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兄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消防兄弟-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着,他身体一转,双脚夹着肥仔的胳膊,随着旋转惯力,同样听到“咔嚓”一声,他的一支胳膊也已经断了。

    穆天宇提起他们,拖拽着,把他们又请回了温泉汤池。他把他们扔到一边,两人瘫倒在地,痛苦地呻吟着,再无反抗的气力。

    电话铃声响了,穆天宇接着电话,是雨田和美打来的。她通知他,小弟已经和藤源叔会合,他现在很好。

    藤源叔也已经报警了,大批警察已经分乘三辆车,正在前往你那里的路上。

    穆天宇这时就坐下来休息着,看守着那两人。本来他看着这两人在地上瑟瑟发抖,生出了一丝怜悯之心。

    但当他想起他们绑架小弟,勒索巨大数额的钱财,还百般虐待小弟,心里刚还有的一点对他们的怜悯,也不想再保留了。

    一直等到警察来了,他们带着搜查证。通过对整个温泉汤池的仔细搜查,终于找到了蔵在一个房间地板隔层里的提包。

    当警察搜出了赃物提包,所有的证据就已经确凿,证据链也完整地形成,那两绑匪也无法不认,他们只好对所有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警方把两个绑匪带走了,也把追回的赎金提包,归还给了雨田家族。

    求推荐,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

第263章 汤岛圣堂() 
时光飞逝,转眼又快要到春天了。

    东京车站丸内口向西,沿本乡大道向北,约两公里处的神田川边有一座别样的庙堂式建筑——汤岛圣堂,这里立有“日本学校教育发祥地”的石碑,是专为纪念孔子而修建的孔庙。

    日本学生有个习俗,考试、升学,都要来这里拜一拜圣人。穆天宇听到有这个说法,想着作为一个中国留学生,到了日本,也应该去看一看吧。就约上女朋友雨田和美,他们一起过来,拜谒中国的教育鼻祖孔圣贤。

    穆天宇和雨田和美一起漫步进入斯文会馆,绕过会馆建筑和世界上最大的孔子立像,以及4圣:颜子…颜回、曾子、思子…子思、孟子的大型石雕像,循石阶而上。当眼前出现乌黑发亮的庙堂建筑,又穿过山门和前庭,再上几个台步,由杏坛门走进去,便是圣堂。

    在东京最繁华的地方,却能发现这座孔庙建筑,而且它是歇山顶一进式的中国传统四合院布局。进了杏坛门,两边是庑殿,正中央则是大成殿。

    这让穆天宇觉得很奇特,反而在我们中国,就算中国的教师节,都绝对与孔子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在这里,日本人竟然铭文石刻,尊孔子为教育先祖,尊孔庙为教育的发祥地。

    这很让国人在谈及教育时,在世界面前大跌眼镜。

    全世界不知有多少国家,都把教师节定为孔子诞生日,却只有中国,不知为什么,也不知有何典故,把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显然,中国是没有把孔子作为中国教育的鼻祖。

    穆天宇感概地说“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总把孔子政治化,要么把他捧成治国理政的大师,极度尊孔,连法律都以孔子的只言片语为准;要么就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焚书坑儒。即便是当代,还闹过在天安门广场竖立世界最大的孔子塑像,可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尊孔子像又悄然消失了,让国人的内心无所适从。”

    雨田和美却说:“其实,孔子就是一个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家。日本很正常地把孔子作为一个最伟大的教育家,而没有把他当作统治者的工具,才不会动摇教育的传统和根基。”

    “嗯,只是突然有感而发,全世界的认知应该是一样的,世界教育的鼻祖是孔子,教师真正的节日当然应该是孔子的诞生日。”

    “小宇哥,在日本,每年中考,高考,都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到汤岛圣堂来,在北面的汤岛天满宫求签许愿,希望能够考入理想的学校。还专门在这里购买特制的考试用铅笔,这样,学生们会在考试时稳定心情。”

    “是吗?和美,那你当年参加各种考试之前,也到这里来过吗?”

    “当然,这还用说!”

    “哦,有意思,哈哈……”

    拜谒过孔庙,穆天宇心里倒觉得,自己留学在东京,似乎依然有种中国情结,一衣带水,相连不断。

    又快要过春节了,今年在时间上东京大学的放假时间,与中国的春节时间没有重合。看来,今年是不能回家过年了!

    日本人刚刚过完年,在中国那是元旦节。穆天宇只觉得在日本过年,并不算是过年。

    他想着,以前在军校,也是经常过年不能回家,但在军校,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还是一样过年。所以,以前在哪过处,他并没有感觉什么大不了的特别。

    但现在,明明要过年了,日本人却说,他们已经过完年了。

    去过汤岛圣堂,穆天宇心里才觉得有了些许安慰。

    原野敏佑教授夫人给穆天宇打来电话,说老师生病住院了。要穆天宇帮他安排代课和研究生工作。

    马上穆天宇就要读博士三年级了,他现在也算是老师的大弟子了。他不仅要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还要带领整个科研团队共同攻关。包括原野教授对东大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也经常必须由穆天宇代替完成。

    他未来的岳父大人,有时也不无担心地,对穆天宇开玩笑说:“天宇君,你这是要把我们家族的产业全都抛弃掉啊?”

