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梁府里。
    刘氏眼泡肿肿的坐在圆凳上,身侧的床榻上,梁帅正在喝药。
    待到喝完,刘氏接过来,道:“大郎如今都那样,你倒是赶紧拿个主意啊。”
    梁帅深吸了口气,借此压下口齿之间的苦涩,才道:“你急什么,不过是些风言风语,到底如何,还是等大郎回信再说。”
    “我不是着急吗?”
    刘氏一扭身,眼泪簌簌落下。
    梁帅叹了口气,握住她的手道:“你且把心放肚子里,不管怎样,他人都还在,哪里伤了治就是。”
    刘氏抽涕一声,道:“可是,消息不是说他是伤了那儿嘛。”
    “咱们家本就人丁单薄,二郎的那个,有跟没有一个样,他还驴得很,根本就不听我的。要是大郎真是有个什么,那咱们梁家岂不就只有两个小郎了。”
    “两个就两个,”梁帅不以为意,“大郎这辈不也就他们兄弟两。”
    “你看,咱们家又差了谁家半分?”
    刘氏想了想,觉得也对。
    只是自己那两个孙子可抵不上自己那两个儿子健壮。
    她抹了把眼泪,道:“都这个时候了,锟儿也该吃药了。”
    她道:“我过去看看。”
    梁帅拉住她,温和道:“那孩子心细,你这样过去,他定会担心。”
    他道:“还是打发人过去吧。”
    刘氏点头,转头吩咐立在边上的豆蔻去盯着。
    豆蔻一礼,快步出门。
    待来到东院,正看到唐氏在训曲三娘主仆。
    大约气得狠了,唐氏的面色微微有些发青,眼中狠戾让人不寒而栗。
    曲三娘垂着头,跪在地上,也不知跪了多久,本就纤细的身体已开始微微摇晃。
    见豆蔻过来,成女史急忙迎到近前。
    两人互相见礼之后,豆蔻道:“锟郎君喝药的时辰到了,夫人差我过来看看。”
    成女史一笑,道:“夫人真是事无巨细。”
    她侧过身道:“郎君已经喝过药歇了。”
    豆蔻上前一步,两人并肩往侧间行去。
    片刻,豆蔻沿着回廊出门。
    从头至尾都没有看到那边一眼。
    曲娘子一直没有抬眼,就那么跪着,直到天色转黑,唐氏心气顺了,两主仆才步履蹒跚的回到后面罩房。
    又过半月,已是年关。
    家家张灯结彩,扫尘挂符,准备即将到来的春节。
    待到去岁那天,周小六给守城兵士放了大半,只留基本轮班的倒休。
    倒是他自己,担心出岔子,还留在府衙守着。
    夜色暗沉,满城灯火通明,家家户户都是团坐在一起,吃着玩着,等待天明。
    周小六小酌几杯,来到院子里,望着黑漆漆的天空吐气。
    忽然,两个兵士从外进来,见他还在,忙奔过来,道:“都尉,将军回来了。”
    周小六慢了一瞬道:“在哪儿呢?”
    “才刚进城,”兵士道。
    周小六急忙提步往外走。
    走了两步,他转身直奔马厩。
    牵了匹马来到门口,道:“哪边?”
