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修道生活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都市修道生活录-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很正常,小燕你的太极不也是拜师学来的吗,就是太不用功了,练到现在还是个半吊子。”叶启文回头“斥责”女儿,眼中却藏着一丝溺爱。

    王充咂咂嘴,你女儿半吊子,那被她击败的那一堆所谓的“少年武术高手”又是什么水平?

    不过“小燕”这个称呼,也进一步坚定了他心中的猜测。

    因此,刚被招呼着落座,王充便主动开口道:“叶叔叔,敢问您与叶兴叶老爷子是何关系?”

    叶兴手下动作微微停顿,随即呵呵笑道:“好精明的小伙子,原来你已经猜出来了。不错,你口中的叶老爷子便是家父,也就是小燕的祖父。”

    “实在抱歉,小子该以叶师伯相称他老人家的。”

    “诶,无妨,”叶启文主动从桌上的果盘里给王充拿了一块水果。老爷的这个举动放在刚进门的丁叔眼中,已经足够带来不小的惊讶了。

    “若以辈分来算,你是秦老的弟子,与我还是同辈呢。”

    “小子不敢。”王充抱拳,心中却道,原来这便是上回叶启明口中所说的同父异母的大哥,果真是一位非凡杰出的人物。

    那这个人岂不是还比我高一辈了。。。一旁的叶凌燕不由为之气结,却不大敢在向来威严的父亲面前说出口。

    叶启文又很是亲切地询问了不少关于王充家庭情况,以及是如何拜师秦海的问题,只要不涉及很深层的隐私,王充都一一如实作答。因为从之前连司机丁叔都清楚叶凌燕拜师修道的一事来看,在叶家,似乎连此都不算是秘密,显然他们所处的生活地位并非常人可比。

    几人谈天的时候,别说叶叔了,便是大小姐叶凌燕都有些奇怪,除了少数几位生意上的伙伴外,可以说极少见到叶启文如此地和颜悦色,今番是怎么了,难道真的就是因为王充与自家的关系?

    叶启文是谁,到了他这个层次,时间宝贵,可以说是一举一动皆有深意。因此,见聊得差不多了,他便寻个时机,引出了自己想讲的话题。

    “王充,既然你刚上高中,那么想必还会在江临呆上几年了?”

    “那是当然。”

    “有一件事,叔叔其实想拜托你一下。”此言一出,王充还未反应过来,场中的其余两人已或多或少地露出了心领神会的表情。果然老爷(父亲)还是那个无利不起早的性子。

    “叶叔叔不必客气,只要力所能及之处,小子言出必践。”

    “好,年轻人说话,就该这般掷地有声。”叶启文赞许地看了他一眼,“其实此事说难也不难。下个学期,我考虑让小燕作为交换生到你所在的江临市一附中就读。她一个女孩子,人生地不熟的,希望你可以多多关照。”

    “爸!”话音刚落,当事人叶凌燕的反应自然最大了,“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我去当交换生!”

    “是啊,叶叔叔,这次来滨海,我觉得二中的学习环境相较于我们学校是只好不差的。”王充心中也顿生疑惑。

    去别校交流,自然是要去比自己强的,哪有人往低处走,主动从滨海这个经济、教育资源集中的地方跑去小城市江临上学的道理?

    “呵呵,不要妄自菲薄,我有调查过,江临一附中的教学还是不错的,而且滨海的环境越来越差,也想让小燕调剂一下。”叶启文打着哈哈讲了几点理由,但在王充看来,显然都是敷衍之辞。

