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福谋- 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事的,”崔三低声道“是自己人。”

    他低声将情况说明,并道“本来他们是要以送药材之名,送咱们出去。”

    “但是中途出了些变故,徐家发现不对,正挨家搜查,卡口更是封锁,不许任何人进出。”

    “这里是药铺的地库,很是隐秘。”

    崔族长微微点头。

    又想到儿子看不见,便低应了声。

    其上,忽的传来一阵剧烈响动。

    接着便是人行过的声音。

    远处隐约传来说话声,接着便是一阵祭出笨重的踩踏声。

    那是徐家军特有的皮靴。

    几乎同时,崔家父子放缓呼吸,并侧耳听着。

    其上先是一阵嘈杂,接着便是盆钵破碎的声响。

    有人急急上前,低声说着好话,并送上好处。

    大约是好处不少,兵士们草草查了下,便满意走了。

    上面传来收拾物什的声响。

    又过半刻钟不到,木板被人挪开。

    光从上面透过来,一只明显苍老的手从上面伸过来。

    崔族长眯着眼,艰难起身。

    崔三顺势推着父亲背脊,与上面人合力,将父亲送上去。

    崔族长上去,反手来拉儿子。

    待到崔三上来,他才有空去看那只手的主人。

    那是一个年约七旬的老者。

    见崔族长望来。

    老者拱手见礼,道“崔族长,许久不见。”

    崔族长万没想到救自己的竟是时常出入崔家问诊之人。

    他郑重还礼道“多谢李先生相助。”

    李郎中摆了摆手,道“不过是应了故友之约,举手之劳而已。”

    “与先生是举手之劳,与我等却是活命之恩,”崔族长道“这恩情我父子记下了。”

    李郎中呵呵的笑,指了内里道“这群人今天喂饱了,应该不会过来,你们且去歇歇,我熬些粥来。”

    崔族长忙道谢。

    李郎中摆手,转去厨下。

    崔三扶了父亲去内室。

    夜半,三道身影悄悄溜进医馆。

    三人脚步很轻,身法更是灵活,身体一摇,便滑入廊下。

    正要敲门,槅扇忽的打开,明亮的灯火随之照了过来。

    来人动作一顿,转眼朝槅扇笑了笑,道“三郎君,是我。”

    听得是熟悉之人,崔三推开门。

    三人极快的闪入屋内。

    门复又合拢。

    崔族长从椅子上起身,拱手道“多谢三位好汉援手,活命之恩容后再报。”

    “崔族长言重了,”三人忙躬身还礼。

    崔三端着烛台,缓步行来。

    几人再次见礼,这才落座。

    来人将当下城里情况简单说明,并道“照现下来看,封锁还需得几天,两位在此安心住着。”

    “我等便在左右,若有情况,便是舍了性命,也会护得两位周全。”

    崔族长眼眸微闪,看了眼儿子,咽下嘴边的话。

    说完事,三人便告辞。

    崔族长起身要走,三人忙拦下,言说担不起。

    崔三笑着起身,自告奋勇。

    崔族长看了眼儿子,没有坚持。

    四人随即出了门。

    走在游廊里,崔三低声道“若万不得已,便把阿耶送走。”

    “崔家若没有阿耶,便再不是崔家了,”他低声道。

    三人,他所说的不是,是指崔家这块金字招牌,若没有族长在,号召力便会大减。

    三人没有接话。

    他们接到的命令是把崔家人都带出来。

    这其中包括崔族长,也包括崔三。

    但这话没必要跟崔三言说。

    时间过得不快,却也不慢。

    在躲过几次搜查之后,禁令终于放开了些

    世家子与得了同行令的百姓通行。

    解禁当天,城里城外皆排起长队。

    李郎中随着众人观望两天,才去府衙办理。

    官差一如每日搜查的兵士,上足了供,便痛快的开了通行令。

    翌日,李郎中便已送药出城的名义来到卡口。

    负责把守的兵士来到车子跟前,抬着眼皮,问是何物。

    李郎中陪着笑脸道是送给老主顾的药材。

    负责这里的城门铃认识李郎中。

    听得只是这么简单的事,不由怀疑的盯着他看。

    嘴里还道“这事哪用劳动你来?”

    李郎中呵笑,道“吴家在我这儿拿了多年的药,而今耽搁了时日,便是人家知晓因何,我也不好不闻不问,不是?”

    城门令呵了声,绕着药车转了两圈,忽的抽出兵士佩刀,往麻袋里扎去。

    药材随之跟着倾泻出来。

    李郎中顿时心疼的咧嘴。

    森冷的刀刃几进几出,李郎中忙上前,接着袖管遮掩,递上一鼓鼓荷包。

    城门令拿过,颠了颠,满意的收了刀,示意放行。

    李郎中忙躬身道谢,带着药车出门。

    城门令慢悠悠的转身,把刀插回刀鞘。

    才插了一点,城门令忽的一顿。

    他把刀重又抽出,迎着天光仔细看了看,转头道“你这刀多久没拾掇了?”

