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摇头,道:“从打崔尚书令故去之后,许多老臣都相继辞官,如今在朝的,要么才刚提拔上来,要么惯常沉默,从不发表意见的。”
    “唐皇如今可是说什么便是什么了。”
    柳福儿轻吐了口气,道:“那朱家父子呢?他们做了什么?”
    谢大一笑,道:“即将上任的河东节度使便是朱宕长子。”
    柳福儿眨巴几下眼睛,忽的笑了。
    朱家这算盘打得真是精啊。
    小儿子儿媳时常陪伴圣驾,他留在剑南将亲信安插如朝堂,一方面又派亲儿子去军事要地,理所当然的扩军。
    再过几年,时机成熟了,他完全可以李代桃僵啊。
    谢大显然也想到了,他道:“魏堰显然知道些内情,所以才一早知会我们。”
    柳福儿道:“便是知道了又能如何?”
    “咱们能改变唐皇的决定?”
    她轻笑一声,睫毛微垂,掩住眼底的神色。
    “还是做好自己眼前的事情吧。”
    谢大微笑,转移话题道:“江南今年风调雨顺,我的意见是跟吴家借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柳福儿点头,道:“这两天我也在想这事。只是咱们早前那两船货品的钱都还没还清,这时再提,是不是有些不好?”
    谢大笑了笑,道:“今年不止江南丰收,淮南亦然。有侯都尉在,吴节度使定会想明白其中利害。”
    柳福儿轻吐了口气,道:“那就试试吧,若吴节度使回了,也别不强求。”
    毕竟有借有还,才能再借不难。
    他们借了两大船,现在连个零头都没还上呢。
    谢大笑着称是,回去写信。
    柳福儿回到自己屋里,对着成堆的公文发了半会儿愣。
    虽然她说唐皇的事,河东的事,全都不管。
    可一旦真要有个好歹,以梁帅的脾气定然回去帮着扛。
    梁二是他儿子,自然也是责无旁贷。
    那她又岂能置身事外。
    只是这种事情,只靠想是没有用的。
    现在也只能以静制动,见招拆招,尽可量的挽救梁家被拖下水的程度。
    闷闷带了一天,柳福儿叮咛谢大尽早回去,便回了府邸。。。
    才一进门,就见老常一脸严肃的过来。
    柳福儿唬了一跳,问:“怎么了?”
    老常上前,道:“汪夫人来了。”
    柳福儿啊了声,眼睛一亮,道:“在哪儿呢?”
    “在后院跟孟夫人说话,小郎君也在。”
    柳福儿笑眯了眼,快步去跨院。
    还没进去,就听到里面一阵欢声笑语。
    候在门边的丫鬟见到柳福儿,急忙入内通报。
    没出两息,汪氏便抱着梁康与孟氏和司空十娘并肩立在门口。
    柳福儿快步走过去,道:“康儿,怎么能让婆婆抱?”
    梁康眨巴眨巴眼,作势要下来。
    汪氏一把抱紧了,嗔怪的道:“你说他作甚,是我抱他的,我的乖孙,我不能抱?”
    “能,自然能,”柳福儿见势不妙,立马放软了语气,道:“你看他瞧着不定点大,人可沉了,我这不是怕累着你嘛。”
    “累不着,”汪氏紧了紧手臂,抬脸宠溺的看梁康。
    “康儿就喜欢婆婆抱着,是不是?”
    梁康看看汪氏,又看看柳福儿,乌黑的眼睛咕噜噜转。
    考虑半晌,他还是点了点小脑袋。
    “婆婆也喜欢抱着你,”汪氏开心得不行,凑过去,狠狠亲他一口。
    柳福儿摇了摇头,问梁康,“有没有叫婆婆?”
