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芝龙轻轻点头,不置可否。他又将目光投向了一直笑而不语的钱谦益,笑道:“阁佬,千岁爷手头掌握多少土地和佃户了?”

    “土地有五千余万亩了。。。。。。”钱谦益苦笑道,“其中三千五百多万亩是从金陵勋贵、勋臣那里抄没来的。余下的则来自四个两淮盐总和淮安、扬州、凤阳、应天、镇江、滁州、和州、太平等州府的军屯官田整理。

    另外,这五千余万亩中的八百多万亩又分配给了克难新军的将士和南下的克难功臣。余下的四千二百多万亩,则由大元帅府军屯卫掌握。这段时间正在进行整理,要用六个月时间厘清佃租关系,还在拟定通行版的佃租合同。。。。。。还将和所有实际租种土地的佃户,签署佃租合同,并且要求佃户按时纳租,否则就将中止合同,实行驱佃!”

    “要收多少租子?”郑芝龙问。

    钱谦益道:“上田收七斗米,中田收五斗米,下田收三斗米。。。。。。平均一下,大约就是五斗米。

    如果四千二百多万亩都能照着这个标准收取,那么总共就能收到2100多万石白米。其中的一成用于各级军屯卫、军屯所的开销,一成用于运输费,其余都上缴大元帅府。。。。。。差不多就是1600多万石吧。”

    “不多啊!”郑芝龙笑道,“东南的土地都是一年两季,抹平丰年荒年上田下田,再扣了种粮,所得的均数怎么都有一石半百米吧?再少那就是偷懒了。。。。。。一石半交五斗,还余下一石米。要租我家的田,交那么点租子可不行!”

    “是不多!”钱谦益道,“他们原来要交的租子,每亩不会少于一石,可是朝廷却得不到几斤米。”

    东南的田,只要不是梯田、坡田,一亩产米两石的均数都有。如果租地主家的田,一石米的租子绝对是不会少的。军屯田只收五斗,那绝对是个优惠价。

    而且东南的田并不都种稻米,还有相当数量是种棉花、种桑树、种茶叶、种油菜的、种蔬菜、种果子的。种经济作物可比种稻米赚得多!

    现在军屯卫不管佃户种什么,一律都是三到七斗米的租子。而且没有额外的摊派、赋税、徭役、加征。

    对于真正租田耕种的民户、军户(现在也免除军籍)而言,这样的租子绝对可以喊皇恩浩荡了。

    可问题是东南这边还有许多士大夫“租”了军田和官田,然后一粒米都不交上去的。。。。。。所谓的“侵占”,其实就是以租种的名义进行的。

    要不然怎么占?直接把军田、官田划到私人名下做出地契?那是不行的,鱼鳞账册上怎么做?

    所以朱慈烺一旦将军屯官田的整顿推广到南直隶、江西、浙江、福建等东南省份。那么东南士大夫可就要损失惨重了!

    另外,朱慈烺设立的军屯所直接和佃户签订佃租合同的做法,也让东南的有识之士看到了不好的苗头。

    光是这4200多万亩土地上的佃户就不下200万户了。。。。。。佃租合同一签,这200万户就置于军屯所的庇护之下了。

    虽然他们不是军籍,但是通过军屯所,朱慈烺还是可以直接从他们中间征募兵丁!而军屯所的权威,也可以让他们免于被其他士绅和官吏剥削。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200万户就是依附朱慈烺的佃户了。。。。。。如果将来朱慈烺将整个东南所有的军屯、官田都纳入军屯卫,那么他控制的土地很有可能会超过8000万亩,佃户将会达到400万户,每年收取的地租将会达到3200万石!

    而朱慈烺多了3200万石,东南的士大夫和勋贵的口袋里每年就会少掉至少4000万石。。。。。。4000万石加上400万户,东南属谁,不是明摆着吗?

    郑芝龙吐了口气,笑着对郑森道:“明儿就带茶姑去参见吧。。。。。。也让千岁爷看看你妹子。”

    郑森道:“大人,那100万亩的奁田给不给?”

    “给!”

