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琏二爷的逆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琏二爷的逆袭-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赦听了便头痛,王夫人早死在乱葬岗,为了探春贾环也不能把赵姨娘扔出去,至于周姨娘早忧郁死了,总不能让李纨去。

    正在贾赦母子烦心之时,赵姨娘却主动请缨了。

第126章 悲喜() 
赵姨娘的主动请缨; 解了贾赦的燃眉之急,便是贾母也赏了好些东西与她; 对贾环都有些和颜悦色。

    赵姨娘收拾了包裹,告别了贾环,便来与探春辞行。

    “姨娘这又何苦呢!”贾政毕竟是生父; 探春不好说什么,却有不舍。

    “说起来我总怕他坏事,还是去看着放心。”赵姨娘却说道,她做贾政快二十年的房里人,太了解这位道貌岸然的老爷实际是什么人,这几日她左眼一直跳个不停; 还是去趟别院为好; 横竖女儿有了着落; 儿子也有大老爷并女儿看着。

    “姨娘多虑了。”探春并不相信; 毕竟贾政对子女不过是泛泛; 接触并不多。

    “总之你没拜了冯家祖宗; 我不能彻底放下心来。”赵姨娘这回很坚决; 她总有不好的感觉; 又嘱咐道; “我这些年的东西都让小鹊看着,你与环儿一人一半; 环儿没托个好胎,将来你多照看,但愿我能看见他成家立业的。”

    “姨娘越说越混了。”探春登时气得喝了一句; 但看赵姨娘眼泪汪汪的,到底不得不应了。

    赵姨娘辞别了探春,连个丫头都没带,就坐着车来了别院,别院的人见贾府来了人,才长舒一口气。

    虽说贾母是打发了心腹来守着,可贾母这几年权利渐失,心腹也没剩几个,再说真正离不得的也不会派来别院,贾政病成这般都不见贾府接回来,可见真正失势了,恐怕他们也要被连累在别院呆一辈子,贾母□□出来的人势利是常态,伺候起贾政来不甘不愿得很,但有贾母放话,又不敢不上心,矛盾得很,连带着贾政也得不了周到,如今来了赵姨娘,不是正经主子,不用很奉着,又是贾政的姨娘,正该贴身伺候,可巧解脱了他们,待到贾政好些了,看看能不能钻营着回去贾府。

    贾政虽说开了药,但一直低烧未退,躺在床上哀哀戚戚的,赵姨娘一惊,毕竟跟了贾政这些年,贾政被她哄着也对她不错,放了包裹,便来床前小心伺候,生恐一个不好搅了探春的婚礼。

    探春此时正在安抚迎春,冯家之所以聘了宝琴的缘由不知被谁泄了出去,很是议论纷纷,多半人倒说宝琴手段高超勾了冯家公子。

    “琴妹妹差点没了性命,倒被议论,承恩公府则只字未提。”迎春抱怨道。

    “可是冯家说了什么?”探春关切地问道。

    “冯家倒没什么,还特地与相公道恼,说他们心里有数。”迎春说道,总算冯家是明白人。

    “冯家没事便好,日子总是自己过得,管不了别人说什么。”探春舒了口气,又提醒道,“没露出承恩公府是好事,否则一是妨碍了陛下并太后娘娘,二是承恩公府的名声,沾上一点都衍生出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来。”

    “相公并琴妹妹也如此说,倒是相公说将琴妹妹的嫁妆加重一些,别落了人口舌。”迎春听了,露出点笑影,说道。

    探春看她神情,并无不甘,换了个人若是小姑嫁妆太厚恐是要闹一闹,便是太太当年因着敏姑妈的嫁妆酸了这些年,还拖累到林姐姐身上,但迎春却毫无芥蒂,可见着实过得不错。

    “琴妹妹说如今她不方便,免得凭白惹祸,托了我将贺礼送来。”迎春并未察觉探春的一面说着一面命人递与侍书。

    “实在太客气了。”探春知宝琴心意,也不推辞,收了下来。

    迎春见探春收了,放下心来,又与探春说些成亲注意事项,事关终身,探春听得极为认真。

    宝琴的议论,冯妃也听到了,心底舒了口气,又有些伤怀,与小莲叹道:“只是委屈了她。”

    “这也是为了保全家里。”小莲劝道。

    “到时与我提醒一声,送一份心意与四弟妹。”冯妃又叹了口气,也只得如此,若不是为了冯家,她又何苦到宫中苦熬。

    “娘娘恐得先想着大少爷的婚事。”小莲记下了,又提醒道。

    “可快了?”

