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八斜她一眼,闷闷坐定。
郑三拧着眉头,不赞同的瞪他。
柳福儿笑了笑,示意郑三帮忙倒些水来。
郑三点头,目带警告道:“小子,老实点。”
崔八翻了个白眼,一副懒得搭理的模样。
柳福儿是亲眼见过他指挥兵士的,那样的井井有条,雷厉风行。
现下,看到他如此孩子气不由失笑。
郑三看了眼柳福儿,转头出去。
柳福儿也不跟崔八绕弯子,直接道:”杜五和马颖那边,你不必做什么。”
“我猜最晚腊月,他二人便会尝到自己酿下的苦果。”
崔八没有吭气。
柳福儿道:“接下来呢,你们有什么打算?”
“我们?”
崔八抬眼,一脸不明。
柳福儿笑道;“如果不出意外,十一娘就不会回来了。”
“时间短还好,时间长了,崔家在淮南的位置,可能就尴尬了。”
崔八拧眉,道:“十一跟我回崔家。”
柳福儿微笑,道:“你觉得可能吗?”
她道:“崔家的根基还在淮南,淮南又是徐家的地盘,若她回来,你的家族会为了她与徐家对抗?”
“还有颖娘,她还那么小,你忍心让她回徐家那个染缸?”
崔八紧抿着嘴,没有做声。
柳福儿站起来道:“我与徐四的关系,你应该知晓。”
“只要我在,便敢保证,绝不会让他的孩儿受罪。”
她径直出了门。
崔八望了眼她背影,垂下眼思忖。
郑三端着水从外面进来,把水递给他,顺势坐他对面,道:“小子,反应不错,可是跟谁练过?”
崔八摇头,道:“只是跟先生学过六艺。”
郑三有些惊讶。
大世家的六艺,如果不是传承久远的,多只是些花架子而已。
但钢带,崔八身法很是灵活,若不是他反应也不慢,且被梁二及其他人指点过,怕是根本制不住他。
崔八喝了口水,道:“怎么了?”
郑三摇头,本着好东西必须划拉回家的念头,道:”小子,有没有兴趣来梁家军?”
崔八挑眉,想了片刻,摇摇头。
郑三有些失望,但还不想放弃,便道:“咱们家司马人品极好,出征都是身先士卒,行赏也是论功,绝不偏颇。”
“放眼现下,还有哪儿比咱们这儿更好?”
崔八目光微闪,没有言语。
碧云来到门口,小意的立着。
郑三招呼一声,站了起来。
崔八也跟着起身,随碧云来到舱室。
崔十一正目光盈盈的望来。
崔八坐定,见她还盯着自己,便道:“放心,我不是小孩子了,该做什么,都清楚得很。”
崔十一困难的笑了笑,几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崔八心里难受得紧,便道:“你好生养着,等过些日子,我便去江陵看你。”
崔十一微笑,眉眼舒展。
崔八拉了拉她手,就如小时候一般,站起来道:“庄子里还有事,我先走了。”
崔十一笑了笑。
崔八松开手,阔步出门。
待到远离舱室,他猛地站定,平直的肩膀快速耸动了下,才重又大步下了楼。
郑三一早便备好了船,见他过来,便示意兵士送他回去。
小舟随着船桨的滑动,渐渐远去。
崔八立在船尾,遥望着渐渐远去的大船,目带不舍。
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家()
待到兵士回返,船速开始加快,并一路疾行。
可即便这般,也还是在冬月才抵达江陵。
谢大随着老常梁康等人立在阜头。
下了船,梁康一溜烟的跑到近前,拉着柳福儿的手,眼泪汪汪。
柳福儿蹲下来,抱着儿子,狠狠亲了口,道:“有没有想阿娘?”
梁康用力点头,展开软绵绵的手臂,抱着柳福儿的脖子,把脑袋埋在她肩颈间。
柳福儿的心顿时绵软无比。
她紧了紧手臂,道:“这是最后一次,以后阿娘不管去哪儿都带着你一起。”
梁康点头,还把脸埋着,不看抬起来。
肩膀一点微微的湿润逐渐蔓延开来。
柳福儿的心顿时难受得厉害。
她强笑着抚儿子肩背,道:“让阿娘看看,阿娘的康儿长了多高?”
梁康沉默了片刻,转了头,在袖子上用力一抹,才往后退了两步。
柳福儿用力眨了下眼睛,放笑着比量了下两人的高度,道:“都这么高了,都要超过阿娘了。”
梁康有些不好意思,小声道:“阿娘没站起来。”
柳福儿呵笑,抱着儿子,用力亲了口,才牵着他的手,来到谢大跟前。
“你来可是有事?”
谢大点头,垂眼看梁康正仰着头看他,便道:“不急,你先回去吧,明天再说也成。”
柳福儿也看了眼儿子,道:“也好,明天我早点过去。”
谢大笑着点头,转头走了。
柳福儿垂眼,逗哄的道:“好了,阿娘现在的时间都是你的。”
梁康弯起眼,嘿嘿的笑。
老常见他这般,也跟着笑了。
其后,崔十一和碧云等缓缓下来。
柳福儿道:“常叔,我边上的院子收拾出来了?”