第316章 郑皇亲,咱们商量一下商税吧(5600票加更)() 
金陵城,西圃。

    今儿午朝结束后,朱慈烺没有回永春阁去看奏章。而是带着自己仨媳妇,大肚子的傻白甜吴三妹,和吴三妹“姐妹情深”的小狐狸精费珍娥,越长越清高的大姐姐宁香玉,一块儿去了崇祯皇帝居住的西圃。不是为了请安(朱慈烺每天午朝之前会去西圃给崇祯、周后请个安),而是为了和崇祯、周后一块儿见新媳妇,也就是郑茶姑。

    看郑芝龙的长相,郑茶姑很有可能是个又粗又黑的大丫头。。。。。。不过丑媳妇也得见公婆啊!况且人家是贴了100万亩的嫁妆田才入宫的!

    花了这样的代价,别说长得黑一点,就是头母猪,朱慈烺也得牺牲自己的色相啊!

    朱慈烺相亲的场所,很正式的摆在了西圃的大堂,现在称为勤政殿的地方——这个勤政殿的名称是崇祯给起的,虽然他现在根本没政可以勤,但是心中总还存了一点为国家再奋斗个几十年的想法。

    在等候郑芝龙的时候,崇祯还有意无意的问起了政事儿。

    “春哥儿,这段时间可有百姓抱怨朝廷的税赋太重了?”

    朱慈烺笑了笑:“父皇糊涂了,朝廷已经免了东南积欠,又免赋五年。。。。。。东南百姓都在欢呼皇恩浩荡,怎么会说税赋太重了?”

    “并没有都免啊,”崇祯问,“军屯、官田就不在豁免之列吧?”

    朱慈烺笑着:“军屯、官田本就不收税,收得是租!田是朝廷的,租种的农户难道不应该交租子?免赋是一回事儿,免租可就另一回事儿了。。。。。。那些在父皇耳边嚼舌头的,自家也不会给佃户免租吧?”

    在崇祯耳边嚼舌头的,当然就是朱慈烺的外公周奎了。周奎是苏州人,在苏州府有田30万亩!是南来的权贵中少数在东南拥有巨才者之一。

    不过这些土地的来路都有问题!只有少数是崇祯皇帝赐给的,而绝大部分都是官田、隐田和诡寄存在他名下的田产。

    现在因为免赋五年,周奎名下的寄进田产都收不着租。而被他侵占的官田,也面临被军屯卫收回!甚至连隐田都搞不好会被查出来。。。。。。

    周国丈藏在北京的银子被朱慈烺分发一空,而在江南的这30万亩土地,也面临被朱慈烺用各种方法剥夺,他老人家能不着急上火吗?

    可除了在早就失去权力的女婿跟前嚼舌头,这位国丈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被朱慈烺怼了一下的崇祯皇帝并不生气,他都已经给怼习惯了。。。。。。于是笑着继续打听道:“东南的军屯、官田有许多吧?”

    朱慈烺道:“是有许多!现在只是清了一部分,如果全部清理出来,少说也有七八千万亩!如果再算上隐田,上亿亩说不定都有了!”

    “上亿亩都要收归军屯卫?”崇祯问。

    “那是自然的!”朱慈烺道,“现在民田免赋五年,官田、军田再不好好清理,朝廷如何维持?”

    “那。。。。。。商税呢?”崇祯又问。

    “商税?”朱慈烺笑着,“呵呵。。。。。。”

    没有了?崇祯看着儿子,心说:你的心思朕还不知道?先整盐商,后整勋贵,再查官田、军屯、隐田,最后肯定轮到商税啊!老祖宗给大明士大夫的那点好处,一样样都得叫你给收回来。

    你呀,真的是不知道那些人的厉害!你那个二弟,当初就是因为朕想要抄没武清侯家的产业,结果不明不白死了。。。。。。你这个太子现在干的事情,可比朕当年厉害多了!就不怕让人害死了?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到现在为止,都没人谋害你?难道那些人还在暗中谋划,想要来一场夺门之变?

    “春哥儿,”周皇后这个时候蹙着眉头说话了,“得饶人处且饶人。。。。。。东南毕竟是人家的地盘,也不能把那些地头蛇得罪得太狠。”

    朱慈烺笑着:“母后,东南最大的地头蛇不就是福建郑家吗?郑芝龙今天可要给孩儿送闺女,而且还有100万亩的奁田!光是这100亩的租子,一年就有三五十万石了,如果用来养兵,至少可以养两个师!”

