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将魂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将魂歌-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因为如此,六国的不少商人,有的人找机会搬到了秦国经商。咸阳的集市上,六国的商人,占了半壁江山。

    乌氏县的乌家,祖上来自赵国,靠着天生的经商才能,在秦国闯出了偌大的名声。如果秦国能有胡润榜的话,乌氏应该能榜上有名。

    得知乌怀的临危之举,蒙恬心里起了结识之心,便在县府设宴款待。

    夜色初降,明月高悬。

    乌怀褪去戎装,穿着黑色礼服,准时前来赴宴。

    “乌怀参见将军!”

    乌怀三十岁左右,身材魁梧,脸上有些风霜,显得阅历丰富。只不过,前来县府赴宴,他的心里也有些忐忑。

    “乌先生不必多礼,我得感谢你抛去了顾虑,稳住了榆林的战局!”

    蒙恬摆了摆手,招呼乌怀落座,没有任何责怪的意思。

    乌怀身为商人,特定时期,行使了县令的权力,按秦国法律,可是大大的僭越。不过,事急从权,蒙恬也不是御史,不会追究乌怀的责任。

    蒙恬豁达的态度,如沐春风,乌怀才彻底放下了心中的担心。秦国允许经商,可商人不容易获得爵位,在高爵位的军人面前,即使有再多的财富,乌怀也没有底气。

    “先生此次经商的路线如何?为何会滞留在榆林城?”

    这个问题,蒙恬一直很好奇。乌怀的大本营乌氏县,靠近陇西郡方向,按理来说,上郡应该没有什么商机才对。

    “这个······”

    乌怀的脸色有些局促,支支吾吾,大为窘迫。

    “先生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甘罗直视着乌怀的眼睛,脸上露出了怀疑之色。

    哎,是祸躲不过!乌怀心里叹道,榆林安全后,他本来想连夜离开榆林,可没有想到,蒙恬派人来请他赴宴,结果想走也早不了了。

    “不瞒将军,我此次行商,贸易的目的地正是匈奴······”

    “先生没有交通匈奴人吧?”

    乌怀的话音未落,甘罗的态度开始变得不友善起来。匈奴人肆意劫掠,见过遭到毁坏的村庄后,甘罗的心里,接受不了与匈奴人有往来的乌怀。

    “甘罗问得哪里的话,先生的家业在秦国,怎么会交通匈奴人呢!”

    话是这么说,可蒙恬的心里,还是存了一个心眼。商人逐利,为了丰厚的利益,可是连国家利益都不会放在眼里。明代的山西商人,背着政府,给满清鞑子运去了不少的粮食和物资,变相的出卖着自己的同胞。

    “先生运送的是什么货物?”

    蒙恬喝了一口酒,语气平淡的问道。秦国禁止向草原出口铁器铜器,其他的物资,商人可以货运往来。

    “盐和酒。”乌怀心里道声侥幸,乌家可没有违法走私,“匈奴人不会制盐,不会制酒,盐和酒,在草原上走一遭,可是大大的暴利。”

    “先生和匈奴人的贸易,进行了多久?”

    “有近十年了。”

    “十年?”

    “是的,北部草原的商路,主要是由我在负责。”

    ······

    一席宴会下来,蒙恬的眼界大为开阔。

    匈奴人劫掠成性,但却不会抢劫中原来的商队。秦人的商队,远赴草原,按乌怀的说法,有的商队,最远到达了河西走廊那边的西域地带。

    秦人立国以来,东方的丝绸,经过秦国,借由东西方的商队,流入中亚,进入地中海,最后到达罗马帝国。

    西边的国家,误以为东方的国家,只有秦国,导致秦国的声名,远远的超过了传统的老牌诸侯国。齐国商业发达,但齐国的商品,走的还是秦国的商道。

    “匈奴人逐水而居,颇为喜欢华夏的物品,每次进入草原,商队会住最好的帐篷,晚上的时候,匈奴的女子还会摸到帐篷里来,说是匈奴人的待客之礼。”

    几杯酒下肚,乌怀的舌头彻底打开了,说起了行商的经历。

    “只是匈奴人的女子,皮肤粗糙,身上带着羊骚味,又不洗澡,比不得华夏的女子。如果哪个匈奴人能娶得中原的女人,整个部落的人都要排队来看······”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蒙恬的注意力,没有落在奔放的匈奴女子身上,而是落在乌怀的身上。

    话里行间,蒙恬回忆着中国北部草原的地形地势,按乌怀的说法,他可是去过很多地方,很多的部落。

    这些可是价值连城的情报啊!