    兵士赶忙一指。
    周小六马鞭一扬,随着一阵清脆的马蹄声,飞快跑远。
    开阔的官道上,一队兵士护着一辆马车不急不缓的行着。
    周小六从侧间冲出,刚好赶上。
    他勒住缰绳,缓缓来到车旁。
    车二略一颔首,侧头向车内回禀。
    很快,车帘被拨开,梁大朝周小六略一示意,道:“今天这样的时候,都尉还在值守。辛苦了。”
    周小六呵呵一笑,道:“左右我也都是一个人,在哪儿都一样,还不如跟着兄弟们一起,还热闹些。”
    梁大扯了扯嘴角,落了帘子。
    周小六将马略往边上靠了靠,随着队伍一并来到梁家。
    平伯很快接到消息,急忙迎了出来。
    周小六朝平伯点了点头,策马走了。
    车二下了马,来到马车边,将梁大扶了出来。
    平伯第一个反应便是看向梁大的某个不能言说的部位。
    只是一瞬,便立刻移开了眼。
    梁大抬眼,见平伯一脸关切的看着自己,他心里一暖。
    他低唤了声平伯,声音里有着掩藏不住的软弱。
    平伯的心登时咯噔一下。
    他答应着上前,扶着梁大,道:“大郎君,刚才老夫人还念叨冷情,说该早点传信给你和二郎君,看谁能回来呢。”
    “这不,你就跟听着信儿一般的赶回来了。”
    他道:“老夫人可高兴坏了。”
    梁大微扯嘴角,随着车二和平伯的动作,缓缓下了车。
    其后,立刻有人备了软椅过来。
    梁大十分自然的坐到里面,抬着软椅的兵士很一致的将软椅抬起。
    看其动作,显然这般做了不是一两次了。
    平伯的心再次沉了沉。
    看来大郎君病症可比想象中的重很多。
    平伯朝车二示意里下,便陪着梁大直接去了内院的延寿居。
    此时,全家人皆聚在此处。
    听说梁大回来了,刘氏第一个便跑了出来。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ps:书友们,我是绯我华年,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三百三十章 去岁() 
梁大从椅子上下来,见亲娘泪眼汪汪,想哭却又不敢哭,生怕他不好受的模样,心里一片酸涩。
    他勉强撑着往前挪步,腿根立时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
    他咬着牙强忍着来到刘氏跟前,唤了声阿娘。
    刘氏嘴唇颤颤,勉强压下脱口的泣声,低低答应着。
    唐氏从后面过来,紧紧盯着梁大,眼眶泛红。
    梁大朝她笑了笑,道:“我回来了。”
    唐氏忙别开眼,掩下几欲跌落的泪珠。
    梁锟松开牵着唐氏的手,拱手见礼。
    听得孙子的声音,刘氏急忙转过身来,道:“外头风凉,赶紧回去。”
    她一脸责怪的睨唐氏。
    唐氏轻抹了脸颊的泪痕,拉着梁锟进去。
    刘氏这才握着梁大的胳膊往里走。
    梁大看向刘氏。
    从他入伍之后,便再没跟刘氏像此时这般亲近过来。
    刘氏感觉到他的异样,转眼朝他一笑。
    梁大也勾起嘴角。
    这就是亲娘。
    即便他百般掩饰,也还是瞒不住。
    母子两相携这进了门。
    虞氏从榻上起来,快步来到近前。
    梁大松开刘氏的搀扶,笑着拱手见礼。
    虞氏急忙扶住,道:“过来榻上坐。”
    梁大转眼,见主位左右皆摆着两个软榻,一个父亲歪斜的靠着,另一个空空,显然是留给自己的。
    他朝梁帅拱手,得梁帅略微的点头,放去榻上小心的做好。
    虞氏这才颤巍巍的回到主位,道:“今年就差二郎一家,要是都到齐,可该多热闹。”
    刘氏眉眼一动,张嘴欲言。
    梁帅轻咳一声,淡淡的瞟向刘氏。
    刘氏面带不甘,到底闭上嘴巴。
    梁大呵笑,“二弟如今还在河东,怕是一时不得回。”
    “不过我和阿耶都在家,以后二弟闲了,总能一家团圆。”
    唐氏眉头轻轻皱了皱,侧目轻顺身旁梁锟的发丝。
    刘氏眼看儿子故作豁达之态,心里酸涩难忍,再忍不住落了泪来。
    虞氏虽然心里也不好受,但她还没忘今天是什么日子,便道:“好了,都高兴点。”
    她道:“赶了一路,还没吃饭吧。”
    她侧目,麦苗立刻将准备好了的饭菜上来。
    梁大不好拂了长辈的意,便扶着唐氏起来,去侧间用饭。
    虞氏这会儿才低声训斥,“给我把眼泪收了。”
    她道:“大郎本就心里不好受,你这般,岂不让他更加难过?”