    “叔叔怎么这样说呢?”穆天宇可不开玩笑地问着,那雨田老爷却说:“你看啊,以前裕太还小,有和美帮忙打理业务,我本想早些把家业交给他们,一个产业要长久发展,就得及时让孩子们成才接班。”

    “您说的没错啊,可为何说会抛弃掉产业呢?”

    “现在吧,你那小弟更不热心家里的产业,和美也是把她打理的业务交给别人,自己都一天到晚和你搞起学术来了。这让我们老了以后,产业交给谁啊?”

    “叔叔,您离老了还早呢!再说吧,现代企业管理都要走职业化管理的路子,和美她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和转换,您放心吧!”

    “是吗?哈哈……我其实是放心的,啊!”

    穆天宇安排好所有的工作,就去代课。他每次上课,学生总是到的最齐,甚至一些外专业的学生也来选课,听课。

    雨田裕太也是堂堂不会落下听他的课。

    很多东大的教授,都纳闷,为什么还不到25岁的穆天宇,他的课,就那么吸引学生?是他长得帅,还是他学术成就大,或者是因为他是大英雄?

    问到来听课的学生,普遍的回答说:“这些原因都有吧!”

    穆天宇一下课,马上就往医院赶,他的时间非常宝贵,经常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推延或干脆取消,好在雨田和美很理解她。她也经常像以前那样,到穆天宇家里,为他准备晚餐,给他改善伙食。

    到了医院,他看望老师,又帮助师娘处理一些事务,也是一刻不得闲。有时,原野敏佑先生,都分不清穆天宇是他的学生还是他的孩子。

    他们老两口,一辈子就只一个孩子,是女儿,很早就嫁到国外了,平常也难得一见。他们自然和穆天宇很亲近,真的无形中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

    求推荐,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谢谢大V朝汤一次9张推荐票!

第264章 第三场火() 
穆天宇和雨田和美,虽然还没有结婚,但两家都非常支持他们谈恋爱,他们也经常甜甜蜜蜜地在一起。除了约会、谈恋爱,他们还经常讨论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融合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雨田和美有一天忽然问穆天宇:“你怎么看大文学家林语堂曾经说过,‘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有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

    可穆天宇的第一反应是:“林语堂有说过这样的话么?”

    当他引经据典,经过繁复的考证,发现当年林大师的确有说过这样的话。

    雨田和美能说出穆天宇都不知道的中国文学家的话,并得到穆天宇的认证,脸上一幅骄傲的表情。

    这让穆天宇更加感到雨田和美的可爱。

    日本有句话叫“女子三界无家”。

    即女人降生后,其家是父母的;长大出嫁后,其家是丈夫的;丈夫死后,其家是儿子的。所以日本女人,无论多么有学问,无论多么高的学历和能力,她们都绝对尊崇“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这简直就是中国古代“妇女三从”的翻版。现在中国女人没有这种观念了,但日本女人,却仍然根深蒂固地保留着这种观念。

    雨田和美就是这样,她那么美丽漂亮,那么有学问,那么聪明有管理才能,但她仍然以自己的男人为依附,她处处为穆天宇着想,为能得到穆天宇的认可而骄傲。

    而穆天宇,作为一个中国男孩子,林语堂的这番话,的确让他深有感触。他当然知道林语堂在那个年代的说法,固然在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唯独大文豪描述的日本太太的好,却是一如既往的没有任何改变。

    日本女人就象樱花一样柔弱,把自己摆放在满树的樱花中,显得那么普通不起眼,但却有着顽强的的生命力,能在寒风中绽开,看着虽然朴素,其实却是有着深深的内涵和绚烂的芬芳。

    穆天宇有着雨田和美的陪伴,已经很熟悉日本东京和东京大学这里的生活,但他还是会时常想起战友,想起军校。

    上次回江城,他是专程为了给雨田和美办理中国国藉入藉手续,向当地公安部门提供本人的证明材料,所以来去匆匆。

    就连本来要飞一趟北京,直接向中央军委说明情况,都因为时间关系,由任将军代劳了。当时,组织上也是考虑了,穆天宇就是专程为他的女朋友办事,而向东京大学请的假,不要让他为难,不能让雨田和美误会。

    所以,那次回江城,穆天宇哪里都没去,就是陪着他的和美办完事情,就直接返回了东京大学。

    现在又到了中国人特别讲究的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春节,每逢佳节倍思亲。穆天宇还是免不了,要问候一下国内的亲朋好友。

    穆天宇给金晨打了个电话,想先问候一下从小一起长大的哥们,也请他对没有能够问候的亲朋好友们,代为祝贺一下新年。

    可没有想到,金晨气喘嘘嘘地接着电话:“小宇,你好吗?”