    兵士忙道“禀大人,昨晚才擦过。”

    “关门,”城门令顿时变了脸色,“给我把人拦下。”

    他指了李郎中的药车,大喝。

    兵士们急忙去关门。

    李郎中用力一抽鞭子,马刺痛,长嘶一声,扬着蹄子就往外冲去。

    兵士们急忙抽刀去阻。

    马心生畏惧,足下一顿。

    李郎中忙再抽几遍,催促。

    其后,车子因这变故剧烈一颠,药材从裂开的口子倾撒而出。

    一只白皙修长的手忽的探出。

    只见手指紧揪麻袋边角,用力一掷。

    麻袋便砸向意欲关门的兵士。

    将兵士砸得往后趔趄。

    们也随之往后开了几尺。

    。

第六百四十七章 离开() 
马车险而又险的冲出城门。

    “快,给我追,”城门令喝道。

    兵士们立刻整军,随城门令向城外紧追。

    相应的,城门便要封禁。

    城门边,准备出城的队伍顿时骚动。

    其后,一管事模样的阔步走来。

    见到兵士,他微抬下颌,道“怎么回事?”

    兵士认得他是钱家管事。

    钱家可是仅次于崔家的大世家,他一个小兵可得罪不起。

    他挤出点笑,道“是早前缉拿的凶徒出现,未免意外,这城门需得关上。”

    “城门令不是去追了吗?怎滴还需要关门?”

    钱家管事很不耐烦的皱眉,道“我家老爷有事要出城,劳烦你行个方便。”

    “这个,”兵士很是为难。

    “我家老爷与徐族长交情甚好,你可是要我家老爷先去徐家一趟?”

    这话便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兵士咧嘴。

    若真到那个地步,那他这差事就别想干了。

    他转了头,示意放行。

    车队里,两辆马车越众而出,踢踏着来到兵士跟前。

    车帘微动,露出一中年男人面容。

    他浅笑着朝兵士示意,道“有劳了。”

    兵士眼睛一亮,忙拱手还礼。

    车子轻晃着向前,钱族长搁了帘子。

    队伍前往,有车子也往前行。

    兵士急忙拦住。

    车里,有人跳出,道“怎滴后面都过了,还不放我们走。”

    他转头,向同样排的不耐烦的众人道“大家都是办了通行证的,怎滴他们行,我们就不行?”

    众人顿时叠声附和。

    “别吵,”兵士睨了眼钱族长乘坐的车子,道“再吵可别怪我不客气。”

    他握紧佩刀,大有一言不和就出手的意思。

    众人顿时抿住嘴,只用眼睛一下又一下的偷偷剜。

    城门边,马车微顿。

    片刻,钱家管事走过来道“既然已经确定凶徒,怎滴还管制这般严?”

    “管事有所不知,”兵士赔笑,道“我等搜了几次,都不曾寻到人,想来是有人刻意包庇。”

    “我等如此,也是为了避免从犯逃逸。”

    “什么包庇。”管事轻嗤了声,道“这城如此之大,便是把人都铺开了,也定有地方搜不到。”

    他看了眼众人,道“我家老爷是个热心肠,瞧不得这个。”

    他道“劳你给个面子,让他们一并走了吧。”

    “这个,”兵士为难。

    管事斜眼打量他片刻,从袖管里摸出个荷包,递过去。

    “这个可不敢,”兵士忙推脱开,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

    “不然,我派人去趟徐家?”

    管事收了笑,冷着脸没好气的道。

    毕竟不是什么大事,若因此惊动上头,定会引起上峰对自己的不满。

    兵士咬了咬牙,道“好吧,既然钱族长都已经开口了,那边这么办吧。”

    管事这才满意笑了,又将荷包硬塞给他,拍了拍他肩膀,昂着头回转。

    兵士侧头,示意兄弟们干活。

    很快,长长的队伍随着钱族长的车子动了起来。

    人群里,两个老实巴交的汉子手提布袋来到兵士跟前。

    兵士扫了眼两人递上的通行证,又查验了两人的物什,见没什么值钱货色,便放了行。

    汉子跟着人流出了城门,待到走得远些,两人转头,遥望高高的城池。

    个矮又面带愁苦的汉子忽的叹了口气。

    另一个高个子的转头看他。

    汉子复又展眉道“走吧,与你叔伯们汇合。”

    “好,”高个子展颜一笑。

    身侧,有人行过,余光瞄见那笑颜,忽的愣住。

    高个子一笑即收。

    行人回过神,再看高个子。

    不过是个寻常人。

    他挠了挠脑袋,看着高个子背影,暗道怪哉。

    就这么个寻常人,他怎滴就看愣了。

    入夜,一座不起眼的农庄里。

    两汉子叩响紧闭门板。

    内里,很快有人应门。

    打开来,见是陌生面孔,来人一愣,道“两位可是有事?”

    高个子抹了脸,道“于伯,是我。”

    “三郎君,”于管事低呼了声,在转眼看他身侧的汉子。

    高矮和身形与族长相似。

    “这是……老爷?”

