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眼馋归眼馋,但奴哈不得不听从休屠王的命令,攻克榆林。
“奴哈,攻克了榆林,里面的东西都是你们野猪部落的!”
休屠王当着众人,当面保证,似乎给了奴哈一个天大的机会,但奴哈只有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匈奴人攻坚的器材,在攻打长城的时候,消耗殆尽。缺少了攻城器材,要想攻陷榆林,只有拿人命去填。对于中等部落的野猪部落而言,损失了太多人口,回到草原,只有被吞并的份。
“大哥,我看这休屠王,明眼着是跟我们不对付!”
奴哈的身前,坐着一个精壮的中年汉子,头上顶着类似野猪的帽子,满脸横肉,既显得勇猛,又有些滑稽。他正是奴哈的弟弟奴赤。
“哼,我拒绝了休屠王的提亲,他怀恨在心,才处处为难我们!”
想到自己的女人,奴哈心里总算有了一些安慰。草原上的女子,大多皮肤粗糙,可他的这个女儿,却皮肤细腻,美艳可人,被视为野猪部落五百年难得一遇的美人。为此,他甚至拒绝了休屠王五百匹骏马的聘礼。
“那休屠王都四十多岁了,一心想着老牛吃嫩草,也不嫌害臊!”想到垂垂老矣的休屠王,压在部落一枝花的身上,奴赤的身上,就起了一阵鸡皮疙瘩。
“休屠王也太小看我奴哈了,让我去攻城,我才不会上当呢!这次秋猎,有大单于统一指挥,休屠王也不敢公然对我们下手······”
这时,奴哈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了喧哗之声。
“怎么回事?”
奴哈、奴赤两兄弟掀开帐篷的门帘,大步走了出来。
“大王,秦人的骑兵!”护卫帐篷的侍卫,指着远处的黑色波浪,高声叫道。
“秦人的骑兵,人数不多,派人去杀了他们!”
奴赤放眼望去,只见秦人的骑兵离得远远的,人数只有五百人左右,丝毫没有靠近的意思。但正因为秦人这样的态度,才让奴赤心里很不舒服。
匈奴人与中原人的战斗,只有在赵国手里哉过大跟头,秦人从未深入草原,与匈奴作战。在奴赤的心里,他并不惧怕秦人。
“呜呜呜——”
高亢的牛角之声,冲天而起,匈奴人翻身上马,拿着弓箭,一溜人马,大约千名左右的骑兵,呼喝着,吆喝着,向秦人的方向扑了过去。
“匈奴人还真像一头蠢笨的黄牛,稍微一拨弄,就开始发起脾气来了!”
蒙豹哈哈笑道,谨记着蒙恬的教导,没有向匈奴人发起冲锋,而是调转了马匹。
“举弩,放箭!”
唰唰唰,漫天的箭雨,从天而降,顿时射翻了几十个匈奴人。
“撤!”
放完一轮箭后,蒙豹毫不恋战,飞奔而去。
“哇哇哇,可恶的秦人,狡猾的秦人······”
奴赤担心有埋伏,不敢继续追赶,只能愤怒的咒骂着,叫嚣着。
草原之上,两军交锋,至少要交锋一个回合,只有落败后,才会机动撤离,一哄而散。可秦人根本没有跟他们交手的意思,奴赤一拳打在棉花上,心里很是恼恨。
见匈奴人没有追上来,蒙豹再度策马回转,又是一轮弩箭,打了就跑。
单个的匈奴人,擅长骑射,秦人或许比不了,不过,秦弩制作精良,射程超过了匈奴人的弓箭。即使运用骑射的技巧,也伤不了铁了心放风筝的秦军骑兵。
“奴赤,你这是怎么啦?”
奴哈再次听见喧哗之声,出了帐篷,见到了垂头丧气的奴赤。跟随他出去的骑兵,折损了一半,狼狈不堪。
“这伙秦人,大大的狡猾······”
话音刚落,一阵弩箭,再度落在匈奴人的营地。远处,秦人骑兵的身影,再度出现。
奴哈皱着眉头,心里闪过一丝不安。这些骑兵,与他见到的秦人不一样,面对精于骑射的匈奴人,没有丝毫惊慌,显得从容不迫。
“快吹响集结的号角,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秦人的援军,就快到了!”