    “好,晨晨,你怎么喘得这么厉害,搞什么疯狂呀?”

    “哎!别提了,刚从火场下来。”

    “哪里着火了?”

    “还有哪里?还不是汉正街啊!”

    “哦,怎么又是汉正街!那情况怎样了?有伤亡吗?”

    “这次可真惨烈!可能伤亡人数不少于20人。”

    “啊?都连续几年春节这样了?可想而知,平时也真够张大队他们受的。”

    “是啊,据说这次,中央当即就发来电令,非常严厉。真够江硚‘喝一壶’的!”

    “那晨晨,你还好吧,大队人员都怎么样?”

    “有两个消防员受伤了,现在情况稳定,其他都还好。”

    “哦!”

    “小宇,你别担心这边的事儿了。你和那个雨田小姐怎么样了?”

    “相处的挺好,她加入中国国藉的申请,可能很快就要批下来了。”

    “这日本美女也真够拚的,居然放弃国藉追你,还是你有魅力呀!”

    “说什么呢?你还不知道我,这些年女孩子都离我而去,估计我是没有你的孟媛妹妹从一而终的福份了。”

    “非也,你从小就有女人缘,去了旧的就有新的来,阅人无数啊,哈哈……”

    穆天宇听着金晨还是那么嘴巴不饶人,刚才的担心也好了一些。

    虽然他们打着电话,互相看不到对方,但是穆天宇已经能感受到好兄弟的表情和样子。他们又互相祝福,问候家人,就算是电话拜年了!

    春节过去不久,国内就传来消息,金晨从中国武警大学,调到江城江硚消防大队任副大队长。这让穆天宇真的为他的好兄弟捏着一把汗,张大队长那么有能耐,处处周到,事事八面玲珑,他都玩不转,现在被调离了。

    金晨过去能玩得转吗?不是担心他的能力,而是担心晨晨肯定不喜欢和地方官员打交道。

    和金晨搭档的大队长,是江硚消防大队原先的副大队长老胡。

    而金晨的飕鷈负责工作,则交给了左建超,现在左建超手下已经有两个飕鷈战队了:飕鷈二队和飕鷈三队。

    江城消防大队的洪峰、旌鹏、蒋为民,现在也都正式加入了飕鷈三队。

    金晨自己心里,也是蛮有压力的。他现在也力劝穆天宇,在日本也开通一个QQ号码。经常到夜间时,他会上线,找小宇商量商量事情。

    穆天宇觉得金晨是自己从小的好兄弟,后来一直是最好的飕鷈搭档。现在,他工作一定困难不少,经常和他谈一谈,出点儿主意,自己心里也踏实了一些。

    他们俩都知道,汉正街的问题,首当其冲地,就是要取缔“三合一”场所。不下大力气在这方面取得进展,其他都是一句空话。

    穆天宇一直在给金晨提出建议,希望能在这方面下功夫推动一下。

    但是,在这方面仍然难于取得进展,因为一些固有势力,他们不想打破现有的平衡。

    求推荐,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

第265章 访寻中医() 
原野敏佑教授都在医院住了有一些日子了,但病情不见好转,医院又检查不出什么问题。

    穆天宇去医院看望老师,见到他削瘦了很多,师母也整天以泪洗面,身体也越来越虚弱。老师还是那样,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精神有时还有些恍忽。

    老师的女儿也从国外赶回来了一趟,到医院看了看,送去了一大堆营养保健品,没待上两天就走了。

    穆天宇作为老师现在跟前的大弟子,他实际上像儿子一样,被师母依赖着。很多事情师母作不了主,就叫穆天宇过来。

    他心里也在考虑,既然医院检查不出病因,那能不能换一家医院呢?

    可是能换哪里的医院。现在老师信着的医院,是东京大学附属医院,基本上就是日本最好的医院了。

    他找主治大夫商量,还有没有什么办法,或者国外是否有更好的医院。

    可是主治大夫说:“西医不管到哪,也就是这样了。”

    然后大夫看了看穆天宇,又说:“听说你是中国来的留学生,也许原野教授可以尝试一下中医。”

    “哦。”穆天宇若有所思地对医生说:“谢谢大夫!”

    他找师母商量,是否可以尝试一下中医治疗。师母只是哭泣,完全没有主见,说是听先生的。可是先生精神恍忽的越来越厉害,跟他说话,说什么,他都答应,让穆天宇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办。

    看着先生一天天消瘦下去,师母对穆天宇说:“天宇君,是不是需要看中医,就由您决定吧!”

    穆天宇把老师的病历仔细翻译成中文,然后与国内的几家知名的中医院取得联系。各家医院都提出了方案,愿意接收老师入院医疗。

    但是只有江城市中医院,认为老师没有病,只要到武当山寻访,一定能找到化解老师症兆的好方法。

    因为,武当山里药用植物极为丰富,被誉为“天然药库”。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记载的1800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