    崇祯心想:郑芝龙的女儿一定丑得不行,所以才贴那么多嫁妆送给你这个逆子!

    朱慈烺正说话的时候,司礼监掌印太监黄大宝快步走来了:“皇爷、娘娘、小爷,福建总兵郑芝龙到了。”

    朱慈烺笑着,“大宝,以后要叫‘郑皇亲’了。”

    “奴婢知道。”

    朱慈烺挥挥手:“去请他进来吧。”

    “喏。”

    黄大宝转身离去,不一会儿就领着三个人走进了勤政殿。先一个走进来的是个黑漆漆的大汉,正是郑芝龙。跟在郑芝龙身后的则是个皮肤白皙,中等身材,略有清瘦的青年,正是郑森。而郑森背后,则是个白衣少女,身材颀长,几乎和吴三妹一样高挑,不过却没有那种将门虎女的粗旷。再看她眉目如画,婉媚之中带着些许江南女子的灵秀,皮肤更是洁白如玉。

    这分明就是个难得的美人儿啊!这下可赚到了。。。。。。

    朱慈烺心道:好你个郑芝龙,自己黑漆漆的跟个炭头似的,生的女儿却是如花似玉。。。。。。还在笑,笑得还真好看!

    原来生得如花似玉的郑茶姑也在看朱慈烺——大殿里面坐着的就四人,崇祯、周后、朱慈烺和吴三妹。茶姑多机灵啊,当然一眼就找到了朱慈烺这个小帅哥。美女看帅哥,当然是越看越喜欢了。。。。。。况且这位帅哥还是英明神武的封建国家领导人!

    “茶姑,跪下!”已经矮了半截的郑森这时发现自己的妹妹傻傻的站在那里,连忙低声提醒。

    郑茶姑这才发现自己有点失态,连忙上前两步,到了朱慈烺跟前才跪拜下去,呯呯呯的磕了三个头,“妾郑茶姑,叩见皇爷、皇后、千岁爷万福金安!”

    崇祯皇帝看着这丫头就皱眉,怎么那么漂亮?便宜逆子了。。。。。。而且,你怎么冲着逆子磕头?你该朝朕这里叩拜!朕现在还是皇上!

    郑茶姑拜完之后,也不照着礼仪趴着不动,而是直起身子,笑吟吟看着跟前的朱慈烺。

    这作风倒和吴三妹有点像,也是个没什么规矩的姑娘——她家是海贼,礼数上还不如吴家呢!而且老郑之前也没想过把女儿送进宫。后来起了这个念头,也花了些功夫去调教闺女,可是现在见了公婆,还是没多少规矩。不过却也合了朱慈烺的胃口。

    “好好,”朱慈烺笑着,“起来,都起来,赐坐!都是自家人了,不必客气。。。。。。郑皇亲,师兄,你们都坐。茶姑,你也坐,坐到本宫身边来。”

    郑芝龙、郑森都起身落了座,而郑茶姑更是被朱慈烺叫到了身边——看这架势,怕是今天晚上就要侍寝了吧?

    看着郑茶姑涨红了粉脸儿在自己身边的一张绣墩上坐了,朱慈烺这才转过头,笑吟吟看着郑芝龙:“茶姑果然是难得的美人,本宫想让她立即进宫,先学一点礼仪,不知皇亲意下如何?”

    都叫上“皇亲”了,郑芝龙还能怎么着?当然是同意了——再说他闺女茶姑可不是太子妃,而是个选侍,还是妾!

    见郑芝龙点了头,朱慈烺脸上的笑容都快堆不下了!他笑着说道:“郑皇亲,咱们既然是一家人了,那么本宫有件事情,就能够请教了。”

    请教?什么事啊?

    郑芝龙眉头微蹙,好像有点不对啊!

    “郑皇亲,”朱慈烺笑着,“本宫就想问问,东南的商税、关税,应该怎么收?该收多少?”

第317章 商税就是一起发财啊() 
商税?关税?这是怎么回事啊?