奴哈果断的下达了命令。他没有想到,秦人的援军,会来得这么突兀。匈奴斥候侦查得到的消息,上郡郡守闭城不出,所以他才在榆林城下耗着。
他很想向长城方向撤退,不过想到休屠王很可能以此为由,借机惩罚野猪部落。休屠王没能娶到他的女儿,处处为难他,别的部落还会声援,可如果他贸然撤退,很可能就会得罪别的部落了。
那时,草原上,只怕没有他奴哈的位置。
“对面的匈奴将领,不是等闲之辈!”
远远的注意到匈奴人的动静,蒙恬收起了小觑之心,变得更加谨慎。
匈奴人文化落后,不懂兵法,可就此认为匈奴人一点也不会打仗,可就大错而特错了。
“给榆林守城的将领传递信号,让他们知道,援军到了!”蒙恬有条不紊的下着命令,“让甘罗率领手下的骑兵们,给我痛快的跑起来!”
蒙恬本来想持续的骚扰匈奴人,可对方的将领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果断的选择与他决战。
决战就决战吧,蒙恬顺势做出了决定。匈奴人的大部队散落在各地劫掠,等他们重新聚集起来,反而不好。
先集中兵力,消灭一部,是一部。
放眼望去,匈奴人很快排好了阵式,没有中原人那么整齐严密,显得有些稀疏。不过,匈奴人的人数似乎有秦军的两倍。
蒙恬的心里没有惧怕,他抽出了腰间的佩剑,指着匈奴人的方向,脸上透着轻蔑的冷笑:“乌合之众再多,也是乌合之众。秦军征战天下,如猛虎下山,靠的是严格的军律,苦战的忍耐,无畏的勇气,士兵们,举起你们手里的戈矛,向着对面的匈奴人突击,让他们见识见识,谁才是真正的飞骑之祖!”
“杀杀杀······”
秦人起自西垂,以养马为业,马上的功夫没有话说,塞外的匈奴人,自诩骑射无双,秦人们早就憋着一口气,想要和匈奴人较量一番了。
第118章 战野猪部落()
匈奴人的骑兵,秦人的骑兵,如两股激荡的洪流,义无反顾,相互撞在了一起。
匈奴人的骑兵数量多,马上骑术更好。
秦人的装备更先进,纪律更严明,毫不畏惧的冲杀在了一起。
匈奴人作战,更依赖骑士个人的单打独斗,但秦军在蒙恬的训练下,早已练就了在马上协同作战的功夫。
距离远的时候,用秦弩射杀,冲阵的时候,有骑矛、长戟,短兵交接的时候,有制式秦剑。
匈奴人在草原长大,部落之间争夺水草、土地,锻炼了匈奴人的武勇。两军刚刚交锋的时候,匈奴人和秦人战了个起鼓相当。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秦人骑兵冲阵的架势,如波浪一般,连绵不绝。
前阵的骑兵冲阵之后,并没有一股脑的向纵深挺近,而是玩命的奔向两边,为后排骑兵的冲锋留出空间。
冲出阵线的秦人骑兵,在军阵之后,再度列阵,等待即将来临的又一次冲锋。
匈奴人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战法,几个回合下来,匈奴人再也坚持不下去。
持久战,本来就不是匈奴人擅长的战法。
看来蒙虎完全领略了骑兵波浪式冲锋的战法。
军阵后方,蒙恬率领着最后的五百名骑兵,作为机动兵力,等待匈奴人战阵的缺口。
这时,肤施的方向上,烟尘滚滚,喊声雷雷,似乎有一支援军正在赶来。
甘罗也开始了他的表演。
“士兵们,匈奴人坚持不住了,各位随我冲锋!”