    想想后世西方侵略中国的时候,看似遵纪守法的商人,背后隐秘的身份,很可能是各国的间谍。动用商人的网络,收集情报,得天独厚,还不会引起敌人的警觉。

    以后攻打匈奴的行动,得提前开始布局,这个乌怀,便是关键的一环。

    想到这里,蒙恬的目光,望向了南方,这个时候,他可是无比思念自己的情报官······

第120章 匈奴人的情报() 
次日,乌怀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走进了榆林县府。

    昨夜,觥筹交错,到得后来,他的意识有些迷糊,可主位上的蒙恬,却是面不改色。

    隐隐约约,乌怀记得,蒙恬拿出了一张帛布,他迷迷糊糊的在上面签了字,画了押。

    一想到很可能会落下什么把柄,乌怀的心里,就砰砰直跳。

    “先生这么早就过来了啦!”

    县府堂前,甘罗见到逡巡而来的乌怀,热情的迎了上去。

    “甘长史······”

    乌怀的皮肤上起了阵阵疙瘩,昨天,甘罗可是对他很不客气,只差没有公然叫他秦奸了。

    “先生恪守秦律,正当经商,是甘罗误解先生了!”

    乌怀离去后,围绕着乌怀的商队,蒙恬与甘罗就如何将情报网络打入草原,探讨良久。乌怀签署了投名状,甘罗自然不会继续敌视乌怀。

    “将军在内堂等着先生呢,快跟我来吧!”

    县府内堂的正中央,摆着一张四四方方的案桌,案桌之上,铺开着一副宽大的地图。上面大河、长城、中原各国的信息,粗略的标记在上面,只是再往长城以北,却是一片空白。

    蒙恬坐在桌前,扫视着地图上的空白草原,眉头紧锁。

    “参见将军!”

    乌怀赶紧低着头,这个年代,地图属于国家重器,等闲之人,看不得。

    “先生不必客气,你现在可是我军的幕僚。”

    “幕僚?”乌怀顿时一愣,“我什么时候成为了将军的幕僚?”

    “哈哈,先生不记得了,昨夜对酒当歌,先生可是信誓旦旦,签字画押啦!”

    蒙恬从怀里掏出一方淡黄色的帛布,上面的字迹清晰可闻,右下角的位置,明明白白的签着乌怀的大名。

    乌怀揉了揉眼睛,定眼一瞧,只见上面写着,乌怀会利用前往草原行商的机会,为秦军打探匈奴人的情报。

    什么幕僚?不就是奸细嘛?

    乌怀在心里吐槽道。

    “将军,我只是一个商人,这次挺身而出,守卫榆林,还是担心商队受损,探听情报的事,我并不擅长啊······”

    奸细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万一身份暴露出去,不光他乌怀性命不保,还会损失北方草原的生意。风险越大,收益越高的道理,乌怀不是不明白,他得为乌家挣得些好处才行。

    “这个简单,我会安排人协助你。”蒙恬招呼乌怀落座,继续说道,“你不需要做得太过刻意,只需要将你到过的地方,记下来,帮助我军制成地图就行。特别是,匈奴人水草丰美的草地、冬日过冬的营地,这些地方的位置,需要重点掌握!”

    听起来,跟商队的行商路线没有多大区别。乌家的商队,每往草原走一遭,回来后也会整理匈奴各个部落的位置。

    乌怀不由得点了点头,这样一来,他的风险就小了许多。

    “秦国会对匈奴用兵吗?”