    梁康点头,勉强算是标准的叫“婆婆。”
    汪氏赶忙答应,顺便再亲一口。
    孟氏见柳福儿无语的看着这对祖孙,笑着拉住她,道:“从打阿娘一进门,他们俩就这样。”
    司空十娘凑过来,道:“柳姐姐,我陪你进去。”
    讨好谄媚尽显。
    柳福儿笑睨她一眼,看向汪氏。
    显然汪氏此番前来,并非只为了梁康和孟氏。
    司空十娘轻扯她袖管,面上满满都是求恳。
    柳福儿心头一软,轻捏了下她脸颊。
    司空十娘微缩肩膀,待到柳福儿收手,她露出个开心的笑。
第三百七十二章 论隔辈亲() 
众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待到入夜,汪氏歇在司空十娘的小院当中。
    柳福儿带着儿子回到自己院落,陪着他玩了会儿。
    待到感觉他小肚皮没有那么鼓了,便带着他在自己那边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柳福儿去十娘小院陪汪氏吃早饭。
    孟氏和司空八郎一早便来了。
    几人吃了饭,汪氏将收拾出来的礼物送给柳福儿。
    柳福儿摸摸儿子鼓鼓的肚皮,请汪氏随自己在园里转转,顺带消食。
    也不知是不是早上吃得太饱,司空十娘反射弧迟缓的可怕,竟然还跟过来凑去。
    转过隐秋意的小花园,既然来到水榭边。
    柳福儿便请汪氏进去坐坐。
    汪氏远望了眼,见周围站了好些兵士,便道:“入秋了,水边有寒气,咱们去那边转转。”
    她指了边上的果林言道。
    柳福儿笑着点头,随她过去。
    赤槿一早带着人过去林中的亭子,将物什准备齐整。
    几人缓步行过去后,赤槿提着两个篮子过来,道:“夫人,娘子,咱们来得可是巧呢。昨儿还有些生的壶柑今早熟了,”她看向孟氏,“早前陈郎中有交代,说这个最适合夫人。”
    孟氏闻言,顿时意动。
    汪氏便拐了下女儿,道:“去帮你阿嫂挑几个甜的过来。”
    赤槿上前,将小篮子递上。。。
    司空十娘答应着接过来,正要迈步,孟氏笑道:“我陪你过去,顺带松泛松泛。”
    司空十娘呆了一瞬。
    见孟氏调笑看来,才恍然。
    她俏脸顿时一红,提步要跑。
    汪氏忙喊住她道:“扶着阿嫂,慢着些。”
    司空十娘又赶忙转身,拖着孟氏手臂,缓缓前行。
    待到两人走远,汪氏轻叹了声。
    柳福儿浅浅一笑。
    一旁,梁康抓挠着小短爪,朝桌上的葡萄跃跃欲试。
    柳福儿捏了一个,笑眯眯道:“想吃不?”
    梁康用力点头,含糊不清的说了声响。
    柳福儿把葡萄剥了皮,递到他嘴边。
    梁康张嘴来咬。
    柳福儿倏地一下缩回手,并把葡萄塞到嘴里,几下吃掉,道:“好甜。”
    梁康睁大了眼睛,瞪着母亲。
    柳福儿嘿嘿的笑,又捏一个道:“啊。”
    梁康闭着嘴,看看葡萄又看看她。
    柳福儿一脸诚恳,道:“这次是真的,阿娘就是帮你尝尝,不甜怎么能给乖宝吃?”
    梁康表情松动,张开了嘴。
    柳福儿递到他嘴边,汁水流过她指尖,碰到他软嫩的唇瓣。
    梁康微微低头,想要含住。
    不想柳福儿又一次收手。
    梁康也机灵,立刻探脖来够。
    柳福儿往左一闪,顺利躲过。
    梁康盯着嘴巴一股股动着的母亲,一瘪嘴,要哭。
    汪氏赶忙剥了个葡萄递过去,并顺便拍了把柳福儿,道:“别逗他。”
    汪氏略微用了些力,柳福儿疼得一咧嘴。
    梁康转着眼睛,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忽的转头,一头扎进汪氏怀里,示意还要。
    汪氏便把葡萄拖到跟前,一颗一颗的剥给他吃。
    待到吃了五六颗,汪氏停手。
    梁康还想再吃,下手揪着汪氏袖子,扯呀扯。
    汪氏心里一软,想要再喂。
    柳福儿忙按住道:“他才刚吃完饭,吃几个已经足够。”
    汪氏也知道这个理,便道:“你阿娘不许,要不咱们睡觉觉,起来了再吃。”
    梁康眨巴着眼考虑。
    柳福儿将葡萄盘子拖走,道:“不然你去寻婶婶和姑姑玩,等你回来再给你吃。”
    梁康了点头。
    跟睡觉相比,他更想玩。
    润娘便带着他往林中行去。
    柳福儿给汪氏倒了杯甜梨汁,道:“阿娘,可是想知道谢大的情况?”