瞧见匈奴人的阵式已经摇摇欲坠,翼侧的方向,露出了一道缝隙,蒙恬果断的拔出宝剑,径直冲了出去。
他身后的五百骑兵,亲兵中的亲兵,精兵中的精兵,紧紧的跟在他的身后,如离弦的箭,扎向匈奴人的战阵。
哗啦啦——
蒙恬狠狠的突进了匈奴人战阵的肋部,顿时如波开浪裂,长剑斩布帛一般,势不可挡。
“大哥,我们败了,快撤吧!”
奴赤骑马跑到中军的位置,抹了一把脸上的血,对奴哈说道。
“这支秦军不一样,以前的秦军骑兵,绝不会与我们这样交战!”
奴哈心里感到十分震惊,秦军的骑兵,一向以弩骑兵为重,这么多年来,他还从未见过秦人以骑兵冲阵。即使秦国的名将蒙骜、蒙武在上郡的时候,也从未大规模训练骑兵。
“大哥,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感叹什么呢!”奴赤心里急了,这一仗,野猪部落不知道会损失多少人,如果部落的王丧命于此,只怕他们的部落就会消失在草原上了。
“我指挥一部人马断后,大哥你赶紧撤回草原去,保住了力量,休屠王才不会对部落下歹手!”
“奴赤,抓住时机,你也要撤回来!”
奴哈没有犹豫,率领军阵后面的匈奴人,拨转马匹,头也不回的离去了。
匈奴人的骑士们,没有伤感,也没有不甘,似乎只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长期生活在草原,匈奴人对生命无比的淡漠,生死临别之际,没有那么多婆婆妈妈的感人场面。遇到白毛风,受灾的时候,为了让青壮年活下去,匈奴人会无情的抛弃老人。
让奴赤断后,保护部落里更多的人撤离,奴哈心里没有任何愧疚。何况,这个弟弟,勇悍无敌,内心深处,他总有一丝芥蒂。
匈奴人渐渐不支,榆林城的方向,突然城门大开,冲出来一支人马,加入了混乱的战团。
猝不及防之下,匈奴人的战阵更加混乱。
渐渐地,负责断后的奴赤陷入了包围之中。
“杀啊!”
奴赤浑身沾满了鲜血,怒目圆睁,目光扫过四周,正好望到了正指挥秦军包抄的秦军主将。
他身后的百来名骑士,齐齐的在马上作揖之后,沿着匈奴人撤退的方向,追踪而去。
再勇猛的狼群,如果头狼死了,也会四散而逃!
心里闪过匈奴人古老的谚语,奴赤突然眼前一亮,口里大声呼喊着,带领着他的亲信兵卒,冒死向蒙恬所在的方向发起了冲锋。
“嗖——”
蒙恬头快速的一偏,闪过奴赤射来的箭矢,不由得动了怒气。
说实话,甘罗率领剩下的骑兵赶到战场之后,匈奴人的败局已定,他希望匈奴人能够投降,但眼前的匈奴人首领,似乎打定主意要血战到底。
“嗖——”
蒙恬拿起马背上的秦弩,礼尚往来,对着奴赤射了一箭。
奴赤的骑射极佳,身子立即低低的伏在马背之上,躲了过去。强劲的弩箭,带起他身后的一名匈奴人,高高的从马背上飞了起来,狠狠的掉在了地上。
这个时代,不管弓箭,还是弩箭,超过一定距离,想要一击致命,几乎不大可能。那些被射杀的将领,大部分都是大意之余,遭到偷袭的结果。
“哼,这个匈奴人,有些意思,当得起勇士之名!”
蒙恬眼里闪过一丝赞赏,但随即又弥漫着狠厉。对敌人最好的赞赏,那就是打败他,杀死他。越值得欣赏的敌人,只会使自己人留更多的鲜血。
“狭路相逢勇者胜!”
蒙恬举着手里的佩剑,斜指向前,金黄色的青铜剑身,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远远望去,蒙恬的身上,似乎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晕。
对面的秦将,有神灵保佑。
奴赤的心里,不由得闪过一个奇怪的念头。如果没有神灵保佑,这么年轻的将军,为何用骑兵,打败了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他们?!
