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全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移民全球-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远宏指着拿破仑的步兵军阵,侃侃而谈道:“步兵是拿破仑时期军队的主体。

    相较于其他兵种,步兵往往承受最大的伤亡,但又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那时的步兵通常分为三类:普通步兵,又叫燧发枪兵;掷弹兵;轻步兵。

    掷弹兵会由最为“英勇”“健壮”的士兵组成。

    个人认为,“掷弹兵”就是重步兵,“掷弹兵”只是名称而已,并不会真的“掷弹”。

    轻步兵则由“身材较小”“身行敏捷”的士兵组成。

    西夷各国对轻步兵有不同的叫法:法兰西叫猎兵,英格兰的叫轻步兵或来复枪兵。

    前两类步兵通常排成较紧密的队形,从而发扬火力。

    轻步兵则会形成“散兵线”,己方进攻时,用来动摇敌人防御阵线;己方防御时,用以打乱敌人进攻节奏。

    这些步兵大多数装备的都是大口径滑膛枪,各国滑膛枪的原理构造都没有太大差别。

    我们就以滑膛枪为切入点,到此讲的都是滑膛枪。

    而当时有膛线的更为准确的来复枪,其实已经在各国军队中出现。

    法军对来复枪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试验,但到了1807年拿破仑命令禁用来复枪,而其他国家都有小规模的轻步兵或猎兵装备来复枪。

    来复枪的高命中率使得散兵线的作战效果有所提高,但是其主要缺点是装填时间较长、容易阻塞。再考虑到制造成本,以及特殊的训练所需的时间,来复枪就明显不如滑膛枪适于装备大兵团了。

    所以,连较为接受来复枪的英格兰军队,也仅有两个轻步兵团装备来复枪60和95步兵团。

    无论滑膛枪还是来复枪,火石都是必不可少的。

    开采火石通常是在潮湿的天气里进行,干燥后,由熟练工人粉碎、整形。

    英格兰出产质地上乘的火石,不但自用而且提供给欧洲大陆上的盟友们。

    法兰西的香槟省和皮卡第地区也出产火石。

    萨克森是欧洲大陆上的另一火石产地。

    相比之下,普鲁士就缺乏火石资源,在没得到英格兰援助之前,只好使用效果较差的代用品。

    不知具体是什么?由于火石的重要性,士兵们基本上都有一块备用,每个营部还都保有相当数量的储备。

    战斗前,火石是必检的项目之一。

    奥斯特利茨会战的前夜,拿破仑亲自提醒近卫军:“换一块新火石,明天会有大用场的。

    另一项必检的项目是弹药。

    一个硬纸包里装有大概150格令,约为10克的黑火药和一颗铅弹。

    这是他们发明的一种纸壳弹,在我的理想国这本书里面也有提及。

    在兵工厂制成后,以每箱1000包出场,配给部队。

    连里的军官负责每天早晨检查士兵的弹药情况。

    此时各国步兵的基本队形;当时火器的种种局限,使得这时的军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队形来提高滑膛枪的射击效果。

    法兰西人革命初期,由于缺乏训练、纪律涣散的志愿兵为数众多。

    防御时尚能形成传统的三列横队,进攻时则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队形作战。

    指挥官们只好增加散兵线的规模,有时甚至整营的士兵都成了“散兵”。

    同时期的欧洲大陆各国,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却还都保持着18世纪流行的线性横队。

    这些国家没有改革,是因为法国的“散兵”战术,对他们的队形不能构成威胁。

第292章 五年计划(二)() 
陈远宏指着地图上,奥匈帝国的地盘说道:”奥军将领认为;散兵的零星射击,根本无法动摇一个训练有素的步兵阵列。

    随着法军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队形的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通常会有一个营纵队,跟在散兵线后面给予支持,这种战术当时收效很好。