老常点头,道:“一早便好了,这两天一直用碳烘着,修缮的地方都已经妥当,保管暖和舒服。”
“还有小娘子,也一早就过来,正在屋里睡着呢。”
柳福儿笑着道谢,转头。
碧云和碧珠忙屈膝行礼,代崔十一道谢。
老常赶忙摆手,并让跟来的嬷嬷接手,抬着崔十一去内院。
柳福儿跟着去了那边。
才一进门便看到崔家的老嬷嬷三步并做两步的奔来。
看到崔十一,老嬷嬷涕泪纵横。
奶娘抱着徐颖立在侧间。
因怕凉风伤着孩子,她只敢远远的站着。
崔十一见到嬷嬷也很高兴,只是她如今这种情形,实在没办法多说多做什么。
碧云看了眼柳福儿,悄悄拉了下嬷嬷,道:“嬷嬷,娘子受不得凉,还是进去再说吧。”
嬷嬷好似才想起来,忙不迭的道是,随着众人进屋。
奶娘忙抱着徐颖过来。
看到女儿,崔十一顿时按捺不住。
她用力的扯了脖颈,想要距离更近些。
担架因此受力不均。
嬷嬷们忙弯下腰,尽量稳定。
柳福儿按住崔十一,示意奶娘来到近前,道:“别急,以后她便与你住在一处。”
崔十一看了眼柳福儿,不好意思的笑。
柳福儿也是母亲,知晓她的心情,倒也没有在意。
还在她躺好之后,查看了下屋子的情况。
梁康眨巴着眼,小手紧握着柳福儿的手,两只眼睛倒是巴巴的看着睡得喷香,还在嘟着嘴的徐颖。
看了一圈,确认都还妥当,柳福儿便与崔十一告辞。
回到自己院子,梁康道:“阿娘,那个小孩是谁?”
柳福儿微笑,道:“那是阿娘朋友的孩子,也是你的妹妹。”
梁康眨巴眨巴眼,看向柳福儿的肚子。
“是这次不小心捡来的吗?”
柳福儿呆了呆,片刻反应过来。
顿时大笑。
早前,梁康曾问柳福儿,自己是哪儿来的。
柳福儿答是救他阿耶不小心捡的。
那会梁康还小,听了只瘪瘪嘴,便过去了。
没想到,这话他一直记得,并记到现在。
柳福儿抱着他,用力亲了两口道:“妹妹不是阿娘捡的,是你崔姨从水里捞出来的。”
梁康懵懵懂懂,看着柳福儿,忽的探头也啃了口她脸颊,留了个水当当的牙印,才一脸同情的道:“怪不得她总会药,原来是着了凉。”
柳福儿挑眉。
赤槿打了热水过来,接口道:“徐小娘子身体不好,包娘子一早便把她接过来,每日用药奶调理呢。”
柳福儿点头,低头看正看自己的儿子。
梁康见柳福儿没有反驳,便想当然的认为是这么回事。
他心里暗自庆幸。
亏得阿娘捡阿耶时不是在水里,不然他也要喝苦药汤了。
想想曾经偷喝一口的药奶,他吐了吐舌头。
心道以后一定要对妹妹好点。
柳福儿哪里知晓儿子的小脑袋转着什么,她把手探进盆里盥洗。
梁康眨巴着眼,拿了搭在盆边的帕子,小手也跟着放到盆里。
柳福儿歪头,见他十分认真的洗了几下,便扎着小胳膊拧着。
“小郎君,我来,”赤槿急忙接手。
梁康摇头,还在费力的拧着。
柳福儿看她一眼,微微摇头。
赤槿只得收了手,看着他只把帕子拧的不滴水而已。
梁康学着赤槿的模样微微抖了抖。
一滴水从他手背滴落。
赤槿咧了下嘴。
梁康很满意,拿着帕子献宝的送到柳福儿跟前。
柳福儿含笑接过,道:”多谢康儿,康儿真乖。”
梁康咧了嘴,笑弯了眼。
柳福儿将手上的水擦干,无视依旧水哒哒的手,把帕子放到盆边。
重槿端了饭食上来,道:“娘子,今天有你最爱吃的鱼糕。”
“真香,”柳福儿笑着起身,带着梁康坐到桌边。
重槿夹了凝白如膏脂的鱼糕放到两人面前的碟中,道:“快些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柳福儿笑着夹起来,放到嘴里。
梁康却看了眼,道:“给妹妹送去一份吧。”
柳福儿停了筷子,看他道:“可是鱼糕就做一份,要是给妹妹,这里就没有了。”
梁康纠结起眉头,看着鱼糕,半晌没有吭气。
柳福儿微笑,愉快的看儿子两难。
半晌,梁康下定决心。
他将盘中的鱼糕一分为二,道:“我不吃,给妹妹。”
柳福儿挑眉,道:“冬天已经到了,到过年之前都可能吃不到鱼糕了呦。”
梁康抿着嘴,用力点头,坚持的把盘子推了出去。
第五百七十九章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重槿看着柳福儿没有动。
柳福儿微笑,示意重槿把鱼糕端出去。
梁康睁着大大的眼睛,小舌头舔了舔嘴唇,眼着看鱼糕的香味随着重槿飘出了屋,才把视线重又落回桌上。
柳福儿慢条斯理的吃着鱼糕,盯着儿子吃最不喜欢的时蔬。
梁康跟梁二一样,都不喜这些。
柳福儿便道:“重槿这时还没走远,不然去追她回来?”
