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妖孽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都市之妖孽人生-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进了房间,洗过澡,一夜的风情万种,长歌当哭,自是不需诉说。更不需要承诺,不需要理由,不需要负罪,同是天涯孤独客,今生何生?不要空自负了昭华。天明我们再说分手。

    自从踢走了不作为的付红鹰,黄健民终于还是实实在在地做了几件象样的实事。房产证的办理和基建余款的结算、污泥的处理、安装发电机解决缺电问题、中水回收与印染车间的运用、成立夜间巡逻队,安装路灯保障员工安全,可以说一系列务实工作的推出,让公司从上到下看到了一个新的荣华(中国)有限公司面貌,也让公司领导层有目共睹了一个年轻有为的黄健民。

    但是黄健民注定是个不安份的人,管家婆式的事务处理内务不是他的风格,他的目光是开始向外延伸,公司还有一百五十亩的土地还没有开发,开发区和区政府几乎每年都要催促建设,否则就要收回土地。但是荣华(中国)没有好的项目。如果真的按当时申请的建厂房那是不切实际的,一是不符合土地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建厂房已不符合市场需求。西州这几年房价飞涨,市中心的房价已达到了近五万无一个平方。高房价导致了高房租,很多打工者因买不起租不起,已经开始逃离西州。现在西州已经出现了高人工和用工荒,如此高的用工成本,再在西州增资办厂那无异于自杀。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工作用地转化为商业用地,但是因为区里面商业用地的指标非常紧张,不容易转。就算是可以转,但是工业用地转商业用地的差价也是相当惊人的。如果工业用地可以用来建商业地产,那么无疑可以将公司的利益就大化。单志雄一直在打这个如意算盘,这也是之前单志雄一直赞赏凌子恢的原因。

    当初凌子恢把大佛旧昌明厂搬迁后,先出资三千万将那块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接着政府又以各种补贴的形式将这三千万还给了昌明丝绸厂。所以他认为凌子恢是个能人。既然他凌子恢可以做到,为什么你焦文卫、潘牧洲做不到,做不到就是无能。

    但是单志雄搞不明白,大佛只是一个偏远县,而西州则是省会城市又号称人间天堂。可以这样说大佛县的土地多得没人建设,而西州的土地却是寸土寸金。可以说当初昌明丝织厂不出那三千万照样可以转化为商业用地,但是凌子恢为了给新任的县委书记送政绩诓了单志雄一把。而所谓的这三千万以补贴的形式还给了昌明丝织厂也是挂羊头卖狗肉,那些补贴本来就是中央为了扶持一些行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增长而划拔的。

    凌子恢在这一来一往的过程中,和当地官员蛇鼠一窝,既肥了官员又肥了自己。损害的只有国家和荣华股民的利益。

    当凌子恢在大佛县把荣华广场建成后又恰逢房价下跌,正好给了凌子恢一个理由,房子卖不动不是他无能,而是一时的行情不好,等到行情好了,一切都好了。房价起落在香港是很正常的,所以单志雄也认为以后凭华厦现在发展的势头,房价还是会涨回去,房事还会火爆,下一拔火爆时卖出去就行了。

    他永远不知道的是,在华厦的小县城,大部份人喜欢自建房,无论你房价如何涨跌,当地百姓对这种公寓的需求都不是很大,虽然后来有一些小青年结婚和小孩上学会在城里买一套房,但是如此多的土地和如此多的开发商,想卖出去也是个大难题,更何况凌子恢造得房子比当地老板建的房子贵得不知道有多少。

    单志雄这回是真得怕凌子恢再找理由建房子了,心想你不是爱建房子吗?我先以土地把你从大佛昌明丝绸厂引出来,再让单广智进驻大佛县,抄你后路。这样荣华集团最后一块失控的厂区就回来了。

