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康看他,忽的笑了。
    汪四见他明白,便道:“全叔在外多年,安插在各城的人数也不少。”
    “到时两厢一下配合,倒也未必不能成事。”
    梁康唔了声,忽的看他。
    “若我将此事全权交与你,你可敢应?”
    汪四一怔。
    梁康呲牙。
    “既要干大的,那就得将徐家注意力彻底引开。”
    他道:“在当下,还有什么能比得过他们对我的仇恨?”
    “这太险了。”
    汪四皱眉。
    “不妨事,”梁康不在意的摇头,“有周世叔在,他会护得我周全。”
    他道:“你可敢应?”
    汪四垂眸。
    此事需得先进越州,自那里一路打向西边。
    他能掌控的东西十分有限,还要在最快速度把城池拿下。
    其中难度和危险,可想而知。
    汪四思忖片刻,单膝跪地,郑重见礼。
    “我愿立军令状,若不能成,愿提头来见。”
    “哎,”梁康一惊,忙扶他起来。
    此事难度极高,他也是因为如此,才重又北上,意图缓解这边压力。
    “你又何必……”
    “要的,”汪四打断他,道:“此事关乎梁家将来,我不能让你在别人面前难做。”
    梁康无奈摇头。
    他从袖管摸出令牌。
    “这个你拿着,凭此牌可调遣留与此地吴家残余。”
    汪四接过,郑重向梁康拱了拱手,阔步出去。
    船速很快放缓,后面的船靠过来,待到架起搭板,汪四行过去,转头。
    梁康立在窗边,朝他拱手。
    汪氏浅浅一笑,回了一礼,甩着袖管,往舱室行去。
第八百二十四章 速战() 
两船交错着分开。
    汪四遥望远去的大船,片刻,重又把注意力投注到才刚搬挪过来的地图上。
    另一边,梁康则往洪州去信。
    请崔八郎全力支应汪四。
    崔八郎收到信,先是讶了下,而后了然。
    据他所知,淮水一带正打得热闹。
    想来徐家战事不利,顾此失彼。
    他们便想钻空子,把这边防线拿下,配合梁二歼灭刘家。
    崔八郎把信毁了,来到校场。
    兵士们正在操练,见他过来皆停了动作。
    崔八环顾一圈,朗声道:“你们不是都闲得难受吗?”
    “都给我听好了,解你们这瘾头的机会来了。”
    兵士们眼睛登时铮亮,跳着欢呼。
    一晃大半年,他们闲得骨头都松了。
    终于,可以建功立业,讨媳养家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盯着崔八,就跟看到肉骨头的狗子。
    崔八挑眉,“打今儿起,伙食加餐,都给我放开肚子,把劲都攒起来,到时候可别给我丢脸。”
    “你就放心吧,一准给你长脸,”兵士们朗声大喝,再挥足有小儿手腕粗细的枪杆。
    交击之下,发出嗡嗡的震颤。
    崔八睃了圈,满意点头。
    背着手,回去府衙。
    又半月,汪四的信悄然而至。
    汪四将自己的想法以暗语形式表述。
    这暗语是早在战事兴起之前,柳福儿和崔大郎几人定下的。
    但凡统帅皆将暗语记与脑中。
    崔八一目十行,才一看到,便自座位上蹦起。
    他叫来长史,道:“咱们还有多少粮草?”
    “不足一月,”长史日日都在心里记着,听得问询,想也不想的报出。
    “这么点,”崔八背着手,在地上转悠几圈。
    有点少,不够赶去跟他汇合。
    不过不妨事,没了去抢。
    这事梁二没少干,他身为其下属,有样学样就是。
    崔八抛开这些,道:“速速传令工匠,即日起三班轮换,人歇,活不歇,能干出多少弓箭,是多少。”
    这些玩意儿才是最耗费工夫和时间的。
    “是,”长史领命,退了出去。
    崔八踱步到屋子侧面。
    那里摆着个半丈宽的武器架。
    其上只横着一把攒着红缨的长枪。
    崔八抬起手,轻抚枪头。
    徐家对崔家如何,他历历在目。
    而今,终于到了回报的时候了。
    崔八嘴角勾起,泛出冷冷的笑。
    一晃便是五六日。
    从晨起,崔八便点兵列阵,立于船上。
    待到傍晚,信鸽姗姗而来。
    扶着看守鸽笼的兵士将信送上。
    崔八扫了眼,自座位上起来。
    他抄起长枪,落与地面。
    “开船。”
    随着这声号令,卡口大开。
    船帆鼓起,顺水出城。
    五天后的半夜,歙州城上响起巨石砸落声响。
    驻守这里的徐家都尉自睡梦惊醒。
    他推开抱在怀里的美人,急急寻来值守的仆从,问:“发生何事?”
    仆从也是一脸慌色,全然不知发生何事。
    外面声音越发的急了。
    都尉跳起来,穿上衣裳,就往城门奔去。
    没等走到近前,便看到满天的火光。
    他脑门顿时一阵阵发晕。
    周围全是自睡梦惊醒,衣冠不整的兵士。
    望着西南两座城门的火光,众人皆张着嘴,一脸惶色。
    “还愣着干嘛?”