    难道此事真的没有深意吗?他扪心自问,却只感疑点重重。

    这边叶凌燕还在抒发着自己满腔的不满呢,少女的小脾气都上来了,若不是有王充在边上看着,她肯定都要过去吊着父亲的脖子说话,软磨硬泡都要把这件事给摆平了。

    叶启文自然看出了这一点,轻喝了一声:“小燕,有客人在,你这样子成何体统!你跟我过来。”说着,他便将叶大小姐给带进了里屋,还让王充在客厅稍候。

    看来这便是要道出真正的缘由了。王充心想。他动了动运用神识窥视二人的念头,却迅速地将其打消。

    一念得正;人斯正矣;一念入邪;人斯邪矣。神识虽然用途广大,但以之行此不良之举,显然违背了正道,为他自身所不齿。

第一百零五章 变故生,留宿叶家() 
其实,这次就算是王充动用了神识,也注定一无所获。叶启文虽为凡人之身,对于修道者的认知却因某种原因远非普通人那般浅薄,知晓了这一特殊群体的手段后,在进行机密谈话时怎能不防。因此,他与女儿进入的房间内另有布置,可视寻常修士的窥探之术为无物。

    只过了两三分钟,父女二人便重新回到了客厅。叶凌燕虽然脸上仍留有一丝不满的痕迹,但出奇地,对担任交换生一事竟不再持反对意见。

    尽管知道其中必然有很重要的理由,使叶凌燕甘愿承受这些委屈,但王充还是不由出言安慰了一下:“没事,还半年多呢,好好调整,做好准备。”

    叶凌燕瞪了他一眼,但相比之前,目光中却多了一丝复杂:这说的都是什么话,牛头不对马嘴,还不如不说。

    叶启文道:“王小友,这件事,叔叔可就拜托你了。”

    “只要叶小姐没问题,小子这边自然一切好说。”

    “嗯。”看了看表,叶启文又道,“难得尽兴闲谈,不知不觉竟都已经四点了。王充,要不你再在此处呆一会儿,等会儿跟我们一家人一起用晚饭吧。”

    “那自然再好不过,多谢叶叔叔。”王充决定,今天就是要蹭吃蹭喝到底了,可是转念一想,他又有些为难地道,“不过,叶叔叔,晚上能不能不要再大鱼大肉了,中午和大小姐在杏花酒楼吃得虽然都是珍馐美味,却太撑了点。。。”

    “哈哈,”叶启文笑着用大手拍了拍他的背,道,“请求恳切合理之至,没问题。还有,都是自己人,说什么‘叶小姐’这种生分的话,以后你也叫她的昵称,小燕,就好了。”

    “我不同意!”叶凌燕举手。

    “抗议无效。”叶启文一个淡然的眼神,便将女儿的要求驳回。

    王充表面上同意,可要他以后都当着叶凌燕的面这样喊,大概还是需要一个相互适应的长期过程。

    …

    五点半,叶家准时开饭,叶启文果然考虑了王充的提议,让厨师就在家中做了一桌家常菜,都是少油少盐,海鲜时蔬一类,清淡得很。

    虽然老家的口味偏重,但在江临生活了几年,王充也已经颇为习惯这种南方食物的风味,何况叶家厨师的手艺已足以在寻常的大饭店中掌勺,满足他一个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小伙子的胃口自然是轻而易举。

    吃过晚饭,王充本想告辞,却被叶启文再次留住,问他是今晚便赶回去,还是明早再走。

    其实自白天被如远点醒了修行的关窍之后,王充便觉脑中不时有灵感冒出,而尽快将之付诸实践的想法着实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以他自己的意愿,是想今晚便开始闭关,等不到回家了。

    “我带了钱,想在这边的旅馆开个房间,度过今晚再走。”想到这里,王充应道。

    “住旅馆?”叶启文一听,眼神忽然显得有点怪异,“你一个人住吗?”