    “还有二个月。”

    “我日子都过糊涂了。”冯妃叹了一声,又狠声抱怨道,“都是偏殿那位惹出来,倒拉了咱们下手,好处全让她得了。”

    宝钗听得尘埃落定,总算放心,她这才知道宝琴得了冯家的亲事竟是这个缘故,倒是她妈妈阴差阳错做了桩好事,否则凭着薛家的门第哪能攀上这门亲。在当今那里过了明路,外人不知道承恩公府的勾当,当今不会不知道,正好能搏些同情,宝琴这门亲倒不惹当今眼了。得想个法子,将二房好好笼络了回来。

    只是,宝钗看了眼肚子,得先解决燃眉之急再行计较。

    贾赦此时也稍稍放心,他找了趟水溶,将贾琏到了平安州种种并自己的猜测都说了,只求贾琏回京平安终老。

    水溶都惊呆了,平安州虽然不是好地方,却也从未想到是龙潭虎穴,朱知州早已投靠了当今了,否则也不会朱家独独留了他一人,怎么会如此怪异。还有张道青,张家可算是当今铁党,要不是张家鼎力相助,并必拉得下忠义亲王,现在正是摘果子的时候,行事的确怪异了些。

    但贾赦几乎声泪俱下,也不像说假,何况贾琏若是此时回来恐是前程有碍,水溶越想越是疑惑,决定好生探查一番再与贾琏谋划。

    贾赦等的便是水溶这般表态,他也有自己的心思,为着儿子,够不上当今,先在北静王这边表个态,将来万一有事也好脱出,又有黛玉的面子,北静王愿意接手,前程好歹也有个盼头。

    贾赦回得府中,心总算略略放回了探春婚事上,又有贾母襄助,探春的婚事总算有条不紊地准备完毕,嫁妆也满满当当地摆了一院子,只等着正日子来临。

    “还有三日,探丫头也要走了。”贾母叹道,确实伤感起来。

    “探丫头有了好结果,老太太高兴才是。”李纨总算出来露面,连连劝慰道。

    贾母犹自伤感,还是探春亲自来劝,方才略略好转。

    待到安抚完贾母,贾赦便与探春说道:“本想让你姨娘回来,可你姨娘说那里实在离不得,琏儿也不在,到时让环儿背你上娇。”

    探春听了,心底更是感激,忙说道:“都是老爷疼我。”

    “虽说我也有些私心,到底也想你有个好结果,我私下再与你一万两压箱底,不必告诉人,冯家虽说不错,到底大家族枝枝绕绕的,你又是宗妇,好自为之吧。”贾赦见状,倒是认真嘱咐了几句。

    探春听得眼眶都有些红了,真心实意地拜了拜贾赦,这位大伯父,倒真是嘴硬心软,别人家拿了庶女填坑的,总要最大限度压榨,倒是大伯父真心考虑了她往后的日子,这般门第这般人品这般嫁妆,在二房时想也不敢想,恐早被嫁出去换好处,探春如今算是真心将贾赦当作父亲一般。

    探春有了贾赦的话,又知道自己的嫁妆比迎春只多不少,彻底没了心事,倒开始期待起新的征途,唯一的遗憾,便是自家姨娘不能来送一程。

    赵姨娘此时都快吓死了,她对贾政是真的精心,贾政在她日夜看护下已渐渐好转,昨儿还下了床,在院子里散了步,晚上还吃了一碗饭,她这才放下心来,见贾政睡熟了,实在熬不过和衣躺在他身边。

    这一觉睡得踏实,再醒过来天已大亮,赵姨娘忙起身去看贾政,见他一动也不动,伸手去探,已没了鼻息,登时唬得魂飞魄散。

    照着她以往的性子,早喊将出来,但也不知怎么的,赵姨娘想到了探春,还有三日她便能嫁个如意郎君,因着托生在她的肚子了,她的女儿从小便要看人脸色过活,王夫人的性子,在她眼前的日子岂是好过的,好容易时来运转,若是。