不过,奴赤来不及细想,两军很快撞在一起。
“哐当——”
蒙恬手里的寒泉剑,重重的劈在奴赤手里的弯刀之上,沉重的撞击力量,沿着刀身,传递到他的虎口,隐隐生疼。
好大的力气!
奴赤心里吃了一惊,论气力,整个野猪部落,就属他的力气最大。对面的蒙恬,年纪轻轻,身材没有他魁梧,可对方的力气,似乎在隐隐在他身上。
蒙恬表面云淡风轻,内心却没那么好受。
他采用了来自后世的科学训练方法,在力量之上,不会输给任何人,融合太极的巧劲之后,更有三两拨千金的妙处。
但是,他却感受到了寒泉剑的呻吟。
宝剑是否有生命,蒙恬不敢肯定,但这把寒泉剑跟了他这么多年,人剑合一,他确实能感受到寒泉剑的每一丝轻语。
但刚刚的一击,他明显的感觉得到,寒泉剑受伤了。
蒙恬的目光,落在了奴赤手里的弯刀之上,顿时豁然开朗,原来如此。
奴赤手里的弯刀,属于较为成熟的铁制兵器,只是还没有达到削铜如泥的程度。
蒙恬的心里暗道一声侥幸,如果他手里的青铜剑不是出自寒泉一脉,而是普通的青铜剑,后果不堪设想。
怪不得奴赤看起来这么武勇,跟他手里的兵器,有着莫大的关系。
念及此,蒙恬不退反进,压缩奴赤发力的空间,巧妙地避免和他硬碰硬。
奴赤心里正有此意,他想要贴近蒙恬,将蒙恬摔下坐骑。以他部落摔跤第一人的实力,他有把握生擒蒙恬。
蒙恬顺势一跳,两人落到地上,奴赤正想欺身向前,抱住蒙恬。
可没有想到,蒙恬哪里会容他谨慎,施展出娴熟的擒拿手,一拉一扣。奴赤还没有反应过来,蒙恬的剑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这个时候,奴赤才明白过来,眼前的秦军将领,马下的功夫,更甚于马上的功夫。
“哎,我奴赤败得不冤······”
第119章 榆林的商人()
匈奴人散去,蒙恬率军入驻到榆林城中。
稍事休整后,蒙恬率军沿着榆林城外扫荡,那些落单抢掠的小股匈奴人,很不幸的倒了大霉。
接近晚上的时候,休屠王得知野猪部落战败,有一支秦军驻扎在榆林,再也不敢分兵劫掠。四处游荡的匈奴人,很快重新聚集到一起。
见再也讨不到什么便宜,继续扫荡下去,兵力不足的局面,只会充分暴露出来,蒙恬便赶回榆林,坚守待援。
“榆林的县令呢?到哪里去了?”
入得榆林的县府,没有见到县令,蒙恬不由得有些奇怪。白天的时候,率军出来支援的将领,难道不是榆林的县令?
“将军,匈奴人劫掠的时候,县令贸然初战,结果死在匈奴人手里了。”
县中的法吏手里拿着竹简,一边行礼,一边汇报。
“白天率军攻打匈奴人的是谁?”蒙恬问道。
“那是城中的滞留城中的商队首领,名叫乌怀。”法吏一脸后怕之色,回忆道,“县令死后,县里的人六神无主,乌怀率领商队护卫,组织大家守卫城池,终于等到了将军的到来。”
秦国位于丝绸之路的西边道路上,东接中原,西邻河西走廊,商队来往频繁。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奉行重农主义,但秦国的商人阶层,仍然十分活跃。
秦律规定,商人经商失败,陷入贫困,偿还不起债务,可以成为官奴,至少能保证基本的生活。官府的奴隶,有秦律的保障,没有生命之虞。
东方六国的商人,破产之后,豪族动用私人力量追债,往往会导致商人家破人亡。
正因为如此,六国的不少商人,有的人找机会搬到了秦国经商。咸阳的集市上,六国的商人,占了半壁江山。
乌氏县的乌家,祖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