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福儿皱眉喊住他,道:“静娘在里头?”
青苗小心的点头,道:“娘子担心他伤口裂开,我们也才刚来。”
柳福儿看他一眼,道:“罚奉一个月,小院这月用度减半。”
青苗耷拉下肩膀,低低应了声是。
柳福儿提步,进了客院。
屋里传来管静细细的说话声。
也不知管静说了什么,水郎君忽然爆发。
只听得他喊了声滚出去,接着管静便被猛力搡了出来。
门砰的关了,管静表情有些委屈,但还是站在门边叮咛。
柳福儿轻咳一声,淡淡的看她。
管静一下子收住话头,转头望来。
柳福儿的目光十分平静。
管静有些局促,手忙脚乱的收拾起自己的狼狈,屈膝行礼。
柳福儿淡声道:“还不回去。”
“姨姨,”管静纠结着脸。
柳福儿斜她一眼。
管静立马老实了。
她屈膝一礼,蔫蔫的出去。
柳福儿提步到门边,敲了两下,道:“是我,开门。”
屋里死一般的寂静。
柳福儿一扯嘴角,退后两步。
提起裙摆,双腿等第,一个箭步上前,而后一个飞踹。
门板发出一声巨响,支离破碎的歪斜倒地。
柳福儿淡定收回脚,将裙摆拉平。
抬眼见水郎君目瞪口呆的看着她。
她温雅一笑,道:“好了,现在可以说话了。”
水郎君眨巴眨巴眼,脑子一片空白。
柳福儿道:“知道君子风仪吗?”
水郎君微微张嘴。
柳福儿嘴角含笑,温雅的道:“下次要是让我再看到你这么对小娘子,我就让你充分体悟一下。”
水郎君盯着她脚边的裙摆,再看她柔和的面庞,又看四下飞溅的木头渣滓。
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小小瘦瘦的人竟然能把门踢成这样。
柳福儿理了理裙摆上的丝绦,道:“你的家事我不管,但你的伤我不能不管。”
她道:“这些日子就先留在这儿吧,伤好了,你要走,我绝对不留。”
她转头就走。
水郎君探头去看。
暗道这么凶的夜叉,也幸亏是嫁出去了。
忽然的,走在甬道上的柳福儿扭头。
水郎君唬了一跳,脚下意识的后退。
柳福儿微扯嘴角,道:“放心,以后静娘绝不会再来烦你。”
说完,她大跨步出去。
水郎君下意识往前迈步,当要跨过门槛时,他才醒悟过来。
他急忙收住脚,觉得自己该说点什么,表示自己才不稀罕。
可没等他说,柳福儿已出了门,回应他的是一声山响的摔门声。
门板拍在门框上,颤抖着打开。
水郎君的面颊狠狠抽搐两下。
算了,他一个风华正茂的郎君,还是别跟个上了年纪的大娘子计较了。
这厢,柳福儿疾步转去管静的小院。
没等进门,就见管静和青苗老实的立在门边。
柳福儿扫了她一眼,径直往里去。
管静敛着衣襟,小心跟从。
待到进了屋里,柳福儿示意青苗出去,而后道:“跪下。”
管静闷不吭气的跪在地上。
柳福儿道:“知道为什么?”
“知道,”管静道:“娘子的名节大如天,我不该跑去客院寻人。”
柳福儿抿嘴,道:“还有呢?”
管静想了想,试探道:“还有早前我不该瞒你。”
“这个已经过去了,”柳福儿打断她道:“再想想。”
管静垂下头,眼皮快速的眨。
只是想了好半晌,也没想到自己到底哪儿还错了。
柳福儿运了会儿气,见她还不开窍,便道:“你怎滴就那么软?”
她道:“你阿耶阿娘还有我,护着你,宠着你,把你养这么大,难道就要给他当撒气桶使的?”
“还是上赶着的,”柳福儿气得翻了个白眼。
管静抬眼,小声道:“他上了脸面,心情不好,我若不顺着他,岂不更火上浇油?”
柳福儿瞪眼,道:“他脸是伤了,可没伤脑子。”
“哪儿伤了咱们治哪儿,该谢,咱们百倍千倍的谢,用你低三下四,死乞白赖的去讨好?”
第三百七十九章 定亲啦!()
管静低下脑袋,不敢吭气。
柳福儿道:“从今天起,你就在小院禁足,一步都不许踏出去。”
“要让我知道你出去,立马送你回蜀地。”
“姨姨,”管静顿时大惊失色。
柳福儿没有理她,径直出门。
经过青苗,她道:“跟静娘一起在这里禁足,饭食我会着人送来。”
青苗低下头,小声应了声。
待到柳福儿出门,青苗急忙回屋。
却见管静满脸泪痕,神情怔忪。
“娘子,你这是怎么了?”
青苗赶忙上前扶她。
管静顺着她力道起来,转眼看她道:“姨姨真生我气了,她要送我回去。”
青苗扶她到榻上坐定,道:“娘子,她那是吓唬你呢,”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声响。
她急忙跑去窗子边,只见几个婆子将门从外关上,并迅速落锁。
“娘子,”青苗也有点慌了。
但转过脸,见管静一张小脸煞白,便道:“你瞧,若城主当真不管你,又怎会大费周章。”
“是吗?”
