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大宋-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多说什么。”

    “现在什么时候了?”

    “申时六刻。”

    张林点点头,道:“去,叫店伙计端来热汤洗面。让石秀他们检查下礼物和车架,收拾得利落些跟我出门。”

    “是。”冯海立刻去准备。

    张林在房间中洗漱一番,打扮的清清爽爽,精神焕发。把几件“西域珍宝”和张大户赠送的金银珠玉检查一番,就让人搬上车,叫石秀贴身跟着自己。

    刚过酉时就出门,到了知府府上不过小半个时辰,天色才略微昏暗,刚好卡在大门大户快要吃晚饭的时间点上登门拜访。

    递交拜帖和回札,随后就有小厮引他进门,一行人解下刀具武器,拴好马匹车架,从侧门而入。石秀跟着张林身后,怀抱着一堆书画和香檀木匣。

    二人进宅后,过了一条二三十米的青石板院道,才到正厅。

    等了少许功夫,一个云鬓飞花,金玉满身的二十五六岁窈窕美女走后厅偏道里走出来,身后跟着娇小白皙的白玉莲。

    张林知道那女人应该就是自己的便宜堂姐,未及临身,便作礼拜道:“小弟张临,见过堂姐。七姐,大伯和伯母很是挂念你呢。”

    张巧云伸手隔空扶了一下,笑嘻嘻地轻灵嗓音道:“爹爹信里说的不差,堂弟果然一表人才。早年听爹爹说过有个伯伯在南方行商,只是不知去向,如今可算有了音信。唉,姐姐也听说了你的事,倒是让二弟你好生受苦了。”

    按规矩,双方应该一个称呼堂姐,一个称呼堂弟的。如今张林改口叫她七姐,以示亲近,对方也心思活转地改口直呼二弟。这个便宜堂姐能受宠于梁中书,果然行为处事上有两把刷子。

    张林笑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嘛。小弟受些苦也值得,如今总算干出了些事业。七姐在府上过的好不好?”

    张巧云嬉笑着白他一眼,嗔道:“滑头,明知故问不是!走吧,他在内厅等你呢,待会记得规矩点,别乱说话。要叫相公,别叫他知府什么的。”

    “是,是,小弟谨记,绝不给七姐丢脸。”

    张林屁颠颠地跟在身后,以一个男性的角度对这位便宜堂姐做出中肯评价:容貌比潘金莲稍差,比白玉莲强些,皮肤保养的很好,白皙粉嫩。身段和潘金莲差不多,一米六五上下,缠了小脚。至于内在条件,气质上是大家闺秀不说,性格上也很活泼,待人接物的能力目前来看很是优秀。

    这样的女人,在这个时代里的确是有资格享受荣华富贵的。

第103章 拜府() 
这番梁中书没有在正厅召见他,而是把地点放在内厅,让得张林有些惊讶。不知道是那份礼单的原因,还是堂姐的耳边风起了作用。

    宅府很大,从正厅穿过偏道,出了一个院又进一个院,再转几条走廊才是来到一个典雅风格的院居。

    到了内厅,一个四十大几岁,脸色有些蜡黄的枯瘦中年男子一身丝绸便装地坐在正首座位上,旁边是位二十八九岁紫红衣袍的美貌少妇,脸色平和中带着些严肃端庄。

    张巧云进门后躬身盈盈一拜:“老爷,夫人。”

    张林可不是文人出身,只得憋屈地赶忙跪拜道:“小人张临,拜见相公,夫人!”

    梁中书原名梁世杰,做过中书舍人,下放到大名府升为正儿八经的正三品大官。按理轮不上相公的称呼资格,不过若有人这般叫,那自然是令他开心的。

    就好像后世,你到小菜贩子摊上买菜,喊别人老板一样,这是非常尊敬和抬举的客气话意思。

    果然,那梁中书果然露出会心笑容,咳嗽两声,沙哑嗓音道:“坐吧,既是云娘的堂弟,那我也算得是你的堂姐夫。叫相公就太见外了,以后私下没人,喊姐夫便是了。”

    这么会来事儿的?