    于管事低声道。

    崔三点头。

    于管事顿时红了眼眶,道“太好了,你们终于来了。”

    他忙让了路,让两人入内。

    紧合上大门,他道“早前有人来与我说,老爷和三郎君一定会回来,我还道那人唬我。”

    于管事极快的抹了下眼睛。

    崔三郎笑了笑,眼望黑了大半的庄子,道“其他叔伯呢?”

    “已经送走了,”于管事努力平复心情。

    三人绕过前院,来到角门。

    崔三诧异抬眼。

    于管事打开门,指了泊在阜头的篷船,道“那是那人一早备好的,他留了话,说等你们到了就立刻走,万万不得耽搁。”

    “那他们可有说自己?”

    崔三追问。

    于管事摇头。

    崔三一默,转头看父亲。

    崔族长面色沉凝,显然与他想得一样。

    于管事却不管那些,在他心里,自家老爷郎君最为重要。

    他快步来到篷船边,道“老爷和郎君来了。”

    篷船轻轻一晃,一个人影从篷里钻出。

    见到两人,他搭上搭板,示意两人上船。

    崔三看他一眼,见是陌生面孔,便看于管事。

    于管事凑到近前,低声道“这人是跟着船留下的。”

    崔三了然。

    他扶了崔族长上船,转头道“你尽快安排家眷,与我们汇合。”

    于管事一愣,片刻又欢喜起来。

    他连连点头,没口子的道好。

    那人已撤了搭板,手握着船杆轻轻一撑。

    船便悄然无息的离了阜头。

    于管事立在阜头,看了半晌,才转回门里。

    随着一声当啷的栓门声,夜重又恢复早前的寂静。

    而在水面上,水波随着撑杆发出哗啦啦的响动。

    崔三坐在撑杆汉子身后,道“今天护我们出城的,可是你同伴?”

    汉子低应了声。

    “那你可能知晓他们情况?”

    崔三问。

    “不能,”汉子答得干脆,手下划得越发利落。

    崔三垂下眼,望着月光倒影的水面。

    圆月随着波纹荡漾,逐渐破碎得不成样子。

    一如他此时的心情。

    。

第六百四十八章 重逢() 
篷船行速不快,加上要避人耳目,就需得绕行偏僻难行的小路。

    走了大约大半个月,就在粮食和水既要耗尽之时,汉子松了口气,道:“进泗州了。”

    崔三撩了帘子,望了眼外面的崇山峻岭,没有吭气。

    汉子转头,道:“两位,过了前面的卡口,便可以补给,你们可有什么要的?”。。

    崔三摇了摇头,自从怀里摸出荷包递过去,“一切就有劳了。”

    汉子半点客气也没有的接过。

    待到来到集市,他依着自己心意,买了好些吃食回来。

    只是在上了船之后,面色有些阴沉。

    崔三神经素来敏锐,察觉他不对,便道:“可是有事?”

    汉子看他一眼,便低下头。。

    崔三眨了眨眼,也垂下眼。

    他可以很肯定,适才从汉子眼里,看到了杀意。

    崔三瞬时警觉起来。

    汉子将手里的袋子扔到篷船里,撑了船杆用力一滑。

    再次上路。

    这一次,崔三再不敢安逸的睡着。

    他时刻留意周围动向。

    只是让他意外的是,船一直平安无恙的行着,直到进入宣武地界。

    到了这里,就等于彻底安全了。

    汉子直接把船行到最近的驻守营地,让那里的兵士送崔家父子前往江陵。

    他转了头,大步回到船上,急急撑杆离开。

    崔三追了几步,见他是往东行,不由皱眉。

    他缓步走回营地,见父亲正与驻守这里的都尉说话。

    他安静的来到近前。

    都尉笑着拱手,指了就近的营地,请两人歇息。

    两人道了谢,进屋盥洗,准备安歇。

    躺在床上,崔三辗转反侧,脑中不断回想汉子那时的神情。

    终于,他掀了被子,出门。

    崔族长从梦中醒来,迷糊问怎么了。

    “没事,”崔三道:“我出去一下。”

    他说着,推开门。

    崔族长看他一眼,本想等一会儿,奈何多日行船已让他疲乏不堪,没多会儿便重又沉沉睡去。

    崔三则去寻了都尉,道:“不知都尉可有渠道与淮南联系?”

    都尉看他一眼,笑道:“我是知晓那边有人,只是到底如何联系,却不是我能知晓的。”

    崔三抿了嘴,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

    那些人等同于暗部存在,若他是掌权者,也不会随便把这条线告知旁人。

    他拱手一礼,转身出去。

    都尉想了想,追到门边,道:“郎君可是有事?”

    “若是急事,我可以先写信往江陵。”

    “没事,”崔三淡淡的笑着拱手,提步出门。

    都尉望着他背影,微微摇头。

    崔三回到屋里,重又躺平。

    看来要想知晓到底出了何事,还得去江陵再说。

    崔三郎定了心,没多会儿便睡了过去。

    有几天,都尉收到江陵回信,便备好船,来请崔家父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