    拿破仑上台后,欧洲各国军队也都引入了散兵线战术。

    法国的散兵线的干扰效果大打折扣,动摇敌方阵线的任务更多的由炮兵来完成。

    因此,散兵线被适当削弱了,攻击纵队则被大大强化。

    拿破仑后期的战役,甚至动用整师的兵力,形成攻击纵队冲击敌方防御阵地(滑铁卢就用过)。

    相比较,其他国家的三列线性队形就有点单薄了。

    1806年,奥军采用了类似法军的攻击纵队。

    1807年的普军、1810年的俄军也相继进行了类似的改革。

    唯一保持横队的是英国(攻防通用),英国的条例规定的是三列横队,可是惠灵顿等英国将领,常常采用的是两列横队。

    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保持较宽正面,更好地发挥火力。

    “营”是当时军队的基本战术单位,由于没有当时其它国家的资料,只好以法、英两国的情况为例了。

    早期法军一个营建制内有8个连,1808年依照拿破仑的训令,改为6个连。

    但是全营的人数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连的规模增大而已。

    无论是6个连还是8个连,均包括一个掷弹兵连和一个猎兵连,其余为燧发枪连。

    按照训令,法军一个营应该有800人左右,不过多数部队达不到这个人数。

    通常法军一个营约有600~700人。

    滑铁卢战役时,法军平均每营560人左右。

    下图是一个6连营的行进、攻击纵队(8个连的类似),后面两个是掷弹兵和猎兵连。

    如果需要形成散兵线,猎兵连会被抽走,后面仅留一个连。

    掷弹连并不总在后面,当士气较低时,较精锐的掷弹连在后面押阵,稳定军心,防止前面的部队崩溃。

    当士气较高时,掷弹连通常在纵队的右前方引导攻击。

    连保持三列横队,列与列之间间隔约1米。

    连与连之间的间隔约为8~10米,整个纵队的纵深为25米左右,行进时可能拉得更开一些。

    有时,缺猎兵连的营纵队会采用一个连为正面,五个连依次排开,不过这种纵队并不多见。

    英军一个营由10个连组成,包括一个掷弹连和一个猎兵连,军官士兵共计640人左右。

    下图为英军营防御进攻通用队形――两列横队,正面宽约200米。

    军官的图例与法军基本一致,黑色圆点为鼓手。

    英军的行军队形也是纵队,每连两列,10个连前后依次排开。

    骑兵的存在,对步兵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虽然展开的步兵队列,可以应付正面的骑兵冲击,但是薄弱的侧翼和后部却极易受到攻击。

    步兵对付骑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形成“方阵”――四面向外的“刺刀丛”。

    形成方阵涉及一系列复杂的部队调动,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

    在情况复杂的战场上,步兵可能会因为没有及时形成方阵而遭受重大的损失。

    英军在西班牙与法军作战期间,约翰科尔伯恩西顿男爵将军的旅,曾被突如其来的大雨遮蔽了视线。

    雨停后才发现侧翼,有两个法军轻骑兵团正准备攻击。

    匆忙间,有三个营没来得及形成方阵。

    结果,短短的五分钟内,这三个营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80名军官和1568名士兵中伤亡了1248人。

    方阵虽然能有效的对付骑兵,但是也有明显的缺点。

    首先,营的正面被大大缩小了,无法发挥原有的火力。

    如果敌方的骑兵与步兵协同得当,就会利用暂时的步兵火力优势,大量杀伤方阵里的步兵。

    其次,密集的方阵队形,正是炮兵的极佳射击对象。

    根据一名英军的回忆,在滑铁卢,两个布伦瑞克方阵,在法军的猛烈炮火下既已崩溃,根本没有坚持到法军骑兵的冲击。

    最后,如果在骑兵冲锋的强大心里压力下,方阵的一部分动摇了甚或崩溃了,余下的步兵必然会彻底暴露给敌方的骑兵。

    有经验的骑兵往往会把握甚至创造这样的机会。

    瓦格拉姆会战期间,法军骑兵上校castex的第20猎骑兵团。

    放弃了应该攻击的那一营奥军,转而对临近一个刚刚开过火的奥军方阵冲锋。

    还没来得及重新装填的奥军步兵,被突然的变化惊呆了,顷刻之间整个方阵阵脚大乱。

    前面介绍的只是营级的基本战术队形。

    战场上,更高级的指挥官,会跟据情况灵活使用上述队形。

    另外,以营队形为基础,各国军队都创造了一些团、师级的队形。

    比如,有三个营的法军“团”会展开中间的营,而保持两边的营纵队。

    再如,法军的“师”纵队……师里每个营均展开成横队,以一个营为正面形成纵队。

    以上可以看出,一旦战场上军官的指挥,步兵之间的配合出现了问题,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也可以从中看出,骑兵在战场上一锤定音的作用。

    我们再来比一比,过去不久的万历朝鲜战争,(1592…1598,也称“抗倭援朝”)。

    我必须要提醒大家,统一倭国的丰臣秀吉,提出了一个大陆政策。

    丰臣秀吉1536…1598年统一倭国后,就处心积虑地要以武力在亚洲建立以倭国为中心的大帝国。

    并提出了攻略朝鲜,进取平津,占领华北,在东亚大陆列土封疆的对外侵略扩张的战略构想。

    可以说,他是倭国“大陆政策”的最早提出者与实践者,并两次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

    1578年,丰臣秀吉表明他的“宏大志向”:“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宿志”。

    1584年,担任太政大臣的丰臣秀吉提出了一个带有时间表的扩张计划;在占领朝鲜之后,于1593年初占领北京,1594年日本迁都北京,然后再进军印度。

    1590年,丰臣写信给朝鲜国王,“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皆入我俗”。

    1592年,日本首次侵朝初期进展顺利,丰臣秀吉就开始筹划迁都于北京,自己“居守宁波府”,以便“尊圣意,占领天苎印度”。

    丰臣秀吉两度兴兵进犯朝鲜,史称文禄之役和庆长之役,侵略者遭到了我朝的沉重打击,均以失败而告终。

    随着丰臣秀吉于1598年病死,其迁都北京进攻印度的扩张大陆的计划彻底失败。

    然而,丰臣秀吉“灭朝鲜,侵中国”的战争思路,却为后来的历代统治者所继承。

    大陆政策一共分六步:1。吞并台湾2。吞并朝鲜3。吞并满蒙4。吞并中国5。称霸亚洲6。称霸世界。

    对于这个狼子野心,忘恩负义,卑鄙无耻的的撮尔小国。

    我的政策是,彻底消灭它,让后世再无倭国,让它彻底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陈远宏一字一吐,掷地有声,但众人从中可以听出,其中彻骨的寒意和决心。