    张林喜出望外,露出激动神色,再拜道:“小弟见过姐夫和嫂嫂”他心道尼玛,又凭白落得了便宜嫂嫂。

    “坐吧,喝茶。”

    “是。”

    所谓打铁要趁热,送礼要名正言顺。

    他落座后,笑呵呵地恭声道:“小弟没什么本事,只会做些买卖活计,要来看望姐夫和嫂嫂、堂姐,自然不敢空手。不过姐夫肯定不稀罕金银财宝那些俗物,小弟这里有几件薄礼奉上,聊表心意。”

    梁中书假意责怪道:“来就来了,还带什么礼物,二郎太见外了啊。”

    “是是,小弟愚钝,以后多请姐夫指点。”张林朝门外望了一眼,石秀立刻坑着脑袋进门,将一堆礼物摆放在桌案上。

    张林一件件地拿起,双手奉上,顺带介绍:“知道姐夫喜欢字画,小弟特意收集了几幅。这两件是蔡相公的字帖,这件是唐僖宗光启年间的大画家,徐熙的玊堂富贵图,烦请姐夫和嫂嫂鉴赏一二。”

    梁中书不拿蔡太师的字帖,却首先把手伸向徐熙的画卷,缓缓展开后点评,满口称赞之声,妙好不绝。

    旁边的美少妇却皱着眉头,将蔡太师的字帖拿起来展开观阅,曼妙仙音地轻语道:“嗯,确实是我爹爹的真迹。”

    说着,她抬眼憋向这一进门就讨好示怪的滑头男人,心里厌恶感稍稍减弱,道:“你有心了。”

    张林等他们二人赏阅玩字画,再把木匣呈上:“小弟走商期间,曾搭救过比大食国偏远的一个西域国商人性命,这是他赠送的珍宝,俱是皇室用品。”

    “这件是男子用的太阳镜,炎炎夏日里可以遮光护目,颇为稀奇。当然,女人也可以戴的。这三窜手链是一种不知名的宝石由匠人大家打磨出的,巧夺天工,质地非是玛瑙,小弟也认不出是什么。这些珍品放在小弟手里是糟蹋,送给姐夫和嫂嫂才是正配。”

    “黑色适合姐夫,姿色适合嫂嫂,红色适合小弟的堂姐。这太阳镜和手链的宝石俱是同一材质,小弟不敢说世上独一无二,但敢夸下海口,在咱们宋国内绝对是找不出来的。”

    梁中书试戴上太阳镜,叫人拿来一面铜镜自照欣赏,赞不绝口:“妙,妙,妙!枉我赏玩过世间百般珍奇,珠玉之物不知其数,却从未见过如此透光明镜似的宝贝。这手链也是,光泽流转,找不出一丝磨痕,晶莹剔透,实属不出世的奇珍异宝啊。”

    张巧云爱不释手地把玩着红色手链,戴在白皙的手腕上不舍得摘下来,对着灯火观赏着手链圆珠上闪烁的夺目光华。

    俩人称赞着,却听旁边美少妇淡淡地道:“我不喜欢紫色的,还是红色的好。”

    梁中书满脸欢喜之色渐渐消退,蹙眉不悦地道:“你既喜欢红色,为何还穿一身紫?”

    美少妇轻哼一声,没有与他搭话,而是目光扫了一眼张巧云手腕上的红色仿玛瑙玻璃手链。

    张巧云只好委屈地摘下手链,双手递过去,无奈道:“姐姐既然喜欢红色,妹妹与你换过来便是,紫色也很好看呢。”

    二女将手链对换后,美少妇才起身盈盈施礼:“奴家身体有些不适,就不打扰老爷待客了,先行告退。”

    梁中书瞪着眼望她,少许收回目光,沉着脸点了下头示意听到了。美少妇这才施施然地转去后堂。

    张林以ob角度观看了这一幕的妻妾老爷表演,暗道这三位之间似乎不怎么和睦啊,应该是夫妇不和,妻妾争宠的缘故。

    想不到,堂堂当朝元老蔡太师的女儿会在梁中书这里受到冷待遇,也不晓得老头知不知道这一切。

    从张林的利益角度出发,自然是眼下自家堂姐受宠的局面对他更为有利。

    这个蔡太师的小女儿蔡媛的宫斗技术实在是差劲,当着张林这个外人的面就为难滕妾,这不是在梁中书脸上打巴掌么。张巧云的一招以退为进,更是让她这位正妻被梁中书所不喜。

    愚蠢啊,简直没脑子,蔡太师怎么家教的!