    乌怀突然问道,塞外的草原,到底有多大,他也说不清楚。想要和匈奴人全面开展,以蒙恬现在的兵力,肯定是做不到的。

    “是否开战,自有大王庙算,我只管上郡的战事。不过,匈奴人劫掠成性,他们与我华夏之间,迟早会有一战,还是未雨绸缪的好。”

    匈奴人正处在国势的上升期,蒙恬还没有狂妄到,以一军之力,降服匈奴。秦国扫灭六国之前,秦匈之间,只会有小规模的冲突,而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事。

    “先生既然担任我军的幕僚,也就成了秦军的一员。以后攻打匈奴,先生有提供情报的功劳,我向咸阳请功的功劳簿上,上面定会有先生的名字。”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乌怀不缺钱财,要想让乌怀尽心效力,蒙恬只能搬出秦国的功勋制度,以爵位作为诱惑。

    “会根据功劳,议定军功爵?”

    乌怀抬起头来,看着蒙恬认真的神情,心里很是心动。

    “当然是军功爵,你可是秦军的幕僚!”

    拍着乌怀的肩膀,蒙恬郑重的承诺。

    “敢不为将军效命!”

    这下子,乌怀心里再没有疑虑。

    军功爵难得,作为商人,更是难得。嬴政继位后,灾荒年间,秦人可以纳粟拜爵,但拜得的爵位不属于军功爵,而是民爵,可以抵罪,却不可以做官。

    秦人崇拜勇敢的战事,只有从军功得来的爵位,秦人才会视为荣耀。至于民爵,则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乌家向官府捐献粮食,获得了民爵,可对于军功爵,乌怀的心里仍然存着念想。现在蒙恬提供的这个机会,不需要他乌家的人上战场拼命,还有机会获得军功爵位说起来怎么也要尝试一番。

    “有先生的帮助,我军会把匈奴人身上的衣服,一件一件的拔下来!”

    蒙恬让甘罗取来墨笔,指着地图上北边的空白,询问道,“以先生所知的消息,匈奴人的势力情况如何?”

    乌怀眯着眼睛,回忆着这些年行商走过的匈奴部落,思路渐渐清晰起来。

    “匈奴人主要有三大势力,包括单于本部、左贤王部、右贤王部,左贤王部主要负责对付东胡,右贤王部防备月氏。月氏人崇尚贸易,扩张的意愿不强,右贤王的压力小,势力发展很快。”

    乌怀顿了顿,脑海里整理着匈奴部落里传扬的消息,继续说道,“河套之地,气候温暖,水草肥美,匈奴人视为宝地,却是属于右贤王的地盘,由右贤王的亲信休屠王占据着最肥美的草原。除了休屠王的部落,尚有通古斯野猪部落、黄羊部落等若干大小部落,遍布在河套之上······”

    一边整理乌怀的情报,蒙恬一边在地图上确定河套地各个匈奴部落的势力范围,发现了其中的微妙。

    匈奴单于,觊觎着河套这块地盘。

    黄河九曲,唯河一套。单单河套一片草原,养活了匈奴人密度最高的人口。与大河以北的草原相比,河套的草地,不缺水源,没有枯竭之虞,冬天的时候,也不用艰苦迁徙,寻找背风的冬窝子。

    右贤王掌管着河套之地,人口、牲畜增长很快,由不得单于不担心。

    干弱枝强,放到任何社会,都是会出问题的。

    蒙恬在分析匈奴人情报的时候,休屠王却接到了右贤王的密信。

    “打个胜仗之后,再撤回草原,否则,单于会以怯懦之名,处置休屠部落······”