    郑芝龙一脸懵逼,看看朱慈烺,发现这小子一脸坏笑地看着自己,怎么看都是憋着股劲儿要从自己的兜里面往外挖钱啊!再看看崇祯皇帝,怎么有点幸灾乐祸啊?你儿子要做一个横征暴敛的昏君了,你也不管管?

    崇祯皇帝当然不会管了,征商税啊!皇爷爷万历帝收点商税、矿税的惹出多大动静?现在逆子都还没篡位就敢打这个主意,等着吧,等着人人喊打吧!到那时,朕就能复出把大权都收回来了。。。。。。

    朱慈烺当然知道商税是马蜂窝了!

    大明的士大夫不就靠逃税发家致富的?他们有个秀才、举人的功名就能拿出来当逃税的挡箭牌,不仅要逃田赋,还要逃商税。大明各地的钞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奉行官不收,太监不收,举人不收,秀才少收的原则了。而且这帮家伙不仅自己要逃税,还要帮着别的商人逃税!

    大明的秀才、举人、进士老爷,几乎都会把自己的牌子借给商人,让他们堂而皇之的逃税。操作原理和诡寄、飞洒什么的都差不多。大明的秀才、举人、进士老爷又那么许多,大家一块齐心协力逃税漏税,朝廷能不穷死吗?

    而郑芝龙这位大明首富自从开始经商到如今,就不知道大明朝还有商税、关税这样的东西。。。。。。这税,不是只有守着几分薄田苦捱日子的农民才要交的吗?自己一首富,还是福建总兵官,马上还是泉国公和国丈老爷,这么牛逼也需要交税?

    而且,自己已经答应每年给太子爷100万两的“年贡”,还答应给100万亩奁田了,怎么还要交税?

    “千岁爷,”郑芝龙蹙着眉头,“臣已经答应一年给百万两的年贡了。。。。。。”

    “那是泉州府和南洋大臣衙门的年贡,”朱慈烺笑着,“两者相加,给100万两也不多吧?”

    不多?郑芝龙心说:也不少啊!除了一年一百万两,还有那一百万亩土地呢!光是一年的地租,也在百万两上下了。。。。。。

    如果不是因为最近郑家得宠,儿子当了太子爷的“师兄”,女儿马上就是太子爷的选侍,造成郑家的贿赂都送不出去了,他才不会额外拿出那么大笔的银子呢——商人可以心安理得的不交税,但是不敢不行贿啊!

    所以郑茶姑和那一百万亩奁田就是郑芝龙送给朱慈烺的贿赂!

    “郑皇亲,老泰山,”朱慈烺瞧着郑芝龙,亲热地说,“咱们是自己人,本宫一向照顾自己人,怎么都不能让你和大师兄吃亏啊!这商税、关税要是收起来了,对郑家其实是大有好处的。”

    郑芝龙心说:好女婿啊,这好处我不要行不行?我这人一点都不贪的!

    朱慈烺笑着:“第一,这钱收上来,不是送进户部库房里发霉的。”

    那送去哪儿?

    崇祯皇帝瞪着眼珠子看着儿子,心说:难道要和皇爷爷一样,把钱装进内库?

    “商税、关税收上来以后,都是存进海商银行的。”朱慈烺问,“老泰山,大师兄和你说过海商银行的事情了?”

    郑芝龙点点头:“说了,就是和盐商银行一样,做飞钱和放贷生意的。”

    其实郑家一直都有放贷和汇兑的生意,只是这生意做得不是很大,只在泉闽海商间进行。

    “还有铸造钱币!”朱慈烺说,“铸造佛郎机卡伯那样的银币,还可以铸造制钱。。。。。。只要商税、关税、盐税可以顺利收取,户部就会将铸造银币铜钱之权下放给海商银行和盐商银行!而且户部也将不再设立银库,所有的库银都存入两行,只收少许多利息!

    老泰山,这可都是是大利啊!你是知道西洋各国内情的人,一定知道他们的银行有多赚钱吧?”

    “这。。。。。。”郑芝龙有点心动了。倒不是因为银行多赚钱,而是替大明朝管钱、铸钱的权力!

    他当然不知道朱慈烺的本职是个“投资银行家”,对于后世的银行业务是非常了解的。两行一旦成立,又有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