    刘氏用力抹了抹眼皮,带着哭音道:“阿娘说得是,是我不是。”
    梁帅侧目,忽的探手轻轻握着她搁在扶手上的手背。
    温暖的体温熨帖着刘氏的心,她朝梁帅浅浅一笑,泪意反倒缓了下来。
    隔间里,梁大轻抚梁锟的小脑袋,道:“这些日子可觉得好些?”
    梁锟点头,黝黑的眼仁折射着梁大的身影。
    唐氏夹了点蔬菜,放在梁大碟中,道:“包娘子的确有些本事,开的药很对锟儿的症,这些日子锟儿明显能吃了,也能睡了,还能睡得踏实。”
    唐氏说着,面上带出柔和的笑意。
    梁大抬眸看着她。
    有多久没看到她这般平和了?
    唐氏本是笑着,见梁大眼仁都不动的盯着自己,不由局促的侧开身,道:“怎么了?”
    梁大微微摇头,抬手握住她的手,道:“娘子,以后我们就好好的。”
    唐氏嘴角微勾,才想答应便想起后罩房的那个东西。
    她表情微变,终究顾忌梁大的伤,低低嗯了声。
    梁大露出欢喜的笑,手指微微收紧。
    唐氏看他一眼,牵强的扯了扯嘴角,略微动了动手指,道:“快吃饭吧,菜都凉了。”
    梁大答应着松开手,夹起唐氏送过来的菜,看着唐氏,傻笑着填进嘴里。
    唐氏被他看得实在不好意思,便娇嗔的瞪他一眼,道:“再看我就走了。”
    “不看了,不看了,”梁大呵笑,埋头大吃。
    唐氏这才抿了嘴笑。
    梁锟骨碌着眼睛,看看梁大,又看看唐氏,转过脸偷偷的笑。
    吃过饭,一家人亲亲热热的回厅堂,跟众人一同守岁。
    几乎相差不多的时候,江陵城主府里的守岁已经结束。
    如今孟氏、谢小娘子都有孕在身,不好太过劳累。
    柳福儿便让大家一并散了,各回各家。
    她带着梁锟和汪四郎回去内院,陪着两小只玩耍了会儿,便哄着睡了。
    待到回去自己那屋,已是夜半。
    坐在清冷的屋子里,柳福儿望了望窗棂,忽然思念起了梁二。
    她转去隔间,研墨,提笔,将此时的心情写下。
    待到墨迹干涸,她将上面的字读了遍,又觉得自己矫情。
    只是适才有感而发,字体倒是很是看得过去。
    算得上是她脱离文盲之后,写得最好的一张。
    她看了两眼,还是没舍得烧,便顺手夹在手边的书里。
    第二天便是元日。
    从这天起,连着三天的假期。
    柳福儿觉得这里府里需要服侍的就那么几个,便把大部分人都放了假。
    这就导致厨下人手有些紧缺。
    好在她有重槿,只要有吃的,就能翻着花做出来。
    滚热的蒸糕以及甜羹很快上桌。
    柳福儿一身端雅正装坐与正位。
    梁康和汪四郎过来,依次跪在蒲团上拜年。
    柳福儿拿出一早准备的荷包,递给两人。
    待两人起身,便开饭。
    吃过之后,三人闲聊。
    柳福儿觉得就这么呆三天有些浪费,便问汪四郎有什么想做的。
    汪四郎想了想,问起了花灯。
    他自小在邠宁,虽说上元节也有花灯可看,但他听人说,东边和南边的花灯更好看。
    汪四郎说起这话,眼里一片期待。
    柳福儿有心成全,并且司空八郎的几个至交好友应邀,举家而来。
    一同乐呵一下,也是好事。
    她叫了孙礼,让他去找谢大,看这事能不能临时安排。
    孙礼听说有这热闹可凑,两条腿顿时跑得飞快。
    很快,孙礼回来回话,“谢长史说了,今年本也准备了灯会,不过既然要大办,就还得再加些热闹。”