    赵姨娘大着胆子看了眼贾政,死死捂住嘴巴,虽说过继了,但又没分家,她再无知也知道肯定影响探春的婚事,恐要推迟婚期。

    当头出了这般事,冯家还能给探春好看,人家这么好的条件,万一悔了婚,探春可怎么办。探春不好了,她的环儿更别好了。

    赵姨娘挣扎了许久,牙一咬,一定要等到探春拜了冯家祖宗。

    好在别院其他人偷懒,贾政起居均由赵姨娘一手操持,她将自己打理了一番,便去吩咐众人,贾政有些累了,要歇息几天,将饭菜准时送来即可,凡事有她伺候。

    本来贾政平时便是如此,昨日里倒是西边出太阳,别院众人也未起疑,竟让赵姨娘瞒得死死的。

    如此生不如死地过了三天,正日子总算到了,贾赦还算周到,特命人送了席面过来,赵姨娘看着满目喜色,关上门,又哭又笑起来,别院众人早听说赵姨娘混不吝的脾性,亲女儿有好日子却享受不了,这般表现实属正常。

    贾府那里探春一身火红的嫁衣,盖着赵姨娘亲手缝制的红盖头,由贾环背着上了花轿,冯紫英一身喜服,坐在高头大马上格外英挺。

第127章 悲鸣() 
探春的容貌脾性都强了蔡氏百倍; 冯紫英自是满意,探春又是从小在王夫人眼皮下察言观色长起来的; 冯唐并冯夫人更是满意,探春的在冯家的生活可算是花好月圆。

    三朝回门,因探春极投冯夫人的脾气; 为给她做脸,冯夫人光礼物就准备好几车,看得贾母都惊叹不已。

    “我可算是放了心。”贾母握着探春的手轻叹道。

    探春低着头,羞红着脸,心里也是抹了蜜一般,冯家的生活目前比她想象中好。

    迎春如今常回来; 拉着惜春在旁也跟着笑了起来; 岁月静好莫如是。

    贾赦也在前头招待冯紫英; 又拉了薛蝌贾环作陪; 叫了酒席; 也很是热闹。

    只是到底已不是这家人; 再不舍得; 天色渐暗; 探春也只得跟了冯紫英告辞; 便是迎春也得跟着薛蝌回家,留下惜春孤零零一个人; 看着好不可怜。

    “四丫头,不若你搬回来与我住。”贾母见状,便说道; 东府那里却是指望不上,到底从小看着大的。

    惜春想了想,贾赦最近太忙,又有邢夫人时不时来作妖,确实不方便,点了点便应了。

    “你姨娘那边这两天都没个信,明儿我让人去看看。”临走前,贾赦与探春说道。

    探春感激地点点头,方才由冯紫英拉着手一道坐进马车。

    “你若是不放心,明儿我陪你别院看看。”冯紫英已从贾赦那里知道探春的心事,体贴地提议。

    探春愣了一下,鼻子有些酸酸的,还是摇了摇头。

    冯紫英便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笑着说起贾环:“环兄弟倒是个读书人,谈吐不凡,将来……也会有靠,你也放心。”