管静眼里有着一目了然的惊慌。
青苗上前,半揽着她,无声安抚。
主仆两相依,互相汲取着温暖。
而在正房里,柳福儿气得心如火烧。
赤槿捏着团扇,边给她扇风。
她砰的一声搁了杯子,道:“静娘对他低声下气,那是知恩图报。他呢,”她道:“把她当什么?说骂就骂,说打就打。真是胆肥了。”
“好了,”赤槿道:“咱们也给他颜色看了,他已经知道厉害,以后就不会了。”
“那谁知道,”柳福儿哼了声,道:“房家郎中过来瞧过,可有说什么?”
赤槿摇头,道:“伤口耽搁时间太长,前阵子温度有高,”她低声道:“只怕要落疤了。”
柳福儿面色沉沉。
虽说男人不是很计较皮相,但涉及到破相,怎么也是大事。
翌日,柳福儿来到府衙,第一件事便是让谢大给朱小郎去信,让他搜寻下宫廷秘方,有没有特效去疤的。
谢大见她这么郑重其事,便道:“怎滴了?”
“可是他说什么了?”
柳福儿摇头,道:“脸面可是一辈子的大事,便是他不说,我也得想方设法的补救。”
谢大道:“我马上去办。”
他道:“早上我收到信,陈郎中不日就要回来了。”
“真的?”
柳福儿大喜。
此时府里有两个孕妇,有陈郎君看着,才让人更加放心。
谢大笑着点头。
柳福儿转眼,道:“你的事如何了?”
谢大微微张嘴,道:“已经在准备了,应该明日便会上门。。”
“那我恭候,”柳福儿呵笑一声,看了眼水洗的天空,道:“这天气,大雁应该还没都飞走吧?”
“没有,”谢大道:“我也正是再等这个。”
柳福儿弯起眼睛,道:“等什么呀,府衙里那老些人,镇日闲着,今天给你一天假,把他们都带出城去踏青。”
谢大笑着领命,道:“那膏药的事……”
“我来就是,”这会儿柳福儿也不躲懒了,她转回屋里写信。
谢大含笑,叫了吕三郎等人,浩浩荡荡的出城。
傍晚,吕三郎特地来给柳福儿汇报。
顺利抓到一对活蹦乱跳的大雁。
柳福儿笑眯眯的打发人出去,回府便知会汪氏。
汪氏很是欢喜,她急忙命人熏香熨烫衣裳。
忙了大半个晚上,才算歇手。
第二天一早,号称江陵城里第一媒人郑大娘子带着庚帖和礼前来。
汪氏身着正装,一派端丽淑雅。
郑大娘子也是见过些世面的,何况这么婚事若是做成,无疑会给她以后的是生意带来质一般的飞跃。
简略的寒暄过后,郑大娘子没口子的夸赞起来。
汪氏叫了十娘出来。
郑大娘子看了眼,便啧声夸了起来。
柳福儿就坐在边上,听着她看似在夸十娘,实则或明或暗的捧着汪氏,硬是把汪氏哄得满面红光,笑容灿。
两方交换庚帖,这事也就算是定下来了。
送了郑大娘子出门,汪氏道:“这个谢大还真是用心了。”
柳福儿呵笑。
汪氏道:“十娘的嫁妆一早就备好了的,只是,”她道:“早前打下的家具都是按照那边定的,挪到这儿怕是尺寸不合。”
“日期上可能要再拖后些。”
柳福儿盘算了下,边关战事虽然打得差不多了,但朱家和唐皇从来就没有老实过,还有汪家那边,内斗总要有个程度,还是河东那边,也说不好什么时候就出状况。
到时他们可能就闲不下来了。
柳福儿道:“那些家具的用料都考究得很,丢着不用也是浪费。”
她道:“不如就按那个尺寸,重新把屋子修缮一下,咱们人手多,干的也快。”
“那可好了,”汪氏笑道:“我这就给你阿耶捎话,把那些物什都运过来。”
汪氏喜滋滋的去隔间写信去了。
柳福儿转去小跨院,将消息告诉十娘。
知道自己能够如愿以偿,十娘嘴唇蠕动了下,两滴泪花倏地落下。
柳福儿帮她拂干,道:“傻丫头,这是大喜事,你哭什么。”
司空十娘哽咽了下,半晌也没说出句整话,最终她抱住柳福儿,低声的说了句谢谢。
柳福儿微勾嘴角,笑道:“谢我做什么,我是你姐姐呀。”
司空十娘紧了紧手,将头埋在她肩头,良久她微微点头。
又两天,陈郎中回到城里。
柳福儿忙将他请回府里,第一件事便是给孟氏和谢小娘子把脉。
听说两人皆没有问题,才放下心来。
另一边,谢大的院子开始大兴土木。
周家兄弟被柳福儿派了出来,带着泥瓦工等一干人,来给谢大修葺。
秋天眼见过半,谢家的宅邸已经出了形状。
定下婚期,汪氏便准备带着司空十娘会汴州备嫁,孟氏是头胎,汪氏也不放心,便带着她一同回去。
临行前,汪氏拉着柳福儿的手,百般叮咛,万万自己注意身体,事情是忙不过来的,凡事都莫要着急。
柳福儿笑着点头,送几人上船。
遥望楼船远走,柳福儿放下挥动的手,转眼见司空八郎一脸的落寞。
第三百八十章 这是她弟,自己认的()
柳福儿挑眉,道:“不然你跟阿娘一起回去?”