    都尉环顾一圈,怒声吼道:“还不赶紧去城门防守?”
    兵士们转眼,这才发现都尉就在近前。
    众人忙应和着,往城墙奔去。
    只是不等跑远,就听到一阵高似一阵的呼喝。
    那声音由远及近,似乎就要来到近前。
    都尉顿时一僵。
    他不可置信的望向远处。
    开阔的官道尽头,有火光摇曳着行来。
    他两腿猛地哆嗦了下,某个部件忽的不听使唤。
    看着两腿间的水渍,他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
    兵士们调转方向,往阜头奔去。
    “回来,都给我回来,”都尉大声喝着。
    然而,适才他的表现兵士们皆看在眼里。
    又有哪个肯听他摆布?
    眼见兵士跑了个干净,都尉绝望的望着越来越近的敌军,只能紧跟兵士。
    崔八郎带着人攻入府衙。
    柳家军以最快时间将府衙里的所有人等拘禁与一处。
    崔八郎慢悠悠过来,“哪个是郡守?”
    众人面面相觑,又都低下头。
    崔八郎呵了声,“立功者优待,论功还可惠及亲眷。”
    他环顾一圈,见其中几人目光闪烁。
    “把他们带出去,分开审,”他随手点了几点,转头出去。
    门重又合拢。
    崔八命人将所有公文皆装好封箱。
    他不谙这等事务。
    不过在他占领这里之后,自有人接手。
    天明,兵士们将四城扫荡了个遍。
    歼灭几百人,抓了三百余人。
    崔八人手紧缺,且时间紧急,根本没有余力盯着这些人。
    于是乎,几百人头滚滚落地。
    于此同时,兵士来报。
    已得了此地粮仓所在。
    崔八大手一挥,带着兵士,将粮仓搬了个精光。
    而后留下一个旅驻守。
    他带着人继续东进。
    而在距离他几百里的越州。
    汪四坐在矮小的船篷之内。
    有人疾步行入。
    “郎君,郡守府已经被控制。”
    汪四抬眼:“人可还活着?”
    那人迟疑了下,点点头。
    汪四皱了皱眉。
    负责潜入府邸的是吴家残余之人。
    这些人对徐家的仇恨不是一般的深。
    所以在行动之前,他再三强调,在事情没有完结之前,万万要留郡守性命,以免意外之时,手里没有筹码。
    但现在看来,这些人并没有把他的话听进去。
    来人见汪四面色沉沉,也不敢多说,只默默的退去外面。
    又过两刻钟,又有人入内。
    “成了,”那人摸出一小巧铜牌,托到汪四跟前。
    汪四拿过来,道:“可有人察觉?”
    那人摇头。
    想想又道:“郎君,大军几时过来?”
    “我们这样,怕是坚持不了几日。”
    “很快,”汪四眸色淡淡。
    来之前,他以为这里的人不少。
    不想来了才发觉,好些人早已放弃这份坚守,能留下来的只有几十人而已。
    好在这些人一直不曾放弃,暗自潜伏各处。
    但这也只能让他可以控制郡守府和几个负责城防的都尉而已。
第八百二十五章 云动() 
好在他已接到侯小郎来信。
    不日便会抵达。
    他只需要坚持三日便可。
    汪四戴上幕笠,自船篷里出来。
    立在船边的几人立马不远不近的跟着。
    如此行到府衙,其后缀着的人向四周散开。
    汪四一步步进入府衙。
    有兵士见了,忙提步上前,向他见礼。
    汪四点了点头,认得此人早前便是潜在府衙里任职的,便道:叫柯队正来。”
    兵士领命,疾步出去。
    很快,柯队正急急行来。
    “郎君,你寻我?”
    汪四点头,道:“值营里情况如何?”
    “还算安稳,”柯队正道:“几位都尉早前便喜欢聚在一处饮酒作乐,大家早就习惯了。”
    “不过他们一般也就两天。”
    “够了,这个给你,”汪四将才刚拿到手的虎符递过去。
    “这是,”柯队正接过来,一脸惊讶。
    “若事情有变,你万不可轻举妄动,待到援兵赶来,再里应外合。”
    汪四话音很淡,眉色也很淡。
    “郎君,”柯队正呆住。
    “要记得善用,”汪四摆了摆手,露出些许倦意。
    柯队正只得拱手,退去门外。
    行出府衙,他遥望飞檐高脊的屋舍。
    莫名的心里升起一点不安。
    他摸了摸胸口,那里有一点冰冷的硬。
    他紧了紧衣襟,快步行远。
    淮南寿州。
    在近乎不计损失的大战之后,周小六立在被火烧得发黑的城墙之上。
    其下,兵士们在清理同袍尸首。
    望着一辆辆装着尸首的大车,周小六的面上有些戚色。
    崔三望了眼周围,只几丈外有兵士值守。
    他微微侧身,把周小六挡住。
    约莫一盏茶的工夫,他转回头。
    此时,周小六的神情已重又变得冷峻。
    他深吸了口气,道:“郎君呢?”