    探春听了心里又酸又甜的,轻轻靠到了冯紫英的肩膀上,冯紫英一怔,随即用力揽住她。

    “今儿应该是探丫头回门了。”赵姨娘睁着一双通红的眼,数了数日子。

    想了一回探春如今应是携着夫婿高头大马地回来,赵姨娘痴痴地笑了,笑了一回,定下神来,看向贾政,幸而已是冬日里,天气冷着,倒也还好。

    “老爷,再委屈你几天啊。”赵姨娘再看了看用被子全头全尾包起来的贾政,躺倒在地上的被褥上。

    贾赦是个说话算话的,第二日就命人拿了些礼物去看赵姨娘,贾母听说了也添上几样赏赐。

    “三姑爷别提多精神了,对三姑娘也好,两个人真是天生一对。”那下人也是有眼色的,见了赵姨娘就夸道。

    “真的吗?”赵姨娘听得两眼闪闪发光。

    “真的呀,还带了好几车的礼物进来,可羡慕得我们呦!”那下人对着赵姨娘说得也随意,赵姨娘听得越发高兴,还将自己得了的赏赐分了几样与她。

    那下人说得更起劲,从探春出嫁说起直至探春回门,并新姑爷还请了老爷环哥儿一道吃饭,都极尽夸张地说了。

    “那便好。”赵姨娘擦了擦眼角的泪,欣慰不已。

    “你的后福还在后面呢。”那下人可是羡慕不已,真的是肚子争气,三姑娘是嫁了高门,环三爷也出息了,倒把日日窝在家里的宝二爷给比下去了,从前都是一样的家生子,如今人家眼看着能做老太君了。

    赵姨娘继续笑着没回话,那下人自觉无趣,又看着天色要晚,便胡乱问了几句贾政,觉得能去交差了,便急急走了。

    “今儿做丰盛点。”赵姨娘又在院子里呆了会,拿了些赏钱给厨房。

    厨房另得了赏钱,送来的晚餐果然丰盛许多,不过与府里自不能比,赵姨娘也不嫌弃,好生吃了一顿,并不让人进来,如同前几日一般自个收拾了碗筷放到了门口,别院的下人也习惯了,也不乐意去贾政面前寻晦气,直接收走了碗筷,顺便将热水放在了门口。

    赵姨娘打了盆热水,将自己收拾干净,又细细绞了面,化了妆,穿上自己带来最体面的一套衣裳,首饰倒留在了府里,只插着跟玉簪子。

    “不好了!”水溶已派了人往平安州悄悄探查,又怕贾赦担忧送了信过来,贾赦心情正好,拿了前儿冯紫英送的东坡水洗正赏玩着,李义难得惊慌地闯了进来。

    “慌慌张张的什么事?”贾赦不悦地扫了他一眼。

    “老爷,二老爷去了。”李义连气都顾不得喘,说道。

    贾赦手里的笔洗应声掉下,碎了一地,贾赦张大了嘴巴不可置信。

    “老爷是真的,别院的人刚来报的。”李义急忙再说了一遍。

    “不是啊,那个赵姨娘呢?”贾赦反应过来,瞪大了双眼,追问道。

    “吊死在二老爷的床前。”李义迟疑了会,提醒道,“老爷,这事好像不对,要不要……”贾政若是病情加重,赵姨娘早该来报,犯不着搭上自己,她又有儿女,绝不会有着什么殉情的好笑念头。

    贾赦此时心都乱了,胡乱地点了个头,只说道:“去看看。”李义忙套了车载了贾赦往别院而去。

    贾母此时正哄着宝玉喝汤,手里的汤碗不知怎么的砸到了地上。

    “老太太。”鸳鸯忙上前查看贾母的手有无受伤。

    贾母缓过神来,心跳得有些快,看向鸳鸯:“今儿没什么事吧?”

    鸳鸯摇摇头,宝玉却来拉贾母的手,撒娇道:“老太太,云妹妹什么时候回来啊?”

    贾母瞬时被吸引了注意力,忙继续想理由哄宝玉,鸳鸯舒了口气。

    “老爷,这不像是昨晚死的。”李义拉开盖着贾政的被子,人都已经僵了,就不是仵作也知道里面有问题。

    贾赦此时已呆了,贾政居然就这样死了,这一辈子他们兄弟便如同仇人一般,每每贾政作死,他都恨不得他去死,可贾政真死了,他眨了眨眼,竟眨出些许泪珠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小孩跟在他身后好像叫过哥哥。是从什么时候变的呢,可能就是因为长大了。若说过去种种都随之而去却是骗人,但那恨却没那么强烈了,横竖他们二人下辈子别再做兄弟了,走好吧。。

    贾赦用力地揉了下眼,回头看李义,他正忐忑地等着。

    “老爷,奴才刚问了别院的人,自赵姨娘来后二老爷一日好似一日,前几日还出来院子散步,后来又不出门了,赵姨娘只每日照看着屋里吃饭。”李义忙小心回道。

    李义能想明白的事,贾赦怎么不明白,让赵姨娘杀人是不会,恐怕瞒了死讯,想到探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