    张林颇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心道难怪堂姐能在梁府里混得开。摊上这么个傻正妻,稍微有点脑子的妾氏,只要胆子大一些就能盖住她正室风头了。

    晚间依旧是在内厅里吃饭,正妻不在,张巧云这个滕妾作陪,张林在饭桌上大肆聊自己的“渊博海外见闻”,把梁中书聊的入迷,拉他谈到八九点钟才放他回去。

    这番大功告成,某人回去路上自然是心情不错,在车厢的被褥上就把白玉莲拥在怀里上下其手地奖励。

    白玉莲小嘴咬住手肚子,努力压抑着被男人摸索揉捏产生的生理。快感,满脸酥红,不敢发出声音让车外的随从粗汉们听见。

第104章 石秀呕血() 
她越是如此,张林越是存心逗弄,直到她被撩得眼波水光嶙峋地露出哀求之色,才是放过。

    他收回大嘴,让女人的香舌得以逃脱,微微吁气问道:“你白天里跟我堂姐怎么说的?”

    白玉莲小声娇媚道:“奴奴就说二爷想拜见梁相公的话,小姐看了老太爷的家书后答就应了,然后写了回札让我交给冯海。”

    “就这么简单?”

    “嗯,奴奴不敢欺瞒二爷。”

    白玉莲呀地一声大叫,慌忙闭上嘴,满脸羞色地躲藏起来。

    石秀在外叫道:“二爷,甚事?”

    “哦,没事没事,车上有个小虫子吓到她了。到哪里了?”

    “快到客栈了。”

    石秀心里嘀咕道,车里这么昏暗,又没点灯,再说这都深秋了,哪里来的虫子。

    回到客栈,各自回房安歇。

    一回生二回熟,张林找到了她的弱点,自然是越战越勇,加上今晚兴致高昂,闺房乐趣格外持久。

    白玉莲连着三五次在云霄极乐中沉浮,最后泣声哀求道:“二爷,奴奴不行了,疼呢。”

    温言道:“好,那咱们睡吧。”

    白玉莲如释重负地长吁口气,偎依在男人怀里呼吸渐渐平复,过来会儿,她仰起小脸顶着男人下巴,颤颤声地问道:“二爷还难受么?”

    “别管它,过会就自动消停了。”

    “嗯。”白玉莲应了一声,沉默少许,忽然光着身子起来下床,自己喝了几口水,又端给男人喝几口,然后吹熄掉滋滋燃烧的火烛。

    房间陷入昏暗中,张林感觉到女人的身体在床尾跨过之时,忽然停了下来伏在脚端。

    然后一条温热的香舌从脚背一直往上游走,最后停留在了腰腹下部,贴着脸颊厮磨一阵,随后某处陷入温柔乡中。

    白玉莲这般尽心服侍,无非只想要个名分而已,名分对于她这样出身的女人而言,比命还要重要。

    张林来到北宋时,一开始是以为小妾可以不论数量喜欢就纳的,随后考虑到自身精力问题,把数量限制在十个以内。后来又了解到这时代光棍不少,朝廷是不推崇一夫多妾制的,只不过没有明令禁止罢了。

    但皇帝曾开口提到过这事,即便暂时没有写进律法里,但总归是金口玉言。各地官员不论大小,都有所收敛。

    “纳妾蓄妓”虽然依旧盛行,但毕竟会受到士大夫的指责,名声对位高权重的人尤其更为要紧。

    所谓树大招风,张林毕竟还没到落草为寇无法无天、造反做主的时候,他还要在朝廷体制中混,自然不想做出头鸟。

    所以,他给白玉莲开出了“怀孕就纳妾,不孕就当姬”的条件,也不算委屈了对方。就算她最后不能怀孕,这一辈子荣华富贵锦衣玉食是没跑的。如果她有外嫁的心思,张林也不会强留。

    张林让女人趴在胸膛上休息,没有结束连体状态,怜爱地抚摸着她的如瀑秀发,嘴里哼着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似在安慰哄人。