    “去府衙了,”崔三郎道:“咱们的粮草只够三日,郎君去筹措此事去了。”
    “我去帮忙。”
    崔三郎点头,由得他下了城墙。
    在汴州,周小六便经常料理此事。
    这里虽然不是自己地盘,但他们有兵有人,那些世家只要不是活腻歪了,就知道该怎么办。
    且周小六这会儿正心气不顺,正好寻个由头,发散发散。
    他叫来远处兵士,道:“让他们收拾时,留一下家书,若有人身上带着,收上来,标注上何人之物。”
    兵士领命,快步下了城池。
    跟前再没旁人,崔三才放任自己叹了口气。
    这些人都是跟着梁家经历多年的风风雨雨。
    而今却要埋骨这里了。
    府衙里,周小六进来,正看到梁康一边交代兵士城里各世家家主召集起来,一边捏着公文翻越。
    “我能做点什么?”
    他走过来到。
    “周世叔,”见到来人,梁康露出笑意。
    周小六勾了勾嘴角,道:“那些家主最是油滑,你年纪轻,他们定会跟你绕弯子。”
    “咱们没有时间跟他们扯,这事我去办。”
    他揽过当下最难,也最费劲的活,往外去。
    “世叔,”梁康急忙上前两步,“莫要用力太猛,引起反弹。”
    “放心,我心里有数。”
    周小六摆手,阔步出去。
    梁康望了眼,摇头回去案几之后。
    也罢,此战他们实在损失不小,世叔这心里定然憋着获取。
    若不发出来,怕要憋出病来。
    梁康捏着记录兵器粮草等物的公文,再次翻越起来。
    当看到有用之处,便圈起来。
    这一忙就是将近一整天。
    随便吃了口饭,他就近择了个榻歇了。
    待到第二天,他堪堪看完公文,周小六面色愉快的进来。
    梁康起身,将他让到座位,“花厅那边如何了?”
    “一切顺利,他们答应一家出三百石粮食,”想起那些家族的怂样,周小六心里总算畅快几分。
    “那一共多少?”
    “差不多够三个月。”
    周小六道。
    “那就好,”梁康松了口气。
    那时也就开春了,再筹措些,差不多就能过去。
    周小六笑。
    “早前就听说淮南富,世家尤甚。”
    “可是每每瞧着徐家都抠搜得不行,我还以为是虚言。”
    “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虚。”
    梁康面色却渐渐凝重。
    寿州地处淮南之西,论富庶,远不及滁州庐州等地。
    可就是这样,都让人咂舌。
    由此可见,淮南到底如何富庶。
    徐家却在此地经营百年,内里底蕴不知多少。
    他们现在只有三万不到的兵士。
    万一徐家真个倾巢而出,他们这些人怕不是要顷刻覆灭?
    梁康声音低低的将担心说出。
    周小六收了笑,思忖半晌之后,道:“郎君所虑,我以为不会发生。”
    他道:“这里人丁不少,也确实富庶。”
    “可就是这样,这里的人才更渴望安宁。”
    “畏战之心远远胜过咱们北地。”
    “若是早前,或许还敢一战。”
    “但徐大所领兵马全军覆没,加上这次寿州的失守,守城将士皆亡。”
    “这样的消息传回去,便是徐家人想领兵夺回失地,那些兵士却未必配合。”
    “事无绝对,不可大意,”梁康依旧锁着剑眉。
    “是,”即便梁康对他十分尊重,凡事都征询与他,周小六也没有忘了本分。
    他拱手领命,阔步出去。
    梁康锁着眉头半晌,埋首案几之上。
    待到写完,他轻轻甩动。
    待到墨迹干涸,他将纸卷成小纸桶,叫来兵士,命其立时将其送出。
    两日后,徐家收到寿州被占的消息。
    徐家主急急召来徐节度使及其他兄弟。
    得知消息,众人皆面色沉沉。
    “诸位有何想法,不妨讲来。”
    徐家主问着,目光看向徐节度使。
    徐节度使抿了抿嘴,道:“寿州紧靠淮水,河道与滁州庐州皆通。”
    “若梁家勾结武宁,极有可能两面夹击,进而攻占这两城。”
    徐家主点头。
    “因此,我以为,此城不能丢。”
    “此言甚是,”徐家主看向众人。
    “诸位可有愿与梁家一战的?”
    这话一出,满室俱寂。
    便是徐节度使也低垂着头,不敢与徐家主对视。
    徐家主眼底闪过一丝失望。
    半晌,位于末座的一男人迟疑着起身。
    “三弟,可是愿往?”
    徐家主站起身,微微向前迈步。
第八百二十六章 来迎() 
徐三摇头。
    “我家里还有些事,你婶娘操持不来,正等着我回去。”
    “你看,”他拉长调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