司空八郎摇头,道:“算了,还是等过年时再回吧。”
柳福儿微微的笑。
亲人的温暖,便是随时陪伴。
不管你需要,或者不需要,它都一直在,时刻准备着。
两人回到府里,柳福儿道:“大兄,阿嫂不再,你在府里也没趣,不如去府衙做事可好?”
司空八郎摇头,道:“我一早就想好以后做什么,过些日子就该差不多了。”
“什么?”
柳福儿呵笑。
司空八郎笑道:“如今城里什么都好,可你不觉得这里缺了点什么?”
柳福儿挑眉。
“是书院,”司空八郎道:“不论淮南、江南,还是蜀地,饱读诗书的学子皆遍地皆是,便是汴州也不乏饱学之士,可咱们江陵,也就只有些粗通文墨的而已。”
“你想办书院?”
司空八郎点头,道:“我的朋友个个都文采不凡,我已广邀他们过来,有几个已经答应了。”
“真的?”
柳福儿很是惊喜,道:“那你可有选好地方?”
她道:“城里或者城外,只要你说,我立马着人办。”
“不用那么麻烦,”司空八郎道:“只要一僻静清幽之地就可。”
柳福儿低头琢磨了下,道:“离城二十里有一处山林,修葺一下,应该就可以了。”
“不用修葺,”司空八郎道:“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不磨心志,练筋骨,如何增强意志,加深向学之心。”
“而且,自己动手做的屋舍,才会更加爱护。”
柳福儿呵呵。
当她不知道,他是怕没人给谢家盖房子,耽误十娘的婚期?
“那,你请来的先生几时来?”
“不急,”司空八郎道:“入冬前后回来两位,其余几位都要年后。”
柳福儿点头。
那样也好,还有时间做准备。
第二天,柳福儿把这事讲给谢大。
谢大十分赞同,只是对于柳福儿选定的地方不太满意。
离城二十里,一来不方便家在城里的学生,二来太荒僻了,安全上也不能保证。
他道:“早前书郎君躲着的那处地方就不错,修葺一下就可用。”
“且不一定只局限在六艺,杂学也不妨教一教。”
他道:“有教无类,才能广纳人才。”
柳福儿点头。
人无完人,往往这一方面缺陷的,再另一方面有其独有的能力。
只要有一双慧眼,便可以挖掘出人才。
谢大道:“那我这就吩咐人去办。”
柳福儿点头,道:“不用太麻烦,大兄说要借此磨练学生的意志。”
毕竟这会儿会泥瓦的都在忙。
想想如今手里的人,她道:“四叔他们怎么还没回来?”
他们走时就那么点粮,就算只喝粥,也该回来了。
她道:“可有给你来信?”
谢大轻咳一声,道:“来了。”
柳福儿道:“可有说几时回来?”
谢大挠挠鼻梁,道:“我要说了,你可别急。”
柳福儿点头。
谢大道:“他们现在在寻阳。”
“哪儿?”
“寻阳,”谢大道:“瘟疫那阵儿,段郡守做得有点不太地道,他们想去给他点教训,结果……”
他看了眼柳福儿,道:“没想到他们那么不抗打,一次强攻就拿下了。”
柳福儿扶额,胸脯剧烈起伏。
“你别恼,”谢大道:“他们就是怕你生气,这会儿都不敢回来。”
柳福儿无力摆手,道:“让四叔留守,你派几个妥帖的过去,安抚那边的民众,让二郎给我滚回来。”
他媳妇肚子眼见着都大了,他难道还能躲一辈子。
谢大呵笑,去传信。
没两天,王二带着一半的柳家军回来。
看到柳福儿,王二赶忙凑过来,道:“阿姐,我回来了。”
柳福儿嗯了声,道:“你过来。”
王二往前凑了半步,浑身紧绷的盯着柳福儿。
柳福儿衡量下距离,又招手。
王二小心的往前挪了挪,道:“阿姐,你有话就说,这屋里就咱两。”
柳福儿暗自咬牙。
死小子,太鬼了。
这么远,她怎呢可能够着。
她撑着桌子,缓缓起来。
王二谨慎的弓起腰。
柳福儿微笑道:“你这次出去,可是立了大功了。”
王二瞪大眼睛,见柳福儿半点怒意也没有,这才松了警惕,闹着后脑壳,嘿嘿的笑。
“是那姓段的太怂,才打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