    “是啊。”

    “王充,你是不是从来没有住过旅馆。”

    “住过几回,但自己来是第一次。”王充不知对方的话中之意,只能道。

    “嗯。。。”叶启文似乎组织了一下措辞,“宾馆开房的时候,通常除了房费,还需要身份证验明身份的。”

    “身份证?”王充突然全懂了,不禁尴尬地挠了挠后脑。也是由于他没有经验,此时才知晓,原来未成年人是不被允许干此事的,可惜自己没有事先考虑到这点,才会让局面如此难堪。

    “那。。。我还是买车票直接回去吧。”虽有几分无奈,但他能想到的办法也只有如此了。

    “不忙,”叶启文道,“是不是忘了你叶叔叔了?无论想住在哪儿,我都负责帮你搞定。”

    王充推辞了两句,叶启文却打定了主意帮忙。最终,他只得道:“叶叔叔,那就麻烦您帮我找个旅馆住一晚,清净一些就行。”他考虑到,自己今晚可是要打坐入定的,如果身周环境嘈杂,恐怕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这时,叶凌燕旁观许久,虽有所迟疑,但还是决定帮王充说一句:“爸,要不就在家里找间静室吧。今天我们之所以去白云观,便是要就他修行上的一个关键问题寻求师尊的释疑。王充想要清净的地方,恐怕是要用来验证今日所学的。”

    王充略带诧异地看了她一眼:这位大小姐,何时思路变得如此通透了。

    叶凌燕说得并不特别直白,可叶启文还是听懂了其中的含义。今日丁叔将二人一同送往了白云观,他便猜到了王充与女儿一般道武双修的身份,却还未来得及询问他们此行的意图。

    如此看来,王充竟是有很要紧的修行之事要办,叶启文的重视程度自然大增,神色一肃,道:“亏小女说清原委,看来小友你得在我这儿将就一晚了。”

    “区区小事,何须您劳动至此?”王充想拒绝,但立即便被对方的下一句话说服了。

    “你应该已经明白,修道者的身份是不应出现在公众视线中的,不然会招致很多麻烦。如今的宾馆,即便档次再高,也难以彻底避免摄像头一类隐私泄露的危险。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在此住下吧。”

    不久之后,在叶启文的带领下,王充在叶家的别墅中竟见到了一间真正意义上的“静室”。

    这是位于地下室中的一个房间,四壁的厚度相比于楼内的其余地方增厚了至少两倍,显然经过处理,隔音抗震效果极佳。叶启文解释,之所以在此处安置,是因为地下室的结构最稳定,最不易受到干扰。更可贵的是,其向外部的地方还有一扇窗,窗外是一个设计精巧的斜坡,既不阻碍室内的透光性,又使得在别墅外很难发现这一窗户的所在。

    静室中只有一张床,一套书桌椅,一个打坐专用的加厚蒲团,除此之外,空无一物。

    虽然摆设简陋,但这正满足了王充所需,他也对叶家人表示了十足的感谢。

第一百零六章 定性内观,照见虚实() 
当晚,才刚过八点,王充便迫不及待地钻进了静室。其中所有的家具都经过了专人打扫,一尘不染。

    曲膝盘坐在蒲团上,他的心神渐渐下沉。

    “降伏其心,降伏吾心。。。”《金刚经》之中有一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而在如远告知他的那番话中,便是佛祖指点诸弟子,只有“灭度众生”,方可脱离凡心。而究竟何为众生呢,对于这一点,佛祖也给出了解释,“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显然,此处的“众生”指代的便是人的各种世俗之念。

    而何谓世俗之念呢,这点在本经中的言说较为深奥,王充简单地理解,其无非是烦恼、妄想、贪嗔痴一类的后天之念,也就是处于人世中衍生出的情感。然而,佛祖可以说智慧观照,息妄还真,将一切并非先天本性中所有的众生之念剔除灭度,从而同归寂灭,本性不惑,成就菩萨果位,但在王充觉来,这个法子却甚是艰难。

    毕竟他还是要生活在这个尘世中的,虽在修道,形体在大道中却无所寄托,若能做到,那将是极高深的境界了。佛门之所以轻描淡写,对此似乎自信满满,是因其有长久所称道的“开悟”之心。而如果不能做到如此,那么世间万事便如枷锁上身,一日不超脱,便一日不能取下。