    就在黄健民盯上这一百五十亩土地的时候,黄健民万万没想到是,围绕着这小小的一百五十亩土地,最后引发了一场恶战,最终导致了自己的黯然出局。

    现在黄健民还不知道单志雄后面的想法,因为单志雄就没有来得及布局。而黄健民又是务实而积极向上的人,他已经开始在周边乱转搞调研,这一百五十亩土地用来发展什么产业最有前途。要知道后来会因为这块土地的前途而丢掉自己的前途,打死他也不会没事找事,给自己挖个坑把自己给埋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争取把球踢回去() 
黄健民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年终总结总部的工作,因为他的出色表现,在行政例会上受到了各中心CEO的表扬。能者多劳不是?戴淑芬也不能让你闲着呀,你是服务部门,没事给我减减成本也是不错的。

    于是又给潘牧洲和黄健民提出减少宿舍费用和总部分摊费用的问题。这鸟女人总是说总部人太多,让她们感到有压力。后来潘牧洲就说这两年因为总部收入还行,并没有向盈利中心分摊费用。

    戴淑芬于是就揪着宿舍费用不放。黄健民也不想自己的老大在会上太难堪,于是就出来和稀泥,说成立了宿管中心,具体的步聚将在农历年后进行,并将上次行政经理讨论的结果在会上作了通报。

    几千人的宿舍也不是说动就能动的,戴淑芬也不死缠烂打,刷了一把存在感就行了。

    散会后他找来高培根和邹伟强,问他们宿管中心工作的开展情况。他们反映印染中心的员工宿舍从数据上看,完全可以合并到针织中心。而外租的服装中心员工,可以大部份可以搬到印染中心宿舍区,印染和服装混住的情况就可以更改为全部是服装中心的宿舍区。

    但是搬迁难度很大,因为夫妻房都是住了好多年的员工,他们也知道针织中心的新员工宿舍漏水厉害。另外服装中心内部自成体系,我们去安排他们的员工,他们理都不理。

    综合这些情况,黄健民想了想。一是必须抓紧修漏的房子。二宿舍搬迁是一个难度巨大的事,只有以拖待变,争取把这个难题套回服装中心头上去。

    想通了之后,黄健民决定先按方案的第一步走,按自己上次和求奋斗一起检查的情况赶快进行维修。于是赶忙叫求奋斗把报告给自己送过来,自己正好趁潘牧洲没有回香港,可以把维修方案再场给批了。

    当黄健民来到潘牧洲办公室时,发现杨水花正在和潘牧洲谈事情,黄健民正要退出,却被潘牧洲用手招回。原来年底来了,公司要准备送礼的购物卡,这种事情本来是行政中心的事情。但是杨水花一直有个特点,那就是从焦文卫开始她就夺了年同侠这部份权利,通常各部门拿了公司相关文件都交行政中心走流程,而她却都是捏在自己手上,找总经理相量安排事谊。时间久了,好多政府部门的联络都变成了她的私人关系,也成了她在公司生存的资本。

    杨水花看到潘牧洲叫住了黄健民,顿时脸红了一下,笑容有些尴尬,毕竟这是抢人生意的事。但是好在她脸皮厚实,难为情也只是一瞬间,立马就恢复了常态。

    要送哪些人,三人按级别和部门罗列,由杨水花热笔。好家伙差不多有三四十人,按级别分别有局长以上、副局长、科长、办事员对应的购物卡是四千、二千、一千、五百元。

    确定好名单以后,买卡的的事由杨水花去办理,一共十六万元,潘牧洲在用款申请单上签了字,杨水花便起身朝潘牧洲和黄健民招呼了一声,让他们谈事情。

    待杨水花离开了,黄健民便向潘牧洲汇报起关于宿舍管理中心的事情来。听了黄健民的汇报,潘牧洲心里很是为难。说实在的如果退订现在服装中心租的房子,也还要租一栋更小的房子给主管经理们住,还另外要安排厂车接送,所以算下来也就最多节省一百来万。一百来万对这么大的公司简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再加上现在租的宿舍,就在园区隔壁,抬脚就到了,有生产上的问题主管经理们也好就近解决。另外现在的产业园是在原歌扬印染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旧的宿舍本来就属歌扬厂即现在的印染中心,所以他们不用付房租。如果宿舍全部收回总部,那么意味着印染中心就会同服装中心一样有宿舍费用负担了。这对盈利的服装中心无所谓,但是对一直亏损的印染中心却是大事。而印染中心现在是单广誉这个二公子执掌,这不是明显地要得罪他吗?