    汪氏点头,道:“我和你阿耶都相信你和八郎的眼光,只是这毕竟是十娘一辈子的大事,不亲自过来见见,总不能安心。”
    柳福儿笑着点头。
    这本就是人之常情,若以后康儿长大,不见过女方本人,考验过人品,她也不会下定。
    “谢家如今就剩他们兄妹两人,妹子已经出嫁。”
    她道:“便是王二郎。”
    汪氏眉头微动。
    知晓王二郎与柳福儿的关系。
    “他之前定过亲事,只是家道败落,女方另许他人。”
    汪氏点头,道:“谢家早在前朝便是门阀大家,论传承,不让崔家多少。”
    她道:“他可有说谢家因何败落?”
    柳福儿摇头,道:“时下乃是大争之世,便是他的仇家厉害又怎样?”
    她微笑,眼神里带着些许的傲气,“打回去便是。”
    汪氏露出个舒心的笑。
    这话早在她来时,司空茂便说过。
    但没听到柳福儿肯定的回答,她总是不能安心。
    “那我这两天便准备一下?”
    汪氏笑眯眯点头。
    远处,司空十娘和孟氏带着摇摇摆摆的梁康回来。
    两人跟前的丫鬟皆提着满满的篮子。
    清甜的果香随着几人靠近,充盈着整个亭子。
    汪氏抽出帕子,怜爱的给女儿擦了额角的汗,道:“让你去摘果子,你却弄得这般狼狈,以后可怎么是好。”
    司空十娘转眼看柳福儿,见她朝自己微微的笑,心跳顿时加快,体温也开始升高。
    柳福儿笑着起身,带着困得迷瞪的儿子回去。
    回到小院,没等柳福儿来哄。
    才刚脱了衣裳的梁康便倒在床上,睡了过去。
    柳福儿解了儿子头上的发髻,歪靠在床头,手指轻柔的梳拢他细软的头发。
    没多会儿,她也有些困乏,便也跟着眯了觉。
    待到醒来,已是午时。
    懒散的从床上起来,柳福儿道:“晚些时候,你去趟后巷,就说咱们要出城上香,问谢小娘子去不去。”
    “若去,正好两家人一起。”
    赤槿笑着应是,来扶柳福儿。
    裙摆簌簌落地,没等起身,就觉袖口一紧。
    柳福儿扭脸,见梁康正揉着眼睛起来。
    两个小腿十分自然的盘坐着。
    柳福儿转过脸,问:“睡醒了?”
