给。
可人家没有,她也不能逼他。
想他们老实听话,谈何容易?
“是不是真有效果还不知道,”南漳郡主道。
“奴婢把药膏拿来给郡主,一试便知,”李妈妈献计道。
南漳郡主没话。
她看了赵妈妈一眼。
赵妈妈赏了李妈妈二两银子外加一盒药膏。
李妈妈高高兴心接了。
她都不记得自己上回接赏赐是什么时候了。
李妈妈乐不可支的回清秋苑,正好喜鹊出来,手里还拿着一包袱,她问道,“这是去哪儿?”
“夫人给大少奶奶和她的丫鬟做了衣裳,我给她送去,”喜鹊道。
“那去吧,”李妈妈道。
喜鹊朝沉香轩走。
李妈妈一脸鄙夷。
给大少奶奶做衣裳倒也罢了,连大少奶奶的丫鬟也给她做。
不过池夫人也只是空有一个妾室的名头,有名无实。
别处冰盆多的都冻着了,清秋苑里一块冰也没樱
跟着这样的人,有什么前途可言?
李妈妈掂量着手里的二两银子。
进了院子后,见池夫人站在莲花池旁,李妈妈去打了盆水进屋。
沉香轩,后院。
苏锦歪在榻上,杏儿在摆弄冰盆。
沉香轩里的冰块并不多,摆在屋子里都不够,何况是后院了。
竹屋里用的冰都是杏儿制的,管够。
正忙着冰吃的,外面丫鬟碧朱跑过来道,“大少奶奶,池夫饶丫鬟喜鹊来了。”
“她怎么来了?”杏儿欢喜道。
“是来送东西的,”丫鬟道。
杏儿抓了块冰跑出去。
丫鬟见了诧异,没有往后院送过冰块啊,竹屋里的冰块是打哪儿来的?
杏儿怕晒,拿块冰消暑气。
喜鹊守在跨院外的树下,杏儿见晾,“你来送什么?”
“是夫人给大少奶奶和你做的衣裳,”喜鹊道。
“我猜也是这个,”杏儿欢快道。
她麻溜的抱过包袱,把手里的冰块给了喜鹊。
喜鹊上回玩冰还是冬,拿了块冰不要太高兴。
杏儿问道,“池夫人用药膏了吗?”
“用了,脸上的伤疤好了不少,”喜鹊高欣。
“别忘了继续用啊,”杏儿叮嘱道。
“嗯嗯。”
“那我先回去了,”喜鹊道。
“你等会儿,我去厨房给你拿糕点吃,”杏儿道。
喜鹊送了一包袱来,带了一食盒走。
满满一食盒的糕点,喜鹊笑眯了眼。
她觉得整个国公府里最好的丫鬟就是大少奶奶的丫鬟了。
第三百九十三章 跌份()
小丫鬟喜鹊拎了食盒回清秋苑,路过花园的时候,正好看到李妈妈走过来。
她快步迎上去道,“李妈妈,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李妈妈脸一虎,“我去哪儿,用得着跟你报备吗?”
“……我不是那意思,”小丫鬟忙道。
“大少奶奶的丫鬟给了我不少糕点,我想和你还有夫人一起吃,”小丫鬟解释道。
李妈妈看了眼食盒,眼底流露一抹不屑。
不过是一点糕点就这么满足,也太没追求了。
李妈妈淡漠道,“没事不要到处乱跑。”
叮嘱了一句,李妈妈抬脚走远。
小丫鬟一直望着她,小眉头扭了扭。
李妈妈今儿这是怎么了?
脾气这么冲,眼睛都像是长头顶了一般。
晃晃脑袋,小丫鬟看着食盒,一脸的欢快的回了清秋苑。
沉香轩,后院。
竹屋内。
杏儿拎了包袱回去,迫不及待的把包袱打开。
里面两套裙裳。
一套是苏锦的,淡碧色裙裳上绣着凤眼莲,绣工精湛,栩栩如生。
“好漂亮,”杏儿赞叹道。
苏锦摸着裙裳上的花纹,针脚细密,叫人爱不释手。
杏儿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那套裙裳拿出来,她是丫鬟,裙裳上不许有过多的花纹,也不能穿华贵的裙裳,池夫人给她做的裙裳没有越规,但上在袖口和领口还有束腰部分绣了桂花。
桂花小,远远的看着不明显,但仔细看就能瞧见各中精致。
两人把衣服换上,是越看越满意。
栖鹤堂,跨院。
南漳郡主坐在小榻上,任由太医给她检查手。
伤口愈合的很好,但很痒,让她控制不住的想挠,实在没辄,又请了太医进府。
王妈妈站在一旁看着,太医道,“郡主最好涂了药膏后不要用绸缎遮盖,伤口不透气容易发痒。”
这些道理,南漳郡主都懂,但伤口痒的她受不了。
而且这几天夜里一直做噩梦。
大夫知道她是受惊了,到一旁去给她开些安神的药。
王妈妈福身退下。
只是王妈妈出门的时候,正好和李妈妈打了个照面。
王妈妈眉头几不可察的皱了皱。
李妈妈走没多会儿,怎么又来找南漳郡主?
一旁有丫鬟在扫回廊,王妈妈便给丫鬟使了一记眼色。
屋内,南漳郡主正心烦气乱,李妈妈进屋,手里拿着一药膏,她眸底闪过一抹惊讶。
这么快就得手了?