一瞬间,梁康真的意动了。
他嘴唇快速的动了动,小手似乍非乍。
柳福儿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眼里的挣扎。
半晌,他艰难的摇头,道:“不要。”
柳福儿心里很高兴。
做下决定,即便艰难,即便不舍,也还能坚持下去。
这种性情,这种坚定,可不是谁都具备的。
尤其儿子还这么小。
吃过饭,柳福儿便问起汪四郎和管静。
知道两人都吃过了饭,便把两人都叫过来喝浆消食。
几月不见,汪四郎明显拔高了许多。
与管静站在一起,也只矮了半头而已。
大约是终日与书籍典故作伴的缘故,他的周身已隐约沾染着读书人的儒雅与文静。
柳福儿笑着问了两句课业上的事。
汪四郎一一作答。
柳福儿对这些了解实在有限,只听了就算。
反正他是把这事全都交给崔大郎的。
用人不疑,她索性甩手不管。
喝了两杯浆,汪四郎便和梁康一道回去。
为了欢迎柳福儿回来,梁康逃了功课,汪四郎此番除了来看柳福儿外,也带着抓他回去做功课的任务。
两小只嘀嘀咕咕的出了门。
柳福儿让重槿做些甜糕,给两小只做宵夜。
管静含着笑,老实的坐着。
柳福儿招手,让她坐到近前,道:“你的事,可打算好了?”
管静先是呆了呆,片刻脸如朝霞。
“什么打算?”
她声音软软细细,好似含在嘴里一般。
柳福儿挑眉,不太满意的道:“你说呢?”
她一早就与山小郎言明,管静去了衡州那么久,他都没闹腾,很明显是管静跟他打了招呼。
管静低着头,揉着衣角不肯做声。
“行吧,既然你没主意,那就以后再说,”柳福儿作势起身。
“姨姨,”管静大急,急忙低唤。
柳福儿停下,戏谑看她。
管静大窘,忙又低下头。
柳福儿低笑两声,也不逗她了,直接道:“谢大能让你回来,想来是你学的足够你用。”
“你年纪也不小了,且那边也不会给山小郎太多的时间。”
“我打算过了年便往复州去信。”
她道:“这件事该尽早定下来了。”
婚事真正上了议程,管静也顾不得害羞。
她鼓起勇气,抬起头道:“那边能答应吗?”
“为什么不会?”
柳福儿反问。
管静翕翕着嘴角,半晌没能说出一句整话,只面上显出些迟疑。
柳福儿微笑,道:“觉得自己就是个小官吏的女儿,家世上与山小郎不配?”
柳福儿这话几乎是直击她最为介意的痛处。
她用力揪住衣角,提醒自己不要失态。
柳福儿含笑,道:“你美貌聪慧,品行极佳,性情又好。”
“更何况你不止有阿耶阿娘,还有我这个姨姨,还有姨丈。”
“他山家不过是占了个小小的复州而已,论地方,便是连江陵也及不上。”
“真说起来,还是他山家高攀了。”
管静目光盈盈的看着柳福儿。
柳福儿笑着揉她鬓角边的发髻道:“以后把腰杆挺起来,说话大声一点,硬气一千。”
管静下意识的挺腰。
柳福儿点头,道:“我们给你撑腰,怕什么?”
管静用力点头。
“记没记住?”
柳福儿重又重复。
管静眨巴了下眼,大声道:“记住了。”
柳福儿满意的笑了。。。
送走管静,柳福儿简单的洗漱过后,来到侧间的书房,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写与纸上。
赤槿回来,端了两盏灯烛过来,道:“娘子,时间不早了,明日再写吧。”
“就好了,”柳福儿笑着写完最后两笔,轻托薄薄的纸,仔细将墨渍吹干。
赤槿拿来蜡封,等柳福儿封好,便接过来道:“我去给前面送去。”
柳福儿看了眼外面,道:“不急,明天去也一样。”
赤槿笑着道是,把信收入袖袋。
翌日,柳福儿一早便去府衙。
临去前,她特地交代重槿,中午做鱼糕。
重槿笑着答应,并表示今天一定多坐点。
柳福儿笑着摇头,道:“不必,只做一顿便好。”
重槿有些莫名,但还是老实的照做。
柳福儿来到府衙,才一进门,谢大便从官房出来。
柳福儿笑着倒了两杯浆水,递给他一杯,道:“到底什么事,这么着急。”
谢大从袖中抽出一张短小的字条,递过去。
柳福儿拿过来看了,皱起眉头,道:“吴家要把建州之外的地盘全都划给咱们?”
“什么意思?”
“我问了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