    更何况,即便他遁出世外,通过苦行静修,自认将先天之本性回归,又能如何呢,真正的境界未到之前,这些终究都是壁里安柱,镜花水月,一旦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心境弹指便可被破。因此,作为一名自认为的不悟之人,王充只能循序渐进,在修习中逐渐降伏己念。

    他曾在引仙法的修炼过程中尝试并使用过断念之法,即通过观自身性光,以真意聚性,汇集片片之功,直至光圆性满,心神中便再无波动,一念不起,丛生之念自然断绝。

    但是为何他能做到经此入大定,却无法经此凝聚心神,使神念下照,内观己身呢。王充反思自身,只能是由于在启用神识的那一刹那,他必须动念,而一旦动念,便无法再维持心境的平稳,先前的一切断念皆成废功,自然无法达到目的。放在之前看来,这两件事就像是两个完全矛盾的个体,看似根本不可能同时存在:如何在想着神识这件事时,使自身处于无念的状态呢?

    如远已经提过,他在修行的初期,便已走上了一条与寻常修士相反的道路,未曾以内观外,便开始由外入内。这是与修行之常理相悖的,因此才会显得困难重重。要解决这个问题,他首先需要考虑的,便是“自我”的定义。

    在此之前,王充一直将身躯中的一切视为一体,在初习观光的时候,他恍惚间感到自己立于大地之上,在蒙蒙黑暗之中得见性光,并以此求安宁。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本我其实一直与躯体紧密连接而未分离,所以无论行何举动,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所谓的大定其实十分脆弱。

    而如今,他要克服的,便是“自我”这一定位的转换。

    想通了其中关节,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再行观光之法。

    对于观性光的法门,他早已熟悉了。白光点点如玉,初时飘忽难定,须臾之间,聚散已随心,甚至无需摄于窍中,便自如地汇拢在一处,化为圆盘状。

    在王充的“眼”中,这番场景,正如无边暮色之中,一轮圆月当空而照,使人不由地便要将目光投注其上,月凉如水,遥传平和清净之感。

    但他,或说此刻心中的“他”突然做了个举动:心念骤生,视角中的圆月顿时放大,整个人仿佛拔地而起,缓缓升入空中。

    这一变化非同小可,他即刻感到,非但八方震动,便连眼前原已凝定的性光都有了颤抖破裂之势,这是由于他的心动了,观光之境也随之正濒临崩溃。

    但是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默默地看着“自己”飞速跃升,在圆月表面出现了数道裂纹时,钻入了其中。

    性光并非实体,王充自然不会如同撞墙一般反弹而回或是来个玉石俱焚,然而,进入其中的他竟仿佛产生了一种柔顺的感触,包裹在了自己的身周,团团似融为一物。

    尽管目中除了一片茫茫的白色外别无他物,但冥冥之中的一点意愿,驱使着他向上升腾,恍惚之中,似乎触到了某种浩大之物,四围轻若无物的白光一震一沉,又如同龙蛇游行,自此而下,接连穿过了不知多少道阻碍,终于,眼前的纯白散去,他只觉自己漂浮在高天之上,浩大而无名的力量被执掌在自己手中,如同羽化的谪仙,一怒一喜,皆有天地随同。

    良久,王充定性而视,原来四周已不再是无垠的黑暗,而是逐渐化生出条条通道,有鲜红的水流奔涌其间。另有巨柱,或如建木,顶天立地,或如横栏,延伸出去却遥遥无边。。。

    这是。。。缓缓地,一缕缕的念头重归他的心神,原本混乱繁杂的思维也清朗了起来。

    这是?我的体内!

    我做到了!

    如春雷乍响,霹雳惊天,他转瞬间回忆起了所有的一切。

    的确,此刻所见正是他体内各处的情形,如同亲眼所见一全新世界,在神识的映照下,毫无疏漏,所有纤毫之处都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