    柳福儿笑着点头,随手摸出个荷包扔给孙礼。
    孙礼叠声说着吉祥话,拱手道谢。
    ps:书友们,我是绯我华年,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三百三十一章 上元灯会() 
又两日,便到了需得理事的时候。
    柳福儿安置了两个小的,赶去府衙。
    谢大正涂涂画画,听到动静便停下笔,便托着图纸过去。
    柳福儿正收拾桌案,见他过来,不由笑道:“你耳朵还真灵,我一进来,你便知道了。”
    谢大眼睛微微一弯,将放于她面前,道:“我把早前计划开放的灯会重新规划了下,”他依次点了东西南北四城比较繁华的正街,道:“等到上元节,这几个坊市便会取消宵禁,百姓可以整夜游玩。”
    柳福儿点头。
    谢大又道:“只是如此,有些不良店家,可能会借机牟取暴利。我打算让柳家军加紧这几个坊市的巡查,并在这几天张贴告示,但凡有商家无良者,皆处以十倍罚金,举报者可得一成,以作奖励。”
    柳福儿又点头,道:“只是为了避免有些人贪图赏金,需得提早让人去坊市里抄录他们的价目,以作对比。”
    谢大笑着道了声是,转头要走。
    柳福儿急忙叫住他,道:“这灯会瞧着规模不小,就这么几天,可来得及?”
    “没问题,”谢大笑道:“这几个坊市去年是便自发举行过灯会,一些寻常的花灯,他们都有,其他的我都已经托了周家兄弟帮忙。”
    听了这话,柳福儿便没在多嗦,只道:“过了上元节,你和十娘的日子就差不多了,你也早些准备,去汴州吧。”
    谢大点头,面色淡淡的出了门。
    柳福儿斜睨他背影,轻啧。
    在她面前就一副高冷不在意,也不知是谁一早就准备好东西,只等着出发呢。
    没多会儿,书吏抱着大摞文书进来,道:“谢长史说,这些都要批注。”
    柳福儿点头,待书吏出去,一下子垮了脸。
    不就是啧了下嘛,竟然用这事来报复。
    她认命的摊开书册,一一批示起来。
    转眼便是上元。
    天才擦黑,汪四郎便和梁康将所有的功课完成。
    吃了些软烂的甜羹,众人便出了府门。
    城主府的正门前便时正街。
    此时这里已是灯的海洋,各式的花灯高悬在道路两旁。
    汪四郎低低呀了声,面带惊奇。
    梁康瞪着黑黢黢的眼睛,不停的左看右看。
    只恨两只眼睛不够用。
    孙礼带着仆从,簇拥着三人缓缓走着。
    行到一半,远处隐约的传来此起彼伏的叫卖声。
    梁康小脑袋一转,快速确定位置。
    柳福儿笑着揉了他一把,吩咐孙礼,“去看看有没有合适地方。”
    孙礼答应着,疾步奔了过去。
    柳福儿望了眼仆从们,道:“自己的地盘,哪里还要这般小心。”
    她道:“别这么紧张,反倒让百姓心慌。”
    仆从们恭声称是,往后退了两步。
    柳福儿便一手牵着一个,逐个欣赏花灯。
    行到这里,周围的人已经陆续多了起来。
    花灯的样式也明显丰富许多。
    当行到某处有典故的花灯前,柳福儿笑眯眯问:“四郎可知晓这是在说什么?”
    汪四郎看了会儿,道:“是上古时一人不愿受帝位,被一请再请时,跑去溪边洗耳朵,结果被一贤人嘲讽其太过招摇,牵牛去上游,不愿他脏了自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