    所有这些都无法对黄健民明言,同时也理解黄健民这么努力地工作也是为自己排忧解难。因为戴淑芬对这事追得太紧,没有一点回应的话,到时她又要给自己上眼药。如何掌握火候进退有序,这是很难把握的。黄健民一时看不到全局,那是因为地位不够,所以格局也不够。如何让黄健民理解到这一点,这让潘牧洲煞费苦心。

    他决定先凉一凉这事,“这个事情你先按自己思路先忙着,补漏的问题我现在签给你,后面的动作讨论时我也来参加。晚上你和我去吃饭吧?有人请吃大餐。”他突然临时决定带上黄健民去吃晚饭,看一看晚上的饭局黄健民能不能悟到什么?如果黄健民足够聪明,这件事就好办的。

    厂区隔壁的生态环境非常不错,有很多的水塘,水塘周围种满了树,掩映之间有一栋象白宫一样的酒店,这个酒店走的是农业生态路线,格局和档次都挺高档的。一般这种酒店,如里没有熟人带是很难找到的,他们的生意纯粹是靠口耳传播,朋友带朋友,能来这里吃饭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下了班黄健民跟随着潘牧洲来到了这家名为农夫乐园的酒店,潘牧洲在前黄健民拎着两瓶名贵的法国红酒紧随其后。大堂一个中年美妇上来迎接,她亲热地朝潘牧洲打着招呼,看来两人早已熟识。美妇礼貌地朝黄健民点头而笑,潘牧洲顺便给他们作了介绍,原来美妇人叫毛惜春是这家酒店的总经理。

    在毛惜春的引领下来到了108包厢。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老年汉子立马站了起来,说他是老年汉子是因为他应该有六十多岁,但身强体壮,气概豪迈,“潘总好,失迎失迎。”汉子抱拳作礼。

    “韩老板好,多日不见,我带了两瓶法国红酒给你品尝一下。”潘牧洲春风满面地从黄健民手上接过红酒递给韩老板。

    “这位是?”韩老板眼睛烔烔有神,见潘牧洲带着一个不俗的跟班,也有意认识一下。

    “这位是我的助理黄健民,平时我不在这边,由他帮我打理荣华(中国)总部事务。”考虑到黄健民有可能以后要接触韩老板,潘牧洲也稍作介绍。

    “原来是小黄总,敝人韩国栋以后没事常到我公司坐坐。”韩国栋热情地介绍着自己,并没有因为黄健民的地位低微而存看不起的心态。

    听到韩国栋三个字,黄健民可谓是如雷贯耳,忙躬身双手握住他过来的手。“认识韩总不胜荣幸,请韩总多多关照。”

    分宾主坐定,自然韩国栋坐了主位,潘牧洲坐了主客位,另外还有两家企业的老板依次和他们公司的高层领导,黄健民和美妇总经理地位最低自然坐在了未位。

    黄健民以一种近乎崇拜的眼神看着韩国栋,服装中心租的宿舍就是他公司的,他名下有很多的公司,比如童车、良种场、印染机械、最大头的是远洋货轮,他是军人出身,创业时曾经非常艰苦。之所以有如今的发达,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个生死之交,现在的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据说很多官员想见他一面都难,而他出席的一些酒宴就是当地的主管也要尊他上座。