第121章 会师() 
休屠王的大军,五万余人,沿着榆林一线,跟蒙恬率领的秦军,对峙起来。

    休屠王缺乏攻城的器械,蒙恬的兵力不足,双方只是派出斥候骑兵,相互试探。

    蒙恬派出的秦军信使,越过匈奴人的围追堵截,联络长城沿线尚在抵抗的堡垒,稳住防线,从后方骚扰匈奴。

    这时候,匈奴人没有占领土地的意识,只是满足于抢一把就走。

    休屠王担心后路不稳,率军稍稍后撤,驻扎在北方的长城关口,大有秦军不追赶,他就不走的架势。

    大雁开始往南飞,前往上郡的官道上,南阳军团则向肤施急速前进。

    军情如火,边关告急,保家卫国的时候,秦军连续急行军,心里没有任何怨言。

    关键时刻,还是自己的嫡系人马可靠。

    接到荆苏派人传来的线报,蒙恬心里不由得如此感慨。

    三天之后,肤施的卜兴,随着南阳赶来的援军,抵达了榆林。

    “将军!”

    近两年未见,李必、骆甲等人精神奕奕,鲜衣怒马,昂然勃发,并没有懈怠训练。

    “匈奴人盘桓在我秦国的土地上,一天不把匈奴人赶出去,我心里就堵得慌。既然各位都到了,和匈奴人决战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简单的接待过后,蒙恬开门见山,正式开始组织军议。

    魏缭的东进战略已经开始实施,王翦率领大军出了函谷关,沿着黄河向东打。北面,蒙武率军度过大河,攻打赵国的狼孟。上郡方向,蒙恬再也没有了援兵。

    “这一仗该怎么打,大家都出出主意?”

    习惯性的,蒙恬引导手下的将领,畅所欲言。

    “战场在我秦国的地盘上,我军直接打过去就行。”涉间扯着嗓门,大声说道。

    “匈奴人全是骑兵,不好对付!”苏角沉吟着,摇了摇头。他和涉间统领步兵,跟李必、骆甲的骑兵进行过对抗演练,吃亏的时候居多。

    “骑兵对骑兵,我骆甲不会惧了匈奴人!”

    ······

    众人的士气很高,对匈奴人没有畏惧之心。蒙恬率领秦军击退匈奴野猪部落的事,秦军已经传开了。在南阳的时候,蒙恬就颇为重视骑兵,士兵们觉得,有蒙恬统领,战胜匈奴骑兵也不是什么难事。

    战国时代,匈奴人与中原各国战事频繁,秦国、赵国、燕国都曾获得过重大胜利。心理层面,这时候的华夏人,尚没有谈匈色变的心理阴影。

    刘邦建立汉朝后,经历白登之围,汉军彻底没了心气,匈奴人却获得了心理上的优势。

    军心士气可用!

    蒙恬摆了摆手,让众人安静下来,开始布置与休屠王的大战。

    “匈奴人夜晚视力不行,不敢离开营地,蒙豹率领两千骑兵,在晚上连番骚扰,我要让匈奴人连睡觉都不安稳!”

    众将听了后,心里道了声果然。蒙恬的亲兵,饮食均衡,夜战能力强。夜袭的战术,蒙恬运用得炉火纯青。这下子,楚人之后,又该轮到匈奴人遭殃了。

    “苏角、涉间率步卒,正面迎敌,我军的弩车,全部分给你们,让匈奴人好好领教秦弩的厉害!”

    “诺!”

    秦军的蹶张弩,射程能达到三百五十步,而更厉害的弩车,射程可以达到五百步开外。就算匈奴人的骑兵再多,在弩车面前也会碰得头破血流。

    “李必、骆甲率骑兵,保护步卒的两翼。这次作战,更重要的是步骑配合,保持密切联系,才能充分发挥我军的优势!”

    部署完毕后,众将在军帐之内,再度推演一番,信心满满的回去整军休息去了。

    榆林城墙,有兵卒守卫,秦军可以安心的歇息,但匈奴人可就不一定了。

    匈奴人的文明程度低,营地建造艺术,更是无从谈起。

    打仗的时候,匈奴人最多也就在营地外围立起一排栅栏,派人警戒一番,就算构成了驻军的营地。

    蒙豹的骑兵,分成五队,每队负责一个时辰,轮番出击,搅得匈奴人苦不堪言。

    自野猪部落的奴哈后,休屠王再度领略了华夏人博大精深的战略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