    梁康点头,拿下小手,打了个小呵欠,张着小胳膊喊娘娘。
    “来,阿娘抱,”柳福儿弯腰抱他。
    午睡过后,身体机能还没完全恢复,预计的力道并没有使出。
    柳福儿一个踉跄,就往前栽。
    危急关头,膝顶着床边,硬生生的将身体撑在梁康上头。
第三百七十三章 山郡守有事来求() 
“娘子,”赤槿急忙扶着她,并将她搀起。
    柳福儿呲着牙,小心的拿下儿子绕在自己脖颈上的小手,歪斜的坐下。
    赤槿手法利落的挽起里裤,见她两个膝盖有些乌青,其上还隐现一点红血丝。
    赤槿心疼的抽了口凉气,急忙去拿药膏。
    梁康小腿还盘着,见到这番变故,他弯下小身子,去看柳福儿的腿。
    但他人小,身子也短,根本就看不到。
    柳福儿便把腿举到他跟前,可怜兮兮的道:“阿娘好疼,你给阿娘呼呼。”
    梁康看看她,往前挪了点,撅起小嘴,凑到跟前呼呼吐气。
    微暖的呼吸拂过,竟奇异的将痛感带走。
    赤槿拿着药膏急匆过来。
    梁康小心翼翼的伸出小手,摸她腿边,黑黑的眼珠看着柳福儿。
    似乎是再问,还痛不痛。
    柳福儿的心又软又暖。
    “不疼了,康儿真是阿娘的好儿子,”她抱着梁康,磨蹭他松散开来的鬓角。
    梁康弯着眼睛,回抱着她,软软小小的身子紧紧依偎着。
    赤槿将药上好,小心的扇干些,才将她裤脚撑着拿下。
    柳福儿又要抱梁康起来。
    梁康却挣扎了下。
    柳福儿便随他的意思,松开手。
    梁康爬到床边,小脑袋探出来四下搜寻。
    当看到自己的鞋子,他啊的一声,伸手去指。
    赤槿立刻拿过来,给他套上道:“娘子,小郎君真是懂事。”
    柳福儿微微的笑,眼里一片波光。
    重槿端了些清爽的饭菜,一一摆上。
    柳福儿尝了两口,觉得不错,便道:“给各院都送去一些吧。”
    “都送去了,”重槿道:“别处都还好,就是管娘子那儿……”
    “她怎么了?”
    柳福儿抬眼。
    这些日子她东忙西忙,只知道管静有时回来小跨院寻康儿玩,但她回来时多数很晚,已经许久没见过管静了。
    赤槿看了眼重槿,接话道:“可能是夏天暑气还没全消,她最近食欲有些不好。”
    “这可不行,”柳福儿皱眉。
    她那个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哪儿能缺了营养。
    她道:“待会儿我过去看看。”
    她转脸,见梁康这会儿工夫就把蛋羹吃了小半。
    她笑着抽出巾帕,给他把脸上的渣滓擦掉,道:“你姐姐要是像你这么皮实就好了。”
    不管高兴不高兴,梁康的胃口从来棒棒的,绝对不带少吃一口。
    当然是在吃得顺口的前提下。
    梁康似懂非懂,转眼看柳福儿。
    柳福儿摇摇头,帮他把碗壁上的蛋羹刮下来。
    一顿饭后,柳福儿带着梁康去游廊消食。
    约莫管静差不都该起身了,她便带着梁康去管静所在的小院。
    青苗正在廊下做针线。
    见柳福儿过来,急忙上前。
    柳福儿止了她行礼,低声道:“娘子还没醒?”
    青苗点头,道:“娘子这些日子总是睡不大好,饭量也小了好些。”
    柳福儿微微挑眉,道:“这些日子,她可有出去过?”
    “就出去过一次,”见柳福儿点头,青苗忙补充道:“不过就一会儿,马上就回来了。”
    柳福儿笑了笑,没有言语。
    待进到屋里,管静已经起来。
    系好胸口的丝绦,她快步上前见礼。
    柳福儿笑着点头,余光从角落的绣鞋上扫过,道:“过两天要去城外上香,你若愿意动,就与我们一起去可好?”
    管静点头,眼睛看向柳福儿,似乎想要问什么,可待柳福儿看来,她又急忙忙躲开。
    柳福儿心知有异,但小女儿的心思有时候很难讲。
    她自己就是从哪个时候过来的,知晓里面的别扭。
    瞧着她气色不错,柳福儿便把梁康留下。
    梁康朝管静呲出才刚长出不久的小牙,一指床边的长榻。
    管静便顺他的意思,抱着他上去玩。
    柳福儿立在门边,听着里面传出欢快的笑声,微弯嘴角。
    出了小院,便看到孙礼急匆匆过来。
    见到柳福儿,他急忙上前道:“城主,复州山郡守过来了,长史请你过去。”
    柳福儿有些诧异,但看看自己身上的衣裳,便道:“你先去找常叔备车,我这就过去。”
    她赶紧抄近路奔回自己院子,换了身略微隆重的衣裙,才登车前往。
    府衙的正厅里,谢大温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