第293章 五年计划(三)() 
“话题扯的有点远,我们先来说说这场抗倭援朝战事。

    朝庭军队里有很多外国兵,包括日本兵、暹罗兵以及黑人兵。

    还有赴日明人群体及在日明人群体等。

    我们得知的情报怎么来的?万历朝时。

    东亚出现了一个以我朝为中心,以朝鲜和琉球为左右翼,针对倭国的巨大情报体系。

    其中,最突出的跨境人员莫过于朝鲜被掳人。

    这些朝鲜被掳人中有一些朝鲜知识分子,大多受到礼遇,限制较少,在日行动相对自由。

    较为知名的是有被俘日记存世的姜沆(看羊录)、鲁认(锦溪日记)、郑希得(月峯海上录)等。

    其中,鲁认(1566…1622),咸平鲁氏,字公识,号锦溪。

    抗倭援朝战争爆发后,作为义兵随都元帅权慄出征。

    丁酉再乱时(1597),32岁的他不幸被俘。

    在萨摩藩藩主岛津义弘处,度过了一年七个月的俘虏生活。

    其中5个月的日记(1599。2。22…6。27)存世。

    1599年在福建军门谍使林震虩等人的帮助下,逃离日本,抵达福建。

    此后留居福建的不足半年内,鲁认将在日本所刺探的倭情通过福建官员呈报朝廷。

    根据这些情报我们得知,我军在朝鲜战场上,近身战中使用的是一种拥有着惊人威力的,被称作子母枪的火枪。

    对于子母炮,参加碧蹄馆战役的武士们是如此描述的:“共有三个枪口,三个枪筒相连,可自由选择发射一次或三次。”

    骑马的轻骑兵手拿长柄火枪,也就是三眼铳。

    柄长六尺有余,带有长约一尺的枪身,其上插有刀刃,故枪身分为两部分,一旦靠近武士就会开枪。

    他们的衣服外层是红色的毛毡,里层用铁链连着一块被切割成大约三寸四平方米大的钢片,有着像道服一样长长的下摆。

    盔甲是用磨白的钢制成,护臂也是钢制,刀枪不入。

    他们的主要兵器是三眼铳,而三眼枪的齐发三弹,能更好的杀伤既将冲过来的倭马,还能当作短矛拒敌骑。

    在三四十步,三眼铳齐发的三弹,对成排冲过来的倭骑,也有很高的命中率、很强的威力。

    我个人认为三眼枪能加强火力,与火炮火铳配合,在肉博战之前杀伤骑兵。

    伺敌骑三四十步,齐发三弹,之后将三眼铳当长枪用,以拒敌骑。

    敌人骑兵近身时,如大棒敲击近身敌骑,或用枪头刺击马眼。

    当马匹被击晕或是眼部受伤倒落时,马上骑兵随之落马,此时用枪头刺杀骑兵。

    边军长期与鞑子交战,三眼铳的好处,也在实战中体现了出来,这点王林大叔应该深有体会。

    下图为欧洲步兵方阵图,当敌骑靠近时,部分火枪要退入方阵内,只留下两层火枪兵。

    因为长矛手只能保护两层火枪兵,虽然他们的长矛很长。

    这时步兵方阵的火力会大大减弱,欧洲火枪兵要保持火力连贯至少要六列,这点火力面对骑射是远远不够的。

    我提出一个假设,以后你们在演习中可以试一试。

    若在方阵前面,安置三排身披重铠的三眼铳手。

    敌骑若想冲锋或骑射,当火枪发射完,敌骑冲到三四十步时。

    前一排三眼铳手就起身发射三眼铳,随时弥补火枪装弹的火力空白。

    齐发三弹之后,蹲下将三眼枪当长枪用,以拒敌骑。

    这时装好弹药的火枪手,可精确射杀三眼枪弹雨后的漏网之鱼。

    骑射要在三十步才能有效命中、杀伤敌人!

    在三十步之外,三眼铳的三发子弹就算打不穿骑兵的重铠,也能在五十步之内重伤不披甲的战马。

    而援朝战争中,李将军的厉害在于,他的战术厉害!先看军阵。

    他结合了中原及蒙古军队的阵形,改进并制定出新的战法。

    他在布阵时,通常将一个万人队分为五个横队,前二后三排列,前排是重骑兵,后排是轻骑兵。

    每个横队单列,各横队之间相隔很宽的距离。

    五个横队的前面,还有一些轻骑兵负责侦察与掩护。

    当敌军靠近时,位于后面的三列轻骑兵,便穿过前两列重骑兵之间的空隙高速推进。

    以千人队为单位,逐次冲到敌阵近旁,经过仔细瞄准后向敌军投射弓箭,然后又迅速折返。

    如此循环往复,让敌人始终处在箭雨之下,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随即,在仍然保持整齐队形的情况下,两列重骑兵向后撤退,然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