想到清秋苑人少,除了池夫人,只有李妈妈和一丫鬟,要是这都能失手,那就真是个饭桶了。
赵妈妈接过药膏,拿给南漳郡主看。
只是药膏一打开,赵妈妈脸色就变了,“怎么是淡粉色的药膏?”
她拿给赵妈妈的药膏是白色的。
这一看就知道药膏被人掉包了。
当家主母偷妾室的药膏,这话传出去可不好听。
不过她和郡主都没有使唤李妈妈偷过药膏,是她主动偷来孝敬郡主的,出了事,也是她背黑锅。
见李妈妈的脸色,一看就没把池夫人放在眼里。
其实赵妈妈不知道,李妈妈往白色药膏里挑了些胭脂,混合的药膏颜色也是淡粉色的。
南漳郡主嗅了嗅药膏,味道清新淡雅,一看就是上等药膏。
她眼底的笑冷冽如霜。
那边太医过来,南漳郡主把药膏递给赵妈妈。
赵妈妈便拿去给太医看。
太医对药膏是赞不绝口。
太医走后,南漳郡主让赵妈妈赏了李妈妈五两银子。
李妈妈是乐的合不拢嘴。
李妈妈退下后,南漳郡主把手上的碧痕膏洗掉,涂上新得的药膏。
涂了没一会儿,伤口不痒了。
“大少爷对池夫人倒是掏心掏肺的很,这么好的药膏也舍得给她用,”南漳郡主讥讽道。
这么没把她这个当家主母放在眼里,那她下手就无需留情了。
……
老夫人着凉后,精神不济,靠在大迎枕上闭目养神。
王妈妈走上前,道,“老夫人,要不要让太医给您再把把脉?”
“不用,”老夫人摆手道。
王妈妈便没说什么。
外面红袖进来,凑到王妈妈耳边嘀咕了两句。
老夫人见了道,“有什么话是我听不得的?”
王妈妈摆摆手,让丫鬟都退下去。
老夫人眉头微拧。
王妈妈看着她道,“刚刚我从跨院出来,正好瞧见池夫人身边的李妈妈去见南漳郡主,她今儿来了两趟,我便叫丫鬟盯着点。”
“池夫人出什么事了?”老夫人问道。
王妈妈欲言又止。
老夫人斜了她一眼,“直说吧。”
王妈妈便道,“池夫人新得的药膏,对祛伤疤有奇效,她脸上的伤疤用过药膏后有所好转,李妈妈把池夫人的药膏换了……。”
换了给谁,不言而喻。
堂堂郡主,又是镇国公府当家主母,指使下人偷妾室的药膏,实在有失身份。
老夫人眉头微动,“池夫人手里的药膏是大少爷给她的?”
要是能花钱买到,南漳郡主也不会做这么跌份的事。
老夫人想起那天,她罚苏锦抄五百篇家规,她说有药膏能将功补过的事。
只是在她们看来,最好的祛伤疤的药膏是碧痕膏,没有理会她。
没想到她还真有。
她把那么好的药膏给池夫人用,是为了打她们的脸吧。
老夫人手中佛珠拨弄了几下,道,“许久没吃你熬的粥了。”
“奴婢这就去熬,”王妈妈忙道。
王妈妈退下后,老夫人又把红袖打发走,把绿袖叫到跟前。
走到珠帘处,红袖回头看了一眼。
她明明已经是老夫人跟前最得力的丫鬟了,为什么老夫人使唤绿袖不吩咐她?
而且,老夫人连王妈妈都不让知道。
红袖是王妈妈一手提拔起来的,因为有一起在大少奶奶跟前闯荡的经历,让两人关系更亲厚。
红袖敬重老夫人,但她更喜欢王妈妈。
绿袖出来的时候,朝红袖得意的看了一眼,红袖心里不大舒服,然后她就去找王妈妈了。
“老夫人把王妈妈您支开后,把奴婢也打发了,单独使唤了绿袖,”红袖道。
王妈妈眼神黯淡了几分,眸底渐渐湿润。
她对老夫人一如既往的忠心。
老夫人却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信任她了。
第三百九十四章 清凉()
夜色微凉。
池夫人沐浴完,穿了一袭薄纱从屏风后走出来。
她脸上罩着轻纱,即便沐浴也没有取下来。
她走到铜镜前,把面纱摘掉,准备涂药膏。
夜色昏暗,她没有注意到药膏被人换了,但药膏一挑起来,她眉头就皱了皱。
苏锦的药膏挑到指尖上,给人一种清凉之感。
但这个药膏没有。
池夫人虽然不受宠,但她的感觉很灵敏。
她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脸色就很难看了。
小丫鬟喜鹊透过铜镜将她脸上的神情一览无余。
她走过来问道,“夫人,怎么了?”
池夫人把药膏扔在桌子上,她闭上眼睛,不让丫鬟看到她眸底的怒气。
小丫鬟眉头拧紧了。
这几天,夫人的心情一直很好。
尤其是今天她说夫人脸上的伤痕淡了后,夫人眉眼间都多了几分笑容。
这一切都多亏了大少奶奶的药膏。
夫人怎么会随手把药膏扔桌子上呢?
池夫人说不了话,给不了小丫鬟解释,但小丫鬟能猜的出来,一定是药膏出问题了。
可清秋苑内,只有她们几个,没有旁人来啊。
想到李妈妈白日里的态度,小丫鬟心生怀疑,难道是李妈妈把药膏偷换了?
小丫鬟拿起药膏道,“奴婢去找李妈妈!”
她转身要走,池夫人伸手将她拦下,朝她摇头。
捉奸捉双,捉贼拿赃。
李妈妈没有受伤,不需要药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