    这一点黄健民是深有体会的,管他们片区的那个副所长就曾经问过黄健民韩国栋是什么来头,有一次去查他们酒店,被他们所长骂了个狗血淋头。也是这副所长上次帮过黄健民,黄健民就把从白荷花那里听到的故事告诉了那副所长,把那副所长吓了个半死。虽然一个副所长没什么了不起,但是一个年青人要想起来,那总得一步一步来,如果因为自己的莽撞,来个出身未捷身先死,就太划不来了。从那以后那个副所长知道天外有天,哪一尊大神都不是他这小虾米能惹得起的。

    酒过三巡,这场子就有点热闹起来了。大家相互敬起酒来,正吃得开心,韩国栋说你们先喝一杯,我去接我太太来给你们敬一杯酒。趁这个机会潘牧洲又和两个企业家喝了两杯,黄健民也敬了韩老板手下的人一人一杯。一圈喝下来就有些晕晕乎乎的。

    这时门推开了,韩国栋牵着太太的手走了进来,这老太太看上去最少比韩国栋大了十多岁。韩国栋热情地向太太介绍着来宾,老太太端着酒杯一一向在座的客人敬酒,说着恭喜发财的好话,一看就知是有德行的人。敬完酒韩国栋又让太太坐下,手里拿着碗给太太倒了一碗汤,开着玩笑说:“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喜新厌旧,而我是喜新不厌旧。”引来哄堂大笑。她太太用方言笑着回了她一句,虽然黄健民听不懂,但黄健民感觉得到,言语里满满都是爱。

    潘牧洲拿着酒杯,敬了他们夫妻一杯,“你们夫妻举案齐眉,好福气,是我们的楷模。”确实是这样,他们老夫妻的这份尊重与恩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恭喜韩老板今年又收购了一间大公司。”坐在潘牧洲下手的一个企业家端起酒杯为韩国栋道贺。

    “哈哈,谢谢,我也是没有办法政府找到我,我不能不救我们当地企业啊,再说那老板原来也是我朋友,求到门下没办法呀。”韩国栋一副志得意满的神情。

    这个事黄健民也听说了民间板本,就厂边上最大的良种种猪场价值近两亿,让那老板在澳门几天就输了个干干净净。最后不得不以极低的价钱转让给韩国栋,现在连生活费都没有,可以说奋斗一辈子,一夜回到解放前。

    酒醉饭饱人尽欢,在热烈的气氛中散席了,韩国栋一一握手送别,轮到黄健民时,黄健民发现握着的手上多了一张卡,“新年了,图个喜庆,你们厂的那个戴淑芬曾经让下面的人来说,只租我们一半的场地,都在围墙里面,你们有近两千员工在里面,剩下的我能租给谁?你给她带句话,要么全租,要么退租。我们还是朋友。”

    “谢谢韩老板,你可不能赶我们走啊,要不我上哪去找那么多宿舍。”黄健民接过卡,笑嘻嘻地应答道。

    韩国栋笑哈哈地对着潘牧洲说,“小黄不错,年轻有为!”

    潘牧洲会意地笑笑,“新年快乐,年后见。”

    上了车,黄健民对潘牧洲说我会把卡交行政中心登记。潘牧洲无所谓地点了一下头。

    黄健民又谈到宿舍的事,他认为韩老板说得确实是在理,他租给我们的宿舍区总共有五栋,我们虽然只能用到一半,但是那里有近两千人,在一个围墙里面。剩下的他是无法租出去的。如果我们公司自有宿舍再挤一挤可以安排一千多人,但是一些经理和主管就要到远处去找宿舍,还要安排厂车接送。最后可能也就省个百把万。如此兴师动众,有点瞎折腾的味道了。

    “那个如何处理,戴淑芬的究追不舍?”潘牧洲问道。

    “这个工作必须做,不然她会告到老板那去。修补好宿舍后,安排一千多人的工作交由他们自己去做,这个工作他们做好了,我就可以安排好下一步工作。那么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难事了。”

    “嗯,你看着办。”潘牧洲对于黄健民巧妙地把球踢回戴淑芬脚下十分地赞赏。因为他知道搬迁这一千多名员工本身就是非常艰难的事。他内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