    白玉莲伏在男人肩头,搂着脖颈,也跟着轻哼起来,疲倦的身体重新注入了欢愉快乐。

    隔开一间房里的石秀却是在柔软的被褥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一闭上眼睛,那个女人腼腆乖巧的脸孔便映入眼帘,叫他既内疚又煎熬。

    他在大胆地思索,如果他把心里话对那人说出口,那人会如何对他?那人把他当兄弟般厚待,他却对人家的通房丫鬟心存贪恋,简直愧对恩情。

    心里另一个声音告诉他:他那人是不缺漂亮女人的,只是一个通房丫鬟而已。这年头,苏东坡那样的大名人大文士都可以把小妾送人,一个丫鬟算得了什么。

    但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就被他狠狠地压下去,拳头紧握到发白,咬牙切齿地怒骂自己的贪心。那人给他介绍过许多良家女子,为何自己不曾心动,却偏偏要选择一个丫鬟。

    这般折磨让石秀失眠,好几天没怎么睡好了,只敢空闲时偷偷地打个盹儿,办事都经常走神失魂。

    他在心里暗暗发狠道:这番回到莘县,就跟那人说,把莘县城里常家布铺的常小娘子娶了算了,免得自己整日胡思乱想。

    石秀越是拼命的给自己想办法,脑海里那张女子的面容越是清晰浮现,让他几欲怒吼出声,如此迷迷糊糊地睡过去。

    第二天睡到很晚,也没人来叫醒。

    石秀额头发烫,浑身酸软地起床,铜镜里的男人脸孔异常憔悴又狰狞,双眼里布满血丝,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哪里还有半分英武好汉的气质。

    他就着冷水胡乱洗漱一番,出门的时候,正好碰到走廊里的二爷。

    张林已是吃过早饭,特意来找这些天频繁赖床不对劲的石秀,看到对方的鬼模样后大吃一惊:“三郎你这是怎么了?”

    “啊?小人,小人没事,只是没休息好罢了。”石秀心情起伏,努力地压抑着心中想说的话。

    “不对,你都这鬼样子还说没事,玉莲,玉莲?”

    白玉莲慌忙从门里出来,应道:“二爷,奴家在呢。”

    张林扶住石秀摇摇欲倒的身体,喝道:“快去欧家铺子里叫车,去请大夫来,要找城里最好的大夫!”

    “哦哦。”

    石秀把二人的话听在耳里,犹如洪钟大吕在心头撞击,贪欲和愧疚一时混乱交错地在胸膛里闹起来,再也抑制不住那股憋闷的暖流,一口热血成雾状喷泄而出。

    昏倒之时,耳边只听到张林大声的呼喊和急切地问话,踏踏踏、砰砰砰声接踵而来,直至视线渐渐模糊。

    

第105章 第110 赠送丫鬟?() 
“把好脉没有,他这是什么病?”

    “老爷稍安勿躁,他这是心火太盛,积郁攻心罢了,只要好生调养,数日就能下床恢复。”

    “你特么说明白点!”

    “是是,老爷莫急。简单说,他就是郁气闷在心头,阻塞了气血运行,这一口血喷出来反而对身体好。若不吐血,积蓄过久,反而要坏了性命。”

    “什么郁气?”

    “这这小人哪里知道啊!无非是财色权势或怨恨仇恶罢了,世间种种郁气都在其中。老爷放心,小人医治过很多这种病人,几服药喝下去,保管见效。”

    “行行行,快抓药来熬!钱不是问题!”

    石秀想说话,却怎也张不开嘴,迷迷糊糊中,直到有人用木条敲开他的嘴巴,随即一股暖流顺喉而下。

    他知道暖流就是药汤,药汤如涓涓溪水,所过之处通畅无阻,滋润内俯,产生一种奇妙的清凉感,让他胸膛渐渐通透舒坦开来。

    “二,二爷。”石秀睁开眼,看到眼前扶着自己灌药汤的人居然是张林,心中愧疚更深。

    张林怒骂道:“你这厮身体不舒服怎么不早说,到底把什么郁气闷在心里呢?你告诉我,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